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0)
2023(13146)
2022(11065)
2021(10158)
2020(8130)
2019(18256)
2018(17559)
2017(32275)
2016(18033)
2015(19925)
2014(19652)
2013(19274)
2012(18429)
2011(16976)
2010(16992)
2009(15659)
2008(15683)
2007(14241)
2006(12852)
2005(11808)
作者
(59544)
(49629)
(49594)
(46379)
(31694)
(24313)
(22114)
(19363)
(19001)
(17779)
(17078)
(16746)
(16476)
(15980)
(15934)
(15257)
(15179)
(14794)
(14506)
(14459)
(12851)
(12424)
(12323)
(11439)
(11389)
(11284)
(11158)
(10920)
(10443)
(10152)
学科
(76202)
经济(76114)
管理(46688)
(46166)
(35103)
企业(35103)
方法(27330)
中国(24275)
数学(23337)
数学方法(22938)
(22900)
地方(21441)
(19841)
业经(18222)
(16333)
农业(15811)
(15166)
贸易(15152)
(14652)
(14328)
(13066)
银行(12991)
(12870)
金融(12869)
(12548)
环境(12541)
(12405)
技术(12134)
地方经济(11783)
理论(11029)
机构
学院(263255)
大学(262739)
研究(103532)
(101448)
经济(99187)
管理(90486)
理学(77048)
中国(76505)
理学院(75969)
管理学(74068)
管理学院(73625)
科学(70523)
(63310)
(58856)
(57121)
研究所(52344)
农业(50366)
业大(49028)
中心(45617)
(45036)
(42289)
(37770)
北京(37613)
(36454)
(36003)
师范(35362)
财经(34905)
(33509)
科学院(32408)
农业大学(32056)
基金
项目(178099)
科学(136588)
基金(126124)
研究(118744)
(116617)
国家(115610)
科学基金(94881)
社会(73301)
(72122)
社会科(69285)
社会科学(69265)
基金项目(66102)
自然(64883)
自然科(63410)
自然科学(63387)
自然科学基金(62263)
(61618)
教育(53642)
资助(52069)
编号(45119)
(43858)
重点(41610)
计划(37493)
(36834)
(36772)
成果(36360)
科研(34985)
科技(34779)
创新(34525)
课题(34105)
期刊
(119311)
经济(119311)
研究(76600)
中国(60797)
学报(59240)
(58790)
科学(49373)
大学(42675)
学学(40741)
农业(40014)
管理(35430)
(33120)
教育(30172)
(25258)
金融(25258)
技术(21818)
(21579)
业经(20651)
经济研究(19402)
财经(17236)
业大(17181)
(15669)
问题(15406)
(14922)
科技(14750)
农业大学(14279)
林业(13147)
(12642)
技术经济(12407)
资源(12048)
共检索到411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张涛  王春夏  汪可心  
以兰州百合与亚洲系精粹百合鳞茎为试材,研究不同规格鳞茎发育过程中糖和淀粉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较小规格鳞茎淀粉积累始期与高峰期分别比较大规格鳞茎提前约10d。兰州百合鳞茎A[Φ=(6.4±0.6)cm]可溶性糖的积累比鳞茎B[Φ=(4.9±0.3)cm]提前10d,而精粹百合鳞茎C[Φ=(6.0±0.5)cm]比鳞茎D[Φ=(4.3±0.5)cm]提前20d。精粹百合萌发阶段总可溶性糖的下降幅度大于兰州百合。百合鳞茎中的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β-淀粉酶活性,并且较大鳞茎的淀粉酶活性高于较小鳞茎。采收期不同,不同规格的百合鳞茎内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水平有较大差异。兰州百合鳞茎A淀粉含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闵芮涵  孙敏译  吴昀  李世琦  夏宜平  
【目的】淀粉是百合Lilium spp.鳞茎的主要组成成分,淀粉代谢对于百合鳞茎发育至关重要,对其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解决鳞茎繁育慢等产业化难题。【方法】以主栽品种东方百合’索邦’ Lilium ’Sorbonne’离体鳞茎为材料,在观测不同发育时期形态和淀粉积累的基础上,利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淀粉合成代谢关键酶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LohGBSSI,并对其开展不同组织及发育期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①根据形态及源-库转换,离体百合鳞茎形成和发育过程可分为小鳞茎膨大初期(0~15 d),小鳞茎快速膨大期(15~55 d)及小鳞茎膨大后期(55~75 d)。②’索邦’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LohGBSSI(GenBank登录号:MF101407.1)全长1 913 bp,开放阅读框(ORF)长为1 665 bp,编码55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 GBSSI同源性较高(92%),推测该基因可能属于GBSSI基因家族。③LohGBSSI基因在鳞茎和叶中表达显著高于茎段和根,表明直链淀粉合成的最主要部位为源-库关键器官;不同发育时期鳞茎内LohGBSSI的表达在15 d时最高,暗示鳞茎形成初期需淀粉快速合成以便形态建成。【结论】为后续解析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GBSS在鳞茎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百合进行淀粉相关基因修饰提供了依据。图9表1参1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秀苹  赖红娥  赵晗  杨欢欢  吴莉芳  闫磊  
【目的】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对鲤幼鱼、稚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0.06±0.14) g/尾的鲤稚鱼和(110.23±0.23) g/尾的鲤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面粉、糊精为糖源,混合油脂(m(鱼油)∶m(玉米油)=1∶1)为脂肪源,分别配制5种等氮(鲤幼鱼和稚鱼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6%和40%)、等能(鲤幼鱼和稚鱼总能分别是15.2和16.9 MJ/kg) 的半精制饲料,其βConglycinin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CK),2.0%,4.0%,6.0%和8.0%,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李天来  李云飞  
兰州百合鳞茎分别在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至101d。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鳞茎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游离苯丙氨酸含量,同时比较了发芽鳞茎与休眠鳞茎中酚类物质含量和PAL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鳞茎内酚类物质含量呈增加趋势。贮藏初期的34d是酚类物质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关键时期。鳞茎不同部位的酚类物质含量呈极显著差异,以鳞茎盘内最高,顶芽次之,鳞片中酚类物质含量较低。顶芽和鳞片的酚类物质含量随贮藏温度升高而下降,且与PAL活性和游离苯丙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鳞茎盘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与之不同。未发现PPO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有春  陶承光  魏永祥  刘成  王兴东  刘威生  杨艳敏  
【目的】了解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越橘品种果实糖酸含量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特点,探讨果实糖积累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关系,为越橘糖酸代谢机理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5个越橘品种(高丛越橘:‘斯巴坦’、‘泽西’,半高丛越橘:‘北村’、‘北蓝’,矮丛越橘:‘美登’)不同发育阶段果实的糖酸组分和叶片中糖组分进行测定。【结果】供试的5个越橘品种成熟果实总糖平均含量为102.04 mg·g-1FW,其中‘斯巴坦’含量最高,‘北村’最低。葡萄糖和果糖占总糖含量的97.90%—99.47%,二者含量比值1﹕1,均随果实发育呈迅速增加趋势,蔗糖和山梨醇在果实发育早期含...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  周洪琪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谭忠奇  林益明  向平  丁印龙  彭在清  
对厦门园林植物园的5种榕属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灰分含量、干质量热值与去灰分热值的变化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叶片的发育(从幼叶→成熟叶→老叶),灰分含量有升高的趋势,5种植物中老叶灰分含量均不是最低,说明叶片可能具有维持自身营养元素平衡的机制;②5种榕属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中,幼叶含有较高的干质量热值,不同发育阶段的榕属植物叶片干质量热值变化趋势因种而异;③5种榕属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干质量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吴静  罗兴录  朱艳梅  
以低淀粉木薯品种华南124及高淀粉品种辐选01为材料,研究木薯各生育时期叶片、茎秆和块根的内源IAA含量,块根淀粉合成关键酶ADPGPAse、sss和sBe活性,以及块根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木薯茎叶内源IAA含量与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呈负相关,木薯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茎叶内源IAA含量逐渐下降,低淀粉品种则逐渐上升;2)块根内源IAA含量与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块根内源IAA含量显著大于低淀粉品种;3)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块根ADPGPAse、ss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霞  谭胜兵  田纪春  王宪泽  
【目的】研究不同淀粉组分含量小麦品种灌浆过程中籽粒所含淀粉去分支酶的活性及类型,为研究其在小麦支链淀粉合成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非变性PAGE与HPLC技术,对糯麦1号、关东107、鲁麦21和济南16四个小麦品种灌浆过程中的淀粉去分支酶进行分析。【结果】在灌浆过程中,淀粉去分支酶的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灌浆中期活性最大;淀粉去分支酶对底物支链淀粉均具有相似的酶解活性;对灌浆中期小麦淀粉去分支酶进行的纯化结果表明,小麦籽粒胚乳中也存在2种类型的淀粉去分支酶,一种是以极限糊精为特异性底物的极限糊精酶(Limit dextrinase),另一种是以支链淀粉为底物的异淀粉酶(Isoamyl...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英民  吴沙沙  张启翔  
百合是重要的鲜切花,也可以做盆花,还可以在园林中应用。要生产出优质的百合切花,需要优良的百合种球,生产出优质种球需要对百合鳞茎的发育生物学深入了解。在阐述了百合鳞茎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对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鳞茎中淀粉含量变化、淀粉代谢的关键酶、可溶性糖及蛋白质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就今后鳞茎发育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王微微  何玲  王春夏  李天来  
为了建立富含多糖的百合鳞茎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EC2.4.1.13,SuSy)活性检测体系,深入研究其蔗糖代谢机制,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鳞茎外层鳞片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提取缓冲液种类及pH值、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以及缓冲液pH值对SuSy合成和分解方向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uSy合成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提取缓冲液是pH值为7.8的Tris-HCl,最适反应温度为50℃,底物果糖最适浓度为50 mmol.L-1,UDPG最适浓度为5 mmol.L-1,反应缓冲液Tris-HCl最适pH值为7.5;SuSy分解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司美茹  薛泉宏  蔡艳  
采用混合培养法 ,研究了假丝酵母对黑曲霉和烟曲霉固态发酵中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接入少量假丝酵母混合培养 ,可明显提高黑曲霉和烟曲霉纤维素酶系中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及淀粉酶的活性。混合培养时 ,黑曲霉发酵产物中上述 4种酶的峰值酶活较黑曲霉单独培养时分别提高 36 .1% ,11.1% ,16 .2 %及 4 1.8% ;烟曲霉分别提高 2 4 .9% ,5 2 .8% ,4 0 .8%及 16 3.5 %。 2混合培养时 ,在黑曲霉和烟曲霉中 ,除黑曲霉的滤纸酶和淀粉酶外 ,其余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产酶高峰期较单纯培养提前 2 4 h出现 ,接入酵母菌加快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宏伟  邹德堂  迟凤琴  
以不同品种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子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氮肥施用量提高,淀粉含量表现增加趋势,品种间存在差异;在吐丝49天之内,SS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到吐丝21天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但高氮处理下降速度慢于低氮处理;子粒灌浆期间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四单19的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最高,依次是东农早粘、东农248、东甜4号,氮肥施用量对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影响较大;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除吐丝后7天相关未达显著水平,其它均达极显著正相关;SS分解活性与子粒中淀粉含量在吐丝后均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娜   杨光能   周华   丁访军   杨永艳   彭丽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阶段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为马尾松人工林合理利用土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时空替代法,以黔中不同发育阶段(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团聚体粒径分组对0~80 cm土层内团聚体的质量分数、稳定性(平均质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GMD)、C、N含量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不同发育阶段0~80 cm土层内团聚体质量分数均表现为大团聚体(45.57%~91.20%)>微团聚体(7.24%~32.87%)>粉黏团聚体(1.09%~21.56%),大团聚体质量分数整体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则升高,在发育的后期大团聚质量分数较低,而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则相反;2)不同发育阶段0~80 cm土层内MWD和GMD的范围分别为0.57~1.04和0.30~0.92 mm,团聚体稳定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在幼龄林至近熟林阶段无显著差异,在成熟林阶段显著降低,在过熟林阶段有一定升高;3)不同发育阶段大团聚体、微团聚体、粉黏团聚体C、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47~32.61、1.20~1.98、21.99~38.42、1.12~1.80、14.49~29.39和0.94~2.45 g·kg~(-1),各团聚体C、N基本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C、N随正向发育先升高后降低,粉黏粒团聚体C降低,N则呈现波动的趋势;4)大团聚体质量分数、各团聚体C、N分别与MWD和GMD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同一团聚体C与N之间、不同团聚体C与C、C与N、N与N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黔中马尾松人工林发育的后期,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对养分的固持能力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波涛  谢从华  柳俊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将CaMV35S驱动的正/反义sAGP基因导入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品种鄂马铃薯3号(E3)和南中552(N552)以研究sAGP基因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糖代谢的影响。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证明正/反义sAGP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正/反义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均能正常转录。转基因植株块茎分析显示,导入正义基因的株系中除4个与转反义基因表现相同外,其余19个株系AGPase酶活性平均上升约25%,还原糖含量下降20%左右,淀粉含量增加5%~6%。其中3个测定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