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5)
- 2023(8406)
- 2022(6839)
- 2021(6439)
- 2020(5502)
- 2019(11835)
- 2018(11237)
- 2017(20905)
- 2016(11162)
- 2015(12400)
- 2014(11684)
- 2013(11710)
- 2012(10759)
- 2011(9962)
- 2010(9546)
- 2009(9018)
- 2008(8641)
- 2007(7078)
- 2006(6148)
- 2005(5491)
- 学科
- 济(47107)
- 经济(47048)
- 管理(29161)
- 业(27951)
- 方法(22088)
- 企(20631)
- 企业(20631)
- 数学(20470)
- 数学方法(20381)
- 中国(15874)
- 贸(13627)
- 贸易(13621)
- 易(13405)
- 农(12545)
- 财(11042)
- 业经(9129)
- 学(9041)
- 制(8484)
- 农业(8427)
- 银(7802)
- 银行(7770)
- 环境(7724)
- 行(7489)
- 出(7479)
- 融(7452)
- 金融(7450)
- 关系(7108)
- 技术(6827)
- 划(6314)
- 产业(6200)
- 机构
- 大学(166033)
- 学院(160156)
- 济(77094)
- 经济(76187)
- 研究(63565)
- 管理(60102)
- 理学(52912)
- 理学院(52283)
- 管理学(51641)
- 管理学院(51353)
- 中国(48162)
- 科学(37595)
- 京(35596)
- 农(33063)
- 所(32583)
- 财(31316)
- 研究所(30277)
- 中心(27265)
- 业大(26650)
- 农业(26639)
- 财经(26141)
- 经济学(25731)
- 经(24387)
- 经济学院(23414)
- 北京(22866)
- 院(22298)
- 江(20383)
- 科学院(20142)
- 范(20081)
- 财经大学(19923)
- 基金
- 项目(114418)
- 科学(91029)
- 基金(88273)
- 家(80523)
- 国家(79924)
- 研究(77587)
- 科学基金(66924)
- 社会(54316)
- 社会科(51771)
- 社会科学(51761)
- 基金项目(46202)
- 自然(43353)
- 自然科(42451)
- 自然科学(42434)
- 自然科学基金(41773)
- 省(39709)
- 划(36151)
- 资助(35427)
- 教育(34738)
- 部(27138)
- 编号(26978)
- 重点(26311)
- 国家社会(24911)
- 发(24550)
- 创(24261)
- 中国(24165)
- 教育部(23175)
- 创新(22892)
- 科研(22557)
- 计划(21597)
共检索到231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罗朝阳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美两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9》的预测数据以及中美两国2020年实际GDP增长率数据,2020年,中国和美国的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35%和-3.64%,比2019年IMF的预测数据分别低了3.7%和6.0%。就中美两国的经济规模来说,中国2020年经济规模达101.6万亿元,按年均汇率计算约合14.73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经济规模的70.5%。疫情暴发之后,中国果断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快速摆脱了疫情封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傅平  
                                    
                                
                            
                            美国由于媒体报道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引发的公众的公共卫生焦虑情绪十分普遍,错误的信息会导致对华人和华裔美国人的歧视。因此,获取关于这种病毒以及一般性传染病的权威的可信任的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这份报告采用关键词检索,使用"新冠病毒""图书馆"这两个关键词并通过谷歌搜索,对搜索结果页面中的美国国家级图书馆网站、州立和地区性公共图书馆以及学术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关于2019新冠病毒主题建立的网页内容和建议性质的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面对2019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们自己应该了解些什么?美国国家级专业图书馆在做些什么?州立和地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哪些资源和服务?学术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又是如何应对?梳理分析结果发现,各级各类图书馆各司其职,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不仅起到了传播权威可靠可信的知识和信息的作用,还扮演了教育者的角色,教育公众学习公共卫生常识甚至专业知识,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和应急事件服务,疏导和缓解民众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及情绪。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戴志锋  
                                    
                                
                            
                            2020年在新冠病毒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在3月以来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回顾2008年,雷曼倒闭导致美国股市新一轮下跌。本轮冲击下,美国是否会有大型金融机构陷入危机,是判断后续美国资本市场风险的前提。本文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大型银行的风险敞口、抵御风险能力两个维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明国  杨淑惠  刘晓双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意蔓延,给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创。在疫情的影响下,美国出现了金融市场震荡、失业率暴增等现象。例如2020年3月,美股市场两周内发生了四次熔断,这是前所未有的,金融业受到重创。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诸多影响,美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措施。2020年下半年,随着美国经济政策的刺激和新冠疫苗的快速研制,美国GDP增幅达到33.1%,经济出现了好转,银行业的经营状况也逐渐好转。2021年4月美国各大银行第一季度财报逐渐披露,银行业也拉开了新的帷幕。本文以美国四大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的财报为基础,分析在疫情影响下美国四大银行的整体经营情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祁祥  岳鸿飞  
                                    
                                
                            
                            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在对各种灾难事件进行反思基础上的成长。本文提出,"恐袭风险"和"金融风险"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风险,但从风险的成因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来看,如果应对不利,"传染病风险"的危害程度甚至大大高于前两类风险事件。本文深刻分析了由疫情所反映出来的国家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的短板、问题及成因,并强调指出:抗疫期间显示的"举国体制"和"国有制"的优势,不能成为未来改变市场化改革方向、延缓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的借口;必须重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即使在紧急防控期间,也要尊重法治社会依法行事的基本原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古权  
                                    
                                
                            
                            很多人习惯到固定场所办公,如办公室。对客户而言,固定的办公场所方便他们与相关人员会面,从而提高其信任度。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企业办公场所无法发挥其作用,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呢?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媛  
                                    
                                
                            
                            庚子鼠年注定有一个与众不同、令人难忘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后,我们周围的信息流浑浊起来,真真假假、半真半假的信息不断涌入微信群、朋友圈。我为此和同学们有过一些讨论,甚至是争论。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很有必要谈一下信息的辨识。
                            关键词:
                                
                                    
                                    
                                        快速识别  信息素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世杰  陈军  刘娜  
                                    
                                
                            
                            首先,从物流企业的业务环节、经济运行和供应链结构等方面采集数据,得到物流企业疫情影响评估实践指标。针对指标间的相关性和冗余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得到物流企业疫情影响的评估指标模型。其次,针对物流企业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和小数据特点,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评估指标模型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结果评估疫情对物流企业业务环节、经济运行和供应链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最后,通过实例评估验证了模型方法的可行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物流企业针对疫情影响的应对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李少星  汪意成  
                                    
                                
                            
                            新冠肺炎疫情在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使疫情防控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出现紧急状态下的爆发式增长。但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这些"疫情产业"开始面临市场需求的快速调整,急需通过前瞻性和针对性政策推动其健康平稳发展。本文基于需求的应急性、需求的直接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三方面基本特征,对"疫情产业"的概念及其范畴进行了界定,并以口罩这一典型产品为例,探讨了"疫情产业"增长的空间不均衡性等实际特点以及后疫情时期的分化态势。为了避免"疫情产业"应急性增长的后遗症,中国应按照"淘汰退出一批、高标准建设一批、整治改造提标升级一批、多种形式整合一批"的总体思路,尽快引导和促进"疫情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此,笔者提出,应推进常规防疫产品和企业的分类调控、构建新型防疫产业生态、加大对高端战略性防疫产品的支持力度和加强"疫情产业"的国际合作。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疫情产业"的规范定义,指明了后疫情时期"疫情产业"的分化趋势与政策框架,对公共卫生危机影响下的"疫情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具有一般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郝旺  石自忠  杨健卿  胡向东  
                                    
                                
                            
                            为了明确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内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给后续制定和实施稳定生猪市场的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为以后研究其他动物疫病暴发后居民肉类消费行为变动提供一定参考。基于2015—2020年全国31个省(市、区)(除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究非洲猪瘟对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影响,并运用调节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机理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第一,非洲猪瘟导致我国居民人均肉类消费总量下降明显,其中猪肉下降趋势最显著,禽肉作为猪肉的主要替代品消费量显著上升,虽然牛羊肉也起到了替代作用,但结果不显著。第二,非洲猪瘟对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农村居民与全国总体居民的消费变化方向一致,并且农村居民受非洲猪瘟影响更大;对城镇居民而言,非洲猪瘟也会降低其肉类总消费量和猪肉消费量,但并不显著,与农村居民不同的是禽肉与牛肉共同成为城镇居民选择的猪肉替代品。第三,居民可支配收入在非洲猪瘟对居民肉类总量与猪肉的消费影响中有显著调节作用,非洲猪瘟发生后可支配收入越低的省份,肉类总量与猪肉的消费下降越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新冠肺炎疫情明显对我国经济整体产生阶段性的冲击和影响,年内将表现为前低后高的反转态势。2020年的经济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二季度后的经济表现。为在战胜疫情的同时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必要的,并应以突出结构优化为要领,调抑升高的消费物价水平。减税降负应继续强调和实施,适当提升年度赤字率,以及采取配套改革措施降低企业税外负担。地方政府应积极考虑有效投融资,利用好PPP等机制创新,激发企业与市场潜力,提升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疫情对专项债、房地产走势以及其他具体行业的影响,都需要具体分析认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表现为:有效市场加上有为、有限政府的合理结合,一定是要以"守正出奇"地提供有效供给的机制创新,来解决超常规发展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追赶—赶超"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在全球贸易摩擦不断、疫情控制尚存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可能会出现衰退且将持续,全球化进程或将因此而暂告一个段落。就中国而言,全年GDP增速目标将会降至5.5%左右,二三季度将会经历一个恢复的过程,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得益于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进一步提升,2015年的情形将难以重现。预计2020年财政政策会大力放松,财政赤字率或将突破3.5%,而货币政策方面则已经步入降息周期,利率下降的空间仍较大。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全球疫情  全球化  经济结构分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桂文  吴桐  
                                    
                                
                            
                            文章在研究疫情对供给、需求,以及市场工资率和就业概率影响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企业、就业群体3个方面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根据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估算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的新增就业损失。结果显示,在乐观、中性和悲观3种预期的情况下,新增就业量分别减少142.16万人、477.92万人和678.61万人,新增就业损失分别为8.70%、29.26%和41.55%。文章建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保居民就业必须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在做好援企稳岗工作的同时,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和拓展城乡就业空间。
                            关键词:
                                
                                    
                                    
                                        保就业  新冠肺炎疫情  供给侧结构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英梅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加速,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新冠疫情叠加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将大幅下滑。中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海外投资目的地,在疫情冲击下,中国对中东地区投资步伐可能放缓,但长期来看,中国对中东投资前景依然向好。
                            关键词:
                                
                                    
                                    
                                        新冠疫情  中东  投资  世界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