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9)
2023(8029)
2022(7193)
2021(6579)
2020(5865)
2019(13517)
2018(13577)
2017(25441)
2016(14828)
2015(16980)
2014(17577)
2013(17250)
2012(16471)
2011(14977)
2010(15094)
2009(14165)
2008(14332)
2007(13222)
2006(11345)
2005(10186)
作者
(48130)
(40454)
(40333)
(38546)
(25644)
(19672)
(18543)
(16143)
(15293)
(14552)
(13864)
(13569)
(13145)
(13122)
(13094)
(12909)
(12699)
(12012)
(11848)
(11725)
(10546)
(10175)
(10056)
(9277)
(9274)
(9241)
(9123)
(8939)
(8552)
(8514)
学科
(56616)
经济(56549)
管理(36678)
(34594)
方法(26880)
(26779)
企业(26779)
数学(23827)
数学方法(23555)
(17095)
(15774)
中国(15091)
(14646)
地方(12788)
(12632)
业经(10912)
(10906)
贸易(10904)
农业(10851)
(10533)
(9559)
银行(9500)
理论(9499)
(9139)
(9121)
(9087)
(9061)
金融(9053)
(8507)
财务(8476)
机构
学院(215559)
大学(215478)
研究(80609)
(80266)
经济(78219)
管理(74654)
理学(63277)
理学院(62465)
管理学(61041)
管理学院(60669)
中国(58832)
科学(55408)
(51775)
(47711)
(45205)
研究所(41623)
农业(41455)
业大(40701)
(37091)
中心(36419)
(35324)
北京(29979)
(29051)
财经(28924)
(28817)
(28411)
师范(28363)
(27633)
技术(27163)
农业大学(26530)
基金
项目(144402)
科学(108126)
基金(99239)
研究(99100)
(90899)
国家(90131)
科学基金(72301)
(59155)
社会(57529)
社会科(54171)
社会科学(54149)
基金项目(52334)
(50466)
自然(48972)
自然科(47759)
自然科学(47734)
自然科学基金(46840)
教育(46233)
资助(42031)
编号(41086)
成果(34513)
重点(34050)
(31643)
(30788)
计划(30525)
课题(30138)
(29238)
科技(28656)
科研(28547)
创新(27514)
期刊
(89665)
经济(89665)
研究(58887)
学报(47413)
(46780)
中国(45422)
科学(37724)
大学(33083)
学学(31468)
农业(30994)
(29951)
管理(25409)
教育(25198)
技术(18820)
(18203)
金融(18203)
(17369)
业经(15173)
财经(14173)
经济研究(14026)
(13039)
业大(12877)
问题(12314)
(12185)
科技(11118)
林业(10979)
图书(10792)
农业大学(10521)
统计(10496)
技术经济(10134)
共检索到324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琳  穆怀志  姚启超  刘桂丰  李慧玉  姜静  
为了选择白桦三倍体杂种子代的优良杂交双亲和杂交组合,以4株中国白桦四倍体(Q14、Q19、Q33和Q34)为母本,5株杂种二倍体(M1、M2、M3、M4和M5)为父本,按测交系交配设计获得了20个杂交组合的白桦三倍体苗木,对各杂交组合三倍体子代的苗高和地径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白桦三倍体家系间的苗高和地径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苗高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根据白桦各三倍体家系的生长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初步选择Q19和Q34为优良四倍体母本,M1和M2为优良二倍体父本,Q34×M2和Q34×M1为优良杂交组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成  滕文华  李开隆  张含国  夏德安  姜静  
以4株中国白桦优树(B1、B2、B3和B4)和1株欧洲白桦(OB)为杂交亲本,按5×5双列交配设计控制杂交,对全同胞子代的树高、胸径及材积分析表明:杂交组合子代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根据各杂交组合子代的生长量、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初步选择B1为优良亲本、B4为优良母本、B3为优良父本,其中最好的B1亲本在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分别为0.1263、1.1367、0.0091,杂种子代各性状生长量超过各组合平均值的3.37%、5.05%、12.18%;B1×B3、OB×B1、B4×B3为初...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亮华   贾橙钰   许文雅   徐文婧   郑国栋   邹曙明  
鲂鲌[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 × Culter alburnus (♂)]三倍体因性腺不发育或败育而将更多能量用于生长,因为不育可以保持F_(1)代的杂种优势而避免继续繁殖造成的种质衰退,同时具备生态安全性,因此,鲂鲌三倍体具有优越的“生长优势”或“经济性状”。为了解鲂鲌三倍体的生长情况与形态特征,本研究运用静水压技术对团头鲂(♀)×翘嘴鲌(♂)杂交受精卵进行三倍体化诱导,获得了诱导成功的鲂鲌三倍体群体(hybrid-3n)与未诱导成功的鲂鲌二倍体群体(hybrid-2n),并构建团头鲂(MA)和翘嘴鲌(CA)两个自交群体,通过生长对比实验比较分析了4种鱼的生长性能及形态差异。结果显示,在210 d生长周期内,鲂鲌三倍体绝对增重率[(0.88±0.11) g/d]比二倍体提高8.64%,较MA提高20.55%,较CA提高120.00%。可数性状上,鲂鲌三倍体和二倍体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1.05和36.07,都略偏向于母本团头鲂。可量性状上,鲂鲌三倍体杂种指数平均值为36.73,略偏向于母本团头鲂;鲂鲌二倍体杂种指数平均值为57.57,略偏向于父本翘嘴鲌。聚类分析显示,鲂鲌三倍体首先和二倍体聚在一起归为一类,然后再与母本团头鲂聚为一支,最后再与父本翘嘴鲌聚在一起。判别分析显示,对鲂鲌三倍体的判别准确率为90%,对4个群体的综合判别率达95%。主成分分析共得到累计贡献率达75.10%的4个主成分,主要体现了鱼体高和躯干的形态变异。综合分析表明,鲂鲌三倍体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具备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基础条件;鲂鲌三倍体与二倍体体型均介于双亲之间,都略偏向于母本,主要体现了鱼体高和躯干的形态变异。研究结果对鲂鲌杂交后代种群鉴定、倍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宣晨  贾红涛  顾宸瑞  宋淑媛  计家宝  马立新  祝清超  刘桂丰  
【目的】利用杂交过程中亲本的配子重组及基因交换,创造变异丰富的子代群体,为后续林木良种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3株紫雨桦为母本,7株白桦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共得到19个杂种家系,调查了各家系紫叶苗木的高和地径等生长性状,5-9月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绿素、花青素、叶色参数(L~*、a~*、b~*)等叶色性状以及2个年度的保存率,对各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生长、叶色等性状在家系间大多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不同性状的变异幅度差异很大,苗高、地径变异在25.00%左右,花青素相对含量以及黄蓝饱和度(b~*)在33.67%~53.20%之间,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多为15.00%上下。(2)叶色性状随季节变化明显。花青素相对含量和红绿饱和度(a~*)在5、6月最高,7、8、9份明显降低,这与紫雨桦叶色春季呈现紫色、夏季逐渐变绿色的季节变化吻合;b~*随季节变化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也与叶片颜色逐渐变蓝的趋势一致。(3)保存率在家系之间变异较大,有3个家系的保存率较高,分别为95.0%、90.4%、88.4%,3者均值与保存率最低的3个家系的均值相差2.7倍。在各家系中,父本为大兴安岭种源的保存率更高,较父本为种子园的高出12.2%。【结论】紫雨桦与白桦杂交,家系间的生长性状、花青素含量、叶色参数以及保存率等产生了丰富变异,为后续进一步筛选彩叶桦优良杂种新品种奠定了基础。采用寒温带种源白桦为父本杂交,提高了子代抗寒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国庆  秦国峰  刘伟宏  储德裕  洪苏州  周志春  
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2份不同测交系交配设计子代遗传测定林材料,对马尾松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份测定材料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都极为显著。在材料Ⅰ(杂交亲本为随机选择)中,生长性状的遗传控制是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显性基因效应次之;而材料Ⅱ(杂交亲本经过生长选择)中正好相反,显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加性基因效应次之。根据2份材料材积的GCA效应值,各选出4个优良母本和2个优良父本,而基于杂交组合材积配合力总效应值(TCA),2份材料各初选出10个优良杂交组合,其平均材积增益分别是测验群体的32.20%和33.90%,是对照的5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琳琳   张国成   刘立辉   计家宝   白向东   顾宸瑞   姜静   刘桂丰  
【目的】基于白桦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产生的子代(三倍体)测定分析结果,选出生长与材质性状兼优的杂交优势亲本及组合,为种子园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桦测交系交配设计获得的40个杂交组合10年生杂种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杂交组合的生长、材性和保存率等性状,利用SPSS22.0、WinNCⅡ等软件对各性状进行方差、配合力及效应值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各性状,选择杂交优势亲本及组合。【结果】1)不同亲本杂交组合间的生长、材性和保存率等性状方差分析显示(除木材密度和保存率性状外),7个性状的组合间方差、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7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6.34%~55.29%之间,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在38.83%~73.72%和22.23%~68.48%之间,其中部分性状家系间变异较大、遗传能力较强。2)树高、胸径、材积、木质素含量和纤维长宽比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以及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双亲的加性效应对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纤维长宽比等材质性状具有明显影响,母本的加性效应远大于父本,且占主导地位,各性状中母本的方差分量在43.11%~94.15%之间,父本在0~4.86%之间。由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发现,SCA仅对木质素含量和树高的控制较强,分别为52.03%和44.55%。3)根据亲本及杂交组合间各性状配合力效应值,采用隶属函数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对各亲本及组合进行综合评价发现,父本F4、F7和F10为优异父本,Q19和Q103为生长或木材纤维性状的优异母本,其中Q103的材积遗传增益达8.60%。选择Q33×F1、Q103×F10、Q13×F12和Q19×F11为生长或纤维性状的优异杂交组合,其中Q33×F1和Q103×F10组合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16.33%和15.62%。【结论】白桦母本加性效应为本研究性状表现的主要贡献者;依据白桦三倍体家系生长、材性的各配合力效应值,最终选出优异父本3个(F4、F7和F10)、母本2个(Q19和Q103),优良杂交组合4个(Q33×F1、Q103×F10、Q13×F12和Q19×F1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开隆  姜静  姜莹  夏德安  杨传平  刘桂丰  
通过对白桦杂交子代种苗性状的分析,估算白桦亲本的遗传参数,为白桦第二代强化种子园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2003年在白桦强化种子园中以小北湖(BH)3个优树、帽儿山(M)2个优树作为杂交亲本,按5×5完全双列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杂交,测定白桦25个杂交组合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其苗高、地径等.结果表明,25个杂交组合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其苗高、地径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势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苗高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差异不显著,苗高和地径的特殊配合力及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建章  游昌顺  吕锦松  
通过10.5年生9×9半双列杂交后代试验林的生长差异、配合力效应、遗传方差、遗传力和杂种优势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在杉木生长的遗传效应中起主要作用,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起次要作用的结论。在杉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不同阶段,应选择具有GCA和SCA效应值不同的亲本分别用于育种园和生产性种子园的建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国庆  秦国峰  刘伟宏  储德裕  洪苏州  周志春  
利用2份6×6全双列交配设计子代测定林材料,对马尾松生长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和自交效应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份测定材料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正反交效应都极为显著,这些性状的遗传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其中非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加性基因效应相对较小,而基因上位效应材料Ⅰ(1992年制种)明显大于材料Ⅱ(1993年制种)。马尾松生长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明显大于一般配合力效应,这可能与亲本来源于不同地理种源和经过一般配合力间接选择有关。马尾松生长性状普遍存在自交衰退现象,2份材料中各亲本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自交衰退程度分别为-17.8%~-18.4%、-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徐焕文  姜静  刘桂丰  
为了早期评价及筛选白桦三倍体制种园的母树,加快制种园的改良进程,以园中18株白桦四倍体及5株二倍体母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种育苗,开展半同胞家系间种子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苗高、地径等性状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6个性状在白桦半同胞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种子千粒重方面,四倍体家系普遍较重,其平均值较二倍体家系重了22.42%;在种子活力方面,四倍体Q53半同胞家系表现最好,其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分别为56.67%、37.62,但其他四倍体家系普遍低于二倍体家系;苗期生长性状方面,白桦二倍体高生长优于四倍体家系,苗高排序前3位的均为二倍体家系,其中最高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萍  姚小华  滕建华  王开良  任华东  叶峰  
以浙江省金华市东方红林场油茶5×5全双列交配杂交组合(无自交)子代林为试材,分析了2年生苗造林当年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油茶亲本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和冠幅在20个杂交组合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40×95和10×40两个组合在树高、地径和冠幅性状上均表现最优;树高和冠幅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和反交效应也差异极显著,特殊配合力无显著差异;长林40号树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最高,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余亲本,这与该良种长势旺的特性一致;长林53号作为亲本,在树高、地径和冠幅上的一般配合力均最低,这与53号无性系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冀德伟  胡利华  闫茂仓  罗奎  陈相峰  张敏  
为了探究野生群体的引入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近交群体子代性状的影响,利用源自厄瓜多尔海区的野生群体群选F_1(EC)与自建的全同胞兄妹近交群体(ZG)双列杂交,构建了EC♂×EC♀(EE)、ZG♂×ZG♀(GG)、EC♂×ZG♀(EG)、ZG♂×EC♀(GE) 4个子代群体,并对4个群体的仔虾进行了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和急性微囊藻毒素(MC-LR)暴露下的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同时进行了养殖生长性状测试。结果显示:4个群体仔虾急性低盐度暴露下的存活率、急性MC-LR暴露下的抗逆性和生长性状都表现为EE>GE>EG>GG,急性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GE>EE>EG>GG;杂交群体GE在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和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1.83%、77.01%和2.77%;而EG群体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9.21%、-8.01%和-8.14%,性状弱于双亲中值。4个群体的抗逆、生长性状总体表现为EE>GE>EG>GG。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杂交群体的性状以母本遗传占主导优势,近交群体的性状衰退可能是导致以其为母本的杂交子代性状退化的主因;凡纳滨对虾选育工作可能需要每年补充外源基础群体,才能保持选育群体的优势性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陈艳  张志毅  李新国  
为研究施肥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木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处理苗木 ,结果表明 :在苗高生长结束后的秋季进行了一次性施肥 ,促进苗木对N ,P的被动吸收 ,提高了苗木的抗寒性 .既有速生前期施肥又有秋季施肥的处理 ,不仅提高了苗木的生长量 ,而且增强了苗木的抗寒性 .在室内应用相对电导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缺以及生长恢复试验对各施肥处理苗木的抗寒性进行了测定 .综合评定结果表明 ,各施肥处理在提高苗木抗寒力的作用方面大小顺序为 :秋季将肥料全部施入 >速生前期施 1/ 2 ,秋季施 1/ 2 >速生前期将肥料全部施入 >速生前期施 1/ 3 ,速生后期施 1/ 3 ,秋季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常健   张敏   周星鲁   张磊   胡建军  
[目的]对杨树生长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选择研究并且实现早期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母本丹红杨(美洲黑杨)和父本通辽1号杨(小叶杨)及其杂交F1代为材料,在田间进行施肥和不施肥处理,测定了生长表型性状(地径、株高、茎生物量)。利用3个全基因组选择模型gBLUP、sBLUP、cBLUP和364个基因型的表型观测值对502个基因型进行预测育种值。[结果]丹红杨的茎生物量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分别比通辽1号杨提高了20倍和33倍。gBLUP对生长表型性状预测结果准确性接近于1,sBLUP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范围是0.5~0.9,cBLUP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小于0.2。研究结果表明gBLUP模型预测的结果最准确,cBLUP预测的结果最差。利用gBLUP模型计算的茎生物量育种值把杂交群体划分为双高效型、双低效型、低氮高效型、高氮高效型共4个类型。筛选出优良的基因型16-1-16、16-1-194、13-116、13-73、13-481、13-268、13-286、13-566、13-173、13-578、16-1-65、13-242、16-1-189、13-40、13-608、16-1-170、16-1-22、13-237、13-272、13-335。[结论]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的生长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全基因组选择研究结果帮助我们完成了杨树育种工作的早期选择,减少了表型测定成本,提高了育种效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武祥伟  张跃环  肖述  秦艳平  马海涛  喻子牛  
为了评估熊本牡蛎(Crassostreasikamea)中国群体与美国群体的杂交效应与杂交三倍体优势,构建了杂交群体和自交群体,并使用细胞松弛素B诱导了杂交三倍体,比较分析了幼虫、稚贝与成贝的生长与存活优势。自交群体和杂交群体的幼虫、稚贝与成贝的培养条件均相同,室内培育幼虫,培育密度为4~5个/mL,自然海区养殖稚贝与成贝,养殖密度为40~45个/吊。结果表明,与自交组相比,杂交二倍体具有较高的卵裂率(13.61%)与D幼率(5.67%)(P<0.05),但杂交二倍体幼虫的壳高生长表现杂种劣势(–0.43%),而稚贝、成贝的壳长与壳高的生长表现杂种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3.96%与6.65%。杂交三倍体诱导组幼虫的壳高生长优势率为3.69%,稚贝及成贝的壳长与壳高平均生长优势率分别为12.69%与13.64%,并且日龄越大生长优势越显著。总体上,杂交三倍体诱导组在3~180日龄具有存活劣势,并且15日龄存活劣势率最大(–48.72%),而在360日龄存活优势率为6.70%。杂交二倍体幼虫与成贝均具有存活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10.44%与4.59%。本研究表明熊本牡蛎中美地理群体杂交二倍体的生长和存活优于自交二倍体,而杂交三倍体诱导组的生长优势较显著,并且在成贝期具有显著的成活率优势,表明杂交三倍体诱导组的优势来源于三倍体优势和部分杂种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