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9)
- 2023(6811)
- 2022(6005)
- 2021(5337)
- 2020(4801)
- 2019(11083)
- 2018(10843)
- 2017(20726)
- 2016(11785)
- 2015(13482)
- 2014(13652)
- 2013(13764)
- 2012(12998)
- 2011(11886)
- 2010(11872)
- 2009(11134)
- 2008(11392)
- 2007(10522)
- 2006(8834)
- 2005(7885)
- 学科
- 济(50072)
- 经济(50028)
- 管理(30710)
- 业(30490)
- 方法(26292)
- 数学(23793)
- 数学方法(23582)
- 企(23480)
- 企业(23480)
- 农(14076)
- 财(12827)
- 中国(12151)
- 学(12008)
- 贸(10657)
- 贸易(10657)
- 易(10347)
- 地方(9684)
- 业经(9360)
- 农业(9230)
- 制(8532)
- 务(7755)
- 财务(7741)
- 财务管理(7719)
- 环境(7515)
- 和(7391)
- 银(7328)
- 银行(7289)
- 企业财务(7282)
- 融(7071)
- 金融(7069)
- 机构
- 大学(178242)
- 学院(177236)
- 济(71942)
- 经济(70404)
- 管理(64855)
- 研究(62504)
- 理学(56185)
- 理学院(55517)
- 管理学(54413)
- 管理学院(54094)
- 中国(45473)
- 科学(41853)
- 农(39164)
- 京(37661)
- 所(34300)
- 财(31892)
- 业大(31699)
- 研究所(31681)
- 农业(31550)
- 中心(28875)
- 江(27254)
- 财经(25980)
- 经(23580)
- 北京(23514)
- 经济学(22846)
- 范(22755)
- 师范(22425)
- 院(22284)
- 州(21314)
- 经济学院(21014)
- 基金
- 项目(120923)
- 科学(92577)
- 基金(86174)
- 研究(83260)
- 家(77696)
- 国家(77050)
- 科学基金(63405)
- 社会(51159)
- 社会科(48484)
- 社会科学(48466)
- 省(48452)
- 基金项目(45706)
- 自然(42494)
- 自然科(41479)
- 自然科学(41461)
- 划(41311)
- 自然科学基金(40741)
- 教育(38670)
- 资助(36320)
- 编号(33311)
- 重点(28012)
- 成果(26890)
- 部(26867)
- 发(26400)
- 创(24842)
- 计划(24538)
- 科研(24252)
- 课题(23493)
- 创新(23328)
- 大学(22149)
共检索到252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成 滕文华 李开隆 张含国 夏德安 姜静
以4株中国白桦优树(B1、B2、B3和B4)和1株欧洲白桦(OB)为杂交亲本,按5×5双列交配设计控制杂交,对全同胞子代的树高、胸径及材积分析表明:杂交组合子代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根据各杂交组合子代的生长量、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初步选择B1为优良亲本、B4为优良母本、B3为优良父本,其中最好的B1亲本在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分别为0.1263、1.1367、0.0091,杂种子代各性状生长量超过各组合平均值的3.37%、5.05%、12.18%;B1×B3、OB×B1、B4×B3为初...
关键词:
白桦 双列杂交 配合力 反交效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开隆 姜静 姜莹 夏德安 杨传平 刘桂丰
通过对白桦杂交子代种苗性状的分析,估算白桦亲本的遗传参数,为白桦第二代强化种子园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2003年在白桦强化种子园中以小北湖(BH)3个优树、帽儿山(M)2个优树作为杂交亲本,按5×5完全双列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杂交,测定白桦25个杂交组合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其苗高、地径等.结果表明,25个杂交组合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其苗高、地径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势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苗高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差异不显著,苗高和地径的特殊配合力及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艳红 李宁 蒋丽 谷伟 张晓慧 杨润清 王炳谦
通过来自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和美国加州的5个虹鳟(Onchorynchus mykiss)养殖群体的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分别在第249天、397天、552天和771天4个时间点观测了体重和体长变化。多重比较分析发现,20个杂交组合与对应5个自繁系之间在体重或体长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估算了不同时间点体重和体长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母体效应及自繁效应值。结果显示,只有少数的遗传效应是显著存在的,而且这些遗传效应在不同性状和不同时间点的表现不尽相同。整个观测过程中,渤海群体和道氏杂交组合的体重和体长生长速度都是最快的,并且在体长上与对应的自繁系比较差异...
关键词:
虹鳟 完全双列杂交 配合力分析 生长性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萍 姚小华 滕建华 王开良 任华东 叶峰
以浙江省金华市东方红林场油茶5×5全双列交配杂交组合(无自交)子代林为试材,分析了2年生苗造林当年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油茶亲本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和冠幅在20个杂交组合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40×95和10×40两个组合在树高、地径和冠幅性状上均表现最优;树高和冠幅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和反交效应也差异极显著,特殊配合力无显著差异;长林40号树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最高,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余亲本,这与该良种长势旺的特性一致;长林53号作为亲本,在树高、地径和冠幅上的一般配合力均最低,这与53号无性系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国庆 秦国峰 刘伟宏 储德裕 洪苏州 周志春
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2份不同测交系交配设计子代遗传测定林材料,对马尾松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份测定材料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都极为显著。在材料Ⅰ(杂交亲本为随机选择)中,生长性状的遗传控制是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显性基因效应次之;而材料Ⅱ(杂交亲本经过生长选择)中正好相反,显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加性基因效应次之。根据2份材料材积的GCA效应值,各选出4个优良母本和2个优良父本,而基于杂交组合材积配合力总效应值(TCA),2份材料各初选出10个优良杂交组合,其平均材积增益分别是测验群体的32.20%和33.90%,是对照的52....
关键词:
马尾松 测交系 子代测定 配合力 遗传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安妮 王开良 柴静瑜 钟慧奇 滕建华 张磊 俞文仙 林萍
【目的】研究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杂交子代种仁油脂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方法】以普通油茶5个优良无性系为亲本进行5×5全双列杂交(无自交),测定20个杂交子代家系的种仁含油率、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明确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解析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20个家系的种仁含油率为252.30~537.08 mg·g-1,木质素质量分数为49.64~222.20mg·g-1,纤维素质量分数为42.11~130.43 mg·g-1,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72~111.96 mg·g-1。种仁含油率、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在20个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4个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含油率与木质素质量分数相关性系数最高,为-0.47。除木质素质量分数的特殊配合力和含油率的反交效应外,亲本在4个性状中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均差异极显著(P<0.01)。种仁含油率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且显性方差大于加性方差;木质素质量分数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纤维素质量分数则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7.86%~14.03%,狭义遗传力为0~14.03%,均受到较强的环境效应影响。【结论】根据配合力分析结果,筛选出2个普通油茶优良亲本‘长林4号’和‘长林40号’,2个优良组合‘长林40号’ב长林95号’和‘长林4号’ב长林53号’。表8参35
关键词:
普通油茶 全双列杂交 油脂性状 遗传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建章 游昌顺 吕锦松
通过10.5年生9×9半双列杂交后代试验林的生长差异、配合力效应、遗传方差、遗传力和杂种优势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在杉木生长的遗传效应中起主要作用,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起次要作用的结论。在杉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不同阶段,应选择具有GCA和SCA效应值不同的亲本分别用于育种园和生产性种子园的建设。
关键词:
杉木 半双列杂交 配合力 选择育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国庆 秦国峰 刘伟宏 储德裕 洪苏州 周志春
利用2份6×6全双列交配设计子代测定林材料,对马尾松生长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和自交效应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份测定材料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正反交效应都极为显著,这些性状的遗传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其中非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加性基因效应相对较小,而基因上位效应材料Ⅰ(1992年制种)明显大于材料Ⅱ(1993年制种)。马尾松生长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明显大于一般配合力效应,这可能与亲本来源于不同地理种源和经过一般配合力间接选择有关。马尾松生长性状普遍存在自交衰退现象,2份材料中各亲本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自交衰退程度分别为-17.8%~-18.4%、-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琳 穆怀志 姚启超 刘桂丰 李慧玉 姜静
为了选择白桦三倍体杂种子代的优良杂交双亲和杂交组合,以4株中国白桦四倍体(Q14、Q19、Q33和Q34)为母本,5株杂种二倍体(M1、M2、M3、M4和M5)为父本,按测交系交配设计获得了20个杂交组合的白桦三倍体苗木,对各杂交组合三倍体子代的苗高和地径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白桦三倍体家系间的苗高和地径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苗高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根据白桦各三倍体家系的生长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初步选择Q19和Q34为优良四倍体母本,M1和M2为优良二倍体父本,Q34×M2和Q34×M1为优良杂交组合。
关键词:
白桦 三倍体 测交 配合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洪文 殷延勃 王昕 王坚 强爱玲 刘炜 史延丽
为了给杂交粳稻稻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489A、216A、552A、中作59A、16A、秋光A 6个不育系和94FR30、2002FR11、2002FR24、1229、FR7969、8FR2 6个恢复系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采用禾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分析方法对杂交粳稻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长宽比、精米长厚比主要受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的控制,整精米率、透明度和垩白率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控制,垩白面积的遗传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和母体显性效应共同控制,糙米率、垩白率的细胞质效应也达极显著水平,环境因素、抽样误差等剩余效应对精米率、垩白率、透明度的影响达显著...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品质性状 遗传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俊华 曾德初 龙太康 刘明 吴凡 邵启明 吴元奇
将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组在“八五”前期选育的7个不育系(含珍汕97A)和6个恢复系(含明恢63),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获得4O个组合。1993年,在绵阳、成都、重庆和沙州进行多点大小区试验,考察了小区产量等11个性状。将40个组合按a(7×5)和b(5×6)两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进行合并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地点和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SCA×地点工作效应,部分性状存在不育系GCA×地点和恢复系GCA×地点互作效应或其中之一。除结实率主要受制于SCA效应和日产量中GCA与SCA效应同等重要外,其余9个性状均主要受制于GCA及其所反映的基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谷龙春 李金碧 喻达辉 黄桂菊 刘建业
以采自广西北海(B)、广东徐闻(X)、海南三亚(S)的3个不同养殖群体的合浦珠母贝为亲贝,按照完全双列杂交的方式,建立了9个交配组合,每个组合10个家系,共90个家系。出苗经60d养殖后,比较各家系的育种值,并对家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壳长的Kung育种值大于20的家系有8个,分别为BX2(表示北海♂×徐闻♀的2号家系,余依此类推)、BX9、BB4、BB5、BB8、BS9、XS3、SB8,其中XS3的壳长及壳宽的Kung育种值和综合评定值均最大,XX3最小。BB4和XS3的综合评定值大于1。壳长的一般配合力为三亚群体17.40,徐闻17.45,北海18.27;壳高为三亚14.74,徐闻14...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遗传育种 双列杂交 家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汤定钦 井上 诚 明
RAPD作为一简易的DNA分子标记,在得以广泛应用的同时,存在着随机扩增的DNA条带并不遵行显性遗传模式,以及受PCR反应条件影响大等现象。以5个日本扁柏Chamaecyparisobtusa优树无性系及其部分双列杂交的12组合(各含30个体)F1代为材料,探讨RAPD标记的子代遗传及分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优树无性系中供试的46个引物中,14个引物扩增了42条多态的片段,筛选了其中7个引物扩增得来的14条片段进行分析,在子代中均能找到其对应的片段,且这些片段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分离规律。说明RAPD可作为遗传标记在日本扁柏中用于遗传分析。图1表2参1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赵东 孙敬 张天真
对7个置换系和渐渗系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 1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系统遗传分析。利用加性显性加性×加性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模型(ADAA),分析了8个杂交亲本和28个F1主要农艺性状的2年资料,估算了各项遗传方差分量。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其中衣分和衣指加性方差的比率较高,分别为33.0%和42.2%,单株铃数以显性效应为主。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存在显著的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比强度由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狭义和广义遗传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江宗冰 戴习林 明磊 蒋飞 王海洋 袁新程 李玉锋 丁福江
为加快罗氏沼虾生长速度,以5个罗氏沼虾专门化品系选择系(A、B、C、D、E系)子四代为亲本,运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建立了25个交配组合,90 d后对这些交配组合的子一代生长性状(体长、头胸甲宽、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高、体质量)进行种内杂交优势及遗传力与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D×C组合外,其他杂交组合生长性状表型值均优于自交组合;所有杂交子一代均表现出平均杂种优势与超亲杂种优势,其中A×E组合杂交优势最大,可使体长增加17.22%,体质量增加71.08%;体长、头胸甲宽、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高及体质量的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