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8)
- 2023(10808)
- 2022(9009)
- 2021(7996)
- 2020(6436)
- 2019(14442)
- 2018(13950)
- 2017(25855)
- 2016(14169)
- 2015(15442)
- 2014(15020)
- 2013(14871)
- 2012(14253)
- 2011(13119)
- 2010(13140)
- 2009(11899)
- 2008(11605)
- 2007(10343)
- 2006(9357)
- 2005(8654)
- 学科
- 济(62644)
- 经济(62576)
- 业(37073)
- 管理(36458)
- 企(27000)
- 企业(27000)
- 方法(20745)
- 中国(20565)
- 地方(19384)
- 农(19235)
- 数学(18040)
- 数学方法(17865)
- 业经(15106)
- 学(14378)
- 农业(13530)
- 贸(13117)
- 贸易(13106)
- 财(12846)
- 易(12665)
- 融(11014)
- 金融(11014)
- 银(10973)
- 银行(10916)
- 发(10908)
- 地方经济(10887)
- 环境(10865)
- 制(10841)
- 行(10604)
- 技术(10220)
- 产业(8491)
- 机构
- 学院(204380)
- 大学(203442)
- 济(83854)
- 经济(82204)
- 研究(81303)
- 管理(72252)
- 理学(61840)
- 理学院(61017)
- 中国(60345)
- 管理学(59809)
- 管理学院(59471)
- 科学(54052)
- 农(49256)
- 京(45190)
- 所(43986)
- 研究所(40346)
- 农业(39186)
- 业大(37863)
- 财(36001)
- 中心(35903)
- 江(32198)
- 院(29827)
- 北京(28812)
- 财经(28056)
- 省(27794)
- 范(27240)
- 师范(26718)
- 科学院(25624)
- 经(25536)
- 州(25488)
- 基金
- 项目(140486)
- 科学(108876)
- 基金(100624)
- 研究(94520)
- 家(92682)
- 国家(91870)
- 科学基金(75847)
- 社会(60165)
- 社会科(57033)
- 社会科学(57020)
- 省(56570)
- 基金项目(53237)
- 自然(51178)
- 自然科(49966)
- 自然科学(49948)
- 自然科学基金(49068)
- 划(48618)
- 教育(41733)
- 资助(40407)
- 发(36593)
- 编号(35478)
- 重点(32718)
- 创(29710)
- 部(29378)
- 计划(29338)
- 发展(27974)
- 创新(27865)
- 成果(27722)
- 科研(27607)
- 展(27517)
共检索到317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猛 胡凤明 屠焰 刁其玉
【目的】通过探究白头翁皂苷B4对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选取6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0(C组)、15(A1组)、30(A2组)、45(A3组)mg·d~(-1)的白头翁皂苷B4。试验周期为56d。在犊牛14、28、42和56日龄晨饲前称量体重,并在28、42和56日龄晨饲后2 h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分别在42和63日龄进行两期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能氮代谢指标。【结果】(1)白头翁皂苷B4对哺乳期犊牛体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犊牛14—28日龄的平均日增重与白头翁皂苷B4呈显著正相关(P<0.05),饲料转化比与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A3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P<0.05),饲料转化比显著低于C组(P<0.05)。(2)A3组犊牛7—56日龄和7—14日龄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P<0.05),A2组犊牛15—28日龄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P<0.05),白头翁皂苷B4的作用效果与添加剂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5)。(3)断奶前,A3组犊牛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C组(P<0.05),A2组犊牛干物质采食量有低于C组的趋势(0.05≤P<0.10),犊牛的干物质采食量随白头翁皂苷B4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断奶后,A2组犊牛的DM和NDF的表观消化率有高于A1组的趋势(0.05≤P<0.10),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1组(P<0.05);A2组犊牛EE的表观消化率有随白头翁皂苷B4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0.05≤P<0.10)。(4)断奶前,C组犊牛摄入总能显著高于A3组(P<0.05),同时有高于A2组的趋势(0.05≤P<0.10),A1组犊牛摄入总能也显著高于A3组(P<0.05);断奶后,C组犊牛粪能有高于A2组的趋势(0.05≤P<0.10),A2组总能消化率有高于A1组的趋势(0.05≤P<0.10),总能代谢率显著高于A1组(P<0.05),且有高于C组的趋势(0.05≤P0.05),C组摄入总氮显著高于A3组(P0.05)。(6)四组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哺乳期犊牛代乳品中添加白头翁皂苷B4可以显著提高哺乳期犊牛14—28日龄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和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也可以提高断奶后犊牛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促进对总能的消化率和代谢率,同时对犊牛瘤胃发酵指标没有不良影响。综合考虑,推荐添加剂量为45 mg·d~(-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国栋 郝小燕 张暄梓 刘森 张宏祥 田光元 张建新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对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48只体重相近(22.03±1.30)kg、3月龄左右的杜泊×小尾寒羊杂种公羔,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胍基乙酸(guanidineacetic acid,GAA)(0或900 mg·kg~(-1))和甜菜碱(betaine,BT)(0或5 g·d~(-1))。试验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GAA组、BT组和GAA+BT组。试验期共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正试期第1天晨饲前称量体重作为初始体重(IBW),正试期内记录每只羊的日采食量、剩料量;正试期结束当日晨饲前先采血后空腹称重,作为终末体重(finwal body eight,FBW),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效率(FE);血清用于肌酸代谢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乳酸含量测定。试验结束当天正常饲喂试验羊,3h后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消化酶活性以及功能微生物菌群定量。【结果】(1)饲粮中添加GAA日增重(ADG)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BT则显著提高了ADG(P<0.05)。饲粮中添加GAA或BT显著提高了饲料效率(FE)(P<0.05),且饲粮中添加GAA和BT对ADG和FE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2)饲粮中添加GAA或BT显著降低了瘤胃液pH(P0.05)。(3)饲粮中添加GAA或BT显著提高羔羊瘤胃液中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的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原虫的数量(P<0.05)。饲粮中添加BT显著降低了产甲烷菌的数量(P0.05)。(4)饲粮中添加GAA或BT显著提高瘤胃蛋白酶活性(P<0.05),添加BT则显著提高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α-淀粉酶活性(P<0.05)。(5)饲粮中添加GAA或BT显著提高血清中肌酸含量(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GAA或BT可以促进瘤胃发酵,增加瘤胃功能微生物菌群数量,提高瘤胃微生物酶活性,提高血清中肌酸含量,并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但与单独添加GAA或BT相比,GAA和BT组合添加对羔羊的生长性能没有进一步的提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一丹 庄万兰 王旭 郭新羽 冉涛
本研究旨在综合已有文献数据,利用Meta分析评估冷暖季精料补饲对放牧牦牛(Bos mutus)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最终纳入19篇放牧牦牛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冷、暖两季精料补饲均显著提高放牧牦牛生长性能(P = 0.001),冷季补饲效果更佳。经亚组分析发现,青年牦牛(18-30月龄)在冷、暖两季精料补饲后平均日增重(ADG)的提高效果均为最佳(P = 0.001),冷季精料水平 > 2 kg·(head·d)-1组牦牛的ADG提升最显著(P = 0.014),暖季自由采食组牦牛ADG的提升效果最显著(P = 0.001)。补饲精料可显著提高牦牛瘤胃内氨态氮(NH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丙酸和丁酸摩尔百分比(P = 0.001),显著降低瘤胃pH(P = 0.016)和乙酸摩尔百分比(P = 0.013)。本研究从统计层面证实精料补饲可以改善牦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为放牧牦牛的精准补饲、饲养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陈旭伟 王梦芝
【目的】研究利用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内纤维降解菌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2×4因子体外培养试验设计,因子一为对照组(不添加皂苷)和添加皂苷组(添加0.3%茶皂素和0.03%丝兰皂苷的混合物),因子二为不同精粗比水平(20﹕80、40﹕60、50﹕50及60﹕40),研究不同精粗比以及皂苷条件下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茶皂素和丝兰皂苷的混合物能降低瘤胃pH,且精粗比为20﹕80时差异极显著(P<0.01);能够增加乙酸、丙酸、丁酸以及TVFA的浓度,但从各成分所占比例来看,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的添加降低了乙酸和丁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增加了丙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因此降...
关键词:
茶皂素 丝兰皂苷 瘤胃发酵 瘤胃微生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翱翔 王锋 冯旭 聂海涛 李奉哲 王金刚 王恒昌 朱刚 王子玉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育成期湖羊母羊生长性能、组织硒含量和瘤胃发酵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6月龄、平均体质量(27.95±0.27)kg湖羊母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分栏饲喂),分别饲喂不同硒源和硒水平的全混合(TMR)日粮。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5 mg·kg(-1)酵母硒(0.5 SY组)、0.3 mg·kg(-1)酵母硒(0.3 SY组)和0.3 mg·kg(-1)亚硒酸钠(0.3 SS组),试验期70 d。[结果]与C组相比,
关键词:
湖羊 硒 生长性能 肉质 瘤胃发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孔凡林 李媛 付彤 刁其玉 屠焰
【目的】蛋氨酸羟基异丙酯(HMBi)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补充反刍动物日粮中缺乏的蛋氨酸(Met),尽管HMBi拥有过瘤胃特性,但仍有部分在瘤胃中降解。研究拟探究HMBi对犊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体重在(101±10)kg的84日龄断奶后荷斯坦母犊牛并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PC,0.40%Met)和蛋氨酸扣除组(PCMet,0.28%Met),通过减少PCMet组日粮中HMBi的添加使Met含量较PC组少30%。试验期97 d,其中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于试验0、90 d测定犊牛体重,正试期每天记录采食量,在试验90 d收集血清样品和瘤胃液样品用于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测定。【结果】(1)与PC组相比,PCMet组犊牛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Met含量有降低的趋势(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聪 黄应祥 刘强 霍文婕 杨文柱 张拴林
【目的】研究丙三醇对西门塔尔牛瘤胃发酵、尿嘌呤衍生物含量、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能量代谢及氮平衡的影响。【方法】选用8头体重450kg、年龄3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重复拉丁方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丙三醇100、200和300g·d-1。【结果】日粮添加200g·d-1和300g·d-1丙三醇,瘤胃pH、乙酸/丙酸比例和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0g·d-1组(P<0.05),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丙酸和丁酸摩尔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g·d-1组(P<0.05);200g·d-1和300g·d-1丙三醇组玉米秸秆DM、OM、NDF、...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华金玲 从光雷 郭亮 陈传斌 宋春明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构树作为粗饲料来源对黄淮白山羊瘤胃发酵特性、消化代谢、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健康、体质量接近、5月龄的黄淮白山羊,设计构树占粗饲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BP_(25))、50%(BP_(50))、75%(BP_(75))以及0(BP_0),共4组,每组设5个重复,试验期60 d。[结果]添加构树各组瘤胃p H值与BP_0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NH_3-N浓度均显著高于BP_0组(P<0.05),BP_(25)、BP_(50)、BP_(75)较BP_0组分别增加21.30%、25.18%和38.92%;BP_(75)组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比BP_0组增加22.82%,BP_(25)、BP_(75)组MCP含量与BP_0组间差异显著(P0.05),BP_(25)组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高于BP_(50)、BP_(75)组,其中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与BP_(75)组间差异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与BP_(50)组间差异显著(P0.05)。添加构树各组进食氮、可消化氮、沉积氮含量均显著高于BP_0组(P<0.05),BP_(25)组的氮利用率最高,且与其他各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BP_(25)、BP_(50)组试验羊平均日增重(ADG)、胴体质量及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对BP_0(P<0.05)。随着构树添加量增加试验羊的肌肉嫩度和系水力显著提高(P<0.05),BP_(50)组的熟肉率最高且与其他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BP_(50)组试验山羊后腿肌肉肉色a~*值和背最长肌亮度L~*值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当构树与青贮玉米的搭配占比为25%~50%时,更有利于促进黄淮白山羊瘤胃发酵和提高氮利用率,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羊肉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杰杰 赵红波 游伟 成海建 刘晓牧 万发春 孙国强 宋恩亮 刘倚帆
【目的】旨在探讨饲粮中不同油菜籽添加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肉牛育肥过程中合理使用油菜籽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18月龄、平均初始体重为(447±35.67)kg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40头,依据饲粮中油菜籽含量随机分为对照组(0%)、低菜籽组(8.7%)、中菜籽组(17.4%)、高菜籽组(26.0%),预饲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称重,计算饲料成本,并采集瘤胃液和血液分别用气相色谱法、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和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用SAS9.2软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水平 王文娟 王加启 谭支良 龚月生
选择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不同精粗比日粮,研究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发酵及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pH值,氨氮质量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的浓度和乙酸/丙酸、(乙酸+丁酸)/丙酸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5);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奶牛乳产量、4%标准乳产量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而乳脂、乳蛋白、乳糖...
关键词:
日粮精粗比 瘤胃发酵 泌乳性能 奶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子奇 姚小鹤 王之盛 胡瑞 邹华围 肖鉴鑫 左之才 彭全辉 梁秀容 邓文松 王成 左家学
为研究去势和热应激对筠连黄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用18头16月龄、体重相近((292.35±28.71) kg)的不同去势程度筠连黄牛(全去势FCG、半去势HCG、假手术SOG),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根据试验期间牛舍温湿度指数(THI),分为热应激期(7、8月)和非热应激期(9月),分析去势和热应激对黄牛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牛舍THI、肉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均显著提高(P<0.05)。2)去势和热应激均显著提高血清热休克蛋白70、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雌二醇浓度(P<0.05),而睾酮、甲状腺素(T4)、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且除血清葡萄糖、T4和LDL-C外,去势和热应激对其他血清指标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3)全去势和热应激均显著降低肉牛平均日增重(ADG),且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4)热应激期,去势显著降低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钙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而热应激消除后,去势显著提高了T-AOC含量(P<0.05)。5)去势和热应激均显著提高瘤胃pH(P<0.05),显著降低氨态氮(NH_3-N)、乙酸(AA)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P<0.05),且去势和热应激对瘤胃pH、NH_3-N、AA和TVFA浓度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上,公牛去势和热应激均会影响机体性激素分泌和养分表观消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性能,为热应激期肉牛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米见对 郭旭生 周建伟 辛国省 张莹 朱玉环 龙瑞军
【目的】研究不同氮水平日粮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和氮组分的影响。【方法】选用4头体重(148.5±9.2)kg的3岁去势公牦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饲喂4种氮水平日粮:低氮(A:35.92 g.d-1)、中低氮(B:49.44 g.d-1)、中高氮(C:61.28 g.d-1)和高氮(D:72.48 g.d-1)。试验分为4期,每期20 d。在最后1 d,于饲喂前(07:30)和饲喂后(10:00、12:00、14:00和16:00)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液中各发酵指标及氮组分。【结果】日粮不同氮水平处理间牦牛瘤胃pH无显著差异(P>0.05),肽氨基氮、可溶性蛋白氮、游离氨基氮、总挥发性脂肪酸和...
关键词:
牦牛 氮水平 瘤胃 氮组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丽芳 斯琴毕力格 敖长金
【目的】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菊科植物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研究其对瘤胃中乙酸、丙酸、丁酸等发酵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CLA合成的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B.fibrisolvens)和蛋白溶解梭菌Clostridium proteoclasticum(C.proteoclasticum)的影响,旨在阐明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瘤胃发酵的作用,并从瘤胃层次探明其对牛奶中CLA合成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5头体重为(600±29)kg、胎次2-3、泌乳期(158±3)d及泌乳量(22.8±1.8)kg·d-1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试验牛统一管理,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每天饲喂2次、挤奶2次(早上4:30、下午16:30)。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组,分别是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每组5头牛。试验1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的添加量为96 g/(d·头),试验2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的添加量为160 g/(d·头)。试验期40 d,前9 d为预饲期,10—40 d为正式期。【结果】奶牛日粮中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可以增加瘤胃中pH值,其中两个试验组pH值分别增加了2.63%和8.61%,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均降低了瘤胃中VFA的含量,除异戊酸和戊酸低剂量黄花蒿乙醇提取物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组乙酸、丙酸、丁酸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均增加了瘤胃液相和瘤胃液混合物中B.fibrisolvens的相对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均降低了瘤胃液相和瘤胃固相中C.proteoclasticum的相对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奶牛日粮中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影响瘤胃发酵,对瘤胃不同内容物中B.fibrisolvens和C.proteoclasticum影响不同,总体趋势是增加瘤胃中B.fibrisolvens的相对百分比,降低瘤胃中C.proteoclasticum的相对百分比,有利于调控CLA的生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红枫 严昌国 孟庆翔
通过活体外发酵试验 (试验 1)和育肥屠宰试验 (试验 2 )评价饲喂酒精发酵玉米饲粮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延边育肥牛血液生理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未发酵玉米饲粮 (CK1)相比 ,酒精发酵玉米饲粮(AFCD)干物质消化率 (DMD)没有差异 (P >0 5 ) ,但细胞壁消化率 (NDFD)提高了 9 7个百分点 (P 0 12 ) ,但产气速度高于CK1(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侍宝路 郑楠 张养东 范彩云 张幸开 王秀敏 秦俊杰 张运海 程建波
为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柴胡提取物对热应激条件下泌乳后期荷斯坦奶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照产奶量、泌乳天数及胎次相同的原则将48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各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2.5和5.0g/kg柴胡提取物(干物质基础),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热应激条件下,柴胡提取物对瘤胃pH,氨氮含量,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乙酸/丙酸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0.5g/kg组的菌体蛋白含量显著高于2.5和5.0g/kg添加组(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