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0)
2023(10939)
2022(9064)
2021(8334)
2020(6908)
2019(14838)
2018(14369)
2017(28456)
2016(14889)
2015(16537)
2014(16525)
2013(16319)
2012(15503)
2011(14384)
2010(15087)
2009(14535)
2008(13364)
2007(12356)
2006(11683)
2005(10816)
作者
(41711)
(35303)
(34665)
(33431)
(22400)
(16683)
(15720)
(13466)
(13430)
(12650)
(12227)
(11370)
(11286)
(11222)
(11003)
(10758)
(10206)
(10091)
(10060)
(9856)
(8943)
(8592)
(8558)
(8289)
(8194)
(8105)
(7624)
(7445)
(7184)
(6899)
学科
(85641)
经济(85578)
(49225)
(46292)
管理(38124)
农业(30948)
(27819)
企业(27819)
(26596)
金融(26594)
中国(26002)
(24644)
银行(24642)
地方(24180)
(23978)
方法(23107)
数学(20999)
数学方法(20819)
业经(20471)
(18197)
(16815)
(13635)
(13043)
地方经济(12943)
(12861)
贸易(12847)
(12760)
(12495)
(12200)
及其(11678)
机构
学院(219939)
大学(212146)
(110870)
经济(108785)
管理(82301)
研究(78870)
理学(69653)
理学院(69009)
中国(68714)
管理学(68139)
管理学院(67731)
(49793)
(48810)
(42547)
科学(41621)
(39222)
中心(38418)
财经(37589)
农业(37522)
(34952)
经济学(34879)
研究所(34772)
(33989)
业大(32777)
经济学院(31139)
(27443)
财经大学(27131)
北京(26770)
(26579)
(26524)
基金
项目(133567)
科学(105915)
研究(104856)
基金(96856)
(81560)
国家(80716)
社会(70169)
科学基金(69691)
社会科(66343)
社会科学(66329)
(53115)
基金项目(49729)
教育(45065)
编号(43971)
(42028)
自然(39789)
资助(39634)
自然科(38836)
自然科学(38830)
自然科学基金(38153)
成果(35997)
(32554)
(30169)
课题(29765)
重点(29505)
国家社会(29353)
(29141)
(28202)
发展(27980)
(27693)
期刊
(138135)
经济(138135)
研究(72535)
(54435)
中国(47262)
(42158)
金融(42158)
农业(36089)
(35137)
管理(28626)
科学(27183)
学报(26809)
业经(25307)
大学(22391)
学学(21713)
经济研究(21159)
财经(19530)
技术(18775)
问题(18316)
教育(17074)
(16909)
(16263)
农村(15263)
(15263)
世界(15054)
农业经济(14370)
经济问题(13068)
技术经济(12920)
(12323)
国际(11481)
共检索到359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明栋  任芃兴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我国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带来全面的影响。论文对疫情下农业经济受到的冲击进行了梳理,对农业生产由此即将产生的变革作了判断。进而,在对农村金融部门支农抗疫实践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农村金融要解决当前服务短板、采取措施应对疫情后"三农"的发展变化等相关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疫情冲击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通过对河南省26家金融机构、503家企业的调研发现,疫情冲击巨大,经济受损明显,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双双承压,疫情以极端方式促使企业打响了生存保卫战,也催生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应抓住当前危中之机,坚持四个原则,处理好四对辩证关系,进一步做好四方面的工作,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势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杨庆祥  
17年前,因工作需要,笔者曾研究并发表文章《非典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中国金融》2003年第11期),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有人引用了笔者上次研究结论。对比两次疫情影响,感触颇多。这次疫情影响的研究对象,笔者选择了三农,因为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三农问题是当下最迫切的问题。而这次疫情爆发后,各地"封路封村",对那些外出打工或做小本生意为主要收入农民而言,影响较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殷剑峰  张旸  王蒋姜  
新冠病毒疫情与SARS疫情的比较SARS病毒最早爆发于2002年12月的广州。由于当时对疫情不够了解,有关部门并未进行有效预防,民间恐慌情绪四起。随着春节假期到来,2003年2月下旬国内多地区发现非典病例,3月下旬非典疫情蔓延到了世界多个国家。4月份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展开全面合作并深化防疫管理,4月下旬卫生部实行疫情
关键词: GDP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梅梅  赵学军  
2003年,为应对SARS疫情的冲击,政府及时出台了多项经济支持政策。在财政政策上,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扶持企业生产,政府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对民航、旅游、商贸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给予阶段性贷款贴息。在金融政策上,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维持适度充裕的流动性。金融机构对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延展债务,确保其正常经营。这些支持性经济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复苏。但支持性经济政策也存在一些后遗症,固化甚至是强化了当时亟待完善的经济结构,造成了资源环境的巨大浪费,迟滞了长期发展的战略计划。当前中国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当年的SARS疫情,但应对SARS疫情的经验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褚子晔  李依韩  何婧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我国农业产业受到强烈冲击,特别是因疫情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造成农业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不便,使得农业产业链部分环节出现断裂。论文将农业产业链划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分析疫情对全产业链中的种子业、粮食种植业、果蔬业、花卉业等产业以及对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等行业造成的冲击,其主要表现为耽误农时、造成农资短缺、导致农产品滞销、供需难以平衡等产业链运转受阻所带来的问题。为降低疫情对农业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金融部门可以通过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疫情期间农户收入稳定,同时大力推广金融机构线上服务,为涉农企业和农户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以确保农业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陈煜  
新冠肺炎疫情的急剧扩散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使得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本文探讨了疫情对世界经济增长、深层次结构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等领域可能造成的冲击,认为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经济关系都将受到重大影响,全球化进程可能呈现出现碎片化发展趋势,全球治理赤字更加凸显且内容更加广域化,跨国公司的产业链重构进程将有所加快并更加注重安全因素。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国应采取更加系统的应对措施,短期内宏观经济政策重心应该从"保增长"调整为"保就业",并努力确保外向型产业链稳定;中长期应该更加注重扩大内需,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和积极推进国际经济协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长革  
面对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冲击,积极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经济恢复和平稳增长。与以往两次经济下行及其相应的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同,本轮经济下行主要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外力干扰导致经济停摆、有效需求遭到抑制所致,只要疫情结束,经济运行自然会恢复正常。因此,积极财政政策不宜再次启动大规模投资刺激政策,而应该以疫情防控和"纾困"为主,在稳定公共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公共消费支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课题组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导致多个省市延迟复工安排,交通管制、商贸停业与人口流动限制,对国家经济增长短期内形成明显冲击,特别是与经济波动强相关的中小微企业挑战严峻。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何去何从中小微企业在国内稳增长、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本次疫情的发展如同一只黑天鹅,给中小微企业经营发展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线下实体门店门可罗雀,交通物流运输受阻,旅游、实体教育、文化娱乐等受到较大影响。为了扶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中正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市场恐慌情绪不断蔓延,增长前景悲观情绪弥漫,亚洲地区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汇率市场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剧烈波动。世界经济正面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疫情何时得到有效遏制,将直接影响到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和增长前景。当前金融市场发展一是股票指数普现暴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及快速蔓延,给包括亚洲地区的世界各国股市带来猛烈冲击。涵盖全球主要股市的MSCI全球指数在2020年第一季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蓝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在疫情期间,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数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在众多经济行业中表现抢眼,显现出逆周期扩张的独特禀赋。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血液",文化金融发展被寄予了更多期待,也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正平  黄帆帆  卢欢  
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势头良好。首先,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政府积极推动数字设施建设、传统金融机构大规模应用数字技术提供金融服务、新兴金融科技企业提供高水平数字技术服务三方良性互动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计量模型(CQMM)课题组  
新冠疫情从需求和供给两侧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冲击,这些冲击既有消费端的直接损失,也有因复工复产延迟而引致的产能利用不足而产生的间接损失,更有因疫情蔓延所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部分环节受阻以及外部需求萎缩造成的逆向冲击。即便如此,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它一方面消耗着真实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又创造着GDP;加上中国经济所固有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疫情的冲击难以逆转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当然,疫情向全球的扩散和蔓延,的确给2020年和2021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格局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疫情也加速了处于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中国经济的结构分化趋势。最后,基于CQMM的预测表明,在乐观、中性和悲观的三种情景设定中,疫情冲击下的中国GDP实际增速可能落在4.0%~5.3%的区间之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乾斌  陈科其  陈小龙  
基于演化视角的经济韧性理论,运用核心变量法,从抵抗力、恢复力2个维度和韧性的提升能力视角测度北京市各行政区2020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旅游业经济韧性水平,探讨其时空地域异质性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旅游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20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北京市各区旅游业经济韧性水平都呈现上升趋势。(2)西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等地区韧性值在2020年第一季度展现出较强的抵抗力,但恢复和转化较缓慢,第四季度才展现出较强劲恢复力;门头沟区、怀柔区和密云区等地区旅游业经济韧性恢复和转化较快,在第2次冲击中抵抗力和提升能力较强,但在第四季度恢复迟缓。(3)疫情普遍爆发时,旅游业管控程度、旅游业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疫情集中爆发时,旅游服务能力、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业管控程度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疫情零星出现时,旅游业管控程度、旅游服务能力和疫情影响情况具有较强解释力;区域内疫情稳定时,人口密度、旅游服务能力和消费环境水平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响  易鑫  胡旭  
2020年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先后对中国及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困境。本质来看,是由于重大流行疾病爆发导致世界各国封锁边境、限制人员流动造成全球需求萎缩和供应链中断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在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叉融合背景下,任何一国无法靠"单打独斗"遏制住疫情并重拾经济增长。为有效控制疫情,化解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需要世界各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惯有"傲慢与偏见",通过加强信息沟通、经验互享、携手合作,尽最大努力巩固全球化成果,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才能共同应对此次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当前,中国采取的严格防控疫情、稳定经济秩序、加强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举措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