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2)
- 2023(2126)
- 2022(1964)
- 2021(1828)
- 2020(1907)
- 2019(3508)
- 2018(3321)
- 2017(6578)
- 2016(3124)
- 2015(3351)
- 2014(3090)
- 2013(3367)
- 2012(3214)
- 2011(3034)
- 2010(3668)
- 2009(3964)
- 2008(2824)
- 2007(2346)
- 2006(2117)
- 2005(2082)
- 学科
- 济(13694)
- 经济(13679)
- 管理(8577)
- 业(7543)
- 企(6864)
- 企业(6864)
- 财(4705)
- 方法(4661)
- 数学(3904)
- 融(3857)
- 金融(3855)
- 数学方法(3817)
- 关系(3687)
- 中国(3460)
- 家(3319)
- 务(3190)
- 财务(3177)
- 财务管理(3170)
- 企业财务(3099)
- 国家(3079)
- 学(2968)
- 贸(2785)
- 券(2784)
- 贸易(2783)
- 银(2758)
- 银行(2755)
- 对外(2718)
- 易(2716)
- 经济关系(2709)
- 债(2676)
- 机构
- 大学(45673)
- 学院(43827)
- 济(19082)
- 经济(18736)
- 研究(18188)
- 中国(15196)
- 管理(14957)
- 理学(12354)
- 理学院(12211)
- 管理学(11902)
- 管理学院(11811)
- 财(10781)
- 京(10162)
- 科学(9832)
- 所(9636)
- 研究所(8508)
- 财经(7805)
- 中心(7700)
- 农(7315)
- 经(7176)
- 北京(6742)
- 江(6726)
- 院(6504)
- 经济学(5979)
- 财经大学(5901)
- 农业(5805)
- 业大(5733)
- 范(5596)
- 师范(5532)
- 经济学院(5322)
共检索到77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茉楠
新冠阴云笼罩全球,疫情虽然在中国国内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持续冲击全球多个重要经济体,相应的金融与债务风险链条传导仍在恶化。疫情最大的影响是作为外生性的非经济冲击,它会触发原来经济体结构性弱点,放大对经济的整体影响,欧洲很可能成为这一风险链上最为脆弱的一环,触发新一轮债务危机。"欧洲疫情版图"急剧扩张,成为全球疫情的新中心疫情肆虐全球,已蔓延至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逼近50万例。其中,欧洲累计确诊病例超25万例,
关键词:
欧债危机 欧洲中央银行 新一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本轮危机的特点是,欧债危机与美债危机同时爆发,两种危机的叠加将给全球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造成相当剧烈的冲击尽管进入7月底8月初以来,关于美国国债上限的争论以及美国国债信用等级被调降的冲击吸引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注意力,然而与美债危机相比,最近卷土重来的欧债危机同样凶险,后者在短期内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可能更为显著。演进历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伟
本文从目前的油价上涨现象谈起,分析了前两次石油危机爆发的背景及其推动力,阐释了引发油价上涨的原因,并由此说明目前不会爆发新的石油危机。但面对日益明显的能源危机,石油消费国仍应提高警惕,认真对待。
关键词:
石油危机 石油价格 可能性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立勤
从去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近期日元贬值、美国股市见顶、欧洲股市下跌,世界金融局势处于动荡之中。人们纷纷在探询究竟发生了什么?未来的形势又会怎样?在注意到世界金融局势的同时,如果同时观察其他经济动态:全球性原材料价格下跌,多数工业品、民用品生产过剩、价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白长虹
谁曾料到,新春来临之际,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蔓延全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经济、社会生活秩序被打乱,许多企业因此陷入危机。直至目前,疫情还在继续,虽然窗外春意初显,大量企业还在经受着严冬酷寒。无论是传统的服务业企业,还是制造业企业,甚至包括一些网络平台公司,由于用户需求缩减、供应链中断或是员工无法正常复工,都在经历着最严峻的考验。在这个特殊时刻,每一位管理学者都应该思考,为了今天和明天,我们能够做些什么?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始终是管理研究的主线,组织内部的方针、路线和结构,往
关键词:
危机管理 应急管理体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敏
2018年2月,美国股市经历了一次过山车般的震荡行情。2日起,美国三大股指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截至5日收盘,道指重挫1179.24点,下跌4.62%,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单日最大跌幅;标普500指数失守2700点关口,成分股全部下跌,仅有两只股票幸免。美国市场随后出现恐慌性抛售,至8日,纽约股市再次大幅下跌,三大股指收盘跌幅均超过3%。此次美股暴跌也迅速波及国际证券市场,欧股、日经、恒生指数杀跌均超过10%。尽管到2月26日,美
关键词:
新一轮 经济危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甘峰,俞素美
新一轮朝鲜半岛核危机正在挑战美国的反恐新战略。同时 ,朝鲜南北和谈、日朝平壤宣言 ,东北亚两大历史事件也冲击了美日、美韩同盟。在这历史性的转换中 ,日、韩、美 3国协调体制将从同盟向外交转换。构筑TCOG和KEDO的新协调体制 ,是这一转换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
核危机 新战略 TCOG KEDO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宗新 刘逖
伴随"有毒资产"在金融体系蔓延,美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存在相互拖累的恶性循环机制,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加剧。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收缩与经济衰退,远远超出了美国政府和Fed的预先估计,工业产出、失业、消费等实体部门收缩严重。金融危机形态已从投资银行危机转变为商业银行危机,银行救助与恢复信贷机制成为本轮金融危机化解的关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有毒资产 经济收缩 银行救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国清
基于对SARS疫情的认识 ,本文重新规定了公共危机的特点 ,探讨了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即中国各级政府处理SARS疫情的不同应对措施和不同后果 ,比较了政府应对这同一场公共危机的3个个案 ,评估了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政府责任 ,提出了一个公共危机管理和政府责任过程模型 ,最后对提升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银平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冲击中国经济、社会、卫生等众多领域。在这非常时期,企业如何渡过难关,防疫生产两不误?如何决策和谋划企业的疫后发展?这些是企业在当下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雯 王嵩迪 王俐舟
新冠疫情对美国高等教育造成了严重冲击,导致入学率下降、国际学生与学术交流受阻等突发性危机,也加剧了大学财政困境、教育不公平等顽瘴痼疾,暴露出美国高等教育的深层困境,成为其在后疫情时代面临的长期挑战。对此,拜登政府上台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资助高等教育发展、改善教育公平、促进社会服务的改革目标。同时,在少数族裔教育权利、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的公共使命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奇渊 熊婉婷 栾稀
后疫情时代,滞胀和债务危机风险并存,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挑战。本文发现,基准情形下,各国面临的滞胀压力和债务危机风险均有望缓解,但仍需警惕负向的供给冲击进一步持续、各国经济复苏分化加剧、主要经济体逆周期政策退出时点选择不当等风险事件。极端情形下,局部地区乃至更多国家或因上述风险事件陷入滞胀或爆发债务危机。中国应坚持"以我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同时积极加强卫生和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全球经济 滞胀 债务危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原
本文详细阐述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及其救助过程,分析了欧债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危机爆发国的经济竞争力下降和欠合理的经济结构、政策工具的丧失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欧洲国家间的利益纠葛则很大程度上延误了救助的时机。中国经济发展也必须同样避免房地产行业、地方融资平台以及民间借贷等领域的债务风险爆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即 张文婷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转股的指导意见》(下称"2016年《意见》"),拉开了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的序幕。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的债转股,本轮债转股在机制设计上更多体现了市场化特征,出现了多种股债结合、以股为主的综合设计方案。发展和改革委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已有200多家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涉及26个行业,债务总金额2.4万亿元,实际到位金额1万亿元,资金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陈云 鲍春雷 黄湘闽
2003年以来,我国经历了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和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三次较大规模的事件。本研究就三次大事件对就业的主要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而言,非典疫情对局部行业和地区影响较大,并且持续时间短、恢复较快,因而对就业的影响总体是短期的、结构性的、局部性的,但影响程度大于对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冲击力强,就业受到影响较为严重,失业率显著上升、农民工大规模返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十分突出;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冲击,影响巨大,范围广、程度深,并且因与春节假期重叠导致返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加剧,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失业水平可能达到新高。为应对当前疫情对经济社会和就业影响,要在现有援企稳岗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关注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疫区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等群体,提供更有效的就业帮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