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9)
2023(1817)
2022(1384)
2021(1158)
2020(813)
2019(1830)
2018(1792)
2017(3488)
2016(1812)
2015(1989)
2014(1913)
2013(1999)
2012(1931)
2011(1716)
2010(1733)
2009(1646)
2008(1737)
2007(1586)
2006(1527)
2005(1458)
作者
(6247)
(5306)
(5301)
(5004)
(3322)
(2543)
(2427)
(2135)
(2050)
(1911)
(1903)
(1787)
(1764)
(1751)
(1710)
(1642)
(1584)
(1510)
(1495)
(1448)
(1439)
(1330)
(1289)
(1285)
(1173)
(1157)
(1114)
(1102)
(1082)
(1079)
学科
(8692)
经济(8688)
管理(7269)
(6189)
(5123)
企业(5123)
环境(4178)
方法(3144)
数学(2766)
数学方法(2712)
(2602)
(2578)
中国(2392)
(2133)
资源(2034)
(1956)
规划(1956)
环境规划(1918)
(1895)
银行(1888)
业经(1878)
(1865)
金融(1865)
(1837)
地方(1833)
(1793)
技术(1713)
(1661)
农业(1654)
(1515)
机构
学院(29522)
大学(29507)
(13007)
经济(12780)
管理(11670)
研究(10702)
理学(10033)
理学院(9961)
管理学(9742)
管理学院(9702)
中国(8148)
科学(6868)
(6341)
(5832)
(5590)
业大(5576)
(5530)
研究所(5091)
中心(4927)
财经(4768)
(4573)
农业(4318)
(4306)
(4183)
北京(4059)
经济学(3942)
(3633)
财经大学(3572)
经济学院(3535)
经济管理(3517)
基金
项目(20559)
科学(16068)
基金(14893)
研究(14109)
(13508)
国家(13382)
科学基金(11399)
社会(9420)
社会科(8996)
社会科学(8992)
(8481)
基金项目(7714)
自然(7441)
自然科(7253)
自然科学(7252)
自然科学基金(7115)
(6794)
教育(6155)
资助(6132)
编号(4766)
重点(4703)
(4698)
(4397)
(4277)
创新(4127)
国家社会(4039)
科研(3956)
计划(3922)
成果(3826)
(3817)
期刊
(14173)
经济(14173)
研究(8294)
学报(5681)
科学(5217)
(4930)
中国(4717)
大学(4405)
管理(4334)
学学(4286)
(4270)
(3462)
金融(3462)
农业(3197)
林业(3006)
技术(2845)
业经(2381)
财经(2339)
教育(2243)
经济研究(2029)
(1988)
问题(1936)
科技(1710)
(1652)
统计(1641)
(1619)
技术经济(1617)
业大(1607)
(1463)
(1429)
共检索到44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乾栋  莫文娟  王楠  叶金山  乔杰  李芳东  
泡桐(Paulownia sp.)为良好的用材林树种,其材质轻软,易加工和干燥,尺寸稳定性好,很少开裂和变形,材质浅白,且有独特的丝绢光泽,但其缺点是生材锯解后,在存放、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其表面经常出现深褐色或黑褐色色斑,严重损害了成材和制品的外观质量,对其经济价值会造成很大影响[1-3]。因此,对其材色性状进行改善,对于提高桐材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安智  杨途熙  
根据8年生泡桐胸径、树高和材积等性状的早晚期相关系数建立的回归方程算出的年选择效率表明:以3年生胸径估计12年时胸径和材积;以3年生胸径和树高估计15年时材积,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5857~0.6360)和最高的选择效率(1.90~2.54),说明当泡桐无性系树龄达3年时即可根据胸径和树高进行早期选择;材积早晚期相关不显著,不宜作为早期选择的性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涛  王瑞辉  沈燕  魏家鸿  刘凯利  董凯丽  吴毅  黄木易  
【目的】建立千年桐优株评价的指标体系,筛选出千年桐优株。【方法】从320株盛果期的千年桐中初选出32株备选优树,利用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根据鲜果总质量、鲜果单果质量、果高、果径、总果数、单株产果量、胸径、树高、果壳厚度、干种仁质量、干籽出仁率、鲜果出籽率、脂肪含量、单株产油量和种仁含油率共15个经济性状指标,从32株备选优树中筛选出3个最优单株。【结果】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4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为产量果型因子,方差贡献率为30.935%,第2主成分为经济品质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6.740%,第3主成分为表型因子,方差贡献率为8.223%,第4主成分为树体因子,方差贡献率为8.528%,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425%;建立了千年桐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F=a_1Z_1+a_2Z_2+a_3Z_3+a_4Z_4;聚类分析将32株千年桐聚分为三类,其中Ⅰ类7株、Ⅱ类12株、Ⅲ类13株,Ⅰ类中排名前三的为国盛9号、国盛8号、国盛19号,该3株优树的综合性状最优,可确定为目标优树。【结论】与千年桐产油量相关的结实量指标和果实内含物指标在不同单株间差异明显,对千年桐进行单株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出了3株目标优树,为千年桐优良无性系繁育打下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丹宁  熊耀国  宋露露  王华  曾旭  徐作华  
为了改良白花泡桐的干形,对树冠结构、生长性状与干形的遗传相关进行了剖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出主要树冠性状、生长性状对干形的63个选择指数方程。结果表明,胸径、小枝数、分枝总长、冠表面积和树高对形数、圆满度的决定系数在0.405~0.940和0.426~1.064之间。由以上5性状和形数或圆满度组成的综合选择指数方程效果最好。对形数选择的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分别为0.155和159.0157%。对圆满度选择的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分别为0.174和128.3679%。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敖妍  
为探明文冠果种子和果实性状的变异规律,连续3 a对内蒙古翁牛特旗390株文冠果进行种实采集并测定相关性状,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12个种实性状进行分析,同时创新性地运用主成分分析、模糊隶属函数法以及多维空间坐标向量综合评定值累加法进行优良单株选择。结果表明:1)参试单株产量性状变异较大,单位投影面积种子产量变异系数最大;种子含油率变异系数较小。2)12个种实性状构成4个主因子,F_1为产量因子,F_2为含油率因子。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高产型、高油型、高产高油型优良单株,WD-375、WD-385、WD-390等9株文冠果在每种选优类型排名都在前10;利用3种方法选择复合型优良单株,总体结果较接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露露  熊耀国  赵丹宁  
在山东兖州进行的白花泡桐苗期试验表明:(1)不同种源的白花泡桐苗高和地径差异显著,地点对苗高的影响大于对地径的影响;(2)温度是白花泡桐生长的主控因子,其中低温对生长的影响最大;(3)对35°N的栽培北界,较为适宜的白花泡桐是来自湖北薪春和河南罗山的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武应霞  张玉洁  董小云  李书民  
泡桐材色在树干或侧枝圆盘年龄上从里向外呈现"深 浅 深"的径向变化形式。在不同高度上,泡桐材色随树高增加逐渐变浅,在靠近梢部时又有变深的趋势;泡桐枝材的材色变化规律与干材相似,可以用6年生的成熟枝材来评估干材材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楠  李芳东  马跃  叶金山  
以"毛泡桐×白花泡桐"的优良无性系TF33和两个标准对照品种(白花泡桐C001与兰考泡桐C12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泡桐优良无性系干材表型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TF33、C001、C125无性系间各性状存在广泛和显著的变异;(2)3个生长性状(接干高、接干材积和主干材积)与3个干形性状(通直度、接干形数和主干平均削度)为高度变异性状(CV≥30%),CV变幅为33.10%53.19%;(3)接干因子是影响和决定性状杂种优势最终状况和总体表现的最重要因素;(4)通直度性状的遗传改良是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无性系干形遗传改良的关键和瓶颈;(5)多数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且不同的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房凡   贾黎明   蒋晓辉   白倩   苏淑钗  
【目的】解决中国黄连木缺乏良种并改善产量普遍较低的现状,为黄连木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应用材料。【方法】对我国7个省份(市、自治区)88份中国黄连木种质测定了包括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在内的24项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指标间的变异,量化评价各经济性状。【结果】(1)黄连木果实性状表现丰富的多样性,产量、产油能力性状变异幅度极大,果实体积、表面积、百粒质量变异幅度相对较大,外观性状变异幅度相对较小。健康果实各项指标变异幅度均小于非健康果实。(2)单株产量与果枝率、结果枝数、单枝果穗数、果穗果量、单株果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含油率与健康果实率、单枝果穗数、单株产量、冠幅单位面积产量、果实百粒质量也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3)聚类分析将种质分为4种类群,分别为低产古树类群、大果型类群、中果型类群、小果型类群。(4)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0份最优种质,5份来自大果型类群,5份来自中果型类群,综合评分前3名均来自大果型类群,平均增益达56.49%。【结论】黄连木果实性状指标变异幅度大,为黄连木良种选育提供较大空间。大果型类群容易出现综合得分极为靠前的优良单株,中果型类群则易稳定产出综合得分较高的优良单株。陕西、山东地区具有适合中国黄连木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更具备发展中国黄连木油用树种的潜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叶红莲  王连春  
对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复选的44株候选单株野生怒江红山茶树高、冠幅、经纬度、海拔、土层厚度、果实鲜重等直接测量指标以及含油率(鲜果、种仁)、出仁率、出籽率等间接测量指标共26项进行测量,平均正交旋转变量因子最终确定主成分因子,共选取6项指标建立回归方程Y=0.258X1+8.762X2+3.260X3-0.089X4+0.015X5+0.123X7+2.583,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综合评分值,并结合含油率指标,确定优树选择指标,采用聚类分析,选取了2#、4#、6#、39#、40#、32#、33#、81#、86#、100#、102#、108#、116#、123#、134#、14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俊秀  张刚龙  王培新  李有忠  李文爱  李莉  
为了选育出对丛枝病具有高抗性的泡桐品种,以四旁绿化林、人工林、天然分布林以及品种园的236株泡桐为对象,筛选出抗丛枝病泡桐单株,对其叶毛类型进行观察,并根据叶毛特征对其子代进行苗期抗病性选择。结果表明,泡桐叶毛类型与其对丛枝病的抗性密切相关,具有稠密长柄树状毛、长柄叉状毛和长柄大腺细胞腺毛的植株对丛枝病有高抗性,其抗病原因是抗传媒介体昆虫。对选出的抗丛枝病单株,分别用其根和种子进行繁育试验。根繁试验结果表明,感丛枝病单株根繁育的苗木,第6年全部感染丛枝病,抗丛枝病单株繁育的苗木至今仍未发病;种子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可根据抗丛枝病母树与子代苗期叶毛特征的相关性进行抗病性选择,且选择的准确性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庆华  李永红  梁丽松  李琴  王海  许元峰  孙玉波  王贵禧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冬枣果实品质评价的方法,探求冬枣果实品质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为选择品质优良的冬枣单株(或候选单株)提供依据。【方法】测定20项冬枣优良单株的果实品质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转化,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四次方最大旋转法获得因子载荷矩阵,以公因子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样品前6个公因子分值与相应权重之积的累加和,得到综合分值,结合公因子的二维排序图进行优良单株的选择。【结果】转化后的数据经因子分析,提取出6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571%,第1公因子为果实甜脆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6.257%,第2公因子为果重及其它内质因子,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敏  韦柳花  孔德鑫  罗小梅  邱勇娟  邓慧群  
为探索快速、客观的茶树优良单株品质评价方法,运用FTIR技术,结合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各单株质量。结果显示:(1)各样品的红外光谱整体上十分相似,由于各样品化学成分组成比例各异,因而有各自的特征红外光谱;(2)经红外光谱主要吸收峰相关系数分析得出,福鼎大白茶与5号单株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2与4号单株相关性系数最低;(3)对氨基酸贡献率大的吸收峰主要分布在1648,1525和1454 cm(-1)附近,这些吸收峰强度以CK样品最强,其次是5号单株,4号单株最低;对茶多酚贡献率较大的吸收峰主要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彧  周国英  宋光桃  刘君昂  董晓娜  苟志辉  
通过4年自然感病性调查和3年人工接种鉴定,从湖南常宁油茶基地筛选出抗病优良单株林大140,其自然感病率为0,人工接种果感病率为0,鲜出籽率53%,种仁含油率为54%.单株抗病的生化机制结果表明:果皮滤液孢子萌发率与感病性呈正相关;接种4d内,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提高幅度与抗病性呈正相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下降幅度与抗病性呈正相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叶小玲  胡晓敏  朱军  唐伟洲  郑珂媛  邓小梅  
以大岛樱成年优良单株‘小乔’樱的半木质化嫩枝为外植体,通过基本培养基设置、不同激素成份及浓度水平配比优化,建立其高效、稳定的离体植株再生技术。结果表明:最佳腋芽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6-BA1.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腋芽诱导快,诱导率达100%;较好的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1.0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15 d增殖系数可达4.56;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改良MS+NAA 1.0 mg/L+蔗糖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