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1)
- 2023(2351)
- 2022(2054)
- 2021(1811)
- 2020(1655)
- 2019(2710)
- 2018(2602)
- 2017(4619)
- 2016(2707)
- 2015(2944)
- 2014(2956)
- 2013(3009)
- 2012(2922)
- 2011(2783)
- 2010(2914)
- 2009(2499)
- 2008(2365)
- 2007(1959)
- 2006(1756)
- 2005(1577)
- 学科
- 济(9339)
- 经济(9334)
- 管理(8163)
- 环境(6365)
- 业(5838)
- 学(5623)
- 企(4504)
- 企业(4504)
- 方法(3795)
- 划(3450)
- 数学(3385)
- 数学方法(3327)
- 规划(2923)
- 环境规划(2875)
- 资源(2775)
- 农(2753)
- 中国(2716)
- 及其(2484)
- 发(2325)
- 生态(2125)
- 防(2073)
- 财(2063)
- 地方(2055)
- 融(1959)
- 金融(1958)
- 和(1908)
- 防治(1870)
- 治(1864)
- 银(1842)
- 银行(1823)
- 机构
- 学院(42373)
- 大学(42251)
- 研究(19741)
- 科学(15573)
- 济(14562)
- 农(14342)
- 经济(14244)
- 中国(13683)
- 管理(12568)
- 所(12320)
- 农业(11811)
- 研究所(11631)
- 理学(10873)
- 理学院(10620)
- 业大(10383)
- 管理学(10291)
- 管理学院(10222)
- 京(9757)
- 中心(8151)
- 室(8137)
- 实验(7681)
- 实验室(7471)
- 省(7460)
- 农业大学(7383)
- 院(7287)
- 科学院(7273)
- 重点(7069)
- 江(6983)
- 业(6644)
- 财(5912)
共检索到61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江勇 郭志勋 冯娟 潘金培 陈毕生
对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Reeve)进行病毒悬液和PBS(对照)注射感染,研究其血清免疫因子SOD、ACP、AKP、MPO活性的变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注射病毒悬液组SOD活性变化为逐渐上升,至8h后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对照组SOD活力呈下降趋势,8h后上升,12h后恢复至初始水平,二者结果差异均为显著或极显著(P0 05)。(3)注射病毒悬液组M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祥峰 胡元亮 王德云 李祥瑞 刘家国 张宝康 邱妍
将 5种浓度的当归多糖、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淫羊藿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黄酮、蜂胶黄酮、黄芪皂苷和人参皂苷分别与新城疫病毒LaSota株混合感作 14 4h和 2 72h后 ,加到已培养 36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中 ,继续培养 72h ,采用中性红染料吸收法测定CEF增殖变化 ,判定中药成分对病毒感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有中药成分几乎所有浓度均影响或显著抑制病毒的感染活性 ,且与感作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全溪 吴宝成 李国平 黄一帆
【目的】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5日龄健康番鸭,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室隔离饲养。试验组雏鸭每只腿部肌肉注射番鸭呼肠孤病毒细胞毒0.2mL(0.01个TCID50=10-3.7558),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每隔5d,应用组织化学法检测脾脏和法式囊中浆细胞数量,间接血凝法检测血清中禽流感抗体水平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2,IL-6含量的变化。【结果】番鸭感染呼肠孤病毒,法氏囊和脾脏中浆细胞数量试验组均比对照组少,在感染后15d达到最少,试验组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番鸭感染呼肠孤病毒可抑制禽流感抗体形成,感染后15d抗体水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广军 谢骏 余德光 胡朝莹 杜旭彤 唐丽花
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分别按每kg体质量注射250mg、500mg和1000mg的L-精氨酸和5mg、10mg、20mg的环磷酰胺。每隔5d足部肌肉注射1次,共注射3次。第16天检测其血清中NO含量以及NOS活性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剂量为10mg/kg体质量),对杂色鲍血清中NOS活性进行负调控,分别在注射后3h、6h、12h、24h、48h、96h对血清NO水平和血清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以及溶菌酶(LZM)活性进行测定,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注射500mg/kg的L-精氨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思顺 郑兴华 蔡开妹 彭伏虎 张文泽 李自力 肖运才 刘梅 毕丁仁
【目的】结合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一种适合养鸡业基层生产人员使用的便捷的快速诊断禽流感病毒感染鸡群的方法。【方法】将含禽流感病毒非结构基因ns1的表达载体KG-NS1转化入BL21(DE3)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GST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和Western-blot分析;以NS1重组蛋白为诊断抗原,抗鸡IgFc的单抗标记的胶体金为示踪物,结合免疫层析技术,组装禽流感病毒NS1抗体的免疫胶体金鉴别诊断试纸条,评价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对试验感染和临床采集的血样进行检测。【结果】NS1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52kD,具有免疫学活性。在25min内用肉眼观察到禽流感病毒感染鸡血清和N...
关键词:
禽流感 NS1蛋白 胶体金试纸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琪 陈阳 李秀 黄正洋 张扬 李欣钰 童一宇 段修军 陈国宏
【目的】克隆鸭血清白蛋白(duck serum albumin,DSA)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mRNA表达规律研究。【方法】以前期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的白蛋白(albumin,ALB)基因为候选基因,通过构建雏鸭肝炎病毒和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Poly(I:C))感染模型,利用RT-PCR、RACE技术和基因组步移技术分别克隆ALB基因cDNA序列和5′侧翼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RT-qPCR检测ALB基因各组织时空表达量。【结果】①ALB cDNA全序列长为2 107 bp,包括47 bp的5′UTR、2...
关键词:
鸭 ALB基因 克隆 基因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小凤 韦悠 罗思思 谢志勤 阮志华 张民秀 黄娇玲 李丹 万丽军 李孟 任红玉 谢丽基 谢芝勋
【目的】本文研究Ⅹ蛋白(Protein Ⅹ,pⅩ)在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感染LMH细胞后对Toll样受体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阐释FAdV-4感染致病机制和免疫应答机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PCR扩增X基因编码区序列,与pEF1α-H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F1α- HA-X。将重组表达质粒pEF1α-HA-X和空质粒pEF1α-HA分别转染LMH细胞,24 h后用FAdV-4感染转染后的细胞,2个处理组分别标记为pEF1α-HA-X+和pEF1α-HA+;同时设立转染后未加病毒刺激组作对照,分别标记为pEF1α-HA-X-和pEF1α-HA-。用Western-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验证重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chTLR1a、chTLR1b、chTLR2a、chTLR2b、chTLR3、chTLR4、chTLR5、chTLR7、chTLR15、chTLR21)和效应因子(IFN-α、IFN-β、IL-1β、IL-6、IL-8、IL-15)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X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540 bp,共编码179个氨基酸残基。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X蛋白与HA标签小鼠源单克隆抗体反应,在27 kD处得到单一条带,间接免疫荧光结果可见绿色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与pEF1α-HA-组相比较,pEF1α-HA-X-组chTLR1a和chTLR1b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下同),分别为pEF1α-HA-组的9.76和12.34倍;chTLR2a、chTLR2b、chTLR5、chTLR7、chTLR15和chTLR21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5,下同)。添加病毒感染后,与pEF1α-HA-X-组相比,pEF1α-HA-X+组chTLR1a和chTLR1b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分别下调60%和66.7%;chTLR2a、chTLR2b和chTLR3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提高,分别上调2.91、2.01和1.47倍(P<0.05),其他chTLRs的mRNA转录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pEF1α-HA-X+组效应因子IFN-α、IFN-β、IL-1β的mRNA转录水平比pEF1α-HA-X-组显著上调,IL-8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结论】在LMH细胞过表达pX并被FAdV-4感染后,pX能激活宿主免疫应答系统,Toll样受体(chTLR2a、chTLR2b和chTLR3)和其效应因子(IFN-α、IFN-β和IL-1β)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以抑制病毒复制,说明pX具备激活宿主细胞天然免疫系统的功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晓玲 黄倢 王秀华 杨冰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对虾后,最典型的免疫反应是对虾开放循环系统的血淋巴细胞数量急剧下降,血淋巴凝结功能下降,感染部位聚集了大量的血淋巴细胞,且以颗粒细胞为主。WSSV可感染对虾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其中小颗粒细胞感染率高、感染速率快,感染后大颗粒细胞占血细胞总数的比例可增加到50%;血淋巴中的总糖、总碳水化合物、总蛋白和游离氨基酸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自然状态下广泛存在WSSV潜伏感染,潜伏感染的存在会导致存在免疫反应情况下的感染复发,并且有助于病毒的传播;不同WSSV感染状态下过氧化物(POD)差异显著,其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
关键词:
白斑综合征病毒 对虾 感染 免疫防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新产 邵艳红 朱峰伟 杨丽金
为探究Ig G/Ig M蛋白的分子特征、理化特性及病理学相关致病机理,对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鹅的免疫球蛋白Ig进行了分级分离、纯化及Ig G/Ig M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等生化-分子生物学分析。以GPVYZ感染雏鹅,采用(NH4)2SO4分级分离鹅血清Ig,将Sephadex G-100凝胶柱在Utro-gel ACA22凝胶柱色谱工作站上串联,分步聚集纯化出鹅血清Ig M/G进行SDS-PAGE和生化分析。结果显示,初级沉淀鹅血清Ig,在非还原条件下,感染组(RD)缺失6个蛋白主带(128,114,69,59,55,48 k Da);而在还原条件下,RD组缺失7个蛋白主带(139,128,119,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新产 邵艳红 朱峰伟 杨丽金
为探究Ig g/Ig M蛋白的分子特征、理化特性及病理学相关致病机理,对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鹅的免疫球蛋白Ig进行了分级分离、纯化及Ig g/Ig M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等生化-分子生物学分析。以gPVYZ感染雏鹅,采用(NH4)2SO4分级分离鹅血清Ig,将SePHadex g-100凝胶柱在UtrO-gel aCa22凝胶柱色谱工作站上串联,分步聚集纯化出鹅血清Ig M/g进行SdS-Page和生化分析。结果显示,初级沉淀鹅血清Ig,在非还原条件下,感染组(rd)缺失6个蛋白主带(128,114,69,59,55,48 k da);而在还原条件下,rd组缺失7个蛋白主带(139,128,119,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爽 谷长勤 白家媛 张红 张万坡 程国富 胡薛英
【目的】观察鸭源呼肠孤病毒对雏鸭脾、法氏囊的病理损伤及相关免疫指标,初步阐明鸭源呼肠孤病毒对所引起的机体免疫器官损伤以及机体免疫抑制,为进一步探讨发病机理和免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日龄樱桃谷雏鸭人工感染鸭源呼肠孤病毒,分别观察脾、法氏囊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脾、法氏囊指数,外周血CD3+、CD8+T细胞阳性率,脾、法氏囊IgY生成细胞,并分析试验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性。【结果】感染鸭源呼肠孤病毒后,雏鸭脾出现明显坏死灶,之后出现肉芽肿结构,法氏囊固有层淋巴滤泡明显减少;脾、法氏囊指数降低;外周血CD3+、CD8+T细胞阳性率降低;脾IgY生成细胞数量增多、法氏囊IgY生成细胞数量减少。【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杨冰 俞开康
12 9尾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 (WSSV病毒所致 )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 (WSSV)程度。用 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 (Ua)、溶菌活力 (UL)、酚氧化酶 (PO)活性以及过氧化酶 (POD)相对活性 ;用硝酸纤维膜斑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 (ALP)相对活性 ;用血凝法测定其凝集效价(HAT)。通过对以上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WSSV感染与对虾血淋巴PO活性以及ALP相对活性变化有紧密联系 ;不同虾池各免疫因子差异显著 ,发病虾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 潘启华 陆可 罗君志 夏必琳 姜正正 申萍 刘红 陈天圣
Jun(Jun proto-oncogene, AP-1 transcription factor subunit)为组成转录因子AP-1的亚单位或亚家族成员,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为了进一步了解jun基因在鱼类抗病毒天然免疫方面的功能,以日本青鳉为研究对象,采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获得jun缺失的纯合子突变体品系,并对其在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 NNV)感染过程中的特征展开研究。基因克隆结果显示,野生型日本青鳉的jun基因编码区全长921 bp,共编码306个氨基酸,含有N端的Jun超家族结构域和C端的bZIP超家族结构域,并在眼、脑、鳃、心脏、头肾、卵巢、精巢、肝脏、脾脏9个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突变体jun~(-/-)在基因组减少了124 bp,而蛋白只剩下59个氨基酸的N端序列,缺失了Jun超家族结构域和bZIP结构域。病毒感染实验结果显示,jun~(-/-)仔鱼对于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 NNV)的耐受能力相对野生型仔鱼有所提升;jun~(-/-)成鱼眼、脑、鳃和肌肉组织内的病毒相对含量都显著低于野生型。进一步的qRT-PCR结果显示,在jun~(-/-)青鳉中,fosl1的表达极显著下调,tbk1的表达降低,而irf3的表达极显著上调。以上结果表明,jun缺失能增强青鳉耐受NNV病毒的能力,jun基因可能是一个青鳉抗病毒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因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纪荣兴 邹文政 鄢庆枇 龚三妹 叶兆弘
为了更好地进行日本对虾抗病良种的选育,本文用浓度为每毫升1×105个病毒粒子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粗提液注射感染抗白斑病日本对虾子三代和普通日本对虾,观察其死亡率,同时测定WSSV感染后0,4,24,48和96h血淋巴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注射WSSV14d内抗病子三代和普通对虾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5%和85%,前者的抗病保护率达82.4%;感染前前者的各项免疫指标均高于后者,且PO,AKP和蛋白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感染后两者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淑红 崔治中 曲立新
【目的】确定经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细胞适应毒免疫的种鸡提供的母源抗体在雏鸡抗REV感染中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分别对有母源抗体和无母源抗体的雏鸡人工感染REV野毒,比较它们的生长速度和对新城疫病毒(NDV)和禽流感病毒(AIV)灭活苗免疫后的抗体反应。【结果】在没有REV母源抗体的商品代肉鸡,1日龄感染REV不仅造成生长迟缓,还会显著抑制对NDV和AIV(H5和H9)疫苗的免疫反应。由致弱的REV疫苗免疫的父母代种鸡提供的母源抗体,不仅可预防REV野毒感染引起的生长迟缓,也可预防REV引起的对NDV和AIV灭活疫苗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在1日龄攻毒REV后,有REV母源抗体组对所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