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71)
2023(7596)
2022(7008)
2021(6907)
2020(5921)
2019(14309)
2018(14105)
2017(26007)
2016(14796)
2015(17436)
2014(18259)
2013(18091)
2012(17316)
2011(15772)
2010(16203)
2009(15421)
2008(15917)
2007(14492)
2006(12545)
2005(11436)
作者
(45528)
(38359)
(38067)
(36706)
(24233)
(18611)
(17677)
(15222)
(14297)
(14106)
(13058)
(12900)
(12361)
(12275)
(12227)
(12063)
(11745)
(11257)
(11150)
(11108)
(9760)
(9594)
(9435)
(8915)
(8774)
(8642)
(8634)
(8573)
(7917)
(7908)
学科
(63325)
经济(63251)
管理(41665)
(39518)
(32305)
企业(32305)
方法(30771)
数学(26761)
数学方法(26440)
(17368)
中国(17278)
(17076)
(15179)
(12890)
贸易(12882)
(12646)
地方(12491)
(12463)
业经(11982)
理论(11172)
农业(11155)
(10528)
财务(10500)
财务管理(10454)
(10296)
(9873)
银行(9839)
企业财务(9807)
(9311)
金融(9309)
机构
大学(222304)
学院(220415)
(86002)
经济(83826)
管理(79364)
研究(76270)
理学(67160)
理学院(66282)
管理学(64795)
管理学院(64400)
中国(58994)
科学(48711)
(48465)
(41506)
(41304)
(40865)
研究所(36719)
(35931)
中心(35645)
业大(34246)
农业(32650)
财经(32142)
北京(31066)
(30906)
师范(30577)
(28900)
(28751)
(26689)
经济学(26008)
技术(24992)
基金
项目(135242)
科学(103357)
研究(97871)
基金(94908)
(82899)
国家(82133)
科学基金(68329)
社会(58430)
社会科(54972)
社会科学(54951)
(53368)
基金项目(50188)
教育(46884)
(45263)
自然(44748)
自然科(43663)
自然科学(43648)
自然科学基金(42864)
编号(41634)
资助(40377)
成果(35562)
重点(30845)
(30004)
课题(29152)
(28616)
(27044)
科研(26247)
大学(25982)
创新(25280)
教育部(25253)
期刊
(101022)
经济(101022)
研究(66826)
中国(49122)
学报(38974)
(37334)
(35263)
科学(33394)
教育(29293)
大学(28698)
管理(28166)
学学(26497)
农业(24697)
技术(20847)
(20125)
金融(20125)
财经(16359)
业经(16203)
经济研究(15645)
(14109)
图书(13780)
(13665)
问题(13425)
(12373)
(12341)
技术经济(11661)
理论(11104)
统计(11033)
商业(10626)
国际(10567)
共检索到346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朱传忠  
土耳其的军政关系在中东国家具有典型性,历史上曾四次成功地干预政治,在扮演了政治稳定器和监护作用之后,最终还政于文官政府,这是土耳其军政关系的独特之处。就现实图景和未来走向而言,正义与发展党政府实现了文官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土耳其军政关系已经发生了完全的逆转。然而,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该问题。一方面,土耳其军队干预政治的制度环境确实已经发生了变化,该国军政关系短期内发生逆转和军人干政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若是考虑到历史惯性和路径依赖,土耳其军政关系的“钟摆现象”和动态平衡依然会存在。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朱传忠  
1960年至1980年是土耳其政治发展进程中较为特殊的时期,多党竞争、军人干政与民选政府交替构成了这一时期土耳其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土耳其左派运动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期"。土耳其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涉及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土耳其社会主义、革命的动力问题、军队的地位和作用、库尔德人问题等。土耳其左派的组织形式主要以土耳其工人党、左派杂志和极左派团体为代表;活动方式主要包括合法参政、创办杂志媒体、集会游行三种类型。1980年军事政变后,土耳其左派运动受到沉重打击,所谓的"黄金期"宣告结束。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杜军  
长期以来,土耳其和伊朗两国关系在总体上维持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状态。随着2002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执政,两国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折,进入了全面提升期。在地区问题上,土耳其的政策取向与西方盟友产生重大分歧,促成了土耳其与伊朗的趋近。2011年中东变局发生后,两国关系遭遇重大起伏。叙利亚内战、伊拉克乱局、也门危机久拖不决,库尔德问题、北约雷达部署问题持续发酵,土耳其和伊朗因国家安全利益的差异导致两国关系龃龉不断。总体来看,中东变局引发的地区动荡凸显出土伊两国在国家发展道路和地缘战略利益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然而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尹婧  黄民兴  
土耳其境内的难民问题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2010年底中东变局以来进一步加剧。在国内层面,土耳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政府实行开放边界的政策和相对宽松的签证政策使其成为重要的难民接收国和中转国。在地区和国际层面,难民问题不仅是中东地区持续动荡及其外溢的结果,也与欧盟实行难民责任外化政策密切相关。难民问题对土耳其的政治、经济、安全和社会等方面构成了严峻挑战。中东局势的持续动荡和极端主义势力的肆虐增加了土耳其国内解决难民问题的困难。同时,土耳其难民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和其他难民接收国的消极态度也是难民问题困境所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炜  
财政是国家的血液,是政权的命脉。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宏大历史场景下的财政建设、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的政治本质,以及财政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财政建设的政治基石:服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来文静  雷前虎  路宝利  
学徒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承担着重要作用,肩负着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功能。回顾中国共产党学徒教育的百年探索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建国之前、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不同阶段,呈现出解放学徒与服务民生相结合、实践训练与教育学习相结合、法制保障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等内在发展逻辑,其发展宗旨也实现了从学徒解放向民族复兴迭代迈进,深化了人民群众对党领导学徒教育的认识。展望未来,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必须克服现代性焦虑,基于历史经验和本土实践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实践体系,基于基因谱系和传统回归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理论话语,基于技术赋能和未来教育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国际图景,持续推动中国当代职业教育革新,为世界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道路贡献中国方案。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杨玉龙  
阿莱维派是历史上在安纳托利亚地区形成的伊斯兰教什叶派分支,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曾受到数百年的宗教歧视和政治压迫。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世俗化和现代化改革在解除对阿莱维派的宗教歧视的同时,也对阿莱维派的宗教体制和信仰体系造成了冲击,宗教传统的迅速衰落导致该派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为摆脱边缘化的社会地位,阿莱维派寻求恢复传统宗教文化和信仰体系,进而催生了阿莱维复兴运动。随着宗教认同的回归和市民社会组织的建立,阿莱维派开始提出政治认同诉求,导致阿莱维问题逐渐凸显。土耳其阿莱维问题是指阿莱维派追求宗教平等地位的历史过程和现实困境。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后启动了阿莱维问题和解进程,从法律层面推动阿莱维派组织的合法化,建立了阿莱维问题的和解对话机制,从国家层面承认了阿莱维问题的存在,并在关键性议题上展现出努力推动和解进程的积极姿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磊  
文化转型是由一种文化类型或形态向另一种文化类型或形态转变。评判文化是否转型以及转型的程度应有以下四个标准 :其一 ,原文化类型借以建立的经济政治基础是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其二 ,是否有新文化观念的产生并对旧文化类型形成冲击 ;其三 ,新文化观念是否得到了国家政权的认可和支持 ;其四 ,大众文化是否改变。以此为依据 ,分析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转型的大致轨迹和阶段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荣材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历史进程的逻辑起点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各个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为逻辑起点,形成了一系列回应和解答时代问题的经济思想或政治经济学。这些理论成果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过渡时期经济思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在破解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坚持问题导向,形成了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点的经济思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明  郭栋林  夏方舟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百年演变中影响历史进程的十大标志性事件,深入剖析标志性事件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界定了影响土地制度历史进程标志性事件的内涵特征,构建了基于“重大性—变革性—积极性”的标志性事件识别路径,识别提炼了“一大党纲”“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六十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基本国策法制化”“物权立法”“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十大标志性事件。研究结论:十大标志性事件源自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制度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归结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坚持开拓创新的历史经验,体现了百年土地制度变革始终坚持不断自我革新的动态演化逻辑,坚定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的历史自信,并为未来改革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马金华  林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因应时局进行财税治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红色型"财税,支援了革命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构建国家型财税,推进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酝酿调控型财税,驱动了经济持续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筑现代型财税,促进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认为,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一元领导的统筹之向、良法之下的规范善治和以民为本的价值核心,是党百年财税治理的基本经验。正是如此,党才得以披荆斩棘,完成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以史为鉴,当前我国财税治理需要以提高人民幸福感为旨归,实现质量化发展、适度化举债、一体化运行,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性,化解财税风险,发挥央地两个积极性,构建有活力、有动力、有合力的财税治理新格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于文莲  
通俗图书馆伴随着民国时期图书馆法规的颁布、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展、新图书馆运动的推动等而得以快速发展,促进了当时民众的文化繁荣,普及了大众文化,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晓玲  
自近代我国引进教育学以来,“失语问题”与“失语研究”一直在教育科学发展的征途中行影相随。失语问题与失语研究之间形成的张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的一种动力。笔者在本文首先对它们进行历史梳理,概括出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科学失语问题表现出来的现象,以及当时研究者们分别针对其所做的“失语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试揭示“失语问题”与“失语研究”背后的文化根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把青少年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大计,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100年来,党领导下的人民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并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了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培养了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大批人才;锻造了一支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办教育,坚持教育公平,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教师为本,坚持依法治教,坚持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党教育发展的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新的历史时期,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引导当代青少年儿童坚定理想和信念;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升教育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断探索教育工作新思路新举措。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以1920年文华图书科的创建作为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教育诞生的标志,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回望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六个时期:①发轫期(1920年—1941年7月);②成长期(1941年8月—1949年9月);③转型期(1949年10月—1966年4月);④停滞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⑤恢复发展时期(1976年11月—1992年9月);⑥突破变革时期(1992年10月—)。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历史演进路径为:①专业化、规范化不断提升;②学校教育由单层次向多层次再向高层次演进;③培训教育始终是图书馆学教育的重要形式;④图书馆学教育"盲点效应"愈演愈烈。参考文献3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