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9)
2023(1679)
2022(1544)
2021(1412)
2020(1265)
2019(2787)
2018(2854)
2017(4867)
2016(3026)
2015(3508)
2014(3468)
2013(3446)
2012(3250)
2011(2936)
2010(3055)
2009(2728)
2008(2766)
2007(2693)
2006(2304)
2005(1985)
作者
(11195)
(9261)
(9149)
(8611)
(5988)
(4616)
(4276)
(3687)
(3549)
(3391)
(3207)
(3102)
(3078)
(3070)
(2959)
(2920)
(2879)
(2774)
(2757)
(2661)
(2483)
(2434)
(2322)
(2275)
(2135)
(2076)
(2059)
(2055)
(1975)
(1972)
学科
(9208)
经济(9199)
管理(7038)
方法(5729)
(5559)
(5062)
(4999)
企业(4999)
数学(4699)
数学方法(4501)
理论(2481)
(2271)
中国(2118)
(2103)
(1793)
环境(1757)
(1718)
生物(1606)
教学(1591)
(1586)
业经(1569)
(1541)
(1534)
财务(1524)
财务管理(1515)
教育(1479)
及其(1464)
(1448)
(1421)
企业财务(1411)
机构
学院(44153)
大学(43564)
研究(16288)
科学(13933)
管理(13447)
(13083)
(11837)
理学(11473)
经济(11430)
中国(11426)
理学院(11246)
管理学(10717)
管理学院(10659)
农业(10646)
业大(10416)
(9754)
(9707)
研究所(9159)
技术(7889)
中心(7425)
农业大学(7154)
(7125)
(7045)
(6799)
实验(6624)
实验室(6424)
重点(5940)
工程(5911)
(5893)
(5890)
基金
项目(32016)
科学(23522)
基金(21733)
(20463)
国家(20320)
研究(19129)
科学基金(16572)
(14023)
自然(12576)
自然科(12286)
自然科学(12273)
自然科学基金(12024)
(11867)
基金项目(10825)
资助(9992)
社会(9944)
社会科(9396)
社会科学(9390)
教育(9363)
计划(8204)
科技(7910)
编号(7842)
重点(7627)
成果(6792)
科研(6559)
(6454)
(6378)
创新(6115)
课题(6003)
专项(5978)
期刊
学报(13645)
(11820)
(11657)
经济(11657)
中国(9860)
科学(9529)
研究(9410)
大学(9308)
学学(9065)
农业(8153)
教育(5270)
管理(4861)
(4815)
业大(4604)
技术(4533)
统计(4495)
农业大学(4082)
(4049)
(3743)
决策(3599)
(3548)
自然(2859)
图书(2823)
科技(2801)
自然科(2581)
自然科学(2581)
情报(2548)
中国农业(2545)
林业(2498)
(2146)
共检索到63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文斌  刘永斌  李长青  
为定量测定瘤胃脂肪分解菌,试验构建了脂肪分解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及标准曲线。提取瘤胃微生物总DNA,以脂肪分解菌16S r DNA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回收PCR产物,与PMD19-T Vector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阳性重组质粒经PCR和测序鉴定后,将提取的质粒DNA进行梯度稀释并作为模板,利用荧光定量PCR反应做出标准曲线。结果显示:PCR产物与目的基因的相似性大于99%,以不同稀释度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获得的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差异明显,构建了相关系数接近1的标准曲线,且熔解曲线峰值单一。试验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瘤胃脂肪分解菌的定量检测,为进一步研究该菌在反刍动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玉华  王加启  
目的解决传统微生物评价方法存在的弊端,寻找快速、准确、灵敏的瘤胃微生物评价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以16SrDNA为靶序列,建立了瘤胃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formicicum)的分子定量方法。结果采用本文所设计的引物、探针以及相应的PCR反应体系,检测极限可达到30拷贝(15个甲酸甲烷杆菌),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要更为迅速、灵敏。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所测得的细菌数量与采用传统的最大或然数记数法所测的细菌数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0.957,P<0.01),表明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利鲁杂交肉牛和荷斯坦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端钦  贺志雄  谭支良  
饲料中的脂肪除了供能以外,其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方面。笔者就反刍动物饲料中脂肪组成,瘤胃内脂肪水解、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内的微生物氢化和脂肪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林武  黄克和  李灵恩  陈兴祥  任志华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富硒益生菌(SP)对山羊瘤胃发酵和瘤胃液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以8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山羊为对象,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4期试验,每期15 d。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8(LSP)、16(MSP)和32(HSP)mL.d-1的SP。结果表明:日粮添加SP能显著影响山羊瘤胃pH值(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P<0.05)、微生物蛋白(P<0.05)和trans11-C18∶1浓度(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小伟  王加启  卜登攀  崔海  李旦  周凌云  李发弟  
瘤胃微生物对饲料源性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的生物氢化作用,限制UFA向反刍动物产品中转化的效率,从而使乳脂肪酸组成的调控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UFA作为一类具有独特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下面就瘤胃中UFA氢化发生的原因、参与氢化的瘤胃微生物及氢化的中间产物作一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琼  富俊才  慕向东  
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油籽对绵羊瘤胃内容物和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1选用4只体重接近、装有永久性瘘管公羊(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进行4×4拉丁方试验,定量饲喂对照组日粮和含花生仁(PS)、亚麻籽(LS)、葵花籽(SS)3种不同破碎油籽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不同油籽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没有影响,但添加油籽后提高了瘤胃内容物中cis-9,trans-11-C18:2t、rans-11-C18:1的含量;试验2选用体重(18.4±0.7)kg生长期公羊(小尾寒羊)1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与试验1相同组分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不同油籽提高了绵羊背最长肌、皮下脂肪中cis-9,tran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莉华  侯先志  王海荣  王贞贞  高爱武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瘤胃主要纤维降解细菌的RT-PCR定量检测方法,通过培养技术监测瘤胃纤维降解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数量变化,为深入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机理以及对纤维素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以Fibrobacter succinogenes、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与Ruminococcus albus的16SrDNA为靶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建立SYBRGreenⅠRT-PCR定量体系。【结果】本研究所采用的引物及相应的PCR反应体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极限可达50拷贝。采用RT-PCR方法检测瘤胃纤维降解细菌的定量结果与传统计数结果具有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福泉  嘎尔迪  刘瑞芳  于磊  卢寿锋  齐智利  
【目的】研究不同脂肪酸构成的油料籽实对奶牛瘤胃液和血浆中脂肪酸的组成及乳脂CLA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乳脂CLA合成机制,为改善牛奶脂肪酸构成,提高乳脂中CLA含量寻找合适途径。【方法】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经产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油料籽实(葵花籽、亚麻籽、菜籽),3种日粮的粗脂肪含量基本相同,测定采食后不同时间点瘤胃液、血浆及乳脂中脂肪酸含量。【结果】葵花籽组奶牛乳脂中CLA、t11-C18﹕1、PUFA及LCFA比例均显著高于菜籽组和亚麻籽组(P<0.05);葵花籽组奶牛血浆中t11-C18﹕1的比例显著高于菜籽组和亚麻籽组(P<0.05);瘤胃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利达  袁军海  李磊  石延霞  柴阿丽  谢学文  李宝聚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镰孢菌属的方法。根据Fusarium翻译延伸因子(TEF-1α)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其特异性引物F8-1/F8-2,能从靶标基因组DNA中特异性扩增出大小为187 bp的目的片段,建立Fusarium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体系的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04倍,且特异性良好。利用该反应体系检测不同湿度环境下病残体和土壤病残体DN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病残体及土壤病残体DNA初始拷贝数分别为6. 90×10~(11),1. 06×10~(12)拷贝数/g,经过温度27℃、80%湿度下处理30 d病残体DNA含量下降至5. 55×10~8和0拷贝数/g,而在温度27℃、20%湿度下含量分别为8. 04×10~9,1. 30×10~9拷贝数/g。因此,建立的Fusarium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定量检测病残体DNA的含量,为瓜类根腐病的早期预防和流行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雅慧  卜登攀  杨红建  王之盛  
反刍动物副产品如肉、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其在瘤胃内的氢化程度有关,瘤胃内微生物主要参与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内的氢化过程。综述了反刍动物日粮中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瘤胃中参与脂肪酸氢化的主要微生物群落、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微生物参与下的氢化代谢途径和日粮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刍动物肉、奶中的含量提供调控的技术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枝  孔祥浩  朱晓萍  王润莲  郭宝林  贾志海  
为研究添加大豆油对绵羊瘤胃内容物的脂肪酸尤其是cis9,trans11CLA和C18:1trans11的影响,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一代羯羊,进行4×4拉丁方试验,大豆油添加水平分别为0%、2%、4%和6%(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随大豆油添加水平增加,瘤胃内容物(DM)中cis9,trans11CLA、C18:1trans11、C18:0、C18:1cis9、C18:2cis9,12、总18C脂肪酸、SFA、UFA、MUFA和PUFA的含量(mg/g)极显著提高(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建强  许文花  高斌  
根据GenBank上猪GAPDH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建立了Real-time PCR方法。以阳性重组质粒为标准品,建立了标准曲线,并进行了融解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高通量、线性范围广以及重复性强等特点。研究结果为GAPDH作为内参基因用于猪相关基因定量表达分析奠定了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燕  邓家波  牛李丽  蒲阳  李杨  勾堃  曾东  倪学勤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1只临床死亡小熊猫胃肠道13种菌群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检测的13种菌群在小熊猫不同肠段的数量有差异,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在各肠段的菌群丰度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小熊猫的空肠、结肠和直肠对其健康生长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肠杆菌科的细菌数量最多且在不同肠段差异显著,是今后小熊猫胃肠道菌群研究值得关注的菌群之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国良  刘璐  李思源  
根据GenBank中蛳鱼诺卡氏菌16S-23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经反应体系优化后建立了检测蛳鱼诺卡氏菌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8;溶解曲线分析显示产物为单一的特异峰;检测灵敏度可达10 6μg/μL的DNA含量,与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麦氏弧菌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应用建立的方法在蛳鱼诺卡氏菌病爆发时期,对16份鱼体组织、养殖水体、饲料等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 7份为阳性,与细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 100%相符。既能检测发病鱼,又能检出未发病且已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俊杰  王莹  丁宁  马向花  刘塔  周天赐  李涛  袁朝海  张威  蔡亚非  
[目的]本试验以舍饲育肥牦牛为研究对象,探究日粮精粗比对舍饲育肥牦牛瘤胃代谢的影响,期望为青海牦牛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养殖过程中日粮精粗比调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试验牛群进行分组,分别为饲喂精粗比为A(3:7)、B(5:5)、C(7:3)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3 组。饲喂90 d后于凌晨空腹进行屠宰。采集瘤胃液和瘤胃上皮组织后通过16S核糖体 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RNA)高通量测序、气相色谱、RT-qPCR以及Western Blot试验方法,探究不同精粗比日粮饲喂下,舍饲育肥牦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瘤胃发酵参数以及瘤胃上皮中VFA转运载体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日粮精粗比显著影响瘤胃细菌菌群结构,随着精料占比升高,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和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ae)相对丰度显著上升(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属水平上,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克里斯腾森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Saccharofermentans、产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和Lachnoclostridi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C组牦牛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相对丰度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牦牛普氏菌属(Prevotella)、假丁酸弧菌(Pseudobutyrivibrio)和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组(P﹤0.05)。日粮精粗比对瘤胃pH及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影响显著,精粗比上升显著下调瘤胃内容物pH(P﹤0.05),乙酸含量、乙酸/丙酸显著降低(P﹤0.05),丙酸、戊酸和总VF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A、B组相比,C组丁酸和异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日粮精粗比对瘤胃上皮VFA转运载体表达量影响显著。随着日粮精料占比升高,腺瘤下调蛋白(DRA)、假定阴离子转运载体1(PAT1)、单羧酸转运载体1(MCT1)和单羧酸转运载体4(MCT4)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阴离子交换蛋白2(AE2)的含量在二者水平上则显著下降(P﹤0.05)。随着日粮精粗比例升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即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屠宰率也随之提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饲喂高精料日粮可提升牦牛瘤胃中非纤维素降解菌的相对丰度,使大量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快速转化为VFA,为机体供能。激活瘤胃上皮细胞中VFA转运的载体,提高其表达量,加快VFA转运入血的速度,以提高脂肪代谢底物,最终达到快速育肥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