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2)
2023(6977)
2022(5972)
2021(5690)
2020(4953)
2019(10373)
2018(10170)
2017(19221)
2016(10109)
2015(11189)
2014(10809)
2013(10545)
2012(9680)
2011(8333)
2010(8142)
2009(7420)
2008(6938)
2007(5814)
2006(4918)
2005(4149)
作者
(27293)
(23007)
(22817)
(21820)
(14619)
(11177)
(10448)
(8934)
(8854)
(8043)
(7975)
(7823)
(7418)
(7093)
(6976)
(6882)
(6843)
(6827)
(6634)
(6506)
(5598)
(5425)
(5380)
(5308)
(5047)
(5047)
(5032)
(4978)
(4633)
(4609)
学科
(34242)
经济(34211)
管理(31481)
(26520)
(22354)
企业(22354)
(13373)
方法(12489)
(10620)
数学(10414)
数学方法(10260)
中国(10114)
地方(9839)
(9352)
业经(8574)
(8496)
财务(8483)
财务管理(8462)
企业财务(7942)
(7903)
农业(7151)
理论(6220)
环境(5713)
技术(5644)
(5478)
银行(5472)
(5470)
制度(5462)
(5448)
贸易(5441)
机构
大学(132157)
学院(131916)
管理(51247)
(48249)
经济(46792)
理学(44592)
理学院(43919)
研究(43294)
管理学(43076)
管理学院(42804)
中国(33384)
(28706)
科学(27784)
(25023)
中心(21391)
(21099)
(20653)
(20442)
业大(19699)
财经(19408)
(18913)
师范(18722)
研究所(18685)
(17651)
北京(17227)
农业(16664)
(16603)
(16553)
师范大学(15373)
财经大学(14595)
基金
项目(96001)
科学(76744)
基金(70734)
研究(70052)
(62015)
国家(61486)
科学基金(53879)
社会(45169)
社会科(42763)
社会科学(42755)
基金项目(39022)
(37823)
自然(35619)
自然科(34851)
自然科学(34840)
自然科学基金(34190)
(31631)
教育(31515)
编号(28462)
资助(26309)
成果(22635)
重点(21525)
(20673)
(20412)
(20240)
课题(19037)
国家社会(18922)
创新(18843)
(18480)
科研(18249)
期刊
(56210)
经济(56210)
研究(36945)
中国(29182)
(21416)
学报(20697)
科学(19222)
(18382)
管理(17330)
大学(15796)
学学(14718)
教育(13248)
农业(12686)
(10630)
金融(10630)
技术(9866)
业经(9324)
图书(9187)
财经(8967)
经济研究(8165)
(7730)
资源(7532)
问题(7177)
(7032)
财会(6939)
书馆(6861)
图书馆(6861)
(6839)
(6788)
现代(6271)
共检索到193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芮  余吉安  
从人文地理的地方与空间角度探讨疫情类公共卫生事件,构建疫情扩散与防控的空间重构作用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进行案例解析,分析空间重构对新冠肺炎传播的影响以及对新冠肺炎防控的作用。结果表明:当下时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了人类生存与生活中各种要素的快速流动,将传统的地理空间解构为地方场所和流空间,二者构成的复合空间正是信息社会疫情扩散的环境与条件;这种空间重构作用以流空间的多维要素流为载体,其中的信息流与交通流是其他要素流动的基础,使影响疫情发展的人口流、资金流、物流、技术流、知识流等要素能够打破时空界限;流空间中各要素在不同地方场所间的流动既有增加疫情扩散的风险,也对疫情防控存在积极意义。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不仅能够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提供新的启示,也能为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其他类型的公共危机事件提供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冕  袁亦宁  肖尧  
针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晦暗不明和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双重背景,文章以2003年在中国爆发的SARS疫情为例,综合运用SARS感染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首次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突发传染性疾病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ARS累计确诊人数每增加100%,该地区的企业出口将会下降2.40%。尽管各类企业的出口状况都受到了SARS疫情的负面冲击,但是小规模企业和出口强度高的企业受SARS疫情的冲击往往更为严重。在影响机制上,文章发现并验证"贸易渠道受阻"和"生产活动受限"是SARS疫情影响企业出口的两个主要渠道。文章最后为目前全世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背景下的中国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彭强  任恒  
作为公共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承担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切实维护公众的生命健康权、及时向公众通报疫情发展与相关防疫信息以及维护社会秩序与促进经济发展,并保障应急物资的充足供应。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诸多不足,涉及政策规定缺乏实操性、基层部门缺乏自主管理权与突发应急人员分布并不均衡、应急物资储备能力较为薄弱、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地位未获得足够重视等方面。需在加强科研攻坚投入,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科学设置确诊标准、准确研判疫情态势的前提下,努力健全现有应急保障体系、保障应急物资充足供应,同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畅通疫情的早期报告机制,以及增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力度,有效创新国际联防联控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翟颖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的"扫盲运动"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人口基本素质,为考察人口基本素质对加强疫情防控的积极效应提供了契机。本文基于我国257个城市的动态疫情监控数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地级市面板数据库,实证考察了"扫盲运动"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疫情防控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扫盲运动"对推进疫情防控、抑制疫情传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扫盲运动"带来的人口基本素质提升来实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燕凌  王珺  
本文针对重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事件中社会失信问题,构建了监督机构、企业和消费者群体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以4次调查"黄浦江浮猪"事件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危机事件风险变化影响了监督机构、企业、消费者的行为决策,从而导致短期内社会信任明显降低。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诗依  文庭孝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透明是应对信息疫情最有效的方法,质量是其生命线,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过程中信息公开质量成效检视为起点,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立足用户体验,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原始资料,以信息生态、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探索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公众视角下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关系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阐明后疫情时代公开主体、信息本身、信息技术和环境4个维度的核心因素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指出事前公开信息的安抚性、事中相关专业知识的故事性、事后的信息总结性、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公开内容的知识含量和公开方式的智能化等是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特有要素,以期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智鸿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社会各界捐赠了大量款物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国家审计有义务监督好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维护好社会各界爱心款物的公平分配秩序。为此,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社会危害性、预期不确定性、处置复杂性等特点,寻求在应急审计的组织架构、法规准则、职能定位、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从应急审计管理预案制定、应急审计内容确定、应急审计运行流程再造、应急审计质量管控方面进行突破性制度设计,将应急审计监督有机内嵌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进而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水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续补  张潇宇  秦春秀  
#N/A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芳  安璐  黄如花  黄雨婷  王贤文  张光耀  刘兰剑  
疫情当下,关于现代社会治理的讨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郑永年教授认为,"离开了知识的权力,现代社会的治理就寸步难行。"科学家和专业人士的知识供给,在此次新冠疫情的应对中无疑成为了一股重要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图书情报知识》和《信息资源管理学报》两刊联合策划推出了专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科学应对与思考:图情专家谈新冠疫情"。在此期专稿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9位学科领域专家,他们结合此次疫情,从不同角度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的社会风险感知与公共危机预警、应急舆情分析与应急信息综合治理、疫情虚假信息的传播原因及甄别、疫情事件中的大数据应用与治理、对抗疫情的科技信息共享与支持、疫情相关的科研成果发表与传播等问题。我们将其进行了整理,以"姊妹篇"的形式在两个刊物2020年第2期上分别刊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专家们欣然应允我们的约稿,并很快提交了文稿,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与子同袍"的情谊。希望我们的这份努力,能够为抗击疫情提供学科知识的支持,而这也是我们作为武汉本地期刊的殷殷心愿。愿这个英雄的城市,早日重展它大江大河的壮美容貌。(2020年2月23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仲怀公  刘舒  
2021年6月,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印发了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个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以推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为目标,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本监管部门的审计。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管理层面、信息层面以及基础层面取得了宝贵经验,鉴于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国企审计的共性,文章以新冠肺炎防控为切入点,研究了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给国家审计监督国有控股公司带来的启发。研究表明,国企审计监督要以信息管理流程为基本对象,同时兼顾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人员素质对管理效果的影响,提高信息质量和审计质量;对国企审计进行持续监督,确保国企审计监督的广度,对国企改革中的特殊风险进行整合分析,加深审计监督的深度;发挥审计整改监督和审计移送的作用,提升国企审计监督的力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嵇雅楠  
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梳理分析国内战"疫"过程中生鲜电商供应链社会责任履行的动力机制及作用影响,对进一步激发生鲜电商供应链主体社会责任履行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各方力量合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两阶段生鲜电商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下基于随机需求的生鲜商品供应商和生鲜电商平台社会责任决策模型,重点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会责任履行对生鲜电商供应链绩效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契约激励下生鲜商品供应商和生鲜电商平台均能实现最优社会责任履行和利润最大化;且在一定范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发生等级和供应链合作下,生鲜电商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履行能够有效提升各节点企业绩效水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闲  杨鈜毅  刘炳磊  
保险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行业,其发展是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典型缩影,其功能演进也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经济环境的影响。选取2003年非典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两个外生公共卫生事件,分析我国保险业的功能发挥与演进。研究发现: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保险业除发挥了常规的损失补偿、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功能外,同时也发挥着社会责任、类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延展功能。进一步比较发现,保险业在应对2003年和2020年的两起公共卫生事件中,同样功能的发挥能力和程度有很大差异,这主要是我国近二十年来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坚实的行业基础和救助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邱程程  贾若男  
[目的/意义]网络谣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期间,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并扰乱社会秩序。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辟谣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络辟谣效果提供决策参考,从而有效规避网络谣言带来的社会风险。[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辟谣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得到22项初始概念、12项范畴、6项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和MATLAB矩阵分析各项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结果/结论]基于编码结果将辟谣效果影响因素归纳整合为主体、信息和渠道3个维度,且以此构建辟谣效果影响因素SIC模型分析框架,分析各项主范畴对于辟谣效果的作用路径,构建辟谣效果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模型,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基础层、调节层和作用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红梅  石银凤  郭小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给应急管理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和优化跨部门合作网络对于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疫情防控应急组织间关系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融合非常态和常态两种社会形态,全面剖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网络的演化情况及绩效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似组织属性的组织之间更易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复杂的合作网络;但非常态应急合作网络与常态化应急合作网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非常态应急合作网络的整体绩效更高。基于此,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需要兼顾非常态应急和常态化防控,依据应急情境的变化,协调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及涉及的组织,并把组织间紧密的依赖关系作为维持组织信任、推动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功能鲁棒,进一步探索提升应急合作网络有效性的可行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久良  
在社会化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把关人"角色正在发生嬗变,新型网络媒体"把关人"涌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论呈现传播广泛性、衍变突发性和治理复杂性的特征,对编辑的把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负面网络舆论的诱发,与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论分化与情绪宣泄、网络编辑的新闻真实性把关失守和社交媒体的编辑主体意识不强有关。从编辑把关角度而言,网络舆论引导策略至少包括:强化各级编辑把关的主体意识,进行全媒体化过程筛查;严守内容把关职责,创新审核筛查机制;把握媒介融合机遇,提升专业化的媒介素养;勇担社会道义责任,实现网络舆论的正向引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