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1)
- 2023(9982)
- 2022(9015)
- 2021(8551)
- 2020(7132)
- 2019(16670)
- 2018(16668)
- 2017(31596)
- 2016(17708)
- 2015(19886)
- 2014(19805)
- 2013(19359)
- 2012(17618)
- 2011(15817)
- 2010(15722)
- 2009(13981)
- 2008(13365)
- 2007(11366)
- 2006(9689)
- 2005(8161)
- 学科
- 济(62566)
- 经济(62496)
- 管理(48009)
- 业(45176)
- 企(38323)
- 企业(38323)
- 方法(30787)
- 数学(26148)
- 数学方法(25816)
- 农(17578)
- 学(16007)
- 中国(15958)
- 业经(14800)
- 财(14516)
- 理论(13895)
- 地方(12812)
- 农业(11628)
- 和(11262)
- 教育(11175)
- 贸(10992)
- 贸易(10986)
- 技术(10795)
- 易(10659)
- 制(10084)
- 环境(9968)
- 务(9661)
- 财务(9602)
- 财务管理(9587)
- 划(9373)
- 企业财务(9083)
- 机构
- 大学(241561)
- 学院(240880)
- 管理(96672)
- 济(85277)
- 理学(84762)
- 理学院(83805)
- 经济(83184)
- 管理学(82203)
- 管理学院(81793)
- 研究(78076)
- 中国(54538)
- 科学(52639)
- 京(51569)
- 农(41673)
- 业大(40221)
- 所(39500)
- 财(37301)
- 研究所(36596)
- 中心(34761)
- 江(33943)
- 范(33293)
- 师范(32944)
- 农业(32920)
- 北京(32319)
- 财经(30859)
- 技术(28894)
- 院(28789)
- 州(28139)
- 经(28097)
- 师范大学(26411)
- 基金
- 项目(173365)
- 科学(134423)
- 研究(126408)
- 基金(122768)
- 家(107507)
- 国家(106587)
- 科学基金(90966)
- 社会(74982)
- 社会科(70768)
- 社会科学(70746)
- 省(69980)
- 基金项目(66418)
- 自然(61479)
- 自然科(60008)
- 自然科学(59994)
- 教育(59598)
- 自然科学基金(58883)
- 划(58676)
- 编号(53146)
- 资助(50484)
- 成果(42803)
- 重点(38767)
- 部(37121)
- 课题(36978)
- 创(36427)
- 发(36301)
- 创新(33798)
- 科研(33398)
- 项目编号(32722)
- 大学(32371)
共检索到335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LWIN Moe Moe 赵泽一 韩博礼 杨万年 张国彬
以白背三七幼叶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激素配比对白背三七离体繁殖的影响,建立白背三七种苗再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当NAA超过1.0mg/L时,愈伤化都非常好,出愈率达到100%,但是当NAA浓度过高时,愈伤组织长势不好,不利于器官的诱导分化.继代培养中,1.0mg/L NAA+1.0mg/L 6-B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进一步增长,达到完全愈伤化.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基本上呈现迟滞期、对数增长期和稳定期.在不定芽诱导分化中,1.0mg/L NAA+1.5mg/L 6-BA最有利于芽的生长分化,过高浓度的6
关键词:
白背三七 愈伤组织 诱导 分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佳 陈晓阳 李忠秋 骈瑞琪 丁霞
为胡枝子遗传转化奠定基础,对截叶胡枝子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1%NaClO对种子灭菌10min,发芽率较高,污染率为0;初代培养6-BA最佳浓度为1.0~2.0 mg/L,NAA为0.01 mg/L,2,4-D为0~0.01 mg/L,分化系数为2~2.5;继代培养最佳配方为MS培养基含1倍量的大量元素+6-BA 2.0 mg/L+IBA 0.5 mg/L+2,4-D0.5 mg/L;生根培养中IBA比NAA更有利于有根苗的生长,随着NAA浓度提高,对生根抑制作用加强,其浓度不宜超过0.1 mg/L,IBA的最佳浓度为0.5~1.0 mg/L.分化苗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黄化现...
关键词:
截叶胡枝子 组织培养 黄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志国 石云平 黄宁珍 付传明 唐凤鸾 蒋巧媛
以凉粉草带茎节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影响凉粉草组培快繁过程的3个因素(6-BA、ZT、NAA)的3个浓度水平进行优化试验,试验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并针对凉粉草在组培快繁过程中极易发生玻璃化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凉粉草的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1 mg/L,无玻璃化;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 mg/L+ZT0.5 mg/L+NAA 0.02 mg/L+PVA 1000 mg/L,无玻璃化,增殖系数达9.1,芽壮;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 mg/L+KT0.01 mg/L。1000 m...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志高 童再康 储家淼 高燕会 张露
以乳白石蒜Lycoris albiflora的鳞茎作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9种不同配方对乳白石蒜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MS+1.0 mg.L-1BA+0.1 mg.L-1NAA是最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最高诱导率达到100%;通过切割诱导得到的小鳞茎,在MS+5.0mg.L-1BA+2.0 mg.L-1NAA培养基上得到了最好的增殖效果,最高增殖倍数达到15;MS+1.0 mg.L-1BA+2.0 mg.L-1NAA是较好的生根培养基。表5参11
关键词:
植物学 乳白石蒜 组织培养 诱导 增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海芸 桂仁意 汤定钦 方伟
以菲白竹Sasa fortunei幼嫩竹秆和竹鞭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快繁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以竹鞭为外植体萌芽率较高,添加6-苄基腺嘌呤(6-BA)试管苗增殖效果优于噻二唑苯基脲(TDZ),但TDZ能促进新芽生根;以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3 mg.L-16-BA与0.5 mg.L-1萘乙酸(NAA),侧芽增殖系数达3.60;添加3 mg.L-16-BA与0.01 mg.L-1TDZ,增殖系数较高(3.43),且伸长生长迅速,生根率达到100%,可同时实现增殖与生根,有利于菲白竹大规模快速繁殖。图1表3参9
关键词:
植物学 菲白竹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高燕会 童再康 黄华宏 郭福起 郁重彦
通过对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质量浓度及配比对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Variegatum’茎段和腋芽诱导、增殖、腋芽增殖、最佳继代时间和生根的影响进行探讨,旨在建立花叶络石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为其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平台。结果表明:花叶络石较理想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 3.0 mg.L-1+NAA 0.1 mg.L-1,其诱导率为88%;最佳的腋芽增殖培养基为MS+BA1.5 mg.L-1+NAA 0.1 mg.L-1,增殖系数为6,继代周期以25 d为佳,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或1/2 MS+BA 0.1 mg.L-1+NAA 0.1 mg.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克贤 李伟 徐妙珍 党常顺 刘越
以长白落叶松叶芽作外值体进行离体培养,经过透导分化和生根,培育出了可用于造林的幼苗。透导芽分化以Z培养基和SH培养基较好,激素组合为BA1.0(单位:mg/L,下同)+HAA0.1,分化率平均55%,最高可达68%左右。诱导再生植株生根以z+IBA0.2+NAA0.2+间苯三酚40效果较好。试验发现,基本培养基是影响生根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供体植株进行一定的前处理可使外植体的分化率提高25.8%。研究认为,落叶松组培繁殖的较好程序应是:选择优良个体→植株的前处理→取材接种→诱导芽分化→继代增殖→诱导生根→移栽。
关键词:
长由落叶松,组织培养,分化,生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毕海林 和加卫 杨正松 杨洪涛 和文佳 李燕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幼嫩茎段为接种外植体,对黄杨叶栒子进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1/2 MS+6-BA 1.0 mg/L+IBA 0.1 mg/L为黄杨叶栒子较佳的启动培养基,MS+6-BA 1.5 mg/L+IBA 0.1 mg/L为较佳的增殖培养基,在生根阶段,以1/2MS+IBA 2.0 mg/L+NAA 0.5 mg/L为较佳培养基,一定量的IBA和NAA互作时,黄杨叶栒子的生根率最高,生根时间最短。
关键词:
黄杨叶栒子 幼嫩茎段 组织培养 生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延龙 徐炎 王洁纯 杨志娟
对东方百合杂交系(Orientalhybrids)中西西(Sissi)品种的叶片、叶柄进行了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诱导西西叶片、叶柄分化出小鳞茎的培养基为S4(MS+6-BA2.0mg/L+NAA0.2mg/L),诱导率分别为22.2%,11.1%。S4培养基诱导的小鳞茎粗壮,再分化能力强,诱导率相对较高,宜采用MS+6-BA2.0mg/L+NAA0.2mg/L培养基作为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3mg/L。
关键词:
东方百合 组织培养 叶片 叶柄 小鳞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进朝 陈兰芬 王晶 高琼
以变叶金银木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分化、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论如下:(1)变叶金银木组织培养最适宜的外植体是半木质化带芽枝段,以70%CH2(OH)560 s+0.1%HgCl2消毒4~5 min为最好;(2)在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20 d后能诱导出幼芽,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3 mg.L-1+NAA 0.1 mg.L-1,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1;(3)生根试管苗适宜的开瓶锻炼时间为3 d,选择直径为0.5~1 mm的试管苗移栽到蛭石培养基上能够获得76.7%~86.6%的成活率。
关键词: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增殖 变叶金银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晓丹 李春鹏 董然 王克凤 周煊
【目的】建立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孢子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筛选其适宜的组织培养条件。【方法】以紫萁孢子叶穗为外植体,研究乙醇和HgCl_2处理不同时间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在加入0.3 mg/L NAA的1/4MS培养基中,再分别加入0.5 mg/L的2,4-D、IBA和KT,比较各处理对原叶体的诱导效果;在1/2MS基础培养基上,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质量浓度KT、GA_3、NAA和6-BA组合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同时,研究光合酵素稀释300,500和700倍对紫萁孢子体诱导的影响,以及1/2MS培养基中加入0.1,0.5,1.0 mg/L IBA或NAA对紫萁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使用1 g/L HgCl_2对紫萁孢子叶穗消毒8 min的效果较好,萌发率为61.11%;紫萁原叶体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1/4MS+KT 0.5 mg/L+NAA 0.3 mg/L,诱导率为88.55%;紫萁原叶体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1/2MS+KT 5 mg/L+GA_3 3 mg/L+NAA 1 mg/L,增殖系数为9.6;稀释500倍的光合酵素对紫萁孢子体苗的转化及生长有促进作用,孢子体转化率为57.23%,孢子体高度为2.33 cm;1/2MS培养基中加入0.5 mg/L IBA,紫萁组培苗生根率与长势俱佳,生根率可达93.33%。【结论】初步建立了紫萁孢子适宜的组织培养体系,在相应条件下组培苗长势良好。
关键词:
紫萁 组织培养 孢子繁殖 激素诱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德华 朱咏华
为了探讨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肉苁蓉药用成分的可行性,以肉苁蓉的茎片段、花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片段、子房外植体在添加2,4-D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别呈块状、颗粒状,都为白色;而在添加KT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都呈颗粒状,黄绿色.添加KT,NAA的MT培养基对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生长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在从外植体母体上分割继代培养前,使愈伤组织与培养基接触培养15d后,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
关键词:
肉苁蓉 愈伤组织 诱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莉 郭素娟 李吉跃
以柔枝松的幼嫩顶芽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条件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在附加0.5mg/LBA和0.1mg/LNAA的SH培养基中,不定芽的诱导率为86.67%;诱导4周后,将外植体继代于SH基本培养基中,使不定芽伸长生长;然后,将伸长的不定芽转至含有2.0mg/LBA的SH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4周后,增殖系数为3.75;继而在SH基本培养基或含有0.05%活性炭的SH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当不定芽长至1~1.5cm时,转入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GD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培养6周后,在不定芽基部形成1~3条不定根;炼苗后,植株在土壤中(V(草炭土)∶V(蛭石)=1∶1)移栽成活率为...
关键词:
柔枝松 不定芽诱导 不定芽增殖 生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亚龙 唐军荣 杨宇明 原晓龙 李斌 辛培尧 王娟
以从台湾地区引进的珍贵树种牛樟带叶腋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牛樟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樟幼嫩茎段经处理后用75%乙醇处理5 s,0.1%升汞处理8 min后,其污染率仅为5.14%。较适宜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IBA0.1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4 mg/L,而1/2 MS+NAA0.4 mg/L+IBA0.4 mg/L+活性炭(AC)0.3 mg/L为较理想的牛樟生根培养基。开展牛樟组培快繁进行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春梅 董延瑜 洪亚辉 赵燕
为建立西瓜顶芽培养与子叶培养的实验流程 ,以西瓜子叶、顶芽为外植体 ,进行了不定芽的诱导、芽的伸长、生根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与嫁接试验 .结果表明 :顶芽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高于子叶 ;苗龄 4~ 5 d、刚刚由黄色转为浅绿色的子叶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 ,苗龄 8~ 9d的顶芽诱导产生的不定芽最多 ;用子叶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 MS+1.0 mg/L BA,用顶芽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 MS+3.0 mg/L BA+0 .2 mg/L IAA;不定芽在 MS+0 .2 mg/L KT培养基上能较快地伸长 ,伸长的芽茎在分别添加 0 .1m g/L KT,0 .1mg/L NAA或0 .1m...
关键词:
西瓜 培养 子叶 顶芽 嫁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