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0)
2023(5252)
2022(4427)
2021(4531)
2020(3671)
2019(8710)
2018(8510)
2017(14986)
2016(8112)
2015(9747)
2014(9477)
2013(9551)
2012(9360)
2011(8694)
2010(8513)
2009(8178)
2008(8423)
2007(7168)
2006(6429)
2005(6112)
作者
(23388)
(19779)
(19702)
(18878)
(12736)
(9622)
(8884)
(7794)
(7640)
(7047)
(6904)
(6744)
(6503)
(6399)
(6248)
(6118)
(5965)
(5706)
(5562)
(5526)
(5126)
(4750)
(4686)
(4540)
(4490)
(4387)
(4280)
(4200)
(4055)
(4016)
学科
(38629)
经济(38584)
管理(19498)
(17323)
方法(17017)
中国(16399)
数学(15394)
数学方法(15224)
(12702)
企业(12702)
(10592)
贸易(10586)
(10438)
(9352)
(7822)
(7773)
(7769)
(6547)
银行(6540)
关系(6432)
(6408)
金融(6408)
(6387)
(6104)
业经(6081)
农业(5791)
(5539)
(5415)
(5288)
环境(5274)
机构
大学(125304)
学院(119244)
(59707)
经济(58855)
研究(51779)
中国(41593)
管理(41161)
理学(34690)
理学院(34204)
管理学(33656)
管理学院(33429)
(28789)
科学(28535)
(26785)
(25848)
研究所(24202)
中心(22464)
经济学(20485)
财经(20482)
北京(19345)
(19035)
(18868)
经济学院(18340)
(18067)
(16632)
师范(16501)
(15961)
科学院(15917)
财经大学(15404)
农业(14827)
基金
项目(75207)
科学(59724)
基金(57946)
研究(54535)
(51488)
国家(51139)
科学基金(42516)
社会(37337)
社会科(35382)
社会科学(35376)
基金项目(29201)
自然(25677)
自然科(25138)
自然科学(25131)
资助(24998)
自然科学基金(24733)
教育(24698)
(23697)
(22209)
编号(19688)
中国(19175)
(18890)
成果(17491)
重点(17389)
国家社会(17336)
教育部(16405)
(16116)
大学(14946)
(14579)
人文(14556)
期刊
(65380)
经济(65380)
研究(43580)
中国(28919)
学报(19915)
科学(19764)
(19240)
(17445)
管理(16582)
大学(15611)
学学(14351)
教育(12991)
(12437)
金融(12437)
农业(12365)
经济研究(11911)
财经(11335)
(11184)
国际(10664)
世界(10293)
(10032)
技术(9234)
问题(8892)
(7874)
业经(6822)
统计(6334)
技术经济(6220)
图书(6147)
资源(5779)
(5590)
共检索到199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健  
世界科学界公认,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成功地抑制了人口急速增长。总和生育率(平均妇女生育数)从6.0降到1.8左右,已经15年低于更替水平。年出生人口从2880万(1965-1970)降至1600万(2008),自然增长率由2.6%减至0.5%。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基础上,依托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20152100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规模将于2029年左右迎来峰值,此后将步入负增长时期,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处于持续缩减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下降、后半叶则将在波动中缓慢下降;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攀升,于2053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逐年下降,老龄化程度在21世纪前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南亮进,薛进军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人口统计中存在着户籍统计与人口普查的差距、缺乏长期、连续和可靠的人口、劳动力数据等问题,特别是尚没有对于政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信度较高的劳动人口、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的时序列数据。本文将在指出中国人口统计中存在问题的同时,利用人口普查等资料,用国际通行的统计口径和我们独自的方法来推算1949年以来的中国总人口、分性别的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和失业率,以及分行业的从业人员等时序列的数据。
[期刊] 预测  [作者] 范芹  
1993-1994年中国人口、工资、就业预测分析范芹(国家信息中心,100045)1人口1.1人口现状与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建立和运转,必将给计划生育事业以有力的推动和促进。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茹  王宏伟  张静  
“人口”是影响未来趋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本文面向2050年人口发展愿景开展工程科技需求分析。研究发现: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进入负增长,实现适度生育面临较大压力,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比重下降,人口健康水平与素质能力稳步提升,人口向核心城市群集聚更趋明显。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慢性病诊治及管理、老年人日常性照护需求增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亟需填补数量、增强身心健康,人口健康水平提升使对治愈重大疾病和罕见病、替换故障组织及器官需求增多,人口综合素质提高推动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追求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医疗服务等。对此,要瞄准精准医疗、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生物打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工程科技手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张国庭  
连续、完整的分年龄、分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据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关系的基础。然而在非普查年份,这类数据要么无法直接获取,要么质量得不到保障。为此,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马尔科夫链-人口离散发展方程正反双向反馈拟合方法,重构出2000~2020年期间非普查年份的分年龄、分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后的核算模型计算出2000~2020年的人力资本存量。研究结果显示,重构的非普查年份总人口数据与国家统计局调整后的数据差距很小,重构的分年龄人口数据修正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存在的偏差;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从2000年的158.56亿人年攀升到2020年的264.79亿人年,年均增长率为2.60%;受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影响,人力资本存量增长速度呈现放缓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中堂  
2000年中国的人口总量和妇女的生育率水平是20多年来人口学界一直关注的课题。2000年普查登记人口为124 261万,比1999年和1998年年度统计公报的人口还要少,说明人口漏报问题已经达到中国人口统计体制无法包容的程度。文章按照中国历年小学招生数计算出2000年普查时0~16岁人口漏报5 378万。据此,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时的总人口应是13O 885万(假使存在1.81%漏报率)或者129 889万(不存在1.81%漏报率)。按照2000年普查公报人口126 583万计算,1982~2000年中国妇女平均生育率接近2.3;如果按照文章中提到的13亿左右的人口计算,同期妇女则平均生育了2.3个以上的孩子。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根明  
未来15年中国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张根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未来15年(1996一2010年)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着2000年小康水平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基础上,依托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2015~2100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规模将于2029年左右迎来峰值,此后将步入负增长时期,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处于持续缩减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下降、后半叶则将在波动中缓慢下降;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攀升,于2053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逐年下降,老龄化程度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提升,但到了21世纪后半叶,老龄化进程将逐渐放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弥  周天勇  
作者分析了1950~2014年中国人口生育和流动政策的变化对人口生育模式和增长的影响,认为可将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的30年,政策上是对物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逐步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集中的计划经济,而对人的再生产(即生育),决策权由家庭分散自由行使;二是改革开放到2014年的36年,物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而人的再生产(生育权)则收归国家,生育集中由计划管理,实行越来越严格的计划生育。改革开放前的30年,越是前中期,农村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比重很大,妇女受教育水平很低,生育孩子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很低;由于户籍管理,特别是1958年实行的户籍管理规定,限制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  邬沧萍  李建民  王桂新  桂世勋  
1st October 2009 is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Over the last 60 years,particular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 has completed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of population reproduction,becoming demographically a developed country.In order to celebrate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population and demography,this issue of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um has invited some distinguished Chinese demographers to summarize and discuss the major changes and progress that have been made in population and demography in China over the 60 years.Professor Wu Cangping examines the irreplaceable position of demography as a discipline in China.Professor Li Jianmin highlights the unique pattern of 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anging population policy.Professor Wang Guixin looks at changing patterns of migration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socio-economic changes in China.Professor Gui Shixun explores China's old-age security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aging in China.Finally Professor Yuan Xin calls for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the unprecedented demographic challenges in China now and futur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