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4)
2023(9766)
2022(8091)
2021(7325)
2020(5995)
2019(12440)
2018(11718)
2017(21311)
2016(11809)
2015(12759)
2014(12127)
2013(11210)
2012(9880)
2011(8891)
2010(9114)
2009(8222)
2008(7476)
2007(6731)
2006(5688)
2005(4884)
作者
(31032)
(25441)
(25347)
(24109)
(16083)
(12392)
(11447)
(9902)
(9718)
(9011)
(8687)
(8680)
(8152)
(8099)
(7988)
(7741)
(7715)
(7626)
(7485)
(7335)
(6364)
(6342)
(6046)
(5771)
(5769)
(5714)
(5660)
(5583)
(5107)
(5092)
学科
(40613)
经济(40588)
管理(34850)
(29915)
(25099)
企业(25099)
中国(15140)
技术(13676)
方法(13070)
地方(12773)
(12038)
数学(10875)
数学方法(10707)
业经(10301)
教育(9370)
技术管理(9353)
(9108)
理论(9033)
(8920)
(8507)
农业(8003)
地方经济(7984)
环境(7305)
(7132)
贸易(7120)
教学(7062)
(6852)
(6692)
金融(6689)
(6578)
机构
学院(154616)
大学(145097)
(57425)
经济(55944)
管理(54833)
研究(51973)
理学(47134)
理学院(46565)
管理学(45647)
管理学院(45360)
中国(36489)
科学(31589)
(30638)
(25259)
(25012)
(24593)
技术(23691)
中心(23170)
研究所(22744)
(22347)
(22034)
师范(21825)
职业(21727)
业大(20886)
(20158)
(20103)
财经(19955)
北京(18578)
(18051)
经济学(17416)
基金
项目(106627)
科学(85493)
研究(83313)
基金(73989)
(64329)
国家(63716)
科学基金(55469)
社会(51839)
社会科(49092)
社会科学(49083)
(46416)
教育(40917)
基金项目(38680)
(37454)
编号(36365)
自然(34066)
自然科(33327)
自然科学(33317)
自然科学基金(32650)
资助(28189)
成果(27789)
课题(26943)
(25661)
重点(25216)
(25039)
创新(23978)
(22889)
(21957)
规划(21237)
国家社会(21234)
期刊
(65522)
经济(65522)
研究(44768)
中国(37827)
教育(31407)
学报(20927)
管理(20870)
科学(20300)
(20239)
(18867)
技术(17373)
大学(16163)
学学(14999)
农业(14427)
职业(13050)
业经(12070)
(11579)
金融(11579)
经济研究(10990)
财经(9185)
(9071)
论坛(9071)
科技(8533)
技术教育(8080)
职业技术(8080)
职业技术教育(8080)
(8069)
(7843)
(7347)
问题(7297)
共检索到227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妍  
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经济形态、产业结构、就业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文章以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参照,探讨了疫情变化对职场域的架构提出新挑战、产业升级对职场域的建构产生新影响、市场变化对就业惯习的重构形成新态势、有效资本对职场域的再构倒逼新动能,分析了疫情下职场域的就业惯习,即就业定位惯习与发展新理念脱节、专业壁垒惯习与场域新构建脱节、单一技能惯习与数字化生存新要求脱节、学术固化惯习与产业新升级脱节、信息孤岛惯习与就业新模式脱节、旁观角色惯习与资本新赋能脱节,并从供给侧角度提出运用符号资本增效功能、集聚人力资本复合型构建、优化文化资本多层次培养、推动创新资本多动力驱动、建构社会资本多维度网络、促进心理资本多角度提升达到期望适配、专业适配、能力适配、性向适配、组织适配、供需适配,实现就业供给侧场域新形塑,促进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政阳  
服务贸易逆差明显、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宏观政策引导仍然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导致的需求下降对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顺应全球疫情危机下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变化新趋势,应该充分依托国内庞大的市场基础以及数字经济的积淀,坚持对外开放与加强监管相统一,基于数字技术延伸服务贸易新场景,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以持续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乃清  
影响航海类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主要因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个人因素、高职院校、企业的用人机制以及政府的有关政策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卫国  
金融危机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凸显。为化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危机,高职院校应当全面认识国际化办学的内涵,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的国际化、学生实习基地的国际化以及毕业生就业的国际化等路径,培养出符合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国际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以参与国际就业市场竞争为起点,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国际化办学进程,从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平  
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社会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新时代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应对技能需求变化、释放创新发展活力是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与方向。通过打造特色专业集群、加强适配性课程供给、推动高水平实训基地供给、保障社会服务的精准化供给、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均衡供给等具体路径,有助于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国军  林家惠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旅游经济在过去两年时间内经历了持续性衰退。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一环,酒店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星级饭店的Rev PAR(每间可销售房收入)为139.91元,尽管相较于2020年的122.36元有所提升,但是与疫情前2019年的194.79元相比,仍有较大的回升空间~((2))。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庆龙  
2020年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在这期间,武汉爆发了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的蔓延,全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疫情防控要求避免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和聚集,隔离防控等措施将大大降低消费需求。工人全面返城、工厂全面复工都会出现延迟。疫情改变了我们个人和组织原先的节奏,我国经济也面临着极大挑战。目前我们还无法预知疫情何时结束,事实本身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致莉  
新高考改革的实施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直接推动了高职招生和就业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角度,探索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的协同工作模式,将新模式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职院校可从招就信息共享、招就工作人员轮岗、协同工作的制度保障和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构建协同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蔚蔚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医院的短期业绩带来巨大冲击,这场疫情大考,给我国卫生健康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引发了后疫情时期医院发展新的思考。面对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后疫情时期,如何通过绩效管理的杠杆撬动医院的业绩增长,实现内涵发展转型?文章对医院提升绩效管理,建立适合后疫情时期高质量发展的绩效管理模式进行探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业恒  
2016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将达54.8万人,就业总量虽同比略有下降但仍处高位,同时,由于受经济下行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复杂,任务仍然艰巨。这就需要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时间节点,聚焦毕业生就业需求,着力创新服务理念、机制、内涵和模式,不断提升精准服务水平,促进高校毕业生快就业、早就业、就好业。一、注重理念创新,主动延伸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冰川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将面临巨大挑战。由于农产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比相对较小,加之食品消费刚性,因此受到的负面影响相对会较小。但是,仍将逐步渗透到国内农产品市场中,并对农产品市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将对我国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农业支持政策与财政可持续性造成一定的冲击。对此,本文在具体分析疫情农产品市场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福锦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科技化创新成果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人工智能科技化创新催生了一批新产业、创造了一批新岗位,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高校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营造良好的就业教育环境,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教育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对人工智能时代就业问题的全面认识,为其高质量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鹂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处于转型过程中,招聘及求职市场出现了不对称的问题,特别是高职毕业生难就业问题突出。文章首先探讨了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其次分析了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相关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龙健  
以人为本的研究生教育治理理念,缘起于对教育价值人文同构观的深切守望和对抗击疫情斗争经验的深入思考。在回溯研究生教育治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人文视角分析疫情对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影响,认为应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保障质量、创新先行的治理原则,并采用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全流程治理促发展的治理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娄彩荣  彭小燕  娄德成  
2020年春节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国各市实行严格管控,空气质量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利用2018年和2020年春节时段30天数据,构建增幅指数,对比分析了全国范围内PM_(2.5)时空格局、城市管控前后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两年春节期间,PM_(2.5)曲线特征相似,均呈尖帽形,初一02:00前后出现峰值,其他时间变化平稳,初一的PM_(2.5)浓度远高于基础浓度。(2)在疫情(2020)和非疫情(2018)年份,ST1段的PM_(2.5)浓度比ST1段分别降低26.97%、7.05%。对应的,受污染城市占比减少12.70%、2.52%,初一日增幅指数为81.2%、51.71%。空间上,疫情年份的污染格局相对稳定,而非疫情年份的污染格局变化较大。综合结果反映出城市严控可促进空气质量好转。(3)影响因素上,"封城"后空气质量改善与一次颗粒物排放和交通大量减少密切相关,除夕夜PM_(2.5)骤增则与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带来的大量颗粒物和SO_2排放有关。人口数量越多、第二产业增加值越高的城市,"封城"后PM_(2.5)的降幅越显著,初一增幅指数越低,表明"封城"后人口集聚和工业排污不再是影响PM_(2.5)的主要因素。对于特定时期的大气污染治理来说,城市合理管控能使空气质量好转,在传承传统节日、节庆等的文化和习俗时需要更规范的城市管理政策和环保的节庆替代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