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7)
2023(9699)
2022(8345)
2021(7586)
2020(6716)
2019(15266)
2018(14866)
2017(29063)
2016(16332)
2015(18343)
2014(18666)
2013(18797)
2012(17951)
2011(16434)
2010(16748)
2009(15454)
2008(15784)
2007(14552)
2006(12495)
2005(11379)
作者
(51665)
(43510)
(43240)
(41291)
(27742)
(21088)
(19936)
(16880)
(16303)
(15552)
(15071)
(14659)
(14063)
(13964)
(13742)
(13526)
(13485)
(12866)
(12685)
(12455)
(10951)
(10805)
(10690)
(9911)
(9844)
(9785)
(9772)
(9603)
(8899)
(8855)
学科
(73203)
经济(73131)
管理(42600)
(41821)
方法(33712)
(32707)
企业(32707)
数学(29585)
数学方法(29263)
(19277)
(18491)
中国(17456)
地方(17444)
(17248)
业经(13688)
(13235)
贸易(13234)
农业(12972)
(12784)
(12726)
(11265)
环境(11242)
(11214)
金融(11211)
(11130)
银行(11085)
(10688)
财务(10665)
财务管理(10637)
(10561)
机构
大学(248915)
学院(246852)
(99854)
经济(97626)
研究(91494)
管理(88858)
理学(76665)
理学院(75600)
管理学(74027)
管理学院(73555)
中国(67254)
科学(60224)
(53978)
(49764)
(49748)
研究所(45769)
(45120)
中心(40951)
业大(40392)
农业(39754)
(37989)
财经(36356)
(34385)
师范(34026)
北京(33814)
(32927)
(32566)
经济学(31218)
(29904)
科学院(28461)
基金
项目(165957)
科学(129635)
基金(120635)
研究(115382)
(108167)
国家(107353)
科学基金(89228)
社会(72065)
社会科(68216)
社会科学(68192)
(64292)
基金项目(63941)
自然(59638)
自然科(58205)
自然科学(58178)
自然科学基金(57173)
(55921)
教育(53040)
资助(49845)
编号(45589)
重点(39040)
成果(37980)
(36991)
(36905)
(33603)
科研(32509)
计划(32401)
课题(32352)
创新(31653)
教育部(30530)
期刊
(108119)
经济(108119)
研究(68992)
学报(46546)
中国(46231)
(44249)
科学(41288)
(34751)
大学(33486)
学学(31797)
农业(29890)
管理(29851)
教育(23976)
(21666)
金融(21666)
技术(19248)
财经(18056)
经济研究(17363)
业经(16602)
(16488)
(15524)
问题(14780)
资源(13782)
(13666)
技术经济(12281)
(12186)
统计(11997)
业大(11724)
科技(11350)
理论(11238)
共检索到360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洁  徐宗学  
本文首先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白洋淀流域7个气象站1957年~2006年5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序列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针对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的不足,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运用R/S分析方法,估算各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得到流域气温、降水量的持续性特征,并采用随机重排法对估算结果进行稳定性检验,再结合两种方法得到其未来变化趋势及其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贡献最大,且未来一段时间气温将呈持续上升趋势;降水量总体上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夏季降水量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未来一段时间降水量可能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宗学  米艳娇  李占玲  陈亚宁  
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和田河流域两个主要气象站点月、年平均气温序列和逐月、年平均降水量序列进行趋势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R/S分析方法,估算各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预测该流域气温、降水量的未来变化趋势及其持续性,并采用随机重排法对估算结果进行了稳定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和田河流域在过去近50年内,气温变化趋势以增温为主,秋、冬季增温趋势尤为显著;降水量变化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夏季降雨量增加趋势较明显;未来的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表现为较强的长程依赖性,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其上升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茂峰  高彦春  甘国靖  
本文以白洋淀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流域内8个典型水文站点近50年的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Hurst指数法分析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利用Pettitt突变检测法分析各水文站点年径流发生突变的年份,比较突变前和突变后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选取流域内和附近6个气象站点1957年-2006年近50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对比其在突变年份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气象要素对流域径流量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各站点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且流域上游年径流下降趋势更为显著,而流域下游年径流下降值β高于上游;1979年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芳  刘倩  
【目的】分析青海湟水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温的关系。【方法】以湟水流域7个气象站点1971-2007年近37年的实测降水及气温作为研究资料,分析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温对降水量的影响。【结果】1971-2007年湟水流域近37年平均降水量略有增加,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而降水量增加主要发生在春季(3-5月)。降水相对变率在1971-2000年明显增加,可靠性降低;2001-2007年降水相对变率减小,可靠性增加。在降水量丰沛和偏少的地区,降水量增加幅度不明显;而降水量中等地区,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1971-2007年湟水流域气温呈增加趋势;气温与降水量间大致呈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婷  夏军  邹磊  闫强  
了解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本文采用Sen+Mann-Kendall、波动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探究了2001—2018年间白洋淀流域全区和不同植被类型区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2001—2018年白洋淀流域NDVI以0.0031/a的速率增长,显著增长(P<0.05)的区域面积比例为53.79%;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原、草丛和草甸NDVI呈显著增长(P<0.05),沼泽和栽培植物NDVI增长趋势不显著。(2)全流域NDVI总体波动性较小,67.81%的区域NDVI为显著低波动性(P<0.05);除草原和草甸外,其余植被类型NDVI为显著低波动性的面积比例均超过50%。(3)除沼泽和栽培植物外,其余各植被类型NDVI对降水的响应较为一致,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气温在流域尺度和不同植被类型区内对NDVI的影响均不显著。本文结果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的作用机理和开展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有一定意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嘉阳  郭福涛  梁慧玲  苏漳文  王文辉  林玉蕊  
采用线性回归、Daniel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长汀地区1965-2013年的气温及降水变化趋势,并选取屏南地区做对比研究,解释长汀地区气象因子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采用这3种方法进行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长汀地区1965—2013年气温呈增长趋势,且增长显著;1965—1989年降水量处于持续减少状态,从1990年开始增加,2000年以后增加趋势趋于缓慢.Mann-KenDall突变检验显示:长汀地区在2005年发生气温突变,2005年以后气温呈上升趋势,并于2008年达到显著增加水平;而对照地区屏南的气温突变发生在1994年,并在2000年以后气温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玮  吕爱锋  贾绍凤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白洋淀流域山区阜平、中唐梅和紫荆关等3个流量站1959年-2008年50年径流量资料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揭示了白洋淀流域水资源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白洋淀山区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丰枯变化明显;50年来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呈降低趋势,径流量总体上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出现枯水期。利用保定气象站1959年-2008年的月气象数据和"海河流域治理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成果的5期土地利用数据,从气候和人类活动两个角度分析了径流变化的原因。认为气温升高、降水的减少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同时,工农矿用地面积的扩大而可能引起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华  郭生练  郭海晋  徐高洪  徐德龙  
利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1951~2003年汉江流域年和春、夏、秋、冬四季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并重点分析了丹江口水库上游年降水、年平均气温和北半球气温的变化趋势及相互间的联系。分析发现,在显著性水平α=0.1上,近50年来汉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气温呈上升趋势。丹江口水库上游降水在1991年发生突变,从20世纪80年代多雨期进入90年代少雨期,80年代平均降水比1951~2003年多年平均降水多9.7%,90年代平均降水比多年平均降水少11.6%;上游平均气温90年代比多年平均气温高0.2℃,而同期北半球的平均气温也比多年平均高了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明阳  王克林  何萍  谢志仁  高吉喜  
通过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对白洋淀流域1986年和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①在景观尺度上,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斑块形状更加简单规则,斑块类型分布更加离散,空间连接性减小,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 ②在景观要素类型尺度上,耕地面积减少,并且更加破碎,形状更加复杂,而与此相对的是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形状规则;尽管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草地的转化,但是林地和草地的破碎化程度、斑块形状和连通性等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域面积减小,形状变得规则且斑块集中; ③林牧和农牧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变化非常明显,说明了其景观生态比较脆弱和易变; ④人类活动对白洋淀流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邱冰  姜加虎  孙占东  王洁  
SDSM统计降尺度模型是解决空间尺度不匹配问题的有效工具,它使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得以在区域尺度上展开。本文将SDSM模型应用于博斯腾湖流域分析它的适用性,并对流域未来气温和降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降雨量为预报量,选取合适的NCEP大气环流因子为预报因子,建立预报量与预报因子间的回归关系。利用1961年-1990年、1991年-2001年的实测数据和NCEP大气变量分别对SDSM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效果较好。把HadCM3输出的A2、B2情景下的大气环流变量作为模型输入变量,模拟流域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和2090s)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结果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兆飞  王翊晨  姚治君  康慧敏  
基于太湖流域及周边气象站1957—2009年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其平均气温、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及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特征,并对流域径流量的变化及与降水量的耦合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在过去50多年整体呈增温增湿的趋势;靠近大城市的站点气温升温趋势明显高于其他站点;流域夏季的极端高温事件有增强的趋势;流域年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而最大日降水量却呈显著的增加趋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流域内极端降水有增强的趋势;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都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且两者增加幅度基本相当;流域各要素存在约4 a的显著振荡周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万龙  王纪军  朱业玉  孙除荣  
年降水的时间分配对水资源利用有很大影响,降水的分配不均匀更是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利用河南省气候中心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61~2005年淮河流域84个气象站资料,对淮河流域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及其变化幅度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地区的降水变化规律,从而为研究这一区域的旱涝灾害规律和水资源利用提供帮助。研究结果表明:①淮河流域降水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北部地区的降水不均匀性和集中度更明显,北部地区的降水相对较少,因而进一步加重了北部的干旱。②降水分配的不均匀性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上游大于下游,南北表现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变化幅度不同;③淮河流域年内降水集中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占玲  徐宗学  
采用Pettitt方法对黑河流域10个气象站点1960年-2009年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进行突变分1析98。6研年究,突表变明后:①多气年温平方均面气。温除均野比牛突沟变站前气有温所序增列加在,上19游92站年点存突在变显后著增突温变幅外度,其要余大站于点中气下温游的站突点变的年增份温均幅发度生,突为变前仅有拐子湖站气温呈现上升趋势,而突变后所有站点气温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②降水方面。近50年流域降水量上升或者下降变化幅度未达到显著的突变水平。根据Mann-Kendall单调变化趋势分析,托勒和野牛沟两个站点的降水序列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根据对年降水量累积距平曲线的分析,流域上游20世纪6...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申倩倩  束炯  王行恒  
论文主要利用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等方法对1873—2008年上海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序列进行分析。以期认识上海气候在不同尺度下的振荡结构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上海近136 a来增温趋势明显,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速超过以往。而40年代的暖期和60年代的冷期构成上海20世纪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城市化的发展对城郊气温变化差异的影响十分显著。上海的年降水量主要是以短时间尺度的振荡为主,其中以40 a左右的波动为主要周期。小波变换的结果表明在长时间尺度上降水将增加,而短时间尺度上则相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彦春  王晗  龙笛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平原湖泊,具有缓洪滞沥、蓄水兴利、保护生态平衡等诸多生态功能。近几十年来,气候向暖干方向发展,流域气温逐年升高,降水和径流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上游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下游水质恶化、湿地锐减。尤其是下游的白洋淀,正面临水体污染,湖面萎缩,湿地锐减,干淀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水文条件的变化情况,讨论了白洋淀流域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指出提高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统筹分配流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节水型社会是白洋淀流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