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0)
2023(6923)
2022(5764)
2021(5101)
2020(3981)
2019(9034)
2018(8830)
2017(16032)
2016(8814)
2015(9917)
2014(9858)
2013(9811)
2012(9511)
2011(8974)
2010(9140)
2009(8324)
2008(8154)
2007(7394)
2006(6890)
2005(6513)
作者
(28125)
(23466)
(23341)
(22148)
(15017)
(11340)
(10410)
(9198)
(9026)
(8430)
(8149)
(7825)
(7750)
(7659)
(7592)
(7173)
(6980)
(6829)
(6812)
(6756)
(6146)
(5994)
(5827)
(5472)
(5390)
(5322)
(5298)
(5181)
(4869)
(4783)
学科
(42914)
经济(42876)
(20608)
管理(19424)
地方(17061)
中国(16138)
(14197)
企业(14197)
(13203)
业经(10648)
方法(10155)
(9716)
地方经济(9713)
农业(9237)
(9120)
(8565)
金融(8565)
(8352)
数学(8335)
银行(8323)
(8246)
数学方法(8234)
环境(7098)
(7071)
(6985)
贸易(6974)
发展(6756)
(6732)
(6717)
(6618)
机构
学院(127857)
大学(124760)
研究(53646)
(51323)
经济(50093)
管理(42236)
中国(40957)
理学(34623)
科学(34514)
理学院(34090)
管理学(33362)
管理学院(33126)
(29040)
(28558)
(26384)
研究所(26265)
中心(23717)
(23659)
(21866)
农业(20490)
(20031)
师范(19807)
(19711)
业大(19544)
(18835)
北京(18832)
(17855)
财经(17496)
科学院(16691)
师范大学(15788)
基金
项目(81212)
科学(63105)
研究(58968)
基金(56043)
(50183)
国家(49707)
科学基金(40960)
社会(36051)
社会科(34070)
社会科学(34065)
(33848)
基金项目(29190)
(28486)
教育(26057)
自然(25920)
自然科(25250)
自然科学(25246)
自然科学基金(24766)
(24698)
编号(23965)
资助(22712)
成果(19880)
重点(19552)
发展(19443)
(19067)
课题(18421)
(16673)
(16596)
创新(15658)
计划(15657)
期刊
(67840)
经济(67840)
研究(43200)
中国(33576)
(25796)
学报(22142)
科学(20853)
教育(17845)
农业(17713)
管理(17359)
(16413)
大学(16065)
(15492)
金融(15492)
学学(15096)
业经(12770)
技术(11164)
经济研究(10845)
(9491)
问题(8571)
财经(8356)
资源(7263)
(7220)
科技(6696)
(6559)
世界(6504)
商业(6483)
(6273)
图书(6242)
(6231)
共检索到216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雪梅  杨传平  
以20~30年生白桦的雌雄花序为材料,研究东北地区白桦花发育的生殖周期和发育时序特征。结果表明:雌花序出现于4月中下旬,5~10d后开始受粉,持续1周左右;大孢子母细胞于5月中旬开始减数分裂,3~4d后形成大孢子,功能大孢子继续发育,成熟胚囊在5月底产生,并进行受精,6月初开始胚胎发育,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雄花序出现于5月底,比雌花序晚1个月左右;小孢子母细胞于7月中旬开始减数分裂,8月中旬结束,历时近1个月;白桦的雄配子体发育很特殊,在当年不形成成熟的雄配子体,以单核小孢子状态宿存于雄花序中越冬,直到第2年4月中下旬才发育成熟,形成具有2核或3核的成熟花粉,随即散粉。雌花受粉时的花粉来源于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晴  陈智鑫  邓王姝颖  王晟宇  张淇  张正一  刘雪梅  
【目的】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是研究花器官发育及基因功能的理想试材,树木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更为罕见。本文旨在研究一种白桦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的成熟花药及花粉特征。【方法】以该种突变体为试材,对野生型(WT)、突变体的2种花序(NLM、MM)及其花药花粉进行了观察分析、活力检测、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突变体的2种花序散粉量极少,部分花药不开裂;WT、NLM、MM 3种花粉的I-KI染色率分别为99.1%、64.1%和68.9%;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8.9%、1.63%和1.86%。DAPI染色发现突变体花粉粒出现皱缩、膨大、变形等现象。上述结果表明,突变体花粉活性较低,萌发率差。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突变体花粉大小不一,萌发孔孔盖较小且严重内陷。【结论】白桦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的表型特征分析为白桦的花药花粉发育机理,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暴帅  孔雪  邢磊  张翠霞  官民晓  赵丽红  刘闯  刘雪梅  
白桦雄花发育周期较长,从出现雄花序至花粉成熟经历近一年,其发育早期和中期是决定雄配子体发育的重要时期。采用cDNA-AFLP方法对白桦早期和中期发育雄花序进行了差异表达谱分析,共得到了62个TDFs,其中30个TDFs与Genbank中的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它32个是未知序列。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已知基因主要参与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刺激应答、生殖、信号传导和生物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其分子功能主要涉及催化活性、结合分子功能、酶调节活性和转运活性等;发现了参与生殖和雄花发育的两个重要TDFs,Bplbs658和Bplbs199。另外,选择11个TDFs进行不同组织的qRT-PCR转录表达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璇   周乃富   杨莹   熊欢   袁德义   邹锋  
【目的】板栗Castanea mollisima为我国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其果实营养价值极高。花发育是板栗产量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板栗雌雄花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变化,挖掘板栗花发育关键基因,对进一步完善成花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不同时期‘檀桥’板栗雌雄花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雌雄花发育进程,利用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筛选‘檀桥’板栗雌雄花发育的相关差异基因。【结果】细胞学观察雌花为雌蕊原基分化期和开放期,雄花为花药发育期和开放期。转录组测序共得到90.16 Gb Clean Data,雌花不同发育时期共获得1 094个DEGs,其中600个上调,494个下调;雄花不同发育时期共获得3 407个DEGs,其中1 847个上调,1 560个下调;韦恩图显示两组间共有663个DEGs。雌花有3 260条DEGs注释到GO数据库中,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及生物学过程3大类42条通路;雄花注释到10 196条DEGs分为3大类47条通路。KEGG富集分析显示雌雄花两组共有的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植物昼夜节律计划、淀粉和蔗糖代谢、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代谢通路上;共筛选出69个植物昼夜节律计划、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此外,WGCNA分析得到了2个hub基因BAM1、SAMT。【结论】光周期以及糖类化合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PIF3、BAM1、SAUR等可能是‘檀桥’板栗成花关键基因。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檀桥’板栗花发育的分子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东  李际红  谢兰禹  亓晓  王锦楠  邢世岩  
【目的】对辽宁杨雄花序及花粉萌发过程进行观测与分析,为更好地利用辽宁杨进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辽宁杨雄花序为对象,通过花枝水培、花粉体外萌发和花粉贮藏等手段,借助模式图绘制、图表解析等方法,系统研究辽宁杨雄花序发育及散粉规律、花粉体外萌发规律,并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1)辽宁杨雄花序从花芽膨大到散粉可分为花蕾期、伸展期、盛花期和开花末期4个阶段,历时12天,花药大多数于第4阶段成熟,此时轻微触动即可导致花粉从花药散落。2)花粉体外萌发的适宜条件为210 g·L-1蔗糖+30 mg·L-1H3BO3+10 mg·L-1Ca CL2,21℃,其萌发率最高,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丽红  周菲  官民晓  刘闯  赵鑫  刘雪梅  
白桦为雌雄同株的单性花树种,在木本植物花发育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初步确定白桦雌花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大孢子发生(前期)和配子体发育(中期)过程中基因表达及调控的差异,同时挖掘与雌花发育相关的基因。首先,运用细胞学方法确定试材雌花的发育时期。其次,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分别以白桦前期和中期雌花序的c DNA作为tester和driver,建立正、反向抑制消减杂交c DNA文库:BHHQ和BHHZ。共获得1 406个高质量的EST序列,其中787个与数据库中的已知核酸或蛋白序列有较高同源性,47个可能与花发育相关。GO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34.96%参与生物合成,16.45%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雪梅  刘瀛  宋福南  邢磊  戴超  杨传平  
白桦是雌雄同株的单性花树种,已发现的天然的雄花序突变体,其结构和生殖发育均不同于正常雄花序,显示出明显的雄性不育特征。为揭示该雄花突变体的发育机制,采用cDNA-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白桦雄花突变体发育早期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共获得81个ESTs,51个ESTs与GenBank中的基因相似性较低,视为新基因,30个ESTs与已知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GO和KEGG对其功能的注释表明,这些蛋白参与催化活性、结合活性、生物调节信号转导、生物合成以及基因编码转录因子和花发育等过程。选择5个与白桦花发育有关的ESTs,分别为MAP激酶、泛素结合酶、纤维素合成酶、热激蛋白和细胞色素P450,应用Real...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缪旻珉  李式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小军  王森  郭红艳  钟秋平  
通过对华中五味子雄花发育特征的研究,旨在为遗传育种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采用SMZ—168体视显微镜对华中五味子不同发育时期雄花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细胞结构特征进行研究,采用蒽酮乙酸乙酯比色法测量其花部可溶性糖的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量其花部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不同发育时期花柄细胞结构无明显差异,由内至外分别为维管柱、皮层和表皮;不同发育时期花瓣细胞结构无差异,随着花的发育,薄壁细胞不断分裂,花瓣增厚,花瓣上存在气孔;花药及花粉在Ⅴ(花冠展开期)发育成熟,外部形态表现为内侧花瓣全部变红,外侧花瓣绿色,花蕾顶部露出红色,花瓣逐渐展开。不同发育时期,雄花花柄、花瓣、雄蕊中可溶性糖含量均在Ⅵ(盛开期)时期达到最大值;华中五味子同一发育时期不同部位中,雄花花瓣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华中五味子不同发育时期,雄花花柄、花瓣、雄蕊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同一发育时期不同花部,雄花花柄、雄蕊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花药及花粉在Ⅴ(花冠展开期)发育成熟,外部形态表现为内侧花瓣全部变红,外侧花瓣绿色,花蕾顶部露出红色,花瓣逐渐展开;发育时期、花部位对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倩莹  吕凤  王启明  王倩  尤世民  柏文婷  郑海  王沛然  赵志刚  万建民  
[目的]水稻的育性对产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水稻雌、雄不育(female and male sterility)突变体fms进行表型研究和基因图位克隆以丰富水稻生殖发育的分子机制。[方法]用甲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化学诱变粳稻品种‘宁粳4号’,获得1个稳定的雌、雄不育突变体fms,利用醋酸洋红染色、半薄切片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对野生型和突变体的花药和胚囊进行细胞学观察和比较;利用FMS/fms杂合子和‘N22’杂交构建的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图位克隆。[结果]细胞学观察发现:fms的花药壁中绒毡层和中间层缺失,花粉母细胞发育停滞,导致雄配子完全不育;突变体胚囊发育早期孢母细胞增多,成熟胚囊完全退化或出现多于8个的细胞核,导致雌配子不育。遗传分析表明,该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将FMS基因初步定位在第1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分子标记RM27877和RM28404之间。进一步扩大群体并加密分子标记,最终将候选基因定位在标记Ta-4和Ta-7之间,物理距离818 kb,该区间内预测有13个开放阅读框。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fms在Os12g0472500的第1个外显子上有1个碱基突变,使色氨酸变成终止密码子,造成翻译提前终止。表达分析显示FMS在花药中特异性高表达,在胚囊中表达量较高。[结论]水稻育性突变体fms突变性状由Os12g0472500基因的隐性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影响水稻花粉和胚囊的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树燕  丁雨龙  
Embryological characters of Arundinaria simonii f. heterophylla were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The anthers were tetrasporangiate in which the cytokinesis of microsporocyte in meiosis was successive type and the produced microspore tetrads were bilaterally symmetrical. The cells of tapetum layer with...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雄  马小婷  程朋军  刘頔  李凤兰  
对单瓣和重瓣樱花雌雄蕊的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单瓣樱花‘大岛樱’雌蕊1心皮1室,胚珠发育后心皮开始愈合,2倒生胚珠,通常仅有1个能发育为成熟胚囊,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型排列,胚囊发育方式属蓼型;雄蕊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重瓣樱花‘普贤像’和‘一叶’雄蕊数量显著少于‘大岛樱’,花药瓣化,花粉败育,雌蕊叶化。‘普贤象’少数花萼筒上着生异位子房和败育胚珠,‘一叶’少数花未完全叶化的子房内壁着生败育胚珠;‘普贤象’和‘一叶’均存在同株花异型现象。并对樱花重瓣花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展开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明  降彦苗  李海权  耿玲玲  刘建烨  乔志红  刘国庆  
【目的】糜子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反应极其敏感,造成了糜子育成品种生长适应区域狭窄、不能跨区域应用的问题。研究探讨不同光照长度对糜子植株形态建成及幼穗发育的影响,为明确糜子对光周期的反应机理,培育广适应性糜子新品种提供研究依据。【方法】以河北省糜子地方品种二紫杆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出苗后每天补充光照至18 h;设光照0(对照)、10、15、20和25 d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18 h光照结束后转移到每天12 h光照人工气候室;田间调查抽穗期,成熟后室内调查株高、茎粗、穗长、穗干重和穗粒干重等农艺性状;利用体视显微镜室内观察糜子幼穗的发育进程并照相记录,统计分析不同光照条件的变化对糜子农艺性状和经济产量的影响及对糜子幼穗分化进程的影响。【结果】每天18 h长日照条件下生长25 d的处理植株平均株高115.6 cm,单穗粒重0.647 g,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9.0%和472.6%;茎、叶和穗的干物质积累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16.7%、142.9%和412.0%,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延长光照20 d处理与25 d处理相比较,各器官干物质重差异不显著。在18 h长日照条件下,糜子茎尖生长点一直处于未伸长期,持续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滞后;在12 h短日光照条件下5 d后糜子开始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幼穗开始分化,分化过程可分为生长点未伸长期、生长点伸长期、穗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花粉粒形成期等共7个时期。所有5个增加每天光照时间和长日照天数的不同处理,幼穗分化持续时间均为15 d左右,没有受到前期延长光照时间的影响。【结论】短日照条件下,出苗后增加每天光照时间和增加长日照天数能延长糜子的营养生长期,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可以极显著的提高糜子的生物和经济产量;短日照条件能够诱导和促进糜子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而长日照条件则抑制糜子生殖生长的开始;糜子的幼穗分化可以划分为7个不同的时期,生殖生长开始后不受前期延长光照时间的影响,持续时间在15 d左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汉平  魏开金  姚红  麦家柏  林加敬  熊邦喜  
养殖鲥鱼经生态和激素调控,大多数在4、5龄性腺发育成熟,雌鱼最小成熟为4龄,雄鱼为3龄。秋季,完成第一次性成熟并产卵的鲥鱼,卵巢逐步由第Ⅵ期退化至第Ⅱ期。冬季卵巢中老一代卵母细胞基本退化吸收完毕,新生的卵母细胞均处于原生质生长期,卵巢处于第Ⅱ期。春季的 2- 3月,体内开始积累脂肪。后期,新生的卵母细胞开始积累卵黄,4月卵巢处于 Ⅱ-Ⅲ期。夏季卵巢发育迅速,5月份进入第Ⅳ期初,7月中旬大部分卵巢发育至Ⅳ期末甚至Ⅴ期,6月全部达到第Ⅴ期。而精巢6-7月初已全部为第Ⅴ期。因此,精卵巢的发育在繁殖前存在不同步现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玉磊  李小远  唐星林  刘佳  潘会堂  张启翔  
研究了冬季4种光周期处理(自然日长CK、20 h、16 h、暗期中断4 h)对胭脂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自然日长(9~11 h)条件下,胭脂花顶芽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延长日照时间和暗期中断可使处于休眠状态的胭脂花在10 d内迅速萌发;延长日照时间显著促进了胭脂花的生长,20 h日照处理的植株生长最快,单株干质量最终达到1.424 g,但其根系长势弱,干质量仅为0.075 g,根冠比失调,部分植株枯萎死亡。16 h日照和暗期中断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差异不显著,但根系活力高于20 h日照处理。不同光周期处理110 d后,胭脂花植株统一置于自然日长下继续培养40 d,发现均有花芽形成,16 h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