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8)
- 2023(10708)
- 2022(9590)
- 2021(9118)
- 2020(7666)
- 2019(17652)
- 2018(17715)
- 2017(33450)
- 2016(18829)
- 2015(21132)
- 2014(21154)
- 2013(20899)
- 2012(19321)
- 2011(17466)
- 2010(17213)
- 2009(15539)
- 2008(15175)
- 2007(12929)
- 2006(11260)
- 2005(9685)
- 学科
- 济(69428)
- 经济(69345)
- 管理(50158)
- 业(47384)
- 企(39737)
- 企业(39737)
- 方法(33807)
- 数学(29076)
- 数学方法(28680)
- 学(20319)
- 农(18323)
- 中国(16920)
- 财(16339)
- 业经(15461)
- 地方(14946)
- 理论(12552)
- 农业(12354)
- 和(12043)
- 贸(12037)
- 贸易(12031)
- 易(11635)
- 环境(11502)
- 制(11218)
- 技术(10942)
- 务(10680)
- 财务(10619)
- 财务管理(10595)
- 企业财务(10029)
- 教育(9955)
- 划(9837)
- 机构
- 大学(269487)
- 学院(266229)
- 管理(102985)
- 济(94575)
- 研究(92829)
- 经济(92360)
- 理学(90211)
- 理学院(89055)
- 管理学(87129)
- 管理学院(86690)
- 科学(64936)
- 中国(64455)
- 京(58138)
- 农(53157)
- 所(48971)
- 业大(47740)
- 研究所(45698)
- 农业(42384)
- 财(41845)
- 中心(40419)
- 江(38189)
- 范(36283)
- 北京(36183)
- 师范(35822)
- 财经(34446)
- 院(33603)
- 州(31430)
- 经(31340)
- 技术(30268)
- 师范大学(29178)
- 基金
- 项目(193130)
- 科学(149077)
- 基金(138605)
- 研究(133760)
- 家(124124)
- 国家(123139)
- 科学基金(103429)
- 社会(80004)
- 省(76609)
- 社会科(75567)
- 社会科学(75543)
- 基金项目(74704)
- 自然(71657)
- 自然科(69935)
- 自然科学(69910)
- 自然科学基金(68630)
- 划(65551)
- 教育(61121)
- 资助(57159)
- 编号(53626)
- 重点(43866)
- 成果(43652)
- 部(41114)
- 发(40624)
- 创(40012)
- 计划(38528)
- 科研(37874)
- 课题(37674)
- 创新(37416)
- 大学(34914)
- 期刊
- 济(100253)
- 经济(100253)
- 研究(72691)
- 学报(54643)
- 农(48032)
- 科学(47269)
- 中国(46342)
- 大学(39235)
- 学学(37264)
- 管理(36239)
- 农业(33707)
- 财(29684)
- 教育(29007)
- 技术(21320)
- 融(17866)
- 金融(17866)
- 业(17702)
- 业经(16309)
- 财经(15810)
- 业大(15659)
- 经济研究(15123)
- 图书(15023)
- 版(14815)
- 科技(14783)
- 林业(13538)
- 经(13291)
- 问题(13097)
- 理论(13093)
- 资源(12509)
- 农业大学(12372)
共检索到371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高瑾 张艳 李乔仙 梁倩
测定了白三叶草提取物的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水相的黄酮含量,并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5种细菌及可可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主棒孢霉和尖孢炭疽菌5种真菌为供试菌,采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相的黄酮含量为12.98 mg/g(12.98%),氯仿相的黄酮含量为13.89 mg/g(13.89%),乙酸乙酯相的黄酮含量为7.4 mg/g(7.4%),水相的黄酮含量为1.5 mg/g(1.5%);石油醚相对5种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氯仿相对普通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
关键词:
白三叶草 黄酮含量 抑菌活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榕 田再民 郑国华 吴华圃 吴艳玲 牛艳芳
为探索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对类黄酮含量的影响,根据NCBI上提供的TrCHS基因(Genbank:2247906)序列,采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白三叶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 CHS)基因全长c DNA片段,命名为TrCHS;成功构建含有TrCHS的植物表达载体,在烟草(Nicotiana)中进行遗传转化,经抗性筛选与分子检测,获得了转基因烟草株系,并对其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烟草植株TrCHS表达量和类黄酮含量均显著提高(P <0.05),表明过表达TrCHS可提高烟草类黄酮的含量,这为后续解析TrCHS功能以及白三叶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任毅晓 李旭 衣琨 张鸣宇 贺涛涛 殷秀杰
高加索三叶草(Trifolium ambiguum)是豆科三叶草属中唯一具有地下根蘖的多年生牧草,它具有发达的地下根蘖和极强的克隆生长能力。本研究对返青期、分枝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高加索三叶草地上植株生长,以及地下根蘖性状和其根系不同部位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株丛高度、根蘖分枝数、根蘖株丛数和根蘖幅度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大,且4个时期株丛高度与根蘖幅度比值均近似为1。2)不同生育期,盛花期时根部激素总含量最高;同一生育期下,不同激素总含量相比,返青期和初花期生长素IAA含量较高,分别为2.88和6.25μg·g~(–1);分枝期与盛花期脱落酸ABA含量较高,分别为3.75和9.63μg·g~(–1)。3)返青期、分枝期和盛花期膨大无芽部位的赤霉素GA3、IAA和ABA含量均高于膨大有芽部位,种激素协同作用抑制根蘖芽的产生;各部位IAA含量在生育期内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玉米素ZT含量为逐渐升高趋势,膨大有芽部位与水平根的ABA含量则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N"型变化趋势。4)GA3含量与根蘖分枝数、ABA含量与根蘖幅度、根蘖株丛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42、0.899和0.813。这一研究有利于掌握高加索三叶草根蘖性状的发生特征,为研究激素对其根蘖性状发生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丽莉 贾炜珑 张彦芹
以白三叶草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直接再生系统中不同基本培养基成分和激素浓度的研究发现:白三叶草下胚轴顶端细胞的分化能力最强,分化率在65%以上,子叶次之,下胚轴其他部位几乎不分化。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有效提高子叶的再生频率15%,而对下胚轴顶端细胞的分化影响不大。在6-BA3mg/L+NAA0 08mg/L的浓度下,下胚轴上段的再生频率最高,达80%以上。
关键词:
白三叶草 外植体 植株再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沈良英 王福军 刘彦培 蔡明 罗富成 钟声 牟兰 黄必志
为深入探究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在草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脉络,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该研究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白三叶草栽培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白三叶栽培技术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后期趋减”的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是国内的主要研究机构。经过生成期、转折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白三叶栽培技术的研究主题逐步从牧草资源开发和生态适应性向果园生草转移,其主要研究趋势为提高牧草产量和发展草业是白三叶的研究基础,新西兰等国家在该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果园生草”及“果园碳氮循环”是未来白三叶牧草栽培的研究重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烈保 胡九林 杨永利 苏德荣
光合和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两个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对于植物生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不同供水下,研究植物生理日变化时段性特征及其生理生态机理,对寻求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该试验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测定了不同灌水处理下,白三叶的蒸散、光合蒸腾日变化,探求在特定地区植物生理日变化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探讨草坪节水灌溉的途径.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之间的白三叶蒸散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中从11:00—14:00这一阶段的蒸散值较大;水分条件对白三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非常大,都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
白三叶 蒸散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灌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英 王冬梅 黄益宗
以封丘土壤为培养基质,研究在不同N水平下接种分离自封丘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N水平下,AMF侵染率随着外界施N水平升高而降低。3种N水平下,分离自NK(N、K混施)土壤的AMF群落能促进白三叶草生长及营养吸收;高N水平下,分离自1/2OM+1/2NPK(一半有机质一半化肥)土壤的AMF群落对白三叶草营养无贡献,反而会抑制其生长。不同N水平下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的营养贡献出现差异,这与长期不同的培肥方式下AMF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有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勇胜 蔺永和 杨琴 刘权
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是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的重要豆科牧草,其异黄酮成分不仅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也是该植物环境适应和生态竞争的重要物质基础。鹰嘴豆素A(Biochanin A, B)、芒柄花素(Formononetin, F)、染料木素(Genistein, G)和大豆苷元(Daidzein, D)是红三叶异黄酮的主要成分,均分别被作为标准品应用在异黄酮含量检测中,但是不同标准品对测定结果是否会引起误差鲜见报道。本研究分别以这4种化合物为标准品,开展不同波长下红三叶异黄酮含量测定结果的比对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品和波长的选择对含量测定有显著影响(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云 陈文新
采用 16SrDNAPCR -RFLP分析和表型数值分类 ,对分离自三叶草 (Trifolium)、猪屎豆 (Crotalaria)和含羞草(Mimosa) 3属植物的根瘤菌进行了分类研究。 16SrDNAPCR -RFLP分析表明 ,在 80 %的相似性水平上 ,6 7株待测菌株和 18株参比菌株归属到慢生根瘤菌属 (Bradyrhizobium)、中慢生根瘤菌属 (Mesorhizobium)、土壤杆菌属 (Agrobac terium)和根瘤菌属 (Rhizobium)与中华根瘤菌属 (Sinorhizobium) 4个系统发育分支。进一步对其中 5 6株待测菌株和14株参比菌株进行表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文 胡廷花 刘慧紧 赵一军 徐震 毛文娅
禾草/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草地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主要刈牧地之一,探究不同家畜放牧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构成和群落稳定性,可一定程度揭示其植被演替特征。本研究定量分析了多年放牧牛(grazing cattle pasture, GC)、放牧羊(grazing sheep pasture, GS)的禾草/白三叶草地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构成及群落稳定性。结果显示:1)草地死物质量及植物物种数为GC> GS,植物物种Simpson指数为GS> GC;2)草地禾草[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及原生禾草]、原生双子叶(马鞭草科、车前科、酢浆草科和十字花科)及适口性中等植物地上生物量组分为GC> GS,播种白三叶地上生物量组分为GS> GC;且GC草地地上生物量以禾草为主(77.20%),GS草地地上生物量以禾草(51.79%)和豆科(28.02%)为主;3)草地土壤K含量为GC> GS;4) GC草地植物种Raunkiaer频度直方图呈反J型,群落演替度(37.08)比GS草地(45.45)的低。研究认为,GC草地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GS草地群落处于更高演替阶段,牛放牧更利于禾草/白三叶草地群落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因此,放牧时可实行牛、羊混牧制,或牛、羊轮牧制,以提高禾草/白三叶草地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 王瑜 袁庆华
为了解白三叶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能,以聚乙二醇(PEG-4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水分胁迫条件,对6份白三叶品种60Co-γ辐照诱变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叶绿素和胚根水势等指标进行测定,运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胡衣阿品种的各PEG质量浓度胁迫的各测定指标值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PEG胁迫质量浓度,并以筛选出的PEG质量浓度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份白三叶品种的各测定指标予以鉴定筛选,然后再以筛选后的指标和最佳PEG胁迫质量浓度为根据,对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EG120g/L为白三叶诱变种子萌发期的最佳干旱胁迫质量浓度,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庆 王道本 邹松柏 易先宏
在调查核盘菌和三叶草核盘菌发生为害的基础上,以核盘菌菌株Rap-1和三叶草核盘菌菌株CMV-2为代表,比较了温度及降雨等因子对菌丝生长及菌核萌发的影响。在15~28℃下Rap-1菌丝生长较CMV-2快,但在8℃下则相反;Rap-1菌核在自然条件下萌发期间的温度较CMV-2菌核萌发时温度高,两者菌核萌发呈现出明显的先后秩序。春季降雨的波动导致2种核盘菌的菌核萌发出现波动。离体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核盘菌的致病性明显强于三叶草核盘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卢亚菲 张祥 王广 马雯 刘长仲
为了明确紫外辐射对三叶草彩斑蚜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 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将其12 h内所产若蚜置于40 W UV-B辐射下分别处理20、30、40、50和60 min,连续照射8代,每代每天照射1次,连续照射6 d后收集虫体用于测定其体内保护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同一世代三叶草彩斑蚜CAT、SOD活性均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P
关键词:
三叶草彩斑蚜 紫外辐射 保护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学贵 姚建明 张洋 赖先文 沈洁 张敏
为研究草甘膦与百草枯复配剂防除三叶草中表现出的拮抗作用的机理,本试验用95%草甘膦、30.5%百草枯及其混剂为供试药剂对三叶草进行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药剂对三叶草的根系活力、叶片电导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茎叶莽草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与百草枯混剂(4∶1,有效成分质量比)对三叶草的根系活力、叶片电导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茎叶莽草酸含量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对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影响拮抗作用最强,其实际抑制率与理论抑制率的百分比M为-169.58。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切忌将草甘膦与百草枯混用防除田间杂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