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5)
2023(4943)
2022(4234)
2021(3782)
2020(3243)
2019(7042)
2018(6994)
2017(12930)
2016(7416)
2015(8332)
2014(8169)
2013(8006)
2012(7382)
2011(6781)
2010(6877)
2009(6674)
2008(6711)
2007(6047)
2006(5344)
2005(5104)
作者
(23792)
(20044)
(19968)
(18984)
(12992)
(9721)
(9014)
(7671)
(7647)
(7305)
(6860)
(6641)
(6636)
(6600)
(6518)
(6258)
(6159)
(5933)
(5830)
(5823)
(5181)
(5104)
(4998)
(4678)
(4597)
(4493)
(4488)
(4482)
(4162)
(3993)
学科
管理(26894)
(23722)
经济(23656)
(22264)
(19651)
企业(19651)
(11091)
(10789)
方法(8443)
(7986)
(7043)
数学(6998)
数学方法(6926)
体制(6760)
(6619)
(6605)
财务(6600)
财务管理(6583)
业经(6549)
中国(6517)
环境(6440)
企业财务(6277)
(5626)
银行(5599)
(5442)
(5314)
(5289)
金融(5286)
(4645)
(4615)
机构
大学(110016)
学院(108783)
(41540)
经济(40594)
研究(39903)
管理(36433)
理学(31056)
理学院(30617)
管理学(30024)
管理学院(29826)
中国(29055)
科学(26337)
(24977)
(23427)
(22904)
(21606)
农业(19814)
业大(19651)
研究所(19481)
(17846)
财经(17598)
中心(17419)
(15852)
(14985)
(14382)
北京(13764)
经济学(13365)
(13291)
财经大学(13056)
农业大学(13034)
基金
项目(74208)
科学(57502)
基金(54466)
研究(49634)
(48945)
国家(48598)
科学基金(40938)
社会(31536)
(30076)
社会科(29837)
社会科学(29832)
基金项目(28651)
自然(27905)
自然科(27218)
自然科学(27201)
自然科学基金(26724)
(25077)
教育(22975)
资助(22012)
(18936)
编号(18275)
重点(17553)
(16222)
(15922)
成果(15861)
(15408)
计划(15296)
创新(15183)
科研(14726)
(14285)
期刊
(48465)
经济(48465)
研究(31562)
学报(25053)
中国(24724)
(24091)
(20234)
科学(19845)
大学(18328)
学学(17740)
农业(15571)
管理(15276)
(10730)
金融(10730)
财经(9518)
教育(9504)
(8126)
技术(7731)
(7705)
业大(7469)
(7192)
经济研究(7176)
业经(7068)
农业大学(6563)
问题(6252)
科技(5999)
财会(5180)
(5055)
会计(4956)
林业(4555)
共检索到167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鹏  薛世玉  李小飞  徐大平  崔之益  
[目的]为研究白木香受到胁迫的生长与防御过程,探明其结香过程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3年生白木香为对象,应用注射真菌菌剂与机械钻孔2种诱导结香方法对白木香进行制香,通过分析其调控生长与防御的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防御物质总酚与总萜含量以及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白木香对真菌侵染与机械损伤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在胁迫初期,与防御反应相关的激素茉莉酸、水杨酸、乙烯前体含量在胁迫处理组中显著升高,而与生长相关的激素赤霉素与生长素含量降低;在胁迫后期,茉莉酸、水杨酸与乙烯前体含量逐步降低,而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含量逐渐增加。胁迫处理初期的抗氧化酶活性与总酚、总萜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抗氧化酶活性增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总酚和总萜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增幅速率降低。胁迫处理1~3个月的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受到抑制,而胁迫处理第6个月时,光合与荧光得到恢复。[结论]当白木香受到真菌侵染与机械损伤胁迫时,激活防御反应的激素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同时次生代谢防御产物酚类与萜类增加,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随着时间的延长,白木香生长获得恢复,胁迫得到缓解。说明白木香结香过程是防御反应加强,产生沉香物质,且是生长与防御的动态平衡过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辉强  肖梦暄  安琪  郑芳玲  肖明霁  戴前颖  
分别设置了光胁迫、机械损伤胁迫、光胁迫+机械损伤胁迫3种胁迫处理方式以及鲜叶、无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提取、检测茶叶香气,通过感官审评和多元统计分析手段,比较各处理组采后茶叶香气的差异,同时对不同香型以及不同代谢途径的香气物质含量进行分析,探究不同胁迫处理对于采后茶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处理组茶叶的花果香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非胁迫处理组,且单一胁迫处理组的花果香物质含量高于复合胁迫处理组;光胁迫和机械损伤胁迫处理组的萜烯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光胁迫+机械损伤胁迫处理组;不同胁迫处理间的脂肪酸源香气物质含量并未呈现出明显的高低规律,但胁迫处理组高于均值的脂肪酸源香气物质含量普遍低于非胁迫处理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昊  冯佳佳  孙丹丹  闫青地  赵亚林  王珊  王平平  赵亚卓  王倩  王凤茹  董金皋  
为明确油菜素内酯(BR)增强玉米抗禾谷镰孢侵染的作用及机制,以玉米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分设喷施BR和未喷施BR的处理,在玉米喷施BR 10 d后,接种禾谷镰孢菌,调查比较喷施BR后玉米感染禾谷镰孢菌的发病情况,确定油菜素内酯提高玉米抗禾谷镰孢侵染的确切作用,结果表明,在未喷施BR的自然生长条件下,在玉米上接种禾谷镰孢,发现茎秆表面有明显的病原菌沿接种针孔侵染扩散的痕迹,玉米茎剖面内髓组织黑褐色严重,几乎整个节间均已被病原菌侵染;但在喷施BR 10 d后再接种禾谷镰孢,玉米茎剖面内的髓组织被病原菌侵染面积明显减少,发病明显减轻,说明BR提高了玉米抗禾谷镰孢侵染的能力。用含BR的PDA培养基培养禾谷镰孢,与对照相比,禾谷镰孢发育未受到明显的影响。BR处理后,玉米叶片脯氨酸含量增加,Real-time PCR分析编码脯氨酸合成酶的基因Zm P5CS的表达量,发现其表达量确实受BR的诱导。同时BR处理后玉米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增加,保护酶SOD和PAL活性显著增加,POD活性极显著增加。说明BR提高玉米自身抗逆性来提高抵抗禾谷镰孢侵染。油菜素内酯对禾谷镰孢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油菜素内酯提高玉米抗禾谷镰孢侵染的原因可能不是抑制禾谷镰孢的生长发育,而是通过提高玉米脯氨酸合成、保护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从而提高玉米自身免疫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雪青  张俊文  魏建华  王宏芝  李瑞芬  
以盐生植物野大麦、甜土植物中国春小麦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野大麦、小麦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含水量、地上和根部离子含量、脯氨酸含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胁迫浓度增加,野大麦的细胞膜透性、Na+含量、脯氨酸含量、Na+/K+、PEPCase活性增加,含水量、K+含量下降;但在相同盐胁迫条件下野大麦地上部和根部Na+含量明显低于小麦,而根中K+含量高于小麦,表明野大麦可能具有拒绝吸收Na+和维持高K+含量的能力;野大麦的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小于小麦,表明在盐胁迫下野大麦不是通过脯氨酸的积累来达到体内渗透平衡的;野大麦PEPCase活性增加明显高于小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伟华  龚亚明  宋兴舜  夏晓剑  王彦杰  周艳虹  师恺  李亚丹  喻景权  
【目的】研究黄瓜花叶病毒病(CMV)侵染胁迫下黄瓜重要功能基因表达和代谢途径响应。【方法】在结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性相关酶活性测定的基础上,应用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自主开发的黄瓜cDNA芯片研究黄瓜在CMV侵染胁迫下的基因表达谱变化,并对其中5个具有代表性的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进行检测,以验证cDNA芯片杂交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共获得67个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其中42个基因下调表达,25个基因上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涉及了许多重要代谢途径。许多与光合作用、氮同化相关的基因受到明显的抑制;而一些防御相关基因和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则诱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业民  马兰  李朝周  
以含有较多硫酸的硫酸、硝酸混合液(sulphur-rich acid,SRA)和较多硝酸的硫酸、硝酸混合液(nitric-rich acid,NRA)浸泡云杉针叶,研究这2种类型酸溶液在不同酸度下对云杉叶细胞膜及其保护系统损伤的机制。结果表明:酸胁迫24h,当溶液酸度在pH5.0~3.0时,细胞膜受伤害程度和脂质过氧化程度较低;当溶液酸度增加至pH2.0和pH1.0时,云杉叶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膜稳定指数显著降低。对比这2种类型酸胁迫,在酸溶液的酸度增加至pH1.0时,CAT和POD活性在2种酸胁迫间没有显著差别,但NRA酸胁迫云杉叶片SOD活性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SRA酸胁迫。这2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华  唐茜  黄毅  王小萍  
本文通过对名山白毫茶苗进行干旱处理并分析其生理生态响应机制。结果表明:①茶苗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响应机制为:生长速率的调整,即株高和基径生长速率显著减小,生物量的生产降低,且胁迫程度越重以及时间越长,下降幅度越大;植株构件的生物量显著降低,生物量分配格局改变,即根冠比提高。叶片结构特征具有向着耐旱演化的趋势,即叶片、角质层、栅栏组织均增厚;初步筛选出影响茶苗抗旱性的主要形态指标有:基径绝对生长量、株高绝对生长量、生物量生产、根冠比。②茶树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为:保护性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增加。初步筛选出茶苗的生理生化指标有:叶片含水量、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云  沈盎绿  
首先将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0、50、100、500、1000和5000 mg/L)悬沙中15d后,再将受试牡蛎转移到干净海水中恢复培养15 d,观察牡蛎的存活率,检测鳃丝中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鳃细胞DNA损伤情况和肌肉中RNA/DNA比率变化,探讨悬沙对牡蛎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沙暴露试验后,本研究所设悬沙浓度对牡蛎存活率几乎无影响,但当悬沙质量浓度≥500mg/L时,鳃丝中Na+-K+-ATP酶、SOD和CAT活性开始显著降低,鳃细胞中开始检测到明显的DNA损伤,反映牡蛎生长状况的RN...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球  吴际友  杨硕知  陈明皋  程勇  李志辉  杨柳  
为了筛选出外源亚精胺防御红椿干旱胁迫生理损伤的最佳浓度,以2年生红椿家系盆栽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外源Spd多浓度预处理+干旱胁迫处理试验,并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6个生理指标的观测数据和最佳浓度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4种外源亚精胺溶液对6个生理指标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防御效果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钰佩  高翠民  任彬彬  胡香玉  沈其荣  郭世伟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水分胁迫下不同氮素形态对水稻根系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及该过程中的调控因子。[方法]以‘汕优63’(杂交籼稻)和‘扬稻6号’(常规籼稻)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通过供应不同氮素形态以及100 g·L(-1)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氮素形态和不同水分条件对水稻根系解剖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供硝态氮营养水稻根系通气组织面积显著大于供铵态氮营养水稻,且其形成时间早于后者;与供铵态氮营养水稻相比,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供硝态氮营养水稻根系脯氨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静  曾学英  贺维  李佳泳  张炜  李晓清  
本试验研究了蓝花楹在15和4℃两种温度条件下,胁迫24 h(平均光强22 500 lx,湿度75%)后,多项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尝试从生理角度了解蓝花楹在低温逆境环境下的生长发育机制。结果表明:1蓝花楹在15℃条件下,胁迫8~12 d后,各项生理指标保持稳定,说明体内的耐冷调节机制与冷害达到了平衡;而随着低温4℃的持续胁迫,各项生理指标发生剧烈变化,表明4℃低温对蓝花楹的伤害程度远大于蓝花楹自身的修复速度。2 2种低温胁迫下,部分生理指标在3~5 d出现拐点,如净光合速率(Pn)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第3天显著降低,SOd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在第5天明显升高,推测3~5 d可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秀芳  刘盟盟  贾丽  马元丹  张汝民  高岩  
为了探讨放牧过程牲畜采食和践踏损伤对冷蒿ArtemisiA frigidA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对盆栽冷蒿枝叶采用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机械损伤的方式模拟放牧,测定了冷蒿叶片和根部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淀粉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损伤初期,轻度和中度处理后冷蒿叶片中蔗糖、葡萄糖和淀粉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贾丽  刘盟盟  张洪芹  臧晓琳  宝音陶格涛  高岩  张汝民  
放牧对草地植物的直接影响包括动物的采食和践踏。为了探讨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耐牧性,采用人工机械损伤(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方式处理盆栽冷蒿地上枝叶,分别测定冷蒿叶片和根系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质量摩尔浓度,同时测定了抗氧化防御酶和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机械损伤强度的增加,冷蒿叶片超氧阴离子(O_2·-)和过氧化氢(H_2O_2)质量摩尔浓度升高,膜质过氧化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机械损伤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在轻度和中度处理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青云  刘笑玮  焦裕冰  俞芳菲  申莉莉  杨金广  王凤龙  
【目的】b ZIP类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激素信号、抗病性及抗逆性等多种生物胁迫过程。前期研究表明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或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侵染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上调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因子NbbZIP28;NbbZIP28沉默导致病毒积累量上升,本研究旨在验证NbbZIP28对病毒侵染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烟草遗传转染创建NbbZIP28基因突变植株,以野生型植株为对照,分别浸润接种侵染性克隆TMV-GFP、摩擦接种TMV-GFP或CMV接种液,检测突变体植株对病毒侵染胁迫的敏感性变化,接种CMV后0—48 h,采用q 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基因的表达。本氏烟接种TMV 24 h、接种CMV 48 h后,在接种叶上浸润融合蛋白NbbZIP28-GFP,瞬时表达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病毒诱导NbbZIP28蛋白的水解激活;采用在线搜索工具Plant CARE分析NbbZIP28启动子区域中参与防卫和应激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CRISPR/Cas9定点敲除NbbZIP28后,目的基因靶位点缺失了10个碱基,导致翻译错误、蛋白功能变化。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转基因阳性植株与野生型无显著的表型差异。植株接种TMV-GFP后4—8 d,突变体中的病毒浸润斑亮度或初侵染点数目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扩展至新叶的速度较快。接种CMV后12—48 h,突变体中UPR相关基因Bi P、PDI、CAM及NbbZIP28下游基因NF-YC2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5—7 d突变体中的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花叶及皱缩症状更显著。蛋白质序列比对分析显示NbbZIP28具有与拟南芥Atb ZIP28相同的S1P和S2P蛋白酶水解位点。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接种清水对照相比,TMV或CMV侵染显著促进了全长的融合蛋白NbbZIP28-GFP在S1P和S2P位点发生裂解。NbbZIP28启动子序列中包含5个参与热应激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heat stress response element,HSE)、3个参与低温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low temperature response element,LTR)、1个参与防卫和应激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TC-rich repeats)。【结论】病毒侵染促进NbbZIP28的水解激活并上调相关的UPR基因;NbbZIP28敲除导致植株对病毒的敏感性上升,病毒诱导的UPR基因表达被抑制。NbbZIP28为病毒侵染胁迫下的UPR调控因子,在病毒侵染早期通过上调UPR信号和提高寄主基础防卫反应而延缓病毒的侵染和增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屈坤杰  李鹏  邓燕莉  王雨鑫  王济红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处理对豹皮樟扦插苗相关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制定其大田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通过自然干旱的方法模拟干旱胁迫,以豹皮樟3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不同干旱胁迫处理扦插苗的相关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土壤体积持水量与扦插苗的根系活力显著负相关,与春梢长度、春梢重量、根系干重和一级侧根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773、0.578、0.754、0.822和0.706。轻度干旱胁迫对豹皮樟春梢和根系生长无显著影响。处理组扦插苗的光合作用能力均较CK下降;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的光合午休时间为11:00—13:00,较CK的光合午休时间提前;轻度干旱胁迫无明显午休现象,在13:00后光合作用能力增强。豹皮樟扦插苗通过降低氮代谢速率适应干旱逆境,扦插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2和-0.832;可溶性糖含量在中度胁迫条件下最高(111.49%),Pro含量在重度胁迫条件下最高(0.249%),轻度胁迫条件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和Pro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豹皮樟扦插苗叶片的SOD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和MDA浓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和0.712;POD酶活性与土壤体积持水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8,Pro含量与土壤体积持水量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2;豹皮樟扦插苗在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光合和呼吸代谢变缓,SOD酶将O~(2-·)歧化成H_2O_2的能力下降,以降低叶片细胞中H_2O_2和MDA等有害物质的积累来适应逆境。【结论】豹皮樟扦插苗具有抗轻度干旱胁迫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