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6)
2023(16370)
2022(13677)
2021(12664)
2020(10331)
2019(23268)
2018(22783)
2017(42644)
2016(22869)
2015(25627)
2014(25118)
2013(25152)
2012(23380)
2011(21505)
2010(21723)
2009(20465)
2008(20290)
2007(18103)
2006(16410)
2005(15211)
作者
(64405)
(53975)
(53715)
(50517)
(34074)
(25835)
(24130)
(20934)
(20478)
(19236)
(18417)
(17977)
(17377)
(16972)
(16694)
(16317)
(15838)
(15529)
(15489)
(15461)
(13546)
(13281)
(12970)
(12473)
(12113)
(12039)
(12032)
(12013)
(10828)
(10679)
学科
(108715)
经济(108590)
(92144)
(73153)
企业(73153)
管理(71958)
(48740)
方法(38333)
中国(34380)
业经(33411)
农业(32608)
数学(29757)
数学方法(29567)
(28519)
地方(25776)
(22310)
(21714)
贸易(21695)
(21066)
技术(19767)
(18923)
财务(18900)
财务管理(18873)
(17963)
(17963)
企业财务(17819)
(17053)
银行(17037)
(16787)
(16774)
机构
学院(330134)
大学(321565)
(151015)
经济(148434)
管理(128565)
研究(118680)
理学(109258)
理学院(108088)
管理学(106812)
管理学院(106168)
中国(95527)
(68763)
(66629)
科学(66287)
(63832)
(59664)
中心(54099)
研究所(53299)
财经(51689)
(51146)
农业(48555)
业大(47385)
(46983)
经济学(45259)
北京(43885)
(42323)
师范(42010)
(41775)
经济学院(40708)
(40592)
基金
项目(210242)
科学(168364)
研究(160786)
基金(153793)
(132376)
国家(131103)
科学基金(113500)
社会(106646)
社会科(100777)
社会科学(100756)
(82195)
基金项目(80695)
教育(71597)
自然(68727)
(67748)
自然科(67158)
自然科学(67144)
自然科学基金(66009)
编号(65825)
资助(61058)
成果(52701)
(51371)
(47673)
重点(47233)
(46548)
课题(44949)
国家社会(44863)
(43386)
创新(42816)
发展(42601)
期刊
(183538)
经济(183538)
研究(103891)
中国(74191)
(65599)
(52067)
管理(51590)
科学(46180)
农业(44403)
学报(44076)
(37586)
金融(37586)
大学(35071)
业经(34545)
教育(34241)
学学(33060)
技术(29989)
经济研究(28330)
财经(25891)
(24117)
问题(23963)
(22587)
世界(20466)
(20344)
国际(18908)
技术经济(18627)
现代(16166)
经济问题(15979)
商业(15886)
农村(15806)
共检索到528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瑶馨  
农业议题是中国和拉美地区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农业合作也日益成为中拉协同发展的新样板。当前中拉农业合作参与主体、产品种类、合作渠道日益多样化,在农业贸易、农业投资、科技合作等层面呈现新的趋势。面对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等全球危机的交织演进,中拉农业合作在气候变化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外溢、域内政治因素影响等方面以及产业链、技术分工、企业国际化等环节面临多重风险隐患。因此,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应同拉美国家一道,强化在基础设施建设、地缘风险评估,以及多边规则运用等层面的合作,推进中拉农业合作不断加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永春  王秀东  
多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走过了从无到有、从缓慢到加速、从封闭半封闭到贸易自由化的历程,国家间贸易往来不断增加,投资合作迅速增长,科技合作成效显著。由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未来中国与其农业合作也有着不同的合作前景和重点:对高收入国家将以互利贸易为主,对新兴国家以投资与贸易合作并重,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则以资源开发利用和投资合作为主,与战略节点国家的基础建设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目前,世界正处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利时机,加强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既具有地缘优势,也符合各国长远愿景。同时,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仍面临国内制度不完善、东盟内部差异大、基础设施尚待加强等不利因素。对此,中国需进一步加强交流,促进农业文化合作,塑造地区农业强国形象;加快拓展多层次合作,逐步走向全方位战略合作;推进与东盟战略节点国家的合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支持与引导,促进农业企业有序"走出去";加强民间农业合作交流,大力促进企业参与农业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孟祥臣  路京京  
2021年8月21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亚学院联合主办,《东北亚论坛》协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论坛(2021)在长春举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日本国大使程永华,吉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胜今参加会议。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国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围绕相关议题进行充分交流和深入研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刚  胡森林  
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的态势如何?哪些地域担当了区域增长极角色?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这些都是经济地理学者关心的问题。文章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入手,借助地理联系率、双变量Moran指数等分析工具,刻画2006—2019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过程,分析内部作用机理,导出政策启示。研究发现:(1)2006—2019年,中国东西部发展差异呈现逐渐缩小态势,但南北发展差异却逐渐增大,我国东西"单向"发展不平衡的总体格局呈现出向东西、南北"双向"发展不平衡的方向演变。(2)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巨大,我国城乡"单向"发展不平衡格局向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双向"发展不平衡的方向转变。2006—2019年,19大城市群汇集了全国88%的GDP、93%的专利。(3)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政策效益呈现显现。2006年以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经济发展三者空间关联关系不断增强。此外,针对中国区域发展现实问题,提出了加大支持东北地区、边缘地区中小城市创新能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扶持"双向飞地"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洪远  赵海  徐雪高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农村发展制度变迁和工农城乡关系演变为主线,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一百年的农业农村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将百年历程分为民国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四个时期。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今后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化"同步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天祥  万悦  易福金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这一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历史节点,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头”和“重头”在“三农”,基础和潜力也在“三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志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法研究发现,在七月革命前,埃及农业合作社由村民自发成立,仅发放短期信贷,不受政府操纵,对农业领域影响甚微。纳赛尔在土改中建立合作社,通过派驻官员来操纵合作社事务;合作社具有强制设立、职能广泛和政府主导的特点,成为农业生产的核心。萨达特和穆巴拉克对合作社的控制松弛,合作社职能收缩,农业生产趋向自由化。总之,七月革命前后埃及合作社的土地制度与主要职能,与同期中国的初级社和高级社,以及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的合作社,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慷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职业教育最终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望百年,职业教育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实现了依法办教;学科地位逐步确立,职业教育学走向成熟;从初创到系统,逐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展望未来,需要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法制体系建设、内外兼攻巩固职业教育学学科合法性地位、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使职业教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侯为民  
合作制经济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科学论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合作经济具有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公有制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农业合作经济能够更好地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利益,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导向,在规范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前提下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詹晓宁   齐凡   吴琦琦  
全球一体化生产网络正在广泛和深刻地分化重组。本文通过梳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历史演变和现实状态,对未来国际直接投资的格局做出研判。笔者基于全球治理变革、新技术革命、产业政策主导以及可持续发展浪潮四大关键推动因素,推断未来国际投资生产格局将围绕着东亚、北美和西欧三大区域轴心,朝着十大方向转变,其中包括产业链的区域化、产业链缩短、投资的轻资产化、服务附加值份额增长、市场导向型FDI上升、中间品贸易下行、生产定制化转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FDI增长以及绿色经济、蓝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投资成为投资促进的重点。最后,结合预测结论,本文对中国吸收外资、对外投资工作重点、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产业链重塑、可持续发展以及服务业提升六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远红  王越子  
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运动,农业合作社是生产过程的合作化,但采取搞政治运动的方式来搞合作化,严重违背了自愿互利原则,违背了经济规律,结果由盛到衰。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农业生产过程的自身特点,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释放了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畅  沈思竹  
新中国70年来,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发展、突破创新和深化完善四个历史阶段,逐步形成了以社区股份合作社、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公司领办的股份合作社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合作社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江瑞平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其主要变化趋向体现在新兴市场群体快速崛起、大国实力对比快速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快速变革、区域合作格局快速调整、世界经济中心快速转移等重要层面。2020年初爆发、迄今仍在全球肆意蔓延的世纪疫灾,更从多个重要层面明显加速了世界百年大变局的演进态势。中国与世界在百年大变局中形成密切关联和高度互动关系:中国是世界百年之变的强劲动因,世界是中国百年之兴的厚重背景。为应对世纪疫灾、加速世界变局造成的外部环境和全球局势的深广变化,中国必须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全力打造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开放布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梅  郭翔宇  
近年来,国外农业合作社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包括自由化的农产品贸易、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技术变革加快、农业工业化及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这使农业合作社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农业合作社只有进行自发地调整才能适应这种变化,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农业合作社所做的适应性调整包括:持续的重组与并购、纵向垂直联合、运营机制多样化、经营国际化和筹资渠道的多元化等。这些措施被认为是农业合作社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分析这些趋势与变革,对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