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0)
- 2023(7776)
- 2022(6716)
- 2021(6192)
- 2020(5578)
- 2019(12643)
- 2018(12619)
- 2017(23819)
- 2016(13176)
- 2015(15182)
- 2014(15485)
- 2013(15371)
- 2012(14775)
- 2011(13378)
- 2010(13528)
- 2009(12688)
- 2008(12772)
- 2007(12019)
- 2006(10326)
- 2005(9028)
- 学科
- 济(54269)
- 经济(54226)
- 管理(32840)
- 业(31081)
- 方法(24380)
- 企(22964)
- 企业(22964)
- 数学(21470)
- 数学方法(21274)
- 农(18437)
- 地方(15028)
- 中国(14960)
- 学(13220)
- 财(13144)
- 农业(12075)
- 业经(11263)
- 贸(11037)
- 贸易(11030)
- 易(10656)
- 制(10037)
- 和(8968)
- 银(8393)
- 环境(8387)
- 银行(8369)
- 融(8047)
- 金融(8044)
- 行(7943)
- 理论(7908)
- 务(7620)
- 财务(7589)
- 机构
- 学院(190528)
- 大学(189386)
- 济(73396)
- 经济(71548)
- 研究(68539)
- 管理(67886)
- 理学(57148)
- 理学院(56395)
- 管理学(55223)
- 管理学院(54853)
- 中国(51622)
- 科学(45035)
- 京(41514)
- 农(40339)
- 所(36489)
- 财(33602)
- 研究所(33232)
- 中心(32803)
- 业大(32719)
- 农业(31827)
- 江(31409)
- 范(26525)
- 北京(26445)
- 师范(26227)
- 财经(26144)
- 州(25030)
- 院(24965)
- 省(23859)
- 经(23515)
- 技术(22352)
- 基金
- 项目(125700)
- 科学(95345)
- 研究(91327)
- 基金(86464)
- 家(76854)
- 国家(76173)
- 科学基金(62416)
- 社会(53966)
- 省(51124)
- 社会科(50768)
- 社会科学(50747)
- 基金项目(46303)
- 划(43235)
- 教育(42443)
- 自然(40739)
- 自然科(39601)
- 自然科学(39581)
- 编号(39045)
- 自然科学基金(38839)
- 资助(35463)
- 成果(32089)
- 重点(29377)
- 发(28340)
- 课题(27854)
- 部(27113)
- 创(25427)
- 科研(24699)
- 计划(24170)
- 创新(23865)
- 大学(23343)
共检索到291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师 周宇飞 李小川 李兴伟 吴泽鹏
通过对白云山风景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景区内共营造生物防火林带52条,总长95 240 m,平均宽为20.07 m;以木荷为主的乔木总平均高1.51 m,灌木九节平均高1.19 m,苗木保存率91.45%,种植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设计要求全部进行了抚育,抚育率达100%,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
白云山风景区 生物防火林带 调查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鸿燊
对青云山风景名胜区珍稀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本区内有62科102属129种,并对其基本组成、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根据本区珍稀野生花卉的现状与特点,划分出生活类型,提出了园林配置方法,并提出可持续利用意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依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是世界级名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宇恒 金沐晨
江郎山丹霞地貌申遗成功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对景区的保护和开发提出新的挑战。以调研江郎山风景名胜区的地域建筑特征为基础,通过对景区近年来新建建筑典型案例的综合分析,评价其与周边风景环境的适宜性,尝试从地域建筑文化中寻找协调建筑与环境关系的途径,并探索此类风景名胜区内建筑设计与营造的审美目标。
关键词:
江郎山风景名胜区 建筑营造 地域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胡海清 陈炳荣 王国礼
In order to preserve Wuyi Mountain effectively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ctivity and landscape structure,the Wuyishan Scenery District,which was disturbed stronger than the other 3 parts of Wuyi Mountain,was chosen for the study,and its spatial pattern was studied by landscape indi...
关键词: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景观 空间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风景区规划中引入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列出了风景区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运用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他们之间利益关系,最后确定了主要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规划和行动决策。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规划 相关利益主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树民 郭建有
本文以华山景区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多次体制变革为事实依据 ,经过理论上的辩析和论证 ,提出了这样 3个基本观点 :1.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景区从公益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转变是一种制度进步 ;2 .我国景区在体制改革中应普遍推行统一管理制模式 ;3.现阶段景区在政府行业管制下实行企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提高景区投融资能力和促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保障国家对景区资产的所有权收益。
关键词:
华山 体制变革 制度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鸿 黄跃飞 刘海 王敏 钟滨
植被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构成因素,研究景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对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庐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采用近30年来的Landsat NDVI数据,基于趋势分析法分析了研究区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地形因子以及旅游活动等方面,探讨了研究区NDVI变化的潜在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30年来庐山风景名胜区NDVI整体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在1988~2001年和2002~2017年两个时间段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但期末回升水平低于期初水平。空间上,NDVI明显降低的区域分布在主要景点及游客路线周围,NDVI增加的区域分布在高密度林地覆盖区。在各影响因素中,对于气候因素,由于研究区面积有限,热量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降水和气温与NDVI相关性不显著,气候因素不是NDV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地形因素,高程和坡度较高的区域,分布着主要景点和游客集散区,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NDVI值较低;阳坡与阴坡相比,光照资源更为丰富,此外,阴坡多为景点和游客路线等人类活动较强的区域,阳坡区域NDVI较高。对于旅游活动,研究期内游客人数逐年上升,旅游活动增强,景点、游客中心及游客路线周围建设用地和裸地的面积明显增加,NDVI呈下降趋势,旅游活动是NDV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梅一峰 汪诚
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具有突出美学、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以自然景观为主,融人文景观为一体,有国家典型性、代表性的特殊地域。风景名胜区的土地,不仅是风景名胜资源和环境的载体和基础,而且还与其所支撑的地上附着物一起构成极为珍贵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千姿百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柴海燕
我国的许多风景名胜区被不同的行政区所分割。它们的有形资源可以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理,无形资源却是共有的,具有社团产权的特征。这引发了相关各地区旅游开发活动的非合作博弈,致使长期积淀形成的旅游品牌形象渐趋模糊、景区的整体性受到破坏,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风景名胜区行政割据造成的负外部效应,并就产权安排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行政区划 产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以猷
我国风景资源的独特性、脆弱性和稀缺性以及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改革与探索中的一些不定性因素 ,决定了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专营权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文章认为 ,对待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专营权问题 ,应采取严肃而慎重态度。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门票专营权 出让转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岳林 熊兴耀 黄璜 黄梅 甘德欣
针对目前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创5A级旅游区为目标,从人与自然和谐、景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设计方案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
武陵源 自然 人文 生态 环保 理性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薛艳 席宇斌 孙雪飞 高峻
通过客观参数计算和主观评价分析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声环境进行研究,揭示了声景与环境生态要素的关系,廓清混乱生态系统中唤起受众听觉知觉的核心要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等效声级、振幅、频率等参数以及声谱图和GIS空间聚类法都能较好地反映景区整体声景环境;云台山整体声景构成中自然界声源与景区资源特色一致性高,但缺少与其人文资源特色相应的声音元素;游客对景区声级的主观感知和忍受阈值与之在城市中的情况不完全吻合,入口与景区维护中高强度人声与器械声对游客体验产生负面影响,风声、水声等与景区自然环境协调度高的声音,纵然声级超过日常噪声等级却依旧被认为是舒适的,偶尔出现的鸟鸣、猴叫等生物啼吠声能在噪杂环境中被有效感知。最后,探讨了游客声景感知机制和过程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