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8)
- 2023(12496)
- 2022(11065)
- 2021(10299)
- 2020(8556)
- 2019(19719)
- 2018(19659)
- 2017(37654)
- 2016(20642)
- 2015(23287)
- 2014(23320)
- 2013(22968)
- 2012(20886)
- 2011(18722)
- 2010(18603)
- 2009(17197)
- 2008(16854)
- 2007(14635)
- 2006(12879)
- 2005(11452)
- 学科
- 济(77525)
- 经济(77406)
- 管理(64002)
- 业(58279)
- 企(50351)
- 企业(50351)
- 方法(35934)
- 数学(30754)
- 数学方法(30345)
- 财(22805)
- 农(20479)
- 中国(19959)
- 制(19327)
- 业经(18717)
- 学(17706)
- 地方(15287)
- 务(14523)
- 财务(14453)
- 财务管理(14424)
- 理论(14251)
- 企业财务(13702)
- 农业(13317)
- 环境(13166)
- 和(13151)
- 体(13138)
- 贸(13110)
- 贸易(13099)
- 银(12886)
- 技术(12849)
- 银行(12844)
- 机构
- 大学(293662)
- 学院(291037)
- 管理(116338)
- 济(110836)
- 经济(108201)
- 理学(101063)
- 理学院(99931)
- 管理学(98172)
- 管理学院(97636)
- 研究(95749)
- 中国(70450)
- 京(62670)
- 科学(60546)
- 财(53801)
- 所(47865)
- 农(46403)
- 业大(44444)
- 研究所(43587)
- 中心(43318)
- 财经(42634)
- 江(42534)
- 北京(39435)
- 经(38650)
- 范(38016)
- 师范(37654)
- 农业(36264)
- 院(35129)
- 州(34411)
- 经济学(32585)
- 财经大学(31782)
- 基金
- 项目(202659)
- 科学(158813)
- 研究(148389)
- 基金(146559)
- 家(127650)
- 国家(126593)
- 科学基金(108781)
- 社会(91888)
- 社会科(86972)
- 社会科学(86948)
- 省(79686)
- 基金项目(78260)
- 自然(71541)
- 自然科(69814)
- 自然科学(69799)
- 自然科学基金(68518)
- 教育(68105)
- 划(66849)
- 编号(60591)
- 资助(60058)
- 成果(49647)
- 重点(45138)
- 部(44334)
- 创(42327)
- 发(42206)
- 课题(41966)
- 制(39601)
- 创新(39473)
- 科研(38712)
- 教育部(38066)
- 期刊
- 济(121996)
- 经济(121996)
- 研究(85850)
- 中国(55579)
- 学报(47983)
- 科学(43523)
- 管理(43380)
- 农(42365)
- 财(41674)
- 大学(36534)
- 学学(34378)
- 教育(33653)
- 农业(29243)
- 技术(25071)
- 融(24057)
- 金融(24057)
- 财经(20716)
- 业经(19740)
- 经济研究(18433)
- 经(17489)
- 问题(15690)
- 图书(15333)
- 科技(15183)
- 理论(14988)
- 业(14477)
- 版(14009)
- 实践(13842)
- 践(13842)
- 技术经济(13358)
- 现代(13128)
共检索到422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馨蕾 李凯夫 陈文军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用不同工艺参数压制白千层-尾巨桉中密度纤维板(MDF),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木片的蒸煮压力对白千层-尾巨桉MDF静曲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较大,而白千层木片与尾巨桉木片的混合比例则对内结合强度影响较大;对4.4 mm厚MDF试验成品的各项性能进行极差分析,得出在白千层与尾巨桉混合比例为1∶1、蒸煮时间为13 min、蒸煮压力0.95 MPa的条件下MDF的质量为最好,符合GB/T 11718-2009中对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的性能要求。
关键词:
白千层 尾巨桉 中密度纤维板 正交试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春丽 谈滔 张莹
该文首次将Thermomyces lanuginosus产商业用木聚糖酶用于漂白阔叶木尾巨桉硫酸盐浆,摸索出其较佳的漂白工艺条件:酶用量10 U/g,反应时间90 min,处理温度60℃,pH值6.0,浆浓度10%。在该条件下,生物预处理纸浆的白度为55.2%,比氧处理后的浆上升了3.7%,卡伯值下降为8.38;纸浆黏度为990 mL/g,比氧处理后的浆有所提高。与未经处理的对照浆相比,纸浆经过木聚糖酶预处理再接不同后续漂白,纸浆卡伯值下降,白度有所上升。
关键词:
尾巨桉 木聚糖酶 白度 卡伯值 黏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敏 陈瑞英 祝田心
以巨尾桉新鲜树皮为原料,以脲醛树脂胶为胶黏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探讨热压温度、热压压力、施胶量等因素对板厚(8 mm)、目标密度(1.0~1.2 g·cm-3)等巨尾桉树皮刨花板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最佳热压工艺:热压温度150℃,热压压力3.0 mPa,施胶量8%.树皮刨花板性能符合刨花板国家标准.
关键词:
巨尾桉树皮 刨花板 脲醛树脂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应龙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桉树是具有混合菌根(ECM和VAM)的树种。关于混合菌根营养生理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文在苗圃接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尾叶桉苗期混合接种ECM菌彩色豆马勃和VAM菌苏格兰球囊霉对宿主营养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尾叶桉苗期混合接种菌根真菌后,对苗木根系营养生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菌根接种能显著提高苗木的根系活力,两种混合接种方式分别比未接种对照苗提高了31.90%和28.69%,并好于两种单接种的处理。两种混合接种T2和T4根系iPA和ABA含量也有显著提高,其中,iPA分别增加了130.41%和40.72%。混合接种苗木根系可溶性多糖含量分别是对照的2.75和2.11倍,但低于单接种苗;4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应龙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本文报道混合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和VA菌根真菌苏格兰球囊霉对尾叶桉苗期的接种效应。根系样品检查表明接种的两个菌株均能在尾叶桉上成功合成相应的菌根。接种后5个月试验苗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接种与未接种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两种混合接种方式苗木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0.3%和194.3%;苗高生长增加了73.8%和41.7%;地径增加了17.2%和19.3%。试验苗木对菌根的依赖性(MD)均较强,其中对混合菌根的依赖性为340.3%~294.3%。研究结果还表明,接种方式影响菌根的接种效应,接种VAM菌后20d再接种ECM菌表现出极大的接种效果,在苗高生长和生物量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应龙 弓明钦 M.Brundrett B.Dell
接种苗木在生长量和生物量上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生长优势,ECM 真菌蜡蘑菌单接种及其与4种VA菌根菌剂混合接种,对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在接种后16周时,与对照苗相比,蓝桉和尾叶桉接种苗木的高生长量最大增幅分别为28.86% (LS)和86.65% (LG);两种桉树地上部分平均干质量最大增幅分别为129.93% (LS)和133.34% (L),地下部分分别为119.93% (LF)和174.83% (LG)。桉树对不同菌根菌及其组合的菌根依赖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对混合接种的真菌组合有相对高的菌根依赖性,而对土壤菌剂依赖性很小。菌根感染与苗木生物量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还证实了P素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益宗 冯宗炜 黎向东 杨炳强
采用“416A”最优混合设计安排尾叶桉幼林氮磷钾硼肥的施肥试验,建立了尾叶桉高生长与N、P、K、B肥施用量的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寻优,得到尾叶桉幼林最佳施肥配比的两套方案:高方案为N80P40K40B2-5(kg/hm 2),当年目标树高生长4-53 m 。中方案为N34-9P17-45 K17-45B1-1(kg/hm 2) 目标树高生长2-45m 。施N、P、K、B 肥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尾叶桉幼林的生长,三大要素中K 对尾叶桉幼林高生长影响最大,其次是P,最后是N。合理施肥能延长尾叶桉的树高生长速生期。采用监界值法诊断得到尾叶桉幼林叶片养分元素及其比值的临界浓度和最适浓度,这将为桉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应龙 弓明钦 MarkBrundrett BernieDell
采用蜡磨菌与VA 菌根真菌分别对蓝桉和尾叶桉进行单接种或混合接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菌根类型的真菌均能在桉树苗木根系上成功地定殖,分别合成了外生菌根、VA 菌根和混合菌根,证实了桉树不仅是菌根营养型树种,而且能形成多种菌根类型。VA 菌根感染率在接种初期较高,但随时间的推移有降低的趋势;而外生菌根菌初期合成菌根的速度较慢,但单位长度根段内菌根根尖数目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与单接种VA菌根真菌苗木相比,外生菌根真菌抑制了VA 菌根菌在根系上的进一步侵染,体现在较低的VA 菌根感染率;而外生菌根菌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并能在接种后9 周时开始形成子实体。在混合菌根中,外生菌根有逐步替代VA 菌根的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顾海兵
一、问题背景投入产出方法是一种实用的现代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我国已大面积地推广了投入产出方法,在宏观经济决策与控制,地区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生态环境分析,人口研究等多方面取得了其他经济数量分析方法所不可代替的应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琦铀 施灿涛 李铁克
针对以最小化完工时间为目标的工艺规划与调度集成(Integration of Process Planning and Scheduling,IPPS)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将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贪婪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粒子群(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HPSO)算法,首先在工艺规划阶段,通过遗传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多工艺路线生成问题;然后,针对多工艺路线的车间调度问题特点,构造了此问题的粒子群求解算法,最后用示例仿真验证了该算法有效可行。
关键词:
工艺设计 作业调度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烨 王平 余波 王海滨 杨文
以玉米芯+稻壳(1∶1)为原料,采用二步水解法在中试规模下进行糠醛生产工艺技术试验研究,系统考察了酸浓度质量分数、水解时间、固液比、压力4个工艺条件对产醛率的影响,并继续按4因素4水平进行L16(45)工艺条件正交优化试验。中试条件下制备糠醛的最适工艺条件为:酸浓度质量分数4%,水解时间180 min,固液比1∶0.5,压力0.9 MPa,最大产醛率可达9.30%。试验结果充分说明,在我国南方地区用稻壳部分替代玉米芯原料生产糠醛是完全可行的,这为我国南方糠醛企业实现大规模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和工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玮 姚春丽 蒲俊文
为研究尾巨桉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制浆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该文对比了尾巨桉APMP预浸渍过程中的浆料和废液的红外光谱图,比较了12、段化学预浸中NaOH和H2O2发挥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第1段废液的红外光谱图基团峰数目明显多于第2段废液,证明第1段化学预浸以NaOH脱出木素为主,同时也有部分纤维素降解;NaOH除了提供OH-以外,还会对纤维素和木素等有部分降解作用,所以废液在3 400 cm-1左右有峰出现。第2段预浸后的浆料与磨浆后最终浆料的红外光谱图相似,说明在预浸渍结束后就基本形成了浆料的大部分性能;NaOH的主要作用是为H2O2反应提供OH-;H2O2可以氧化木素中的发色基...
关键词:
尾巨桉 APMP 红外光谱 制浆过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应龙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对混合接种VA菌根真菌苏格兰球囊霉和ECM真菌彩色豆马勃影响尾叶桉苗期矿质营养元素吸收情况进行了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对苗木吸收N、P、K和B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苗木对上述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从试验苗木植株营养元素的含量来看,接种苗木N、P、K和B分别为未接种苗木相应元素的3.58~7.00,2.67~2.89,2.65~3.18和2.78~3.88倍,其中混合接种更有利于苗木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但接种菌根真菌对试验苗木各部分营养元素的相对含量(浓度)的影响不同,且影响其在植株根系及枝叶中的运输和分配。接种这两种菌根真菌还影响苗木根系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其中混合接种及单接种ECM菌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立 涂登云 云虹 周桥芳 黄俊
分别采用常规窑干工艺和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对20 mm厚尾赤桉锯材进行了干燥试验,并对2种工艺的干燥速度、干燥质量和能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种工艺的干燥质量均达到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二级材标准;常规窑干工艺的周期为310 h,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的周期为406 h,比常规窑干法多96 h;采用联合干燥法,可节约能源67.4%。
关键词:
尾赤桉 锯材干燥 气干 窑干 干燥质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金文
为培育巨尾桉大径材,对造林密度为1 650株.hm-2的10年生巨尾桉,开展二次间伐试验,首次间伐在造林后3 a进行,第二次间伐在第1次间伐后3 a进行,分别设置间伐株数2/3、1/2、1/3及不间伐(对照)4种间伐强度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巨尾桉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林分蓄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次间伐保留密度为645株.hm-2的林分,其平均胸径23.6 cm、立木单株材积0.552 5 m3、林分蓄积356.379 m3.hm-2、经济效益为293 385元.hm-2,分别比对照增加21.2%、54.2%、5.2%、28.4%,均优于其他不同处理。表...
关键词:
巨尾桉 大径材 间伐试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