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1)
- 2023(5340)
- 2022(4435)
- 2021(3870)
- 2020(2920)
- 2019(6665)
- 2018(6531)
- 2017(12139)
- 2016(6506)
- 2015(7196)
- 2014(7288)
- 2013(7361)
- 2012(7331)
- 2011(6893)
- 2010(7134)
- 2009(6495)
- 2008(6362)
- 2007(5823)
- 2006(5497)
- 2005(5321)
- 学科
- 济(35935)
- 经济(35905)
- 业(16304)
- 地方(16050)
- 管理(15169)
- 中国(14211)
- 农(11255)
- 企(10679)
- 企业(10679)
- 业经(9505)
- 地方经济(9311)
- 发(8525)
- 农业(8059)
- 融(7491)
- 金融(7491)
- 银(7217)
- 银行(7209)
- 行(7148)
- 方法(6670)
- 发展(6375)
- 展(6355)
- 环境(6216)
- 贸(5957)
- 贸易(5946)
- 制(5831)
- 学(5810)
- 易(5637)
- 技术(5621)
- 数学(5304)
- 数学方法(5261)
- 机构
- 学院(96334)
- 大学(92924)
- 济(41409)
- 经济(40470)
- 研究(40154)
- 管理(32668)
- 中国(31104)
- 理学(26376)
- 理学院(25982)
- 管理学(25586)
- 管理学院(25396)
- 科学(23893)
- 京(21736)
- 所(21228)
- 研究所(18881)
- 财(18686)
- 农(18008)
- 中心(17644)
- 江(16641)
- 范(15238)
- 师范(15091)
- 北京(14645)
- 院(14450)
- 州(13917)
- 省(13728)
- 农业(13683)
- 财经(13511)
- 业大(13013)
- 科学院(12475)
- 发(12309)
- 基金
- 项目(57085)
- 研究(44619)
- 科学(44573)
- 基金(38283)
- 家(33020)
- 国家(32656)
- 社会(27856)
- 科学基金(27280)
- 社会科(26393)
- 社会科学(26390)
- 省(24392)
- 划(19851)
- 发(19818)
- 基金项目(19759)
- 教育(19423)
- 编号(18740)
- 发展(16342)
- 展(16014)
- 成果(15729)
- 自然(15463)
- 资助(15338)
- 自然科(15054)
- 自然科学(15052)
- 自然科学基金(14751)
- 课题(14436)
- 重点(13294)
- 创(12044)
- 年(11763)
- 部(11646)
- 创新(11264)
共检索到170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龙明勇
白发外婆龙明勇上春,一场重感冒突然袭击了外婆那生长在田间地头的生命。90岁的外婆大病高烧意味着什么?记起童年那段挂在树梢的故事:偷摘了树上稚气未脱的阳冬梨,还跟从庄稼地里荷锄晚归的外婆扯谎说,"外孙在行,没爬大树,没偷吃阳冬梨"。外婆弯腰闻闻残留在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柳青 刘莺
为了筛选白发藓繁殖的适宜台垫和基质,提高白发藓人工繁殖率和质量,将白发藓分别在5种苔垫(苔纤布、毛毡布、无纺布、海绵、三维苔纤布)和6种基质(陶粒、鹿沼土、蛭石、植金石、赤玉土、珍珠岩)上断茎繁殖120d,考察白发藓的生物量、颜色评分、叶绿素含量和覆盖度4个指标。结果表明:白发藓在苔纤布上生物量为2064 g/m~2,颜色评分为4.33分,叶绿素含量为2.16 mg/L,覆盖度为50.33%;在赤玉土上生物量为9072 g/m~2,颜色评分为8分,叶绿素含量为3.15 mg/L,覆盖度为83.31%,白发藓生长适宜的苔垫和基质分别为苔纤布和赤玉土。
关键词:
白发藓 断茎繁殖 苔垫 基质 微景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柳青 刘莺
为了筛选白发藓繁殖的适宜台垫和基质,提高白发藓人工繁殖率和质量,将白发藓分别在5种苔垫(苔纤布、毛毡布、无纺布、海绵、三维苔纤布)和6种基质(陶粒、鹿沼土、蛭石、植金石、赤玉土、珍珠岩)上断茎繁殖120d,考察白发藓的生物量、颜色评分、叶绿素含量和覆盖度4个指标。结果表明:白发藓在苔纤布上生物量为2064 g/m~2,颜色评分为4.33分,叶绿素含量为2.16 mg/L,覆盖度为50.33%;在赤玉土上生物量为9072 g/m~2,颜色评分为8分,叶绿素含量为3.15 mg/L,覆盖度为83.31%,白发藓生长适宜的苔垫和基质分别为苔纤布和赤玉土。
关键词:
白发藓 断茎繁殖 苔垫 基质 微景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建 武夷山
借鉴睡美人指数(B指数)基本框架,通过将考察对象"年度被引次数"优化为"年度被引次数累积百分比",提出Bcp指数,重新定义唤醒时间、睡眠深度和唤醒强度。通过识别"Science"和"Nature"上的睡美人文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Bcp指数继承了B指数对那些非常显著的睡美人文献高度敏感的优点。Bcp指数框架下计算出的唤醒时间更符合实际情况,而B指数框架下的唤醒时间易被延迟估计。Bcp指数考虑了观察期内论文全部的引文曲线,规避了B指数无法反映年度被引次数达到最大值以后的引文曲线的缺点。Bcp指数对论文发表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建 武夷山
借鉴睡美人指数(B指数)基本框架,通过将考察对象"年度被引次数"优化为"年度被引次数累积百分比",提出Bcp指数,重新定义唤醒时间、睡眠深度和唤醒强度。通过识别"Science"和"Nature"上的睡美人文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Bcp指数继承了B指数对那些非常显著的睡美人文献高度敏感的优点。Bcp指数框架下计算出的唤醒时间更符合实际情况,而B指数框架下的唤醒时间易被延迟估计。Bcp指数考虑了观察期内论文全部的引文曲线,规避了B指数无法反映年度被引次数达到最大值以后的引文曲线的缺点。Bcp指数对论文发表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国振
介绍了‘美人’梅的引进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1987年陈俊愉、黄国振从美国引进‘美人’梅,经过8年的观察研究后,1994年开始进入发展阶段。经过15年的推广,到目前为止,据统计已有6千万以上的‘美人’梅苗推广到中国大陆地区的所有省、自治区。从广东、云南到辽宁、黑龙江,从江苏、浙江到新疆、西藏,都有‘美人’梅的种植。中国已成为‘美人’梅种植最多的国家。
关键词:
‘美人’梅 引进 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Q问题某公司是一个年产值3亿元的中等规模企业,生产润滑脂类产品,企业成立20年来,随着产品线的扩充,产品分为两大系列:桶装和箱装两类产品,虽经整合,仍有200余个规格品种,每天平均发货约20个客户左右,每个客户要货约10~20种产品,70%以上发配货车。由于每天发货量较大,规格又比较多,几乎三天两头有客户反馈错漏发货,搞得企业焦头烂额。实际原因究竟是仓库错漏发,还是运输途中出现问题,抑或客户反馈信息有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德华在《科学时报》4月18日撰文指出,关于SCI的讨论和争议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国家也在这种争议中取得了SCI论文数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的好成绩。当然,SCI论文在我国当今引发的问题很多。但不管怎样。在学界的行业规范下,应该进一步鼓励和提倡发表SCI论文.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发表涉及国计民生重要科学问题、对人类认识自然贡献大的SCI论文.同时要关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SCI论文是学术成果被学术界认可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我们.在英语已经作为国际上科技交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卫平 范佳琪
通过对中美两国政府AI战略、科技巨头公司AI产业布局的比较研究,揭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与美国存在的差距,分析我国AI领域缺乏战略性系统布局、AI开源技术和AI研究人才等问题,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德奎 陈毅峰 陈自明 蔡斌
采用组织切片法 ,对西藏特有鱼类色林错裸鲤的性腺发育、产卵时间和产卵类型等进行了研究。其性腺的发育可分为六个时期 ,卵母细胞的发育分为 5个时相。在第 2时相晚期到第 3时相早期 ,卵母细胞中具有卵黄核和核仁物质外排现象 ,核仁排出物可能与核周的颗粒卵黄形成有关。第 2时相到第 4时相早期 ,核膜外侧具有一透明层。产卵后未排出的成熟卵粒通过颗粒细胞吸收和利用。已达性成熟年龄的个体并不是每年都参与繁殖活动 ,具有繁殖间隔现象。产卵时间始于 4月上旬 ,持续到 8月上旬。色林错裸鲤属于分次同步产卵类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新月 王春元 于永翔 王印庚 李京泽 刘定远 张正
为研究百里香精油、牛至精油和肉桂精油对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主要致病菌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DD)的抑菌作用,实验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3种植物精油对6株不同致病力PDD菌株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添加精油后6株PDD生长曲线的变化;以2株高致病性PDD菌株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浓度精油对PDD毒力基因表达量及胞外产物(ECP)活性的影响;分析了3种精油存储不同时间后以及在金属离子影响下的药效稳定性。结果显示,3种精油对6株PDD菌株均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MIC为32~128μg/mL,MBC为64~192μg/mL;3种精油对2株高致病性PDD菌株的毒力基因表达及ECP的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低浓度精油对PDD主要毒力基因的抑制作用最明显。3种精油于室温下避光存储35 d,对实验菌株的杀菌率均大于99%,显示其良好的药物稳定性;水环境中不同浓度Na~+、Mg~(2+)、Ca~(2+)、K~+等对3种精油的杀菌效果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3种精油均适宜开发为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新型渔药或饲料添加剂。本研究可为拓展芳香类植物精油在水产疾病防控上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定远 王春元 于永翔 王印庚 李京泽 张晓松 秦蕾 张正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damselae, PDD)是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环境中的一种致病菌。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高致病性PDD菌株(PDD1608)作为对象,初步探究毒力基因dly对PDD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的影响。利用λRed重组技术成功构建毒力基因dly缺失株Δdly PDD1608::Cm,比较野生株和缺失株的生长、涌动性、药物敏感性、生理生化特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菌株及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 ECP)的溶血性和磷脂酶活性等生物学特性。选用海水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作为实验动物,通过人工感染实验测定野生株和缺失株及其ECP对海水青鳉鱼的致病性。毒力基因dly缺失后导致PDD菌株的生长变慢,涌动性、溶血性和磷脂酶活性均降低;野生株和缺失株的药物敏感性和生理生化特性未产生变化;与野生株相比,缺失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人工感染实验表明,缺失株及其ECP对海水青鳉鱼的致病性降低。毒力基因dly影响PDD菌株的生长、涌动性、溶血性和磷脂酶活性等多种生物学特性,并且与PDD菌株及其ECP的致病力强弱密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