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8)
2023(6515)
2022(5554)
2021(5182)
2020(4294)
2019(9860)
2018(9809)
2017(18715)
2016(10375)
2015(11662)
2014(11935)
2013(11612)
2012(10837)
2011(9873)
2010(10210)
2009(9986)
2008(10231)
2007(9332)
2006(8565)
2005(8232)
作者
(29649)
(24849)
(24629)
(23655)
(15803)
(11803)
(11010)
(9485)
(9402)
(9072)
(8521)
(8300)
(8046)
(7936)
(7916)
(7646)
(7320)
(7162)
(7102)
(7024)
(6451)
(5977)
(5964)
(5762)
(5580)
(5506)
(5459)
(5446)
(5013)
(4894)
学科
(40349)
经济(40257)
管理(37972)
(33032)
(29269)
企业(29269)
(15280)
(14851)
方法(14724)
中国(12026)
(11411)
数学(11327)
数学方法(11072)
业经(10848)
(10084)
(9479)
(9134)
财务(9099)
财务管理(9073)
(8900)
银行(8893)
理论(8791)
企业财务(8613)
体制(8541)
(8465)
(8087)
金融(8085)
(7192)
贸易(7188)
(7154)
机构
大学(156648)
学院(154195)
(64875)
经济(63370)
管理(57908)
研究(51966)
理学(48707)
理学院(48154)
管理学(47349)
管理学院(47054)
中国(41823)
(36331)
(33217)
科学(28831)
财经(27161)
(25995)
(24785)
(24365)
中心(23563)
研究所(22632)
北京(21454)
经济学(20605)
(20505)
(20379)
师范(20230)
财经大学(20000)
(19707)
(18722)
业大(18592)
经济学院(18193)
基金
项目(93092)
科学(74298)
研究(71195)
基金(68520)
(58362)
国家(57856)
科学基金(50002)
社会(46671)
社会科(44071)
社会科学(44061)
基金项目(35261)
(35208)
教育(33416)
自然(30564)
自然科(29834)
自然科学(29826)
(29763)
自然科学基金(29304)
编号(28724)
资助(27956)
成果(25912)
(23776)
(21655)
重点(21286)
课题(20740)
(19475)
(19282)
教育部(19278)
国家社会(19267)
(19206)
期刊
(80333)
经济(80333)
研究(52302)
中国(33921)
(30729)
管理(24493)
学报(20764)
科学(20279)
(20230)
教育(19066)
(17672)
金融(17672)
大学(16911)
学学(15726)
财经(14855)
技术(12878)
(12816)
农业(12671)
业经(12006)
经济研究(11673)
问题(10742)
(8599)
理论(7727)
会计(7641)
财会(7406)
现代(7255)
(7242)
(7159)
国际(7032)
技术经济(6943)
共检索到249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成群  
诺斯早期的制度变迁理论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价格理论"基础之上,这样的"价格理论"在解释荷兰、英国走向成功的案例时,却表现得有些失语,于是他不得不将产权变化归因于超经济的国家力量。诺斯的国家理论也存在一个缺陷,即无法解释低效率产权的存在。为此,他又引入奥尔森的白搭车理论试图完善自己的国家理论。这种完善虽没起到多少效果,但却使诺斯经由白搭车理论的引领,切入到了意识形态的范畴,由此开启了他后期制度变迁理论注重研究心智、认知及信念的闸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德步  
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与诺斯高德步美国新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的不少思想受到马克思的深刻影响。通过对马克思和诺斯有关理论的比较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制度变迁。高德步,1955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经济学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飞  
诺斯认为在其新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实绩》一书中,“制度理论得到了最透彻的阐发”。该书的出版不仅在西方经济学界,而且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有关经济增长的诸种模型中,制度因素一直被看成是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排除在模型之外,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晓艳  
继续深化改革,解决已显露出的深层矛盾,需要改革主客体从认知、文化层面加强理解与共识。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纳入新古典经济分析中,指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形成了早期的制度变迁理论。从静态的制度均衡模型到动态的制度变迁演化理论,诺斯所强调制度与文化、学习和认知的联系对我们有很大启示。为了深化改革,解决矛盾,促进经济增长,我们有必要结合这些理论从认知路径依赖、文化模式层面对改革进行深入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秀蓉  刘光岭  
制度是博弈的纳什均衡。一般而言,博弈主体响应获利机会,产生了对新制度的诱致性需求,开始制度创新活动。但在随后的逐利博弈中,由于利益分割的对抗性,却可能使博弈陷入囚徒困境,表现为无序竞争下的激烈的利益冲突。随着冲突的加深,各个博弈主体产生了更强烈的对新制度——合作规则的渴望,表现为制定规则的讨价还价行为,并附以实施惩罚战略的承诺,但规则往往一再被破坏,因为此时新制度尚未达到纳什均衡,因而难以被遵守。于是,人们试图寻求某种强制性措施——可置信的承诺行动,以求改变收益支付,从而改变博弈均衡,使博弈在集体理性下达到纳什均衡——即新制度最终形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左金隆  
关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方法论,有观点认为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范式为基点。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它属于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修正的经济人假设;二、非零交易成本假设;三、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工具的继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根良  
本文通过对凡勃仑传统制度变迁理论与诺思近期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比较, 证明了两者在分析框架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而凡勃仑传统所包含的思想比诺思近期研究更具原创性。作者认为, 旧制度学派为制度经济学的深入发展将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借鉴, 但其理论结构亟需更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伟  黄上国  
以体制转轨动态进程模型为基础 ,通过对市场结构进一步细分 ,提出了一个新的制度变迁模型 ,并用此模型分析了履行“入世”承诺对中国制度变迁的作用。分析表明 ,履行“入世”承诺对我国市场化制度转型进程具有加速效应。加速效应主要与WTO承诺的两个具体效应联系在一起 :一个是市场准入效应 ,另一个是公平竞争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荣  
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为人们提供了正面的激励,促进了经济增长,所以制度是重要的。通过对诺思国家理论的延伸,我们得出结论,产权制度内生于资源的约束。一般情况下,贫乏的物质资源环境更可能导致无效率产权制度的出现。因此在进行比较制度分析时,应该深入到更基本的层面,看到制度背后的约束条件,即经济社会的资源状况。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蒋雅文  
制度变迁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以凡勃伦为创始人的开创性历史时期 ,制度的概念得以创立并用“累积因果论”来解释制度的变迁。第二个时期是以约·莫·克拉克为代表对制度变迁理论继承和发展的时期 ,涉及到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分析 ,制度与技术相互作用等问题。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科斯、诺思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蓬勃发展时期 ,研究成果卓著。当然还应包括马克思、博弈论者、混沌经济学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论解释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方朝晖  
Pathdependence还是Lock─in──道格拉斯·C·诺斯论制度变迁的两条轨迹方朝晖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C.North,1920-),1993年诺日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当今西方经济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曹正汉  
凡勃伦、哈耶克、诺斯分别以不同的方法将社会价值观整合到制度变迁理论模型之中。凡勃伦认为 ,社会成员共同的思想习惯构成制度系统之基本原则 ,思想习惯随环境与技术变迁而变化 ,进而引起制度演进。哈耶克把人们普遍信奉的思想观念视为决定制度系统形成机制与演进方向的主要因素 ,并且区分两种不同思想观念 (进化论理性主义与建构论唯理主义 )与两种不同的制度形成机制。诺斯以理性选择模型为基础构建制度变迁理论 ,再引入价值观和人的精神需要动机来修正和补充理性选择模型。但是 ,三位学者均未能将社会价值观的作用完整地纳入理论模型 ,他们的理论具有共同的局限 ,他们都忽略了人的自我实现动机和人性中良知的力量对制度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和旺  
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经历了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诺思逐渐认识到他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差别及路径依赖现象的认知-制度-经济层面的传递机制,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该理论强调了政治过程影响制度选择,制度变迁是一个适应性学习的过程,制度的非效率是历史的常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明东  曾繁华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的路径在短期内是不确定的,而在长期中是难以逆转的。但制度变迁的路径怎样从短期中的不确定性演变为长期中的确定性,该理论却没有正面的回答。恩格斯的合力理论与方法在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方向时对制度变迁方向的确定性给予深刻的论述。本文拟就恩格斯合力理论与方法,考察制度变迁方向的确定性,进而建构制度变迁方向确定性的几何模型,导出制度变迁之后所建立新制度安排的均衡点,达到新制度安排的帕累托状态。这对我国现有制度的改革方向以及新制度安排的建立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