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0)
2023(4577)
2022(3716)
2021(3577)
2020(2734)
2019(6049)
2018(5974)
2017(10270)
2016(5843)
2015(6515)
2014(6842)
2013(6192)
2012(5544)
2011(5039)
2010(5062)
2009(4595)
2008(4495)
2007(4098)
2006(3582)
2005(3164)
作者
(19065)
(15901)
(15591)
(14960)
(9828)
(7458)
(7096)
(6150)
(6065)
(5600)
(5384)
(5379)
(5276)
(5210)
(5100)
(4834)
(4705)
(4680)
(4660)
(4382)
(4041)
(4035)
(3941)
(3639)
(3604)
(3580)
(3580)
(3454)
(3380)
(3354)
学科
(17982)
经济(17955)
管理(14534)
(11239)
(9028)
企业(9028)
中国(6473)
(6375)
(6294)
(6262)
(5737)
方法(5457)
地方(5184)
理论(4909)
业经(4903)
(4759)
数学(4534)
数学方法(4333)
(3957)
银行(3925)
农业(3867)
教育(3841)
(3803)
(3714)
金融(3707)
体制(3504)
教学(3267)
(3159)
环境(2898)
(2850)
机构
学院(80195)
大学(78151)
研究(30738)
管理(25465)
(24734)
经济(23882)
科学(22201)
中国(22184)
理学(21301)
理学院(21004)
管理学(20280)
管理学院(20142)
(19993)
(17548)
(16890)
农业(15945)
研究所(15536)
业大(15515)
中心(13733)
(13455)
技术(13007)
(12835)
(11793)
(11768)
(11334)
师范(11096)
北京(10918)
(10728)
农业大学(10135)
(10114)
基金
项目(56266)
科学(41980)
研究(39168)
基金(37405)
(34840)
国家(34529)
科学基金(27789)
(24629)
社会(21861)
社会科(20538)
社会科学(20529)
(20419)
基金项目(19086)
自然(18639)
教育(18495)
自然科(18192)
自然科学(18182)
自然科学基金(17812)
编号(16345)
资助(15506)
成果(14002)
重点(13165)
课题(13063)
(12532)
计划(12252)
科技(11701)
(11492)
(11214)
科研(10799)
创新(10786)
期刊
(30864)
经济(30864)
研究(21923)
中国(20924)
学报(19601)
(18928)
科学(14707)
大学(14092)
学学(13441)
教育(13324)
农业(12686)
管理(10506)
(10322)
技术(8613)
(6428)
(6174)
金融(6174)
业大(6058)
业经(5921)
(5731)
农业大学(5117)
经济研究(4927)
科技(4856)
职业(4838)
财经(4297)
林业(4243)
图书(4232)
统计(3809)
(3736)
问题(3630)
共检索到125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秀梅  瞿素萍  王丽花  崔光芬  彭绿春  王继华  
以百合鳞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通过影响PCR反应各因子的优化,建立了适合百合的RGA-PCR反应体系:25μl体系中含30 ng模板DNA、2.5 mmol/L MgCl2、0.2 mmol/L dNTPs、0.6μmol/L引物及1.5 UTaq酶。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44℃退火1 min,72℃延伸2 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 min。利用该体系对35个百合品种进行RGA-PCR,表明该反应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丽静  殷小娟  李俊岚  钟鸣  马慧  李浩戈  李天来  陶承光  
为扩大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n)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以细叶百合鳞片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BA,NAA,IAA,IBA)诱导丛生芽及再生植株,对体系中外植体消毒时间及各阶段培养基的激素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氯化汞溶液最佳灭菌时间为8 min;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1 mg/L+NA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 0.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艳  陈莉  辛海波  义鸣放  
为了建立适宜百合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以铁炮百合品种白天堂无菌苗的叶片和鳞片为外植体,薄层切割后接种于添加不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观察其植株再生情况,并对其建立的再生体系的遗传转化前景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叶片薄层细胞几乎没有再生能力;2,4-D和Picloram均可诱导横向薄层鳞片细胞直接产生鳞茎芽,最适的培养基是MS+2,4-D 0.002 mg/L,在30 d内就可直接诱导出鳞茎芽,再生率达到100%,平均出芽数为2.38;MS+TDZ 0.4 mg/L+NAA 0.5 mg/L可以诱导横向薄层鳞片细胞产生愈伤。综合考虑,百合鳞片薄层培养以MS+2,4-D 0.002 mg/L诱导的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家军  潘玲立  
以东北百合(Lilium distichum Nakai)的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探讨不同外源激素水平对其小鳞茎诱导、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建立了东北百合鳞片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BA1.0mg·L-1+NAA0.5~1.0mg·L-1培养基的不定芽诱导和增殖效果最好,诱导率为80.0%以上,增殖系数为4.1~4.6;1/2MS+NAA0.5~1.0mg·L-1或1/2MS+IBA0.1mg·L-1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96.0%;试管苗在草炭+珍珠岩(1:1)基质中扦插成活率为96.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祥宁  蹇洪英  汪国鲜  毕翠花  
以东方百合品种"Siberia"作为试材,在黑暗条件下通过对百合鳞片催芽过程中变温处理的研究,寻求提高鳞片籽球抽茎率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百合鳞片在25℃高温催芽45 d,当鳞片分生籽球达95%以上后,转入17℃环境中膨大60 d,最后转入3~4℃环境中破休眠处理120 d效果最好,试验认为3~4℃的环境比-1℃的环境更容易使百合鳞片籽球打破休眠和提高籽球的抽茎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丽静  李丽丽  曹珊  李慧男  张丽  明军  陶承光  李天来  
以离体培养不同时间的新铁炮百合新品种"沈香一号"鳞茎为材料,在MS+6-BA 0.5 mg.L-1+NAA 0.1 mg.L-1和MS无激素培养基条件下,测定并分析激素对新铁炮百合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的新铁炮再生苗中可溶性蛋白和非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较大,适宜的激素处理能促进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相互转变,通过激素处理明显增加新铁炮百合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同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总之,在不定芽形成过程中,激素处理可以增强百合分化和脱分化过程中的蛋白和糖代谢,还会提高组织抗逆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百涛  印东生  宁景华  
本文在东方百合种球鳞片快繁技术研究成功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工厂化生产,分析了东方百合种球国产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大连浮伦德农业公司2007年3生产实际分析,说明东方百合种球的国产化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安晶  王春夏  谢佳  陶承光  
以亚洲百合品种‘精粹’为试材,探讨GA3和IBA以及不同培养温度对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IBA处理(IBA-80mg·L-1-1h)的繁殖系数较大、小鳞茎形成的整齐度较高,IBA处理可在较短时间内促使小鳞茎膨大;若培养时间充分,GA3处理更有利于形成个体较大的鳞茎。5℃低温预处理加速IBA处理母鳞片淀粉的降解和总可溶性糖的利用,进一步提高IBA处理的繁殖系数、平均级数和小鳞茎直径;但5℃低温预处理与GA3处理结合,抑制母鳞片中淀粉的降解以及小鳞茎对可溶性糖的吸收利用,致使小鳞茎生长缓慢。本试验条件下IBA-100mg·L-11h结合5℃低温预处理为提高繁殖系数和整齐度的最佳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君社  方晓华  
在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的基础上 ,采用单因子实验 ,分析比较了细胞分裂素 6- BA,生长素 2 ,4 - D,生长素 NAA等 3种植物激素对路易圣特百合鳞茎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 MS+6- BA( 0 .0 5mg.L-1) +2 ,4 - D( 1.0 mg.L-1) +NAA( 0 .1mg.L-1) ,6- BA的质量浓度为 1.0 mg.L-1时有利于芽的形成 ,NAA质量浓度为 0 .0 5mg.L-1时有利于形成小鳞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何玲  王微微  贾子坤  李天来  
【目的】研究IBA与GA3促进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机制,为调控鳞片繁殖技术、深入研究小鳞茎形成发育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亚洲系‘精粹’百合为试材,设计200 mg·L-1 IBA浸泡鳞片2 h和200 mg·L-1 GA3浸泡鳞片8 h两个处理,以同体积清水浸泡鳞片2 h为对照,测定母鳞片不同部位和小鳞茎中淀粉、蔗糖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结果】施用IBA与GA3促进了母鳞片的淀粉降解、蔗糖合成以及鳞片上、中部的糖类物质向基部的运转,加快了小鳞茎的形态建成。母鳞片的淀粉降解部分受淀粉磷酸化酶(starchphosphorylase,SP)调控,蔗糖含量与蔗糖合成酶(sucros...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贾子坤  王春夏  
以亚洲系精粹百合为试材,研究了外源GA3和IBA以及锯木屑、草炭2种基质不同培养方式下对鳞片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锯木屑埋片处理最有利于提高繁殖系数和生根数量,而锯木屑扦插处理形成的小鳞茎个体较大,萌发率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各因素的影响效力为激素种类>处理时间>质量浓度。IBA显著促进了小鳞茎形成和发根,且根与小鳞茎同时发生;GA3处理有利于获得个体较大、形状匀称的健壮鳞茎,但繁殖系数较低,根的数量较少,小鳞茎形成1周后基部开始生根,18℃下GA3显著促进了小鳞茎的萌发。培养过程中母鳞片贮藏物质的消耗进程不同:IBA处理的鳞片20℃培养60d后应及时移栽防止小鳞茎腐烂,GA3处理可延长至8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李天来  李云飞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研究了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101d内兰州百合中部鳞片中碳水化合物、酚类物质、游离氨基酸以及内源激素的变化对解除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降低和处理时间延长,淀粉明显降解、ABA含量显著下降,可溶性糖、酚类物质、内源GA3、IAA含量急剧增加。低温处理初期的34d是上述物质变化最活跃的时期。相关分析表明,淀粉酶和PAL活性升高是分别导致可溶性糖和酚类物质含量增加的因素。低温贮藏期间,游离氨基酸总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变化最大。根据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初步判定鳞片内碳水化合物、酚类物质和游离氨基酸等物质变化主要受内源GA3的调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丽梅  朱建华  秦献泉  彭宏祥  卢美英  
应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龙荔基因组DNA,探讨龙荔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结果表明,经过改良的CTAB法提取龙荔基因组DNA效果良好,所提取的DNA纯度较高,符合ISSR-PCR反应的要求;龙荔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反应总体积20μl):1×Buffer缓冲液(含适量Mg2+),1 UTaqDNA聚合酶,0.20 mmol/L dNTP,0.25μmol/L引物,DNA模板70~80 ng/μl,退火温度53~54℃。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王微微  何玲  王春夏  李天来  
为了建立富含多糖的百合鳞茎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EC2.4.1.13,SuSy)活性检测体系,深入研究其蔗糖代谢机制,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鳞茎外层鳞片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提取缓冲液种类及pH值、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以及缓冲液pH值对SuSy合成和分解方向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uSy合成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提取缓冲液是pH值为7.8的Tris-HCl,最适反应温度为50℃,底物果糖最适浓度为50 mmol.L-1,UDPG最适浓度为5 mmol.L-1,反应缓冲液Tris-HCl最适pH值为7.5;SuSy分解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晓利  董辉  丛斌  张柱亭  冮爽  
为了探明有效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和PCR反应体系,从而得到符合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的基因组DNA模板的数量和质量,以单头松毛虫赤眼蜂为材料,应用CTAB法、SDS法和Chelex法进行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并将核酸助沉剂用于赤眼蜂DNA的提取中,然后将提取的基因组DNA采用L16(45)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赤眼蜂基因组DNA 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DNA模板、Taq聚合酶)4水平进行筛选。结果表明:CTAB法优于SDS法和Chelex法,且核酸助沉剂的加入明显增强了模板DNA提取效果。同时确立的ITS2的PCR优化反应体系为:总体积为25mL,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