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
2023(1577)
2022(1299)
2021(1148)
2020(1017)
2019(2078)
2018(2007)
2017(3471)
2016(2085)
2015(2304)
2014(2172)
2013(2123)
2012(2053)
2011(1823)
2010(1774)
2009(1530)
2008(1575)
2007(1324)
2006(1155)
2005(1034)
作者
(7967)
(6740)
(6671)
(6344)
(4213)
(3376)
(2923)
(2720)
(2592)
(2396)
(2319)
(2311)
(2280)
(2273)
(2201)
(2088)
(2045)
(1975)
(1954)
(1946)
(1785)
(1728)
(1707)
(1563)
(1531)
(1505)
(1476)
(1461)
(1437)
(1433)
学科
(5340)
经济(5335)
(4223)
(3220)
管理(3006)
(2447)
(2366)
企业(2366)
税收(2267)
(2236)
方法(2004)
(1728)
数学(1685)
数学方法(1647)
中国(1534)
(1347)
(1241)
森林(1241)
(1208)
农业(1188)
地方(1123)
业经(1091)
(1091)
土壤(1090)
水产(1083)
及其(1068)
(1060)
土地(1053)
生态(1046)
(1019)
机构
大学(29223)
学院(28492)
研究(14419)
科学(12172)
中国(10344)
(9079)
(8847)
研究所(8480)
业大(7595)
(7592)
管理(7450)
经济(7333)
(7207)
农业(7191)
(6405)
理学(6300)
实验(6292)
中心(6195)
(6187)
理学院(6120)
实验室(6021)
(6001)
管理学(5822)
管理学院(5780)
重点(5727)
研究院(5325)
林业(5039)
(5032)
资源(4736)
北京(4641)
基金
项目(23655)
科学(17875)
(17804)
国家(17700)
基金(17262)
科学基金(13611)
研究(12793)
自然(10960)
自然科(10681)
自然科学(10677)
自然科学基金(10488)
基金项目(9430)
(8962)
(8433)
社会(6831)
资助(6696)
社会科(6412)
社会科学(6411)
重点(6366)
科技(6301)
计划(6291)
教育(5442)
科研(5324)
专项(5285)
(5022)
(4492)
(4418)
编号(4277)
创新(4225)
(3905)
期刊
学报(10161)
科学(9294)
(7912)
经济(7912)
研究(7658)
(7422)
大学(7062)
学学(6957)
中国(5148)
林业(4987)
农业(4797)
业大(3226)
(2903)
资源(2542)
(2495)
科技(2269)
(2176)
管理(2129)
自然(2081)
农业大学(1991)
教育(1965)
地理(1952)
(1799)
(1795)
科技大(1769)
科技大学(1769)
(1702)
(1687)
税务(1619)
中国农业(1552)
共检索到42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平  刘晶岚  王九龄  刘春江  
对白皮松种子及球果16项形态特征指标的研究发现,各指标在同一种源不同单株间差异不大,而不同种源之间除种子长度外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球果高和单个球果重量表现出同经度下的南北变异;种子厚度、球果高径比和每球果种子数则表现为同纬度下的东西变异;球果宽度和种皮所占比例则又表现为西南东北向变异;种子及球果的颜色、每球果种鳞数、千粒重等则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它们似与太阳辐射量、生长期的长短、1月平均温度及海拔高度等多因子有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秦廷松  李登武  吕振江  陈亚莉  
采用萌发法和分粒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黄龙山地区白皮松Pinus bungeana林地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垂直分布和多样性等群落生态因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黄龙山地区白皮松林地土壤种子库萌发期和落种期2个不同物候期的物种结构相似,全年土壤种子库共有物种44种,隶属34个属26个科;包括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4种类型。将土壤种子库分为0~5,5~10,10~15 cm等3个层次,不同土壤层次间种子个体数和物种数差异极显著(P中层(5~10 cm)>下层(10~15 cm)的趋势。研究的12个样地土壤种子库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赖猛  胡冬南  易敏  刘苑秋  
通过在晚松分布的江西峡江地区分株采样,对晚松球果及种子形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开展晚松球果及种子性状在株间和株内的差异性研究。表型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在株间和株内差异明显,晚松球果及种子形态性状在株间、株内存在丰富的变异;球果和种子形态性状间的相关分析显示,晚松球果越大,果质量越重,相应的其种子也越大,种子单粒质量也越重。种子单粒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果质量、种长、种厚及种长×种宽×种厚4个性状的总贡献率达92.1%;建立这4个性状与种子单粒质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发现果质量和种长×种宽×种厚(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兰彦平  顾万春  
对我国皂荚北方自然分布区7个产地采集的皂荚种子及部分荚果进行取样测定,分别测定荚果及种子10项形态指标,结果发现:各指标在同一群体不同家系间差异显著;不同群体间,除荚果宽、种子长、荚果长宽比外,其余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荚果质量、荚果长度、荚果宽度及荚果长宽比表现为同地理经度上的南北变异;荚果宽厚比及种子长宽比,表现为同地理纬度的东西变异;荚果厚度、种子长度与种子长宽比表现为西南—东北向变异;种子千粒质量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主要与分布地点的海拔高度、水分、太阳辐射及炎热状况的综合作用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小平  王九龄  刘晶岚  王国治  
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exEndl.)分布在29°55′~38°25′N和103°36′~115°17′E的范围内,在我国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湖北及湖南北部7个省区均有分布,分布区横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3个气候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林  唐德瑞  张海忠  李科友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激素、活性炭和GA3在白皮松不定芽增殖和生长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MS培养基白皮松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均超过5。培养基中加入0.05mg/L分裂素时不定芽的增殖系数最高达到6.7。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不大,但对不定芽的生长,特别是不定芽的伸长具有明显效果,在3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中,高度大于2cm的嫩梢达到42.3%,大于4cm的嫩梢达到28.4%。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GA3有助于白皮松不定芽的伸长,但GA3质量浓度过高又会抑制其伸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雄  杨宁  袁启华  赵贵娟  李国雷  贾黎明  陈仲  
【目的】白皮松作为我国濒危的乡土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园林观赏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白皮松种质资源,本研究基于EST-SSR标记对北京地区3个不同种源地的白皮松群体遗传多样性开展评价。【方法】以白皮松转录组数据为依据,对其微卫星位点进行筛选并设计合成了96对引物,并对北京温泉苗圃栽培收集的3个不同种源地(北京、山东、山西)的白皮松群体,共60个植株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对其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结构进行评价。【结果】96对引物中共筛选获得了5对多态性引物,其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性信息含量和等位基因位点个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203~0.433、0.211~0.530、0.187~0.484和2~5。3个白皮松样本群体中等位基因数量、有效等位基因数量、香农信息指数、观察杂合度和固定指数变化范围为2.400~3.000、1.516~1.761、0.484~0.606、0.295~0.362和-0.075~0.081,平均值分别为2.677、1.632、0.560、0.333和-0.007。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变化范围分别为0.021 6~0.115 3和1.399 6~11.340 0,平均值分别为0.090 2和2.521 2。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群体间差异较小,仅占据11%。【结论】本研究共获得了5对多态性的白皮松EST-SSR引物,可用于后续白皮松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北京温泉苗圃栽培收集的3个不同种源地的白皮松群体分析结果表明,当地现有收集的白皮松种源群体遗传相似度较高,在未来种质资源保存和苗木繁育工作中应考虑增加其他种源地的白皮松群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倩  刘双委  钮世辉  李伟  
【目的】在白皮松全基因组范围内开发大量特异性SNP分子标记,为白皮松关键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种质资源评价提供足够多的分子标记资源。【方法】本研究以5个群体的共52份白皮松资源为材料,选择火炬松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利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LAF-seq),在多态性SLAF标签上开发大量特异性SNP位点,并过滤出一批高质量SNP位点用于白皮松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通过序列对比分析,共获得23 597 049个SLAF标签,其中具多态性的SLAF标签有370 659个,共开发得到1 291 290个白皮松群体SNP。在缺失率小于20%、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大于5%的条件下,对所有SNP位点进行过滤,共得到346 840个高一致性的白皮松群体SNP,占SNP总量的26.9%,其中包含9个仅在北京鹫峰(JF)群体中存在变异的SNP位点、148个仅在陕西蓝田(LT)群体中存在变异的SNP位点、425个仅在甘肃麦积山(MJS)群体中存在变异的SNP位点、1 466个仅在陕西午子山(WZS)群体中存在变异的SNP位点、4个仅在山西柏洼山(BWS)群体中存在变异的SNP位点。基于过滤后的346 840个SNP分子标记在5个白皮松群体中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白皮松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JS和WZ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JF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LAF-seq技术可以实现全基因组范围内大量SNP标记位点的开发,且开发的SNP标记在白皮松不同群体中表现出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为白皮松种质资源鉴定、QTL定位、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以及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等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今后白皮松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绍惠  边立琪  郭泳  周永斌  才淑英  
通过9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幼苗不能正常越冬的主要原因是冻害引起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及细胞内膜系统等结构破坏和严重失水所致。据此,以置地膜或罩地膜加盖草帘的防寒措施效果最好,可使越冬幼苗的保存率达81%—97.5%。进行白皮松抗寒育苗关键技术:一是播前种子处理,以温水浸种0—3℃下沙藏25天左右:二是4年生幼苗在4月下旬移栽,移栽后注意保持苗床湿润;三是对1—2年生播种苗和移栽后第1—2年的幼苗应采用罩地膜防寒,而后可采用覆盖稻草或玉米秆防寒,6—7年生以上幼苗在沈阳地区基本能正常越冬。此外,用BR(0.01μg/ml)浸种和喷洒幼苗,可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丽芬  邵崇斌  张宗勤  
对经低温层积处理和无预处理的白皮松种子离体胚以及带全胚乳和部分胚乳的胚进行培养试验 ,离体胚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有或无GA3的琼脂培养基或滤纸上 ;带全胚乳胚和部分胚乳胚培养在滤纸上。结果表明 ,无预处理种子的离体胚培养在滤纸或低浓度的蔗糖琼脂培养基上均不能萌发出胚根 ;当蔗糖浓度为 3 0 %时 ,2 0 %的胚可萌发出胚根 ;在 3 0 %~5 5 %范围内 ,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 ,胚根萌发率及萌发速度呈上升趋势 ,萌发率可达 40 % ,发芽指数可达 6 5 %·d- 1 ;继续增加蔗糖浓度不能使其余 60 %的胚萌发。无预处理在滤纸上培养的带全胚乳胚 92 0 %可萌发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素娟  凌宏勤  李凤兰  
作者分别于 2 0 0 0年 3月、6月、7月在北京市十三陵林场苗圃 ,选不同年龄的白皮松母树 ,以 1年生硬枝和嫩枝为试材进行扦插试验 ,研究了白皮松插穗生根的生理生化基础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插穗内源激素 (IAA、ABA、GA3和ZT)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 ,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总糖和凯式定氮法测定总氮含量 .结果表明 :在同一扦插时期 ,采自不同年龄母树的插穗中 ,IAA、ZT、GA3、总糖、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及IAA ABA、IAA ZT的比值均与其生根率呈正相关关系 ;而在不同扦插时期 ,采自同龄母树的插穗中只有总糖、IAA ABA、总糖 总氮的比值与其生根率呈正相关关系 ,其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岳华峰  吴晗彬  樊巍  郑勇奇  赵罕  杨绍彬  
【目的】为了解白皮松野生资源的生长及更新状况,对白皮松主要分布区的11个天然林进行调查,并对其生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区域内白皮松群体的更新及种群结构。【方法】主要采取样地和样线法对白皮松原生群落天然更新进行野外调查。依据文献及白皮松生长状况特点,将白皮松更新幼苗分为两类,树高<树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素娟  凌宏勤  潘万春  李凤兰  
白皮松扦插繁殖试验在北京十三陵林场苗圃进行 .从不同年龄的母树上 ,选择 1年生硬枝和嫩枝为对象 ,采用石蜡切片法 ,对插穗的生根特性与其解剖构造的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母树插穗的生根率与解剖构造无关 .同龄母树硬枝和嫩枝的解剖构造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导致同龄母树的硬枝和嫩枝在生根特性上不同的原因 ;白皮松的根原始体属于诱导原始体 ,产生于维管形成层、韧皮组织与髓射线的交叉区域 ;白皮松插穗的生根过程中未发现愈伤组织的形成 .不定根产生于插穗的下切口边缘至向上 1~ 2mm以内的区域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义  姚光刚  陈文婧  王小平  查天山  
通过研究白皮松生长规律,探讨其生长指标的模型估算,旨在为白皮松的科学经营管理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参考。在甘肃小陇山白皮松林内设置4个标准地,采集21株解析木获得白皮松林木生长数据,建立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进行分析研究。比较4种常用的经验和理论函数,建立白皮松生长的最优模型,胸径的最优生长模型为三次曲线函数:D=-2.469+0.252×T+0.015 4×T2+(-1.38×10(-4))×T3(R2=0.98);树高和材积为幂函数:H=0.122×T(1.251)(R2=0.95)和V=(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斌  顾万春  
综述了白皮松在我国的天然分布概况,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白皮松在分类学、抗逆性、种子及球果形态变异、种子休眠与萌发、育苗技术、利用价值、形成层超微结构等多方面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白皮松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