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
2023(634)
2022(620)
2021(579)
2020(431)
2019(916)
2018(870)
2017(1405)
2016(887)
2015(1034)
2014(944)
2013(992)
2012(841)
2011(770)
2010(792)
2009(726)
2008(664)
2007(581)
2006(461)
2005(402)
作者
(4278)
(3500)
(3452)
(3231)
(2362)
(1772)
(1585)
(1375)
(1371)
(1329)
(1298)
(1252)
(1153)
(1149)
(1145)
(1125)
(1056)
(1041)
(1040)
(1039)
(1024)
(994)
(977)
(894)
(815)
(813)
(798)
(793)
(782)
(774)
学科
(3620)
管理(3285)
(3216)
企业(3216)
供销(2499)
(2499)
(1876)
(1759)
经济(1759)
(1522)
生物(1387)
(1304)
虫害(1211)
病虫(1155)
病虫害(1155)
(990)
(968)
微生(967)
微生物(967)
防治(964)
(962)
(880)
方法(870)
生物学(864)
及其(802)
微生物学(750)
病害(749)
数学(706)
数学方法(702)
业经(610)
机构
学院(14160)
大学(13422)
(7496)
农业(6219)
科学(5941)
研究(5705)
业大(5155)
农业大学(4151)
(3936)
研究所(3806)
(3776)
实验(3715)
管理(3705)
实验室(3628)
(3443)
理学(3443)
重点(3372)
理学院(3330)
中国(3252)
管理学(3210)
管理学院(3201)
(3046)
(3039)
经济(2983)
技术(2945)
生物(2796)
(2788)
科学院(2385)
中心(2244)
工程(2227)
基金
项目(11964)
科学(8501)
基金(8416)
(8392)
国家(8346)
科学基金(6707)
自然(5832)
(5758)
自然科(5699)
自然科学(5688)
自然科学基金(5594)
研究(5111)
(4647)
基金项目(4326)
科技(3934)
计划(3910)
资助(3654)
(3060)
(2980)
重点(2885)
专项(2789)
(2695)
科研(2642)
(2616)
创新(2534)
社会(2521)
社会科(2391)
社会科学(2391)
农业(2331)
技术(2299)
期刊
学报(7283)
(7241)
农业(5028)
大学(4817)
学学(4815)
科学(4695)
业大(2853)
农业大学(2697)
(2572)
经济(2572)
(2311)
中国(2267)
(1836)
自然(1700)
自然科(1689)
自然科学(1689)
研究(1668)
管理(1500)
中国农业(1477)
农林(1341)
(1341)
科技(1274)
技术(1256)
林业(1068)
科技大(1046)
科技大学(1046)
水产(1011)
西南(981)
农业科学(970)
西北(873)
共检索到17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婷  张园园  王辰  王世梅  
[目的]为了明确草莓根腐病的致病因子,降低其发病率,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病原菌,并研究拮抗菌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效果。[方法]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出了1株病原菌Y3,采用形态观察及r 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Y3进行鉴定,用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拮抗菌CT205对菌株Y3的抑制作用,利用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对拮抗菌CT205进行固体发酵,通过连作致病土盆栽试验评价菌株CT205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作用。[结果]初步鉴定病原菌Y3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p.)。试验发现拮抗菌CT205对病原菌Y3的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婷  张园园  王辰  王世梅  
[目的]为了明确草莓根腐病的致病因子,降低其发病率,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病原菌,并研究拮抗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 CT205 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效果。[方法]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出了 1 株病原菌 Y3,采用形态观察及 rDNA-ITS 序列分析对病原菌 Y3 进行鉴定,用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拮抗菌 CT205对菌株 Y3 的抑制作用,利用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对拮抗菌 CT205 进行固体发酵,通过连作致病土盆栽试验评价菌株 CT205 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作用。[结果]初步鉴定病原菌 Y3 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p.),试验发现拮抗菌 CT...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婷  张园园  王辰  王世梅  
[目的]为了明确草莓根腐病的致病因子,降低其发病率,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病原菌,并研究拮抗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 ct205 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效果。[方法]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出了 1 株病原菌 y3,采用形态观察及 rDna-itS 序列分析对病原菌 y3 进行鉴定,用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拮抗菌 ct205对菌株 y3 的抑制作用,利用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对拮抗菌 ct205 进行固体发酵,通过连作致病土盆栽试验评价菌株 ct205 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作用。[结果]初步鉴定病原菌 y3 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p.),试验发现拮抗菌 ct...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婷  张园园  王辰  王世梅  
[目的]为了明确草莓根腐病的致病因子,降低其发病率,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病原菌,并研究拮抗菌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效果。[方法]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出了1株病原菌y3,采用形态观察及r 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y3进行鉴定,用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拮抗菌ct205对菌株y3的抑制作用,利用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对拮抗菌ct205进行固体发酵,通过连作致病土盆栽试验评价菌株ct205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作用。[结果]初步鉴定病原菌y3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p.)。试验发现拮抗菌ct205对病原菌y3的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辰  张谷月  张园园  沈婷  王世梅  
[目的]为了获得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菌株摇瓶发酵最佳配方和适宜的发酵条件,并初步研究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性质。[方法]通过碳、氮源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和主要发酵条件优化试验,以菌浓度和抑菌圈大小为指标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通过GF254薄板层析、生物测定、紫外检测、稳定性试验,研究菌株CT205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性质。[结果]菌株CT205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蔗糖20.0g·L-1,可溶性淀粉30.0g·L-1,蛋白胨2.0g·L-1,黄豆粉8.0g·L-1,MgSO4·7H2O0.5g·L-1,K2HPO4·7H2O0.5g·L...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辰  张谷月  张园园  沈婷  王世梅  
[目的]为了获得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菌株摇瓶发酵最佳配方和适宜的发酵条件,并初步研究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性质。[方法]通过碳、氮源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和主要发酵条件优化试验,以菌浓度和抑菌圈大小为指标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通过GF254薄板层析、生物测定、紫外检测、稳定性试验,研究菌株ct205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性质。[结果]菌株ct205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蔗糖20.0G·l-1,可溶性淀粉30.0G·l-1,蛋白胨2.0G·l-1,黄豆粉8.0G·l-1,mGSo4·7H2o0.5G·l-1,K2Hpo4·7H2o0.5G·l...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辰  张谷月  张园园  沈婷  王世梅  
[目的]为了获得StreptomyceS alboSpinuS ct205摇瓶发酵最佳配方和适宜的发酵条件,并初步研究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性质。[方法]通过碳、氮源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和主要发酵条件优化试验,以菌浓度和抑菌圈大小为指标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通过 GF254薄板层析、生物测定、紫外检测、稳定性试验,研究菌株 ct205 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性质。[结果]菌株 ct205 发酵最佳培养基:蔗糖 20.0G·l-1,可溶性淀粉 30.0 G·l-1,蛋白胨 2.0 G·l-1,黄豆粉 8.0 G·l-1,mGSo4·7H2o 0.5 G·l-1,K2Hpo4·7H2o 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辰  张谷月  张园园  沈婷  王世梅  
[目的]为了获得Streptomyces albospinus CT205摇瓶发酵最佳配方和适宜的发酵条件,并初步研究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性质。[方法]通过碳、氮源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和主要发酵条件优化试验,以菌浓度和抑菌圈大小为指标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通过 GF254薄板层析、生物测定、紫外检测、稳定性试验,研究菌株 CT205 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性质。[结果]菌株 CT205 发酵最佳培养基:蔗糖 20.0g·L-1,可溶性淀粉 30.0 g·L-1,蛋白胨 2.0 g·L-1,黄豆粉 8.0 g·L-1,MgSO4·7H2O 0.5 g·L-1,K2HPO4·7H2O 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时轮  李勇  傅俊范  丁万隆  方焕民  
以产孢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人参根部病害拮抗绿色木霉菌株Tv04-2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以玉米粉、麦麸等廉价农产品及其副产物为碳、氮源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其配方为:在250 mL三角瓶中装入20 g固体基质,其中玉米粉∶麦麸按1∶1比例混合,FeSO4含量0.1 g,水7 mL,接种量4 mL;最佳发酵条件为:25,20和28℃下依次发酵2 d。利用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发酵试验,可以获得高达4×109cfu/g的产孢量,为人参根部病害高拮抗活性木霉菌剂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建友  吴文君  
 对1株拮抗链霉菌No.24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以30g/L葡萄糖和30g/L小米最佳,有机氮源以10g/L黄豆饼粉最好,无机氮源以2g/L(NH4)2SO4最好,最适发酵时间为96h,最适发酵培养温度为32℃,最适初始pH值为7.2~7.4,最佳振荡频率为210r/min,装液量为40mL/250m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鹤  杜国栋  宋亚楠  鲁晓峰  英楠  
通过对连作草莓根际土壤中生防木霉菌的分离、筛选,明确生防木霉菌的防病效果,为草莓连作障碍中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不同连作地块的健康草莓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木霉菌株75株,采用传统平板对峙法对木霉菌进行初步筛选,根据几丁质酶产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产酶活性和重寄生能力,对木霉菌的抑菌能力进一步复筛,并将筛选出的优势木霉菌菌株组合,研究混合菌剂对草莓根腐病标靶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初筛有19株木霉菌株对标靶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40%,并通过复筛选出3株具有不同生防优势的菌株,"经鉴定3株菌株分别为拟康宁木霉、哈茨木霉和刺孢木霉,"菌株组合后,复合菌发酵液对标靶病原菌抑制率高达5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利辉  冯江兰  董金皋  
【目的】探讨灰葡萄孢BC7-3菌株固体发酵的基本条件以提高其除草活性物质的产量。【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优化的培养基组合,并结合生长抑制法测定外加碳源、氮源等因素对除草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结果】确定了小米5 g、高粱5 g、麦麸5 g、玉米秸秆2.5 g为最佳复合培养基质;明确了该菌株在加入1%硝酸铵、1%蔗糖的培养基中,20℃黑暗条件下,接种量8%、含水量80%、静置培养15 d,得到的除草活性物质活性最强。【结论】固体发酵适合于灰葡萄孢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的产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慧艳  刘波  余洪波  张晓昱  
研究了固体发酵体系中选择性降解白腐菌株Echinodontium spp.在杉木(裸子植物)、毛竹(单子叶植物)和垂柳(双子叶植物)木质纤维素基质上木质素降解酶系、纤维素降解酶系的产生特性。结果表明:基质种类对白腐菌的纤维素酶产生特性没有较大影响;而木质素降解酶均呈现出培养前期高于后期的现象,且不同基质中酶活力水平差异明显,杉木基质上的酶活力水平明显低于毛竹和垂柳基质中的状况。木质素降解酶系的活力水平与木质素降解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但纤维素酶系的活力水平和纤维素降解速率之间并未呈现必然关联。木质素酶系对底物基质的有效降解,可能有利于纤维素酶在木质纤维素复合物体系中的渗透,从而增效纤维素的酶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申光辉  薛泉宏  张晶  段佳丽  王东胜  杨兴华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性,盖玻片对峙培养法观察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真菌无菌发酵滤液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土壤稀释平皿分离法测定拮抗真菌的定殖能力及对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HF3和HF7分别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和土曲霉(Aspergillu...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梅东海  田晓清  樊成奇  赵树明  杨桥  马丽艳  黄洪亮  陆亚男  
海鞘共附生微生物是尚待关注的海洋微生物资源重要来源之一。本文研究了大洋纵列海鞘(Symplegma oceania)的一株共附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DZ35-2的代谢产物,以探讨其主要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和菌株的潜在药用价值。运用多种柱层析和HPLC等分离技术,从菌株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2个主要的单体化合物;经LC-MS、1H-和13C-NMR等波谱学方法和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9-甲基-β-咔啉-3-羧酸甲酯(1)和放线菌素D(2)。考虑放线菌素D生物合成可能利用培养基氮源中的氨基酸,本文还利用磷虾蛋白水解产物代替商品蛋白胨作为培养基氮源,对Strepto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