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9)
- 2023(10489)
- 2022(8744)
- 2021(8838)
- 2020(6904)
- 2019(16229)
- 2018(16079)
- 2017(28063)
- 2016(16406)
- 2015(18821)
- 2014(18804)
- 2013(17823)
- 2012(17166)
- 2011(15760)
- 2010(16083)
- 2009(14714)
- 2008(14850)
- 2007(13125)
- 2006(11910)
- 2005(11153)
- 学科
- 济(57443)
- 经济(57378)
- 管理(39777)
- 业(35046)
- 企(27288)
- 企业(27288)
- 中国(26498)
- 方法(23135)
- 教育(21238)
- 数学(20493)
- 数学方法(20146)
- 农(17346)
- 财(14913)
- 贸(14890)
- 贸易(14878)
- 易(14614)
- 学(13346)
- 理论(12806)
- 制(12684)
- 策(11687)
- 业经(11092)
- 银(10774)
- 银行(10767)
- 农业(10678)
- 行(10461)
- 教学(10041)
- 融(10040)
- 金融(10040)
- 发(9805)
- 地方(9541)
- 机构
- 大学(223651)
- 学院(218085)
- 济(92016)
- 经济(90014)
- 研究(86469)
- 管理(74425)
- 中国(64367)
- 理学(62514)
- 理学院(61668)
- 管理学(60431)
- 管理学院(59976)
- 京(50539)
- 科学(47553)
- 财(44032)
- 所(43191)
- 范(38831)
- 研究所(38754)
- 师范(38589)
- 中心(38398)
- 江(34497)
- 教育(34302)
- 北京(34121)
- 财经(33321)
- 师范大学(31700)
- 院(30934)
- 农(30801)
- 经(30584)
- 经济学(29048)
- 州(27133)
- 经济学院(25924)
- 基金
- 项目(133492)
- 研究(107577)
- 科学(106766)
- 基金(95171)
- 家(81779)
- 国家(80974)
- 科学基金(68140)
- 社会(66475)
- 社会科(62664)
- 社会科学(62655)
- 教育(57486)
- 省(48856)
- 基金项目(47165)
- 编号(45423)
- 划(44490)
- 成果(41363)
- 资助(40691)
- 自然(40590)
- 自然科(39669)
- 自然科学(39661)
- 自然科学基金(39002)
- 课题(35294)
- 部(33257)
- 重点(31702)
- 发(29689)
- 教育部(29544)
- 年(29485)
- 性(28839)
- 中国(27890)
- 创(27379)
- 期刊
- 济(106334)
- 经济(106334)
- 研究(82908)
- 中国(59800)
- 教育(59175)
- 财(32798)
- 管理(30663)
- 学报(29305)
- 科学(28713)
- 农(28609)
- 大学(24301)
- 融(23568)
- 金融(23568)
- 技术(23528)
- 学学(20860)
- 农业(20074)
- 经济研究(17772)
- 财经(17215)
- 职业(15814)
- 贸(15430)
- 经(15066)
- 国际(14550)
- 业经(13904)
- 世界(13309)
- 问题(13232)
- 坛(12439)
- 论坛(12439)
- 图书(12257)
- 业(11805)
- 技术教育(10496)
共检索到368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牛楠森 毕诚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实践是中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社会改造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党的初心与使命的具体表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扎根于中国大地和中国文化,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根据各个时期的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教育方针政策,通过推动教育实践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由此建立了举世瞩目的教育大国。展望未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任重道远,在新时代教育方针政策指引下,中国教育事业一定会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岳蓉
干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常规性、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承担着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干部教育经历了探索发展、曲折发展、快速发展、规范发展和创新发展五个阶段,形成了探索性与规范性统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统一、政治性与教育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应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党的历史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干部学习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创新,保持干部教育发展活力;推动学科发展,发挥干部教育理论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宝敏 李晓华 杜娟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林业的百年光辉历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历史学、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的林业政策史做了简明梳理。研究表明: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富强美丽的国家战略制定和调整林业政策,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实行平均山权林权的政策,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改革开放前,为了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百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借鉴苏联经验建立林业公有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以木材生产为主”和“大砍大造”的政策,林业发展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创造性地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政策,使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新时代,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实行依法保护、系统治理、生态扶贫三者相结合的政策,有效促进了林业高质量发展。百年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林业取得重大成就,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8.6%提高到2020年底的23.04%,昔日的濯濯童山变为绿水青山。总结历史经验,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守美丽目标、因宜施策、法策并举、善用市场的政策。展望未来,前程美好,任务艰巨:林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要注重提升以林长制为基础的治理能力、加强林地保护和森林分类经营、完善林业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生态补偿和生态护林员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永新 罗晶
一百年来,中国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了锚定方向、改造建设、改革开放、续写新篇的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入学机会;培养国家建设所需人才,推动了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整体素质逐步提高;调整完善教育布局与结构,教育发展更加均衡;鼓励教育探索与研究,形成丰硕理论与实践成果。百年的不懈探索,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优先发展教育;三是坚持推进教育公平;四是坚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教育事业方能取得辉煌业绩,也方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湛 文魁
本文分6个阶段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为回应不同时期所提出的时代主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对劳动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劳动政策实践的调整过程。党的劳动思想和实践的百年演进史,归结起来,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多维度激励劳动者,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生活,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优化劳动力配置。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乘势而上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新时代我国的劳动领域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挑战。未来需要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求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彩晨 叶子凡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领导。根据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不同,百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可分为开篇奠基、计划为主、计划转向市场、市场主导四个时期,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与经济体制相适应、坚持制度规范引领等宝贵经验。面向未来,随着党对职业教育领导的全面加强,校企合作新机制将浮出水面,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将大幅提升,校企合作将进入深度融合的新时代。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钦池 贺丹 张许颖 张莉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人口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为理论渊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发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初步形成,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系统回答了如何在中国这样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重大课题,是关于人口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作用和地位、目标和理念、方式和方法以及保障的科学、严整、系统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民族性,是中国人口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障,也是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事业的科学指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为本的教育正义观为指导,坚持不懈发展教育平等与教育质量、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正义思想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正义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工农的平等受教育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创建工农优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新教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公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教育扶贫、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优质教育等。百年发展,形成系统和丰富的教育正义思想和成功的教育正义实践。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玫
本文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电力工业发展的百年历程,总结建党百年来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在党的领导下砸掉了桎梏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枷锁,集中力量发展电力工业,实现了电力工业的大发展。百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抓主要矛盾,坚持电力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展望未来,中国电力工业将继续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低碳电力比例还不高、煤电深度减碳的关键技术CCUS尚不成熟、适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核电地位尚待明确等诸多困难,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关键词:
建党百年 电力工业 绿色发展 双碳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谷玮 吴次芳 游和远 李冠 黄雪飞
研究目的:系统性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空间治理实践的历史变迁,总结建党百年以来党的空间治理的主要特征和历史经验。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空间治理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个阶段的历史变迁与演进,各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空间治理重点和治理手段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2)中国共产党百年空间治理历史经验为:主要矛盾与空间治理之间形成正向反馈机制,空间治理中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空间治理主体结构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研究结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对空间治理的探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应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前提,推动空间治理体系和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平衡空间治理中的多元取向,优化衔接空间战略布局。
关键词:
空间治理 中国共产党 归纳总结 历史变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新忠 向克蜜
教育公平关乎社会公平,影响着社会稳定及其发展质量。回溯中国共产党推进教育公平的百年历程,可以发现其在政策上始终将教育公平置于革命和建设的根基,视为经济和社会的引擎,注重推进教育机会公平,重视推进教育过程公平,强化推进教育结果公平,努力塑造教育前景公平。但是当前教育仍然存在着城乡、区域、校际的不均衡以及教师间、家庭间和学生间的不均衡。持续推进教育公平,中国共产党的未来教育政策要接轨国际视野的教育公平,确定教育公平的中国维度,赋予教育公平以质量内涵,增强教育公平的经济基础,营造教育公平的文化氛围,改善教育公平的制约环节。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公平 教育政策 百年历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义兵 朱胜晖 刘达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思想为视角,重点探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实践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政策,不断引领农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党领导下农民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具体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即政治解放与争取获得民主权利阶段(1921—1949年)、社会解放与投身新中国全面建设阶段(1949—1978年)、劳动解放与农村生产力活力释放阶段(1978—2012年)和个性解放与美好生活建设阶段(2012年至今)。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政策始终坚持党对农民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农民教育根本立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农民教育根本原则、"服务农民全面发展"的农民教育根本目的和"农民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农民教育基本规律,其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思想引领中国农民实现解放和全面发展的过程。当前,农民教育应更加关注农民的文化精神成长与内生发展动力激发,通过高质量的农民教育推动形成农民内生性发展文化,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新忠 向克蜜
教育公平关乎社会公平,影响着社会稳定及其发展质量。回溯中国共产党推进教育公平的百年历程,可以发现其在政策上始终将教育公平置于革命和建设的根基,视为经济和社会的引擎,注重推进教育机会公平,重视推进教育过程公平,强化推进教育结果公平,努力塑造教育前景公平。但是当前教育仍然存在着城乡、区域、校际的不均衡以及教师间、家庭间和学生间的不均衡。持续推进教育公平,中国共产党的未来教育政策要接轨国际视野的教育公平,确定教育公平的中国维度,赋予教育公平以质量内涵,增强教育公平的经济基础,营造教育公平的文化氛围,改善教育公平的制约环节。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公平 教育政策 百年历程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刘戒骄 孙琴
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世界工业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开始探索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和条件,认识到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确立国家工业化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进行了70多年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党领导中国工业化的成就集中体现在,1949年至1978年用不到30年的时间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979年至2016年用30多年的时间建成门类最齐全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中国工业化的下一个目标是,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在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建成世界工业强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皮悦明 王庭照
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来,关心特殊儿童,重视发展特殊教育。追溯中国共产党百年特殊教育发展历程发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国先进的特殊教育专业思想是其思想源流。中国共产党百年特殊教育发展经历了"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救助""开辟社会主义特殊教育事业""推动特殊教育走上规范化、法制化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特殊教育发展新局面"等历史阶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特殊教育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百年特殊教育成绩斐然、意义重大,为人类文明作出重要历史贡献。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中国特色特殊教育发展道路;二是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三是提升文化自信与教育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展望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特殊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特殊教育发展目标,为世界特殊教育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特殊教育 历史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