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24)
- 2023(3605)
- 2022(3052)
- 2021(2685)
- 2020(2306)
- 2019(5175)
- 2018(4856)
- 2017(8713)
- 2016(5070)
- 2015(5533)
- 2014(5365)
- 2013(5405)
- 2012(5086)
- 2011(4646)
- 2010(4694)
- 2009(4262)
- 2008(4145)
- 2007(3615)
- 2006(3156)
- 2005(2706)
- 学科
- 济(20086)
- 经济(20060)
- 管理(13200)
- 业(11928)
- 方法(11091)
- 数学(9597)
- 数学方法(9526)
- 企(9452)
- 企业(9452)
- 学(7142)
- 农(6338)
- 业经(4859)
- 农业(4246)
- 中国(4003)
- 环境(3649)
- 理论(3334)
- 贸(3299)
- 贸易(3296)
- 划(3288)
- 财(3247)
- 易(3207)
- 和(3205)
- 技术(2891)
- 地方(2731)
- 制(2699)
- 体(2628)
- 发(2445)
- 资源(2424)
- 产业(2385)
- 教育(2239)
- 机构
- 大学(78044)
- 学院(76617)
- 研究(28122)
- 济(27810)
- 管理(27524)
- 经济(27301)
- 理学(24424)
- 理学院(24047)
- 管理学(23521)
- 管理学院(23369)
- 农(23099)
- 科学(21126)
- 中国(19080)
- 农业(18826)
- 业大(17765)
- 京(16561)
- 所(15777)
- 研究所(14868)
- 农业大学(12801)
- 中心(12622)
- 江(11495)
- 财(11004)
- 范(10097)
- 室(10047)
- 师范(9841)
- 业(9818)
- 省(9762)
- 北京(9675)
- 科学院(9617)
- 院(9487)
- 基金
- 项目(57988)
- 科学(44953)
- 基金(42821)
- 家(40083)
- 国家(39794)
- 研究(36317)
- 科学基金(32997)
- 自然(23441)
- 社会(23214)
- 省(23126)
- 基金项目(22782)
- 自然科(22685)
- 自然科学(22674)
- 自然科学基金(22299)
- 社会科(22103)
- 社会科学(22096)
- 划(20004)
- 资助(17296)
- 教育(16882)
- 重点(13259)
- 编号(12976)
- 计划(12955)
- 部(12346)
- 创(12151)
- 发(12033)
- 科技(11814)
- 科研(11574)
- 创新(11437)
- 业(11176)
- 农(10735)
共检索到104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姗姗 王保海 杨晓雯 次仁多吉 赵宝玉 路浩 陈基萍
疯草是我国西部草原的主要毒害草,其毒性成分为苦马豆素,本实验以内蒙古阿拉善的一只变异黄芪自然中毒山羊为对象,通过HE染色观察脑、心、肝、脾、肾等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脑、肝等组织超微结构变化,运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各组织苦马豆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中毒羊脑、心、肝、肾等组织细胞发生广泛空泡变性,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大小脑、心、肝细胞中有多量膜包裹的空泡样结构,线粒体嵴断裂、变性;疯草自然中毒羊肝脏、肾脏、脑等实质器官、肌肉组织和血液中均能检测到苦马豆素,而在肺脏、胃肠组织中则未见苦马豆素存在。
关键词:
疯草 变异黄芪 苦马豆素 山羊 病理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文龙 王敬龙 杨晓雯 刘建枝 赵宝玉 路浩 陈基萍 马烽 王保海
疯草是我国西部草原的主要毒害草,其毒性成分为苦马豆素。本实验以内蒙古阿拉善的一只变异黄芪自然中毒山羊为对象,采集其肌肉组织,运用不同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后,气相色谱仪检测组织中苦马豆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室温水浸泡、室温水浸泡+超声、水蒸煮和水蒸煮+超声,4种不同处理方法对疯草自然中毒羊肌肉组织中苦马豆素的清除明显不同,分别为81.7%、94.7%、100%和100%。结果表明,采用水蒸煮的方法即可完全清除中毒羊肌肉组织中的苦马豆素。
关键词:
疯草 变异黄芪 肌肉组织 苦马豆素 山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兴华 刘志滨 何欣 余永涛 王建华
给家兔灌服低剂量(6 mg/kg)、中剂量(12 mg/kg)和高剂量(24 mg/kg)的萱草根素,研究其对家兔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家兔均发生以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的中毒症状,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中毒家兔大脑、小脑和脊髓的白质呈丝瓜络样,结构异常疏松,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破裂,视网膜节细胞萎缩,肝细胞肿胀,颗粒变性,脾脏、肺脏严重充血。表明萱草根素能引起家兔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病理变化。
关键词:
家兔 萱草根素 中毒 病理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金成 杨国栋 王研 康丹菊 李艳红 耿果霞 王建华
【目的】建立疯草中苦马豆素的固相萃取-亲水作用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小花棘豆、毛瓣棘豆、黄花棘豆、甘肃棘豆、冰川棘豆等5种疯草为样品,经纯乙醇索氏提取和SPE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Waters X-Bredge HILIC色谱柱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流动相中的有机溶剂种类及质量浓度、缓冲盐浓度和柱温等条件进行优化,检测苦马豆素含量并用质谱检测法进行验证。【结果】苦马豆素与疯草中的其他成分在异丙醇-2mmol/L乙酸铵(体积比为52∶48)流动相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好地分离;苦马豆素在10~100μg/mL的质量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检出限(LOD)(信噪比=3)为...
关键词:
固相萃取 亲水色谱法 疯草 苦马豆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利新 卢江文 唐圣成 汪勇 彭涛
为了解鼠药毒鼠灵的主要成分和更好地在临床上诊断、治疗毒鼠灵中毒 ,采用饲喂方法诱发猪毒鼠灵中毒 ,并进行了临床和病理学观察 .结果表明 ,中毒猪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全身阵发性痉挛、震颤和胃肠运动增强 ,血凝时间延长 ,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容量、血清钾、血清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有降低 ,白细胞总数、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血糖均有上升
关键词:
猪 中毒 生理生化指标 病理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跃 钱冬 周素明 王亚军 尹飞 金珊 詹萍萍
2018年7月宁波象山某养殖场内银鲳出现集中死亡现象,累积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为探究此次疾病爆发的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患病银鲳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及病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分析对其病原进行鉴定以便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患病银鲳临床表现为厌食、身体失衡、脾脏肿大、肝脏颜色异常的病征。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患病鱼肝脏、脾脏、肾脏均出现直径10~15μm、细胞质嗜碱性的肿大细胞。进一步的透射电镜观察则在脾肾等组织细胞内发现了病毒包涵体结构以及大量的病毒粒子,直径为140~160 nm。通过虹彩病毒特异性PCR检测发现患病组织样品为虹彩病毒阳性。此外,通过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分析,发现银鲳源病毒与大黄鱼虹彩病毒(Genbank 登录号:AY779031.1)MCP同源性最高为99.76%,认为它们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 RSIV)类群。本实验首次报道了全人工养殖环境下银鲳感染虹彩病毒的病例,该研究将为养殖银鲳虹彩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斐 吕梦园 许梓荣
采用投喂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对虾肌肉的方式,对养殖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进行人工感染,以确定WSSV对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易感性。结果发现,投喂病虾感染组螯虾的死亡率达到90%,而对照组未出现死亡。采用PCR对试验组螯虾的肌肉进行WSSV检测,发现投喂感染组的阳性检出率为100%,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均为0。PCR检测结果发现,濒死螯虾的肝胰腺、中肠、肌肉、鳃、性腺、心脏六种组织的PCR结果均为WSSV阳性,而对照组的各组织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组织切片的光镜观察也证实,濒死螯虾的肝胰腺、中肠、肌肉、鳃、性腺、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开毓 耿毅 叶仕根 黄小丽
试验以含10、25、50、100、150和200mg·kg-1喹乙醇的饲料对鲤进行了慢性毒性试验。经90d的试验,各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7.5%、27.5%、35.0%、42.5%、47.5%和55.0%,死亡率分别为5.0%、10.0%、12.5%、17.5%、20%和30.0%。中毒鱼表现为特征性的"应激性出血综合征",且Hb含量和RBC数量降低,血清AST、ALT活性升高。病理组织学表现为鳃小片水肿,上皮细胞增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心肌纤维、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上腺细胞空泡变性;肝细胞脂肪变性或水泡变性及溶解坏死;肠道发生卡他性肠炎;超微结构上,心肌纤维、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肿胀、...
关键词:
病理学 慢性中毒 喹乙醇 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建枝 莫重辉 王保海 次仁多吉 王敬龙 夏晨阳 鲁志平 韩建成
20只实验山羊每日按10 g/kg.w剂量通过永久性瘤胃瘘管投喂冰川棘豆,观察实验山羊临床症状。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后,解剖实验山羊,并取实质性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研究冰川棘豆对实验山羊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实验山羊在试验第15~18天出现轻度中毒症状,试验第33~39天出现重度中毒症状。肝脏、脾脏、大脑、小脑、肺脏、肾脏等实质性器官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尤以小脑变化最为明显。
关键词:
冰川棘豆 临床症状 病理形态学 山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诗其 程国富 熊道焕
硒是人类及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增加机体的防御适应能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物通过食物获得机体所需量的硒,摄入过多或过少,会导致动物发生硒中毒或硒缺乏症。作者对湖北省宣恩县沙地乡哺乳仔猪自然发生以脱毛、蹄裂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例,进行了组织含硒量测定、病理剖检、组织形态观察,诊断为硒中毒。特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哺乳仔猪 自然硒中毒 病理变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海侠 孙海涛 刘晓强 周宏超
选取120尾体重为(5.0±0.058)g鲤(Cyprinus carpio)鱼种,观察鲤亚硝酸盐氮中毒后的症状和死亡情况,测定各浓度组中毒鲤的红细胞数量(RBC)和血红蛋白(Hb)含量,并对中毒死亡鲤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亚硝酸盐氮(NO2-N)对鲤48、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6895 mg/L和9.3111 mg/L;安全浓度为0.8308 mg/L。亚硝态氮的浓度和血细胞数量呈负相关性,而与血红蛋白的含量不相关。高浓度的亚硝酸盐使得试验鱼的鳃和肝胰脏组织产生异常变化,出现血管扩张,充血或淤血以及细胞变性等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而低浓度组的组织发生的变化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铖 刘宇婷 潘连德 杨吉平
为探究美国鲥鱼内脏结节病的病因病理,本实验从患内脏结节病的美国鲥鱼体内分离出肝、脾和肾等内脏器官组织,通过对病鱼样品H.E染色、马松染色和抗酸杆菌染色,并结合亚显微结构观察对病变组织、细胞以及疑似病原菌进行分析。病鱼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体表多处损伤,鳞片下出血,腹部膨大,肛门出血。病理解剖见腹腔内含大量积水,肝、肾和脾脏表面有大量白色结节,肝脏呈深红色,多处破裂出血,肾脏表面附着大量白色纤维样病变,失去原有颜色和结构,脾脏呈深黑色,肠道出血,除此外未见其他器官有结节分布。组织病理分析结果表明:显微结构所见肝、脾和肾器官组织病变为出现肉芽肿,且又大又多。肉芽肿中心由坏死的组织碎片和聚生菌体组成,外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包膜由纤维组织构成。肝脏组织内含大量空泡为脂肪变性;肾组织内肾小管腔破裂分解,肾间质出现大面积组织坏死;脾组织间充斥大量红细胞。其它内脏组织内未见肉芽肿。抗酸染色和亚显微结构观察证实滋生在组织间的细菌为一种短杆菌。由此得出,肝、脾和肾组织由于病原菌感染形成大量肉芽肿继而导致脏器产生大量的结节,最终出现器官功能低下或衰竭导致鱼体死亡。
关键词:
美国鲥鱼 结节病 组织病理 肉芽肿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振勇 谢友佺 林小金
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法,对不同生存条件下的大黄鱼以及肝脏病变的大黄鱼肝组织进行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酸水解法测定不同生存条件下以及患肝肿大的大黄鱼肝脏的脂肪含量,了解其变化情况。以野生大黄鱼的肝组织细胞结构为参照,初步探明了小网箱养殖大黄鱼的脂肪肝、肝肿大、肝胆汁淤积、肝淤血的组织病理变化情况,讨论了大黄鱼肝脏病变的原因和病变致死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大黄鱼 肝脏 病变 组织病理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晓阳 叶雪平 胡建饶 金柘
用连续切片的方法对患有红体病的青虾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患病青虾鳃部、肌肉组织和肝胰腺部位病症比较明显,不同患病阶段组织变形差异显著。鳃片细胞在患病初期表现为胞质收缩,后期则细胞膨胀破裂,细胞内物质外溢,细胞边缘界限不完整;肌肉组织在后期出现肌纤维束之间间隙,且部分肌纤维有断裂的现象;中期肝小叶间隔出现空隙和腺细胞变形,在后期则表现为小叶溃烂。造成青虾因红体病死亡的原因,初期主要是因为鳃片的组织病变导致呼吸困难,进而造成青虾生理异常;后期主要是因为肝胰脏的溃烂造成消化功能全面丧失。
关键词:
青虾 红体病 组织病理学 拟态弧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