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84)
2023(3924)
2022(3553)
2021(3213)
2020(2894)
2019(6475)
2018(6354)
2017(10988)
2016(6618)
2015(7543)
2014(7566)
2013(7162)
2012(6854)
2011(6136)
2010(6233)
2009(5728)
2008(5628)
2007(5321)
2006(4611)
2005(4157)
作者
(22020)
(18620)
(18550)
(17432)
(11939)
(9279)
(8474)
(7497)
(7226)
(6746)
(6479)
(6441)
(6235)
(6189)
(6043)
(5923)
(5683)
(5429)
(5426)
(5258)
(4983)
(4799)
(4646)
(4442)
(4232)
(4227)
(4126)
(4119)
(4065)
(4040)
学科
(19570)
经济(19540)
(14882)
管理(14242)
(11698)
企业(11698)
方法(7979)
(7919)
(7296)
数学(6794)
中国(6746)
数学方法(6650)
(4890)
农业(4659)
业经(4409)
地方(4333)
(4196)
(4158)
(4053)
银行(4024)
理论(3853)
(3851)
(3847)
金融(3845)
环境(3655)
技术(3476)
教育(3341)
(3302)
贸易(3301)
(3196)
机构
学院(90922)
大学(90788)
研究(37861)
管理(29988)
(29619)
经济(28693)
科学(27919)
中国(26697)
(25876)
理学(24888)
理学院(24523)
管理学(23863)
管理学院(23734)
(21872)
(21287)
农业(20750)
研究所(20366)
业大(19520)
中心(17054)
(15034)
(14011)
技术(13843)
(13833)
(13731)
北京(13652)
农业大学(12984)
(12821)
师范(12550)
科学院(12239)
(12167)
基金
项目(64821)
科学(47787)
研究(43687)
基金(42818)
(41500)
国家(40656)
科学基金(31421)
(27683)
(24033)
社会(23684)
社会科(22154)
社会科学(22142)
基金项目(22050)
自然(21867)
自然科(21272)
自然科学(21255)
自然科学基金(20848)
教育(20140)
资助(18075)
编号(17492)
重点(15758)
计划(15280)
成果(15069)
科技(15010)
(14461)
课题(14131)
(13204)
(13063)
科研(12805)
创新(12406)
期刊
(34194)
经济(34194)
研究(23815)
学报(23556)
(23433)
中国(22666)
科学(18486)
农业(16515)
大学(16097)
学学(15252)
教育(13029)
(10906)
管理(10695)
(10590)
技术(8628)
业大(7244)
(6539)
金融(6539)
(6226)
科技(6068)
农业大学(5931)
林业(5580)
业经(5430)
图书(5221)
资源(5021)
统计(4676)
经济研究(4654)
中国农业(4503)
财经(4488)
世界(4305)
共检索到141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兴旺  Saman BOWATTE  张吉宇  侯扶江  
以不同的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半同胞家系为试验材料,分别种植于甘肃临泽和榆中,测定其根干重、根瘤数、根瘤重、叶全氮、叶全磷和生物固氮百分率,以此评价其生物固氮能力。结果表明,白花草木樨在两个地区表现出的各项固氮指标变异系数均大于15%,主成分分析后,可将半同胞家系划分为4组,组1白花草木樨家系的根干重、根瘤数、根瘤重、叶全氮、叶全磷和生物固氮百分率分别高出对照当地白花草木樨品种(RX-02) 4%、26%、10%、17%、24%、11%,其中生物固氮百分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8%和43%。本研究筛选出的优良生物固氮性状的后代家系,可为进一步选育生物固氮能力强的新品种奠定基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剡转转  任艳  吴凡  骆凯  张代玉  闫启  张宇飞  赵玉凤  张吉宇  
草木樨(Melilotus)是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然而草木樨分子标记匮乏,限制了草木樨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研究以白花草木樨(M.albus)转录组数据为基础,设计了18 182对草木樨EST-SSR引物,并对所开发的EST-SSR引物进行筛选。通过PCR扩增从550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得到206对白花草木樨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出67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2.888个基因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分布范围为0.2390.855,平均值为0.468。206对多态性引物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艺  吴际友  程勇  陈明皋  刘球  龚玉子  黄明军  张珉  吴其军  
以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等生长性状,并进行了遗传分析。红椿家系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树高家系遗传力是0.231 9,单株遗传力是0.122 1,变异系数为4.7%。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胸径家系遗传力是0.530 2,单株遗传力是0.264 6,遗传变异系数为12.9%,且胸径的遗传力高于树高。本次测定选出TC12,TC20,TC02,TC04,TC15等5个优良家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徐焕文  张广波  王有菊  滕文华  姜静  
针对白桦种子园半同胞家系开展多点造林试验,不仅能够选择出性状优良的家系,而且也能加快种子园的改良进程。本文以白桦初级种子园中53个半同胞家系为对象,分别在朗乡、帽儿山、吉林等3个试验点营造试验林,对12年生试验林各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单株材积及树高生长量在地点间和家系间以及地点与家系的交互作用上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胸径生长量在家系间和地点间也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根据多重比较的结果分别在各试验点进行了优良家系的初选,同时,采用BLUP模型对多地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因花  燕丽萍  吴德军  孔雨光  刘翠兰  任飞  李庆华  王开芳  
【目的】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从白蜡杂交种中筛选出优良耐盐株系,【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4‰、6‰)胁迫对绒毛白蜡新品种‘青碧’不同半同胞家系子代苗的生长量、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个白蜡杂交组合一年生苗的抗盐能力强弱。【结果】1)盐胁迫抑制了各半同胞家系子代的生长量,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各组杂交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68号、70号杂交苗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盐胁迫对不同亲本的杂交子代生理指标的影响不一致:2)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68号杂交苗的膜透性及MDA含量受影响最小,70号杂交苗的脯氨酸含量增长幅度最大;各组杂交苗的SOD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70号杂交苗的SOD活性增长幅度最大,其次为68号;3)叶绿素含量变化也无一致规律,在6‰浓度下,68号杂交苗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对4组杂交子代苗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各杂交材料耐盐性强弱顺序为:68号> 70号> 69号>‘青碧’半同胞。研究结果可为选育白蜡优良耐盐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种质材料。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梁珍才  韩佳玲  古丽斯旦·艾尼瓦尔  张爱勤  
在有花植物中,因传粉、资源限制或者母本选择,植物常存在“花(胚珠)多果(种子)少”的现象。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优质豆科牧草,具多枚胚珠,但仅形成1~2粒种子,在传粉方面是否存在影响种子形成的因素仍不清楚。为此,对其传粉系统及种子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草木樨为混合式交配系统类型,无孤雌生殖现象。自交亲和,但不能自动自花授粉,需要借助传粉昆虫。居群5月下旬进入初花期,花期40 d左右,单花期为1~1.5 d。该植物为泛化的传粉系统,蜂类、蝇类和食蚜蝇为其主要传粉者。自然状态柱头花粉数为18.19粒,去雄后柱头花粉数为6.04粒,不存在花粉限制。在人工异花授粉条件下,从基部开始,1号位有80%、2号位有21.8%的胚珠可以发育并形成种子;3~7号位的胚珠基本不发育,在授粉后第4天开始大量败育。说明黄花草木樨在传粉方面(花粉来源和数目)不存在制约种子产量形成的因素。黄花草木樨这种通过败育绝大多数胚珠而保留个别种子的现象,可能是为了增加种子适合度或种子扩散强度的一种生殖对策,通常是一种由母本调控的种子选择性败育类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徐焕文  姜静  刘桂丰  
为了早期评价及筛选白桦三倍体制种园的母树,加快制种园的改良进程,以园中18株白桦四倍体及5株二倍体母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种育苗,开展半同胞家系间种子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苗高、地径等性状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6个性状在白桦半同胞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种子千粒重方面,四倍体家系普遍较重,其平均值较二倍体家系重了22.42%;在种子活力方面,四倍体Q53半同胞家系表现最好,其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分别为56.67%、37.62,但其他四倍体家系普遍低于二倍体家系;苗期生长性状方面,白桦二倍体高生长优于四倍体家系,苗高排序前3位的均为二倍体家系,其中最高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际友  龙应忠  余格非  童方平  姜景民  
对 1 98 1年营造的湿地松 43个半同胞家系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 :家系树高、胸径、材积、干形、枝粗、木材密度等生长、形质和木材性状有显著的差异 ,具有适度的遗传力 ,而未发现管胞长度显著的家系效应。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所控制 ,树高、胸径、材积间呈正遗传相关关系 ,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和材积生长相关关系不显著。据此 ,利用约束和无约束选择指数 ,根据纸浆材和建筑材不同材种要求 ,进行生长、形质和材性联合选择 ,评选出Ⅳ 4 7#、2 4 6 #、0 6 0 9#和 0 4 6 4#等 4个家系为最佳纸浆材家系 ,0 1 87#、0 4 6 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际友  龙应忠  胡蝶梦  童方平  艾文胜  
The study on half\|sib family\'s experimental forest of slash pine shows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 among height, diameter, volume, bole form, branch size, timber density, tracheid length and so on with changed families. At family level, the timber density was negatively ralated to volume gro...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田小霞  毛培春  郑明利  孟林  
牧草苗期的耐盐性是栽培草地成功建植的关键。本研究采用水培法,通过测定68份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种质材料在不同盐浓度下(0、50、100、150、200 mmol·L~(-1))苗期的生长速率、叶绿素总含量、苗高、存活率、植株干重和单株绿叶数,以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权重法,综合计算了每份种质材料苗期耐盐性的综合评价值(D值)。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材料的单项指标在盐胁迫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基于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68份黄花草木樨种质材料划分为6份强耐盐、20份中耐盐、27份弱耐盐和15份敏盐材料。D值和耐盐系数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存活率、叶绿素总含量和单株绿叶数能够较好地评价黄花草木樨耐盐性,这为盐碱地建植黄花草木樨栽培草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童方平  刘振华  吴际友  李贵  
采用离子消耗曲线方法,研究不同湿地松半同胞家系根系吸收磷离子动力学特性,探讨湿地松的不同半同胞家系吸收磷素营养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磷离子动力学特性差异性较大,最大吸收速率Vmax与各半同胞家系树高生长高度相关,其大小顺序为0-1027>0-609>0-1077>0-508>CK。4个湿地松半同胞家系相对于普通品种属于磷营养高效型和耐磷瘠薄能力强的品种,其中0-1027吸收磷离子能力最强,0-609耐低磷能力最强。研究结果为筛选湿地松耐低磷和磷高效利用型湿地松种质资源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洁  张冬林  董进英  李志辉  金晓玲  
以直立冬青母树及其子代36株植株组成的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统计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其形态特征和分子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直立冬青良种选育过程中,应选取具有节数少、树形高、冠幅小、叶子长且宽大的直立冬青个体进行培育。(2)ISSR分子标记能够区别半同胞家系内的个体差异,且效果显著。(3)直立冬青子代半同胞家系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  潘百红  何浩志  黄水清  吴际友  程勇  刘球  王旭军  
以46个湿地松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其1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旨在选择表现良好的半同胞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综合苗高和地径性状,初步选择出0-1027、4-12、0-464、7-258、0-510、Ⅳ-9等6个表现良好的家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晏姝   韦如萍   王润辉   黄荣   郑会全  
【目的】探究南洋楹Falcataria falcata苗期生长及固氮等性状遗传变异规律,选择速生且固氮能力强的优良家系。【方法】以南洋楹1代无性系种子园中37个半同胞家系1~6月生幼苗为材料,调查测定苗高、地径、叶绿素相对含量、生物量、根瘤数量等指标,通过遗传变异分析、性状间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苗期生长比较及选择。【结果】南洋楹37个半同胞家系1~2月生时生长性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4月生时超过16个家系的苗高或地径显著优于饶平县南洋楹母树林混合种(ck,P<0.05),苗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9~0.90和0.84~0.86,在入选率为30%时,遗传进展分别为0.118 9~0.221 4和0.096 2~0.154 3。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选择出13个家系,占群体的34%,与群体平均值比较,苗高和地径的现实增益分别为27.99%和12.73%、遗传增益分别为24.91%和10.69%;与ck比较,现实增益分别为62.47%和41.65%,遗传增益分别为55.59%和34.98%。【结论】南洋楹半同胞家系从苗龄4月生起,苗高和地径等生长性状发生显著遗传变异,且具有较高水平的家系遗传力和较好的选择潜力。在生长和固氮等性状协同分析基础上,选择了13个同时具有苗期生长优势和高效固氮能力的优良家系。图3表4参2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际友  李艳  李志辉  黄明军  陈明皋  程勇  廖德志  刘球  吴其军  
以5年生红椿20个半同胞家系测定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并进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红椿半同胞家系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5年生红椿半同胞家系树高的遗传力为0.723 5,胸径的遗传力为0.730 6;通过Duncan法多重比较筛选出Tc20、Tc04、Tc03、Tc02、Tc12等5个红椿半同胞家系为优良家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