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8)
- 2023(8452)
- 2022(7413)
- 2021(7021)
- 2020(5777)
- 2019(12925)
- 2018(12798)
- 2017(24003)
- 2016(13490)
- 2015(15473)
- 2014(15395)
- 2013(14519)
- 2012(13313)
- 2011(11843)
- 2010(12508)
- 2009(11293)
- 2008(10981)
- 2007(10308)
- 2006(9373)
- 2005(8727)
- 学科
- 济(42349)
- 经济(42295)
- 管理(38545)
- 业(35977)
- 企(30033)
- 企业(30033)
- 农(15892)
- 中国(15180)
- 财(14165)
- 方法(12910)
- 教学(11876)
- 策(11847)
- 理论(11716)
- 制(11442)
- 业经(11425)
- 贸(10530)
- 贸易(10522)
- 数学(10305)
- 易(10241)
- 地方(10187)
- 农业(10149)
- 数学方法(9918)
- 银(8869)
- 银行(8856)
- 教育(8680)
- 技术(8527)
- 行(8465)
- 务(8283)
- 财务(8250)
- 财务管理(8229)
- 机构
- 学院(184587)
- 大学(171926)
- 济(68674)
- 经济(66779)
- 管理(64124)
- 研究(60771)
- 理学(52954)
- 理学院(52377)
- 管理学(51300)
- 管理学院(50955)
- 中国(47044)
- 京(36998)
- 财(36023)
- 科学(35019)
- 江(31499)
- 所(30796)
- 中心(28245)
- 技术(27134)
- 研究所(26925)
- 范(26810)
- 财经(26629)
- 师范(26582)
- 职业(26261)
- 农(25938)
- 州(25446)
- 北京(23928)
- 经(23850)
- 业大(22197)
- 院(22146)
- 师范大学(20407)
- 基金
- 项目(108070)
- 研究(88538)
- 科学(84105)
- 基金(72064)
- 家(60991)
- 国家(60388)
- 科学基金(51465)
- 社会(50822)
- 社会科(47955)
- 社会科学(47946)
- 省(45939)
- 教育(44966)
- 编号(41032)
- 划(37643)
- 基金项目(36653)
- 成果(34690)
- 自然(31699)
- 自然科(30937)
- 自然科学(30925)
- 课题(30832)
- 自然科学基金(30310)
- 资助(30289)
- 年(27127)
- 重点(25338)
- 发(24482)
- 性(24054)
- 项目编号(23960)
- 部(23360)
- 创(22691)
- 规划(22586)
- 期刊
- 济(88696)
- 经济(88696)
- 研究(59858)
- 中国(44040)
- 教育(39213)
- 财(28865)
- 管理(27012)
- 农(25464)
- 技术(21755)
- 学报(21158)
- 科学(21128)
- 融(20949)
- 金融(20949)
- 农业(17265)
- 大学(16730)
- 业经(16006)
- 职业(15857)
- 学学(15172)
- 经济研究(13770)
- 财经(13034)
- 坛(11548)
- 论坛(11548)
- 经(11342)
- 问题(11002)
- 贸(10789)
- 技术教育(9961)
- 职业技术(9961)
- 职业技术教育(9961)
- 国际(9832)
- 图书(8877)
共检索到298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帮俊
高职院校如何保障质量型扩招是当务之急。目前学界关于高职百万扩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意义、困难、路径、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教学管理、教学方式及教学服务如何落地落实缺乏具体研究。同时,高职院校在扩招学生教学实践方面,存在学情分析不透、教学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学方式创新不足、教学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要实现质量型扩招需要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扩招生源多元化特点,建立高效顺畅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服务支撑系统,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丰 马联合
百万扩招后,高职生源类型的多样化对原有教学秩序和教学类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文章通过对山西省4所高职院校扩招学生入学前的学生情况、学习背景、学习动机和入学后的学习投入、校内教育、实习实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山西高职扩招存在学生生源单一、学生学习动机不强、高校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为切实推进高职扩招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改变招生思路,加强扩招政策宣传;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丰富教学手段,适应扩招教学要求。
关键词:
百万扩招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聪敏 石伟平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职扩招100万",如此大规模的扩招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此次政策出台背景是稳定就业,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储备的国家战略,基于以上认识,从高职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扩招的背景入手,分析扩招给高职带来的挑战,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要应对招生挑战,需要改革招生制度,制定不同类型招生标准;变革培养方式,实施多元化培养方案;扩充师资力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实现证书统一,构建国家资格框架体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扩招 策略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称萍 徐书培 卢建平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阶段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百万扩招的机遇与挑战既为高职院校进行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同时也倒逼在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有待加强的高职院校彰显多元化的育人功能,凸显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职责与效能。面对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双重任务,高职院校需要从优化专业布局,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校企"双主体"育人,建立人才培养共同体;探索多元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训工作机制,打造终身教育基地等方面施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百万扩招 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宏亮
高职院校百万扩招为职业教育带来新变局和新占位,它对于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职业教育增容提质、迭代升级及教育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扩招生源结构变动引发了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结构的变化,给高职院校招生模式、教学与管理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校建制等带来新的时代命题和挑战。高职院校必须"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优化教师招聘与编制管理,推动教学与管理改革,重建学校基本建制,提升技术人才社会地位,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的保障和平衡机制,以确保高职扩招后的规模与质量相协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生源结构 招考模式 精准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 刘婉昆
高职教育扩招百万是政府审视国情后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扩招,既有产业对人才要求提升的原因,也有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内部规模扩大的需求,还有在整个教育体系下高等教育普及对生源的影响。综合这些因素,扩招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为社会群体的能力提升提供了渠道,但对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及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落实配套政策;各层次职业教育间要加强衔接与联系;高职教育本身要调规模、抓质量、稳就业、促发展,办个性化高职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珠 柏文涌
高职院校扩招百万政策是国家为保住就业底线、保障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扩招百万政策将给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既为高职院校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高职院校面临诸多的挑战。面对扩招带来的机遇、挑战和人才培养难点,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发展路径:明确和落实各主体责任,协同推动完成高职扩招任务;面向多元生源结构,加快变革教学模式与管理模式;以提升质量为主攻方向,瞄准服务需求的终极目标;扩充师资队伍,强化师资保障;植入柔性化管理思维,实施"受益增量"式评价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金萍
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现代化发展对产业工人、技术工人岗位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2019年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扩招所带来的多元化生源结构需要多样化的师资队伍,赋予了新型师资队伍新的内涵要求。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多渠道引进、多方式培养、多类别聘用,走"引培聘"并举之路,并在政府的人才新政、资金扶持及学校的有效组织下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远辉
高职百万扩招是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应对"短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岗职工兼具年轻化、低学历化、低技能化等就业约束性特征,进入高职院校深造是其学历再教育的新通道。下岗职工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历+技能"的双提升,需要高职院校在招生、教学、管理、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创新探索新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百万扩招 下岗职工 学历 再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从宇
在高职院校扩招百万的背景下,通过各省区高职教育系统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实证测度,综合计算相应区域在扩招过程中应新增招生规模的理论数值,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江苏、广东、河南、山东、安徽、湖南、四川、北京等省区应切实承担起高职教育扩招的主体责任;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省区应积极调整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上海、天津、浙江等省区可在理论数值基础上适度增加招生规模,并积极鼓励民办力量参与高职教育。
关键词:
高职院校扩招 新增招生规模 理论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建峰
扩招百万对高职院校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压力在于高职院校本已面临生源危机,动力在于扩招带来生源契机。面对当前的危机与契机,高职院校如何将生源危机、信息不对称性转为生源增长契机,是百万扩招的首要难题。化危机为转机,需要从不同社会群体中挖掘生源,主要包括应届高中毕业生、定向招录的中职学校在校生、行业企业职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明确生源从何处来之后,就需要制定生源挖潜机制,建议从宣传、配套、改革、保障等方面着手,政府统筹宣传,扩大扩招影响;政策配套保障,激励非传统生源报考;改革招生办法,丰富招生渠道;就业政策支撑,提升社会认可度。
关键词:
危机 契机 扩招百万 生源挖潜 高职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恩广 王开香 刘晓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高职百万扩招是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提升的重大工程,是着眼于"三农"人才队伍短缺而提出的重大举措。当前涉农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面临着农业人才需求与供给错配、个性需求与专业供给矛盾的凸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适应性偏差以及师资与教学资源的匮乏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从新型职业农民求学诉求和产业需求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守以产定需;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分类培养;创新评价机制,坚持成果导向,建立适切性弹性学制制度,引领院校教学管理全方位变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孙渊 吴秋迪
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背景下,生源结构多元化是引发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变革的根本动因。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言,非传统生源的显著差异性必然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差异性定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有效连接人才培养要求与行业需要构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差异性定位的现实动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差异性定位的关键问题包括确定高职生不同需求的学习目标、激发高职生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凸显高职院校灵活性的教学安排、创新学习结果多元化评价方式等。为切实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差异性定位,高职院校需要突破在学生学历层次、社会阅历、学习能力、社会行业需求、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从差异性定位生源对象、差异性安排教育内容、差异性选择教育方式等路径寻求进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延岗 罗鼎 霍平丽
为实现高质量扩招百万和做好"新学生群体"的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三项工作:首先,通过争取支持扩展办学资源、改革招生录取方式,做好扩招工作的基础"入口关";其次,通过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弹性教学组织管理,做好扩招工作的培养"过程关";最后,通过落实"1+X"证书制度、引导企业的社会责任、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做好扩招工作的就业"质量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晶晶 和震
百万扩招是适应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战略之举,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机遇挑战,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伴随生源多样化与需求差异化而来的是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教学形式与培养模式的调整需要。在这一转型进程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易受到办学定位及发展目标的路径依赖性影响,还因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培养模式的同形性而阻滞教学形态转型,降低质量建设效率。因此还需进一步发挥国家相关政策的叠加性优势,完善育训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做强产教融合的开放性优势,构建因材施教式的弹性化培养方式;突出终身学习的发展性优势,推行资源整合利用的在地化教育模式,保障质量型扩招要求的落地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