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3)
2023(11451)
2022(10227)
2021(9650)
2020(7964)
2019(18657)
2018(18515)
2017(35810)
2016(19603)
2015(21785)
2014(21508)
2013(21350)
2012(19733)
2011(17650)
2010(17428)
2009(15721)
2008(15073)
2007(12984)
2006(11298)
2005(9774)
作者
(58807)
(48631)
(48439)
(46186)
(31101)
(23586)
(21897)
(19282)
(18677)
(17274)
(16849)
(16444)
(15687)
(15501)
(15303)
(15226)
(14700)
(14669)
(13982)
(13966)
(12341)
(11931)
(11848)
(11153)
(10982)
(10916)
(10677)
(10636)
(9855)
(9698)
学科
(75942)
经济(75863)
管理(52550)
(49558)
(41584)
企业(41584)
方法(36188)
数学(31445)
数学方法(31064)
(20291)
中国(19238)
(19185)
(18205)
地方(16432)
业经(16410)
(13022)
(12864)
贸易(12857)
农业(12830)
理论(12594)
(12501)
(12427)
环境(11927)
(11479)
财务(11420)
财务管理(11399)
技术(11354)
企业财务(10851)
(10275)
(10148)
机构
大学(276908)
学院(273063)
管理(107048)
(102986)
经济(100628)
研究(96516)
理学(93837)
理学院(92665)
管理学(90741)
管理学院(90295)
中国(68276)
科学(65257)
(60475)
(50134)
(49907)
研究所(46285)
业大(46225)
(44939)
中心(42167)
农业(39825)
(38865)
北京(38031)
(37039)
财经(36796)
师范(36557)
(36029)
(33569)
(31510)
经济学(30192)
技术(29864)
基金
项目(198054)
科学(154764)
基金(143983)
研究(137999)
(128683)
国家(127688)
科学基金(108311)
社会(84556)
社会科(80073)
社会科学(80046)
基金项目(77579)
(77483)
自然(74624)
自然科(72885)
自然科学(72861)
自然科学基金(71568)
(66406)
教育(62623)
资助(59637)
编号(54754)
重点(45001)
成果(43655)
(42553)
(42023)
(40671)
科研(38800)
计划(38413)
课题(38271)
创新(38026)
大学(35925)
期刊
(109481)
经济(109481)
研究(78461)
学报(51727)
中国(48395)
科学(46312)
(44101)
管理(38483)
大学(37623)
学学(35585)
(31744)
农业(31075)
教育(28647)
技术(22096)
(18956)
金融(18956)
经济研究(17666)
业经(17489)
财经(17154)
(15959)
图书(15208)
科技(14592)
(14538)
问题(14354)
业大(13930)
理论(13309)
(13282)
林业(13233)
技术经济(12737)
资源(12732)
共检索到385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繁荣  潘标志  马祥庆  沈琼桃  谢荣樟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白桂木5个种群进行统计分析,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应用聚集强度指数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白桂木种群结构呈纺锤形,幼苗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趋势;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Ⅱ型;种群分布格局整体呈聚集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洪伟  柳江  吴承祯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 ,对刀石山红锥种群结构进行分析 ,并运用C、Iδ、M 、M X、CA5种聚焦度指标及IwaoM X回归测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结果表明 :红锥种群结构存在增长和下降两种类型 ;聚焦度指标测定结果一致表明红锥种群的空间分布为随机型 :IwaoM X回归分析表明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红锥个体 ;在种群成长过程中 ,分布格局从聚集型向随机型转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涵  孙芳芳  马松梅  王春成  张丹  张云玲  
【目的】探明甘家湖梭梭和白梭梭的种群结构及其数量动态,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并分析甘家湖梭梭和白梭梭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方法】本研究在甘家湖自然保护区设置了大小为50 m×50 m的梭梭和白梭梭样地,利用种群生态学方法、点格局分析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甘家湖梭梭和白梭梭种群的生长特征及各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揭示不同样地内梭梭和白梭梭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甘家湖梭梭和白梭梭种群的基径呈倒"J"型,幼苗和幼树的个体所占比例较高,种群结构为增长型;(2)甘家湖梭梭和白梭梭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均表明低龄级的个体数较多,2种植物的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Ⅰ型(凸型),种群属于增长型;(3)甘家湖梭梭和白梭梭种群分别在0~2和0~3 m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其余尺度上呈随机分布。【结论】甘家湖梭梭和白梭梭种群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且种群的自然更新能力及稳定性较强,并呈现出在较小尺度范围内聚集分布的空间分布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恒斌  张惠娟  贾桂霞  
对沙冬青的株高和冠幅进行分级,研究磴口县3个沙冬青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应用扩散系数C、负二次指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数I、Cassie指数1/K、聚块性指数m/m和扩散型指数Iδ7种聚集度指标确定不同生境条件下沙冬青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和动态,考察沙冬青种群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沙冬青种群结构有差异,但都呈现衰退趋势。不同生境的沙冬青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和聚集强度不同,聚集强度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样地2在25和100m2的范围内集群分布,样地3在150m2范围内集群分布,样地1在7个取样面积下,均成随机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的分布格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松发  郑德璋  廖宝文  
本文以样地和无样地取样数据为基础,应用5种方法研究海南省清澜港海莲、木榄两个植物群落中5个主要种群在水平空间上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海漆和红树种群为集群分布;木榄种群为随机分布;其余两个种群为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的过渡类型。本文对形成各种群格局类型的具体原因作了探讨,并在经营和造林实践上提出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大荣  苏志尧  李秉滔  纪祥敏  李家和  
在福建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设置 1 6 0 0m2 样地 5个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 ,通过对青钩栲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结果表明 :福建三明莘口格氏栲1) 自然保护区青钩栲种群结构呈中部缢缩两端大的形状 ,幼苗贮备十分丰富 ,约 35 2 3株 /hm2 ,大树较多 ,约 1 4 5株 /hm2 ,但小树和中树株数明显偏少 ,合计约 73株 /hm2 ,这种现象经 1 0余年发育变化不大。种群结构片断化明显出现于演替到一定程度的群落中。总体而言 ,保护区内青钩栲林尚未演替至气候顶极群落 ,但青钩栲种群已表现出衰退现象。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差异 ,总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景侠  张文辉  
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设置 2 0 m× 2 0 m样地 8块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 ,并对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种群大小结构为进展型 ,幼苗、幼树的后备资源储备量大 ,约 95 4株 / hm2 ;种群在 ~ 发育阶段死亡率较高 ,达 82 .3% ,随后死亡率趋于稳定 ;存活曲线属于Pearl 或 Deevey C型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为聚集分布 ,负二项分布参数 (K) 1.6 0 0 ,扩散型指数 (Iδ) 1.6 2 9,丛生指标 (I) 7.6 77,Cassie指标 (CA) 0 .6 2 5 ,扩散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郝朝运  刘鹏  邬周伟  
为揭示七子花的种群特征,在浙江中部3个七子花主要分布地设置500 m2样方10个,应用相邻格子法对七子花的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子花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极少,大树也不多,种群主要集中在幼树、小树和中树阶段,显示出衰退的变化趋势,不同样地的七子花种群结构特征有所差异;由于生境条件的不同,不同样地表现出复杂的分布格局,其中生境条件较差的种群集群程度较高,在人为干扰后,集群程度有减弱的趋势,而某些生境条件较好种群的集群强度较弱,甚至呈随机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差异,总体上有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聚集度高向聚集度低变化的趋势;不同区组大小的七子花种群分布格局不同,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大荣  朱政德  
在福建省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内设置 1 60 0m2 样地 5个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通过对闽楠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 ,结果表明 :闽楠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 ,具有丰富幼苗贮备 ,约 1 0 80 3株·hm- 2 ;在不同的演替群落中闽楠种群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但随着群落的演替 ,种群大小结构呈现一定的规律变化 ;存活曲线的特性表现为种群从Ⅰ级苗发育到Ⅱ级苗过程中死亡率均较高 ,平均约82 3 %。在常绿阔叶林群落中闽楠种群空间分布聚集强度较其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中为低 ;闽楠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差别 ,总体趋势是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 ,...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惠  郭建斌  王彦辉  王晓  
【目的】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是组成六盘山森林植被的主要树种,分析六盘山辽东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关联性,有助于掌握六盘山辽东栎的生长发育现状及种群发展过程。【方法】基于六盘山12个辽东栎纯林样地,通过静态生命表、种群径级结构、存活系数、死亡率、消失率以及生存分析,对辽东栎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采用点格局分析了六盘山辽东栎林种群空间格局分布规律以及空间关联性。【结果】(1)样地内辽东栎种群径级结构分布近似于倒J型,更新状况良好,结构稳定。(2)辽东栎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曲线。(3)辽东栎种群整体呈前期和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动态特征。(4)辽东栎幼龄、中龄级个体在小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由聚集分布变为随机分布;近熟龄个体在小尺度上趋向于均匀分布,在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结论】六盘山辽东栎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更新状况良好。辽东栎幼龄、中龄级个体在小尺度呈聚集分布,中龄与近熟龄个体在大尺度上关联性不明显,呈相互独立状态。为保持辽东栎林结构稳定,应加强人为调控,确保辽东栎林种群更新的稳定环境条件。图8表2参24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汪洋  冷艳芝  苏长江  宋丛文  程德华  操英南  张敏  付翠林  
红椿Toona ciliaTa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红椿为优势种的天然种群十分少见。对湖北省恩施州4个不同红椿天然种群设立样方调查。编制了红椿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对种群龄级数量进行动态预测,并对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种群空间结构和分布格局的成因。结果显示:4个种群的人为干扰强度:T4>T1>T2>T3;4个种群结构动态指数V_(pi)分别为23.8%,34.0%,27.8%和32.3%,均为增长型。由于不同外界干扰强度,不同种群死亡率(qx)出现在龄级上推迟的现象;最高进入x龄级个体的生命期望(ex)值T3>T4>T1>T2。存活曲线不符合DeeVey曲线,模拟符合...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荣  李乐  夏家天  杨旭  王伟  丁炳扬  
为阐明百山祖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的种群结构与格局的形成原因,掌握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在百山祖北坡建立1个5 hm2(250 m×200 m)固定样地,将样地划分成2 000个5 m×5 m的小样方进行调查,获得野外资料。对亮叶水青冈种群进行统计,绘制径级结构图,发现立木级1级和2级所占比例仅为4%,第4~9级处于峰值,表明种群内成熟个体数量所占比例最大(80%),种群处于成熟阶段,第10~14级则属于衰退级别,它们所占的比例并不大(13%);应用聚集强度指数(K)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亮叶水青冈除在小树期K=0.588较大外,其余K值在幼苗、中树,大树期分别为0.029,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梅  董树斌  张德怀  沐先运  张志翔  
【目的】揭示北京市紫椴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种群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方法】在北京玉渡山和雾灵山设置有代表性的紫椴样方(20m×20m)12个,按照胸径(DBH)将样方内的紫椴划分为幼树(0cm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国海  潘扬  覃国乐  谭卫宁  鲁长虎  
[目的]以分布在喀斯特生境中的濒危植物单性木兰自然更新种群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环境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点格局对单性木兰更新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利用广义混合线性模型对幼苗的密度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线性拟合。[结果](1)研究区域中的单性木兰种群结构呈倒"J"型,种群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大量小龄级幼苗的分布预示其种群更新状况良好;(2)单性木兰种群除在小尺度上有微弱的随机分布外,其余所有尺度上都呈聚集分布;(3)郁闭度、土壤湿度和岩石裸露率是影响单性木兰种群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论]研究区域中的单性木兰更新种群状态良好,高强度的空间聚集分布主要是种子生物学特性和喀斯特生境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艾萨迪拉·玉苏甫   玉米提·哈力克   巴比尔江·迪力夏提   雷诚   魏建新   阿不都拉·阿不力孜   崔健泺   何熙祥  
【目的】分析胡杨种群在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竞争强度变化,探究种群空间结构对干旱环境的响应特征。【方法】在塔里木河下游3个断面处离河道1 000 m的范围内等距离布设15个50 m×50 m天然胡杨林样地,利用地面激光雷达(TLS)获取树木三维结构数据,并通过聚集指数(R)、丛生指数(I)、点格局函数g(r)等空间分布指标以及竞争指数(CI),分析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竞争强度。【结果】1)R和I指数表明,在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分布。2)各样地内在0~25 m半径r距离获取的g(r)函数值分析表明,大部分样地胡杨在r<5 m距离内基本呈现聚集分布格局,在r>5 m距离呈随机分布格局。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加,树木聚集分布的距离r会缩小。3)点格局函数g_(12)(r)结果表明,不同龄级胡杨树分布格局存在差异,中龄树主要呈聚集分布,其他龄级树呈随机分布;中龄树与幼龄树、成熟树之间存在正关联性,表现出相互促进关系,而其他龄级树木之间未呈现显著关联性。4)平均CI指数随离河道距离增大呈递减趋势,单木CI随胸径增大逐渐递减。【结论】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种群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格局,随着尺度的增加主要呈现随机分布特征。随离河道距离增大和地下水位逐步降低,导致树木密度降低和种内平均竞争强度变弱,树木呈衰退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