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9)
- 2023(2299)
- 2022(1998)
- 2021(1788)
- 2020(1587)
- 2019(3617)
- 2018(3530)
- 2017(5955)
- 2016(3703)
- 2015(4278)
- 2014(4221)
- 2013(4272)
- 2012(4118)
- 2011(3710)
- 2010(3840)
- 2009(3628)
- 2008(3577)
- 2007(3336)
- 2006(2944)
- 2005(2753)
- 学科
- 济(14023)
- 经济(14009)
- 方法(8676)
- 管理(8419)
- 业(8266)
- 数学(7394)
- 数学方法(7185)
- 企(7148)
- 企业(7148)
- 学(7132)
- 中国(3115)
- 财(2992)
- 农(2771)
- 贸(2701)
- 贸易(2696)
- 业经(2674)
- 易(2632)
- 制(2548)
- 害(2539)
- 和(2478)
- 理论(2420)
- 虫(2280)
- 环境(2202)
- 策(2165)
- 及其(2068)
- 划(2041)
- 技术(2029)
- 地方(2005)
- 虫害(1978)
- 银(1942)
- 机构
- 大学(60814)
- 学院(59378)
- 研究(24761)
- 农(21412)
- 科学(21136)
- 济(18498)
- 经济(17999)
- 管理(17833)
- 农业(17675)
- 中国(17057)
- 业大(15537)
- 所(15432)
- 理学(15366)
- 理学院(15062)
- 研究所(14519)
- 管理学(14436)
- 管理学院(14355)
- 京(13746)
- 室(11702)
- 农业大学(11284)
- 实验(11072)
- 中心(10807)
- 实验室(10791)
- 省(10646)
- 业(10163)
- 重点(10110)
- 江(9845)
- 技术(9542)
- 科学院(9194)
- 院(8758)
- 基金
- 项目(44267)
- 科学(33328)
- 基金(32446)
- 家(31552)
- 国家(31357)
- 科学基金(25437)
- 研究(23465)
- 自然(20077)
- 自然科(19671)
- 自然科学(19655)
- 自然科学基金(19292)
- 省(18687)
- 基金项目(16410)
- 划(16193)
- 资助(14428)
- 社会(13070)
- 社会科(12463)
- 社会科学(12459)
- 计划(12224)
- 科技(11565)
- 教育(10627)
- 重点(10546)
- 科研(9415)
- 专项(9389)
- 创(8945)
- 发(8940)
- 业(8712)
- 创新(8494)
- 部(8488)
- 农(8322)
共检索到87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晓君 白雪松 毕可然 阎斌伦 秦蕾 陈丽 徐静
为明确牙鲆及大菱鲆病原迟钝爱德华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建立分子检测方法,实验以迟钝爱德华菌fimA、fimB、gadB及citC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及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0株病原迟钝爱德华菌均扩增出fimA、fimB、gadB及citC 4种毒力基因,目的条带大小分别为240、217、171及119 bp,4株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以fimA和gadB设计的两对引物进行的双重PCR扩增,同一PCR反应体系中病原迟钝爱德华菌可扩增出240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晶晶 高晓建 张晓君 马丽娜 阎斌伦 白雪松 赵佳铭 毕可然 秦蕾
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发病大菱鲆、半滑舌鳎及鲤鱼的22株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建立了病原鳗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PCR方法检测8个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结果显示,22株病原鳗弧菌均可扩增出6个基因(emp A、vah1、vah4、fla A、rtx A和ton B)目的条带,未扩增出vir A和ang M基因;针对vah4和rtx A设计引物进行双重PCR扩增,同一PCR反应体系可扩增出两条目的条带,灵敏度为2.4×103 CFU/ml,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以vah4设计引物进行LAMP扩增,病原鳗弧菌可扩增出阶梯状条带,呈现阳性反应,6...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晶晶 高晓建 张晓君 马丽娜 阎斌伦 白雪松 赵佳铭 毕可然 秦蕾
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发病大菱鲆、半滑舌鳎及鲤鱼的22株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建立了病原鳗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PCr方法检测8个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结果显示,22株病原鳗弧菌均可扩增出6个基因(emPa、Vah1、Vah4、flaa、rtxa和tonb)目的条带,未扩增出Vira和angm基因;针对Vah4和rtxa设计引物进行双重PCr扩增,同一PCr反应体系可扩增出两条目的条带,灵敏度为2.4×103 Cfu/ml,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以Vah4设计引物进行lamP扩增,病原鳗弧菌可扩增出阶梯状条带,呈现阳性反应,6株对照菌无阶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婵 冯娟 谢云丹 胡万涛 王江勇 苏友禄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罗非鱼主要病原,传染力强、致死率高,部分鱼从发病到死亡无明显病症,难以确定鱼体是否携带该病原菌,建立适用于生产一线的无乳链球菌检测技术势在必行。根据GenBank中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基因(hylB)、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pon A)和CAMP因子基因(cfb)的保守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多重PCR的反应条件和体系进行优化,建立基于毒力基因的罗非鱼无乳链球菌三重PCR检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检测来自广东省不同地区的罗非鱼组织样品。构建的三重PCR检测方法仅在无乳链球菌中扩增出3条特异性条带,而在罗非鱼和常见的水产病原菌菌株中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以无乳链球菌基因组DNA浓度7.24×10~(–5)~5.65 ng/μl为模板进行扩增,该三重PCR能检测到的最低模板浓度为1.81×10~(–3) ng/μl,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运用该方法检测188个罗非鱼组织样品,其阳性检出率与常规细菌分离鉴定阳性率一致,以常规细菌分离鉴定为标准,对该三重PCR检测方法进行评价,其诊断敏感性(Dse)和诊断特异性(Dsp)均为100%。结果表明,构建的三重PCR检测方法不仅显著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还可在同一反应中同时检测3种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为无公害水产品中无乳链球菌的快速检疫、水产养殖病害早期预警提供了一种快速、精准和高效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毒力基因 三重PCR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欧阳本 孙振 祁克宗 汪雪雁 薛秀恒 涂健
沙门氏菌是人畜共患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建立灵敏的双重PCR方法有益于实现对致病性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快速检测。以沙门氏菌毒力岛基因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发表的沙门氏菌毒力岛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沙门氏菌毒力岛mgtC和sopB的2对引物。以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9150)菌株的核酸为模板,经过引物特异性试验,DNA模板灵敏度试验,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地建立了快速鉴别以及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双重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引物mgtC和sopB建立的双重PCR仅能扩增出沙门氏菌(ATCC9150)的2段特异性片段,大小分别是500,1 000 bp。敏感性试验结果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艳华 黄钧 胡大胜 施金谷 彭民毅 彭亚
以常规方法从患典型红底板病黄沙鳖的心脏、肝脏和腹水等处分离到5株病原菌,API 20NE、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和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PCR检测病原菌的6种毒力基因。结果表明,5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Aeromonas hydrophila QDC01菌株的亲源关系最近。6种毒力基因的阳性率,hly、Aer和Act为100%,ahal、Alt和ahp为80%;毒力基因型共3种,在5株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为hly+Aer+Alt+Act+ahal+ahp+3株,hly+Aer+Alt-Act+ahal+ahp-1株,hly+Aer...
关键词:
黄沙鳖 红底板病 嗜水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荣小军 廖梅杰 张正 王印庚 刘智超 李彬 王岚 陈贵平
根据克隆得到的迟缓爱德华氏菌gyrB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用性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种间特异性和种内通用性,构建含gyrB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经过反应体系优化后建立了检测迟缓爱德华氏菌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在T m为63℃时,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仅有一个单特异峰,扩增所得标准曲线为y=-3.32x+39.38,相关系数为0.998,扩增效率为1.00,最低能检测到60个拷贝。应用建立的方法对人工感染的大菱鲆病样进行了检测,3个被检样品均呈阳性反应,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剑 马卫明 张亮 何洪彬 丁家波 杨宏军
【目的】布鲁氏菌virb8蛋白是布鲁氏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本研究拟构建含布鲁氏菌Virb8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利用纯化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牛布鲁氏菌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iELISA)。【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牛型布鲁氏杆菌Virb8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布鲁氏菌疫苗株S2全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Virb8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入PEASY-T3,经测序正确后,与载体pET-32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Virb8,转化E.coli BL21(DE3),诱导表达融合蛋白pET-32a-Virb8,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鉴定后,采用...
关键词:
布鲁氏菌 Virb8 间接ELISA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符贵红 肖丹 胡鲲 杨先乐
为快速了解鲫源嗜水气单胞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与菌株基因型的相关性,建立多重PCR法和ERIC-PCR分子分型,为临床快速检测、菌株分型和菌株致病性分析提供依据。通过单重PCR法检测出标准菌株ATCC7966内5个毒力基因气溶素(aerolysin,aer)、溶血素(hemolysin,hly)、细胞毒性肠毒素(cytotoxic enterotoxin,alt)、胞外蛋白酶(extracellular protease,ahp)和细胞肠兴奋性肠毒素(intestinal cells of excitatory enterotoxin,act),其扩增产物长度依次为300 bp、592 b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君 姚东瑞 阎斌伦 秦蕾 毕可然 梁利国
基于霍乱弧菌lolB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霍乱弧菌的方法。常规PCR检测仅霍乱弧菌扩增出大小为519bp的目的片段,其他3种病原弧菌均为阴性;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在Tm为86.5~87℃,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表明该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扩增曲线反映了PCR的指数增长阶段和平台阶段;所制作的标准曲线在2.59×108~2.59×100拷贝数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能对霍乱弧菌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该方法检测时间从核酸抽提到结果分析仅需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荣 马少鸿 林桂香 万小菊 黄郁葱 简纪常 蔡双虎
基于荚膜多糖cpsA基因设计引物,建立海豚链球菌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快速检测鱼类养殖中的海豚链球菌。结果表明,LAMP最佳反应条件为65 ℃反应20 min,镁离子浓度为1.2 mmol/L、dNTPs浓度为0.64 mmol/L、内外引物比例为 16:1;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性检出海豚链球菌,对无乳链球菌和其他14种菌检测结果均呈阴性;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该LAMP方法灵敏度为21.2×10~(-6) ng/μL,比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100倍;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LAMP方法在模板中存在鱼类基因组干扰下也能正确完成检测。研究中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为海豚链球菌的检测提供一种可视化、灵敏、成本低的快速检测技术。
关键词:
海豚链球菌cpsA LAMP 可视化检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书煜 梁静真 覃志彪 黄艳华 韦慕兰 蒙兰丽 黄维 胡大胜 黄钧
查明广西南宁、贵港和桂平养殖山瑞鳖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及其6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为有效防控山瑞鳖细菌性败血症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常规方法从患病山瑞鳖的心脏和肝脏取样、分离细菌,人工感染方法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细菌鉴定采用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PCR扩增法对菌株的溶血素基因(hemolysin gene,hly)、气溶素基因(aerolysin gene,Aer)、细胞兴奋性肠毒素基因(cytotonic enterotoxin gene,Alt)、细胞毒性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兵 李槿年 祖国掌 余为一
粘附素(aha1)、气溶素(aerA)和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是气单胞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根据aha1、aerA和alt基因序列设计三对引物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三种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MPCR)。该方法扩增出气单胞菌的aha1大小为1087bp,aerA为721bp,alt为480bp,其敏感度为102CFU·mL-1。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恶臭假单胞菌、拟态弧菌以及非致病性气单胞菌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Ⅴ、BamHⅠ和FbaⅠ分别酶切PCR扩增产物,均获得与预期一致的酶切图谱。用建立的MPCR对15株水生动物源气单胞菌安徽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13株致病性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君 毕可然 阎斌伦 陈丽 白雪松 秦蕾
2011年春季对江苏连云港某对虾育苗场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病死糠虾幼体分离到优势生长菌,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和gyrB基因同源性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引起糠虾幼体大量死亡的病原为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菌株kx1对中国对虾仔虾和日本对虾仔虾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2.0×106CFU/ml和7.0×105CFU/ml。为进一步明确分离菌株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了分离鉴定的4株病原菌对群体效应调节基因(luxR)、毒力调控基因(toxR)、溶血素基因(vhhA和vhhB)、金属蛋白酶基因(vhpA和vh...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糠虾幼体 哈氏弧菌 毒力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甄贞 张明辉 刘营 敖金霞 于艳波 李璐 曲波 仇有文 高学军 张克俭
根据转基因玉米品系NK603外源插入片段与玉米基因组序列设计品系特异性引物,建立转基因玉米品系NK603的品系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测试。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出转基因玉米NK603品系成分,检测灵敏度为0.1%,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