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9)
2023(6761)
2022(5483)
2021(4942)
2020(4478)
2019(9186)
2018(8964)
2017(17434)
2016(9249)
2015(10330)
2014(10100)
2013(10270)
2012(9041)
2011(7634)
2010(7908)
2009(7816)
2008(8145)
2007(7385)
2006(6480)
2005(6109)
作者
(26276)
(21982)
(21817)
(20526)
(14313)
(10362)
(9791)
(8524)
(8183)
(7865)
(7530)
(7362)
(7320)
(6855)
(6792)
(6562)
(6425)
(6379)
(6364)
(6325)
(5461)
(5375)
(5244)
(5020)
(4982)
(4877)
(4846)
(4756)
(4410)
(4220)
学科
(70987)
(69183)
企业(69183)
管理(51229)
(47393)
经济(47335)
业经(24046)
方法(20947)
(20759)
(17955)
财务(17950)
财务管理(17943)
(17643)
企业财务(17015)
技术(14908)
数学(13665)
农业(13649)
数学方法(13621)
(12611)
(12161)
企业经济(11956)
经营(11662)
(10659)
(10468)
技术管理(10351)
理论(9774)
决策(9426)
(9374)
计划(8860)
体制(8636)
机构
学院(142550)
大学(134441)
管理(65209)
(64279)
经济(63351)
理学(56235)
理学院(55840)
管理学(55432)
管理学院(55175)
研究(37845)
中国(33080)
(30903)
(27033)
财经(24286)
(23550)
(22563)
(22024)
科学(20652)
商学(20116)
商学院(19940)
业大(19185)
农业(18573)
(18238)
经济学(18196)
经济管理(18136)
财经大学(17633)
中心(17499)
(17228)
经济学院(16517)
北京(16333)
基金
项目(89040)
科学(73266)
研究(67318)
基金(66898)
(56076)
国家(55483)
科学基金(51181)
社会(45421)
社会科(43247)
社会科学(43238)
(36764)
基金项目(35718)
自然(32778)
自然科(32136)
自然科学(32131)
自然科学基金(31674)
教育(29474)
(28246)
(28110)
编号(26512)
资助(26262)
(22924)
创新(20248)
(19673)
(19304)
成果(19265)
(19115)
重点(19057)
国家社会(18676)
人文(18154)
期刊
(75683)
经济(75683)
研究(38986)
管理(30690)
(29570)
中国(25313)
(22717)
科学(17099)
农业(16068)
业经(15583)
技术(14753)
学报(14655)
财经(12609)
(12454)
金融(12454)
大学(12206)
学学(12023)
(11597)
经济研究(11270)
(10969)
财会(10602)
技术经济(10523)
问题(9569)
现代(8747)
商业(8470)
会计(8318)
世界(8057)
经济管理(7680)
(7280)
教育(7265)
共检索到211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璇  张亚平  
在全球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凭借免疫力摆脱困境,绩效实现逆势增长。本文基于2018~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财务、制度以及文化3个维度构建了微观层面的企业免疫力指标,实证检验疫情冲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免疫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疫情冲击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随着企业免疫力水平的提高,疫情冲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所缓解,且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强。进一步检验发现,这种缓解作用在传统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莉莉  刘晨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高强度的外部冲击,对企业绩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18-2021年第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能够降低疫情对企业绩效的不利影响,疫情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企业中比较明显,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疫情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防范效应在传统行业中更为显著,疫情通过投资效率负向影响企业绩效,而内部控制在影响机制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内部控制缺陷作为自变量、断点回归和安慰剂检测的结果证明了结果的稳健性。基于此,提出疫情背景下企业调整和优化发展战略、修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晓丹  顾乃华  韩宏钻  
本文基于SARS疫情的冲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产品贸易数据库匹配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层面实证考察了突发疫情冲击对我国企业中间品进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疫情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中间品进口,中等进口规模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并且疫情冲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疫情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中间品进口的数量、产品种类、来源国数目和产品质量,且明显提升了企业进口中间品的价格成本。机制检验发现,疫情冲击主要通过减少企业融资、不利于企业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进而影响企业中间品进口;疫情冲击下,中间品进口减少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绩效,显著降低企业产出和抑制企业创新,也阻碍了企业价值链地位提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洁  孙明杨  
以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选取2019年第一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疫情冲击前的公司内部资本市场规模对企业在疫情期间业绩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疫情冲击前,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规模越大,在疫情期间的业绩下降程度越大。机制检验表明,疫情冲击前的内部资本市场规模是通过提高财务杠杆、降低财务柔性来影响企业业绩。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影响在地区法制环境较差以及公司代理问题较严重的情况下更显著。将资产负债率分解为外部债务比率和集团内部债务比率,发现内部借贷在内部资本市场影响企业疫情期间的业绩表现中发挥主要的中介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志元  马永凡  胡兴存  
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支撑与活力来源。在疫情冲击下,加大金融供给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为例,梳理了灾难性事件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尤其是面对中小微企业现阶段金融供给更"慢"、更"难"、更"贵"的困境,建议短期内加大干预,强化政策刺激,帮助中小微企业在疫情冲击下能得以生存并有序复工复产;中期保持警惕,持续合理引导,持续改善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判断;长期深化改革,实现制度变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林  展端旭  舒樊  
为了促进企业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提升企业恢复力,本文梳理总结企业恢复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企业、外部环境等层面,建立了企业恢复力的研究框架;其次结合疫情及其防控的特点从动力学的视角建立了企业恢复的研究模型,解释了企业恢复力的组成及表征形式;然后探讨了企业恢复的动量、冲量、动能等,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解释了恢复力对企业恢复状态的影响;最后建立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企业恢复的过程模型。模型表明领导者特质和能力、企业资源、企业规模、疫情冲击、政策援助等因素通过影响企业恢复力来决定企业恢复的加速度、速度、动量和动能,进而决定了企业恢复的状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武汉大学稳经济保就业课题组  
当前,对冲新冠肺炎疫情所引致的经济下行,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以保促稳的核心是就业,关键是企业,基础是产业。为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民生保卫战"的双重胜利,文章提出,要治理实体经济的"断点""痛点""堵点""难点",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通过保企业促就业;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鼓励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激发灵活就业增量;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大力开展多种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以训稳岗",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公平就业制度环境,强化对非正规就业的政策支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鼓励国内制造业在转移过程中把产业发展的"根"留住;加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倩  赵文琪  秦光远  程宝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还要打好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防控战。文章基于161份木业企业调查问卷,旨在全面了解疫情对木业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冲击,并分析不同类型木业企业对帮扶政策的差异化需求,以期协助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政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物资短缺是当前木业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但不同类型的木业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此外,木业企业迫切需要政府的相关帮扶政策,其中对税金贷款、税费社保费减免或延迟缴纳、增加信贷等金融支持、援企稳岗补贴等帮扶政策的需求最为强烈。企业所属地区、行业以及企业经营类型、销售类型等特征也对帮扶政策的需求程度具有显著性影响。文章进而结合木业企业所处的经营困境提出:(1)为中部地区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木业企业增加防护物资和防护指导;(2)合理疏通西部地区木业企业或规模以上中型木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渠道;(3)加大对木业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和资金扶持等纾困举措,以实现林业企业的有序复工复产,刺激国内外需求的恢复性增长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杰长  肖宇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不可替代的组成单元,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但春节前夕爆发的这场肺炎疫情,给一直以来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增长按下了"暂停键",大量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现金流的冲击、生产成本递增、用工难题显现、出口订单萎缩、线上模式冲击。为了全面对冲疫情对中小企业的潜在影响,从短期来看,需要做好金融支持、进行税费减免、做到依法防疫、推广远程办公、搞好出口扶持。从长期来看,政策出台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予出口企业全方位支持,避免中国制造脱离全球供应链,鼓励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土盛  孙瑞琦  袁淳  
最近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企业资金面临着巨大压力。企业持有现金主要源于预防和交易动机,然而预防动机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企业正常经营状态下难以直观体现,因而目前鲜有研究对企业现金持有的预防价值进行直接检验。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冲击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考察不同现金持有水平的企业在面临危机冲击的市场反应,发现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与事件窗口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为现金持有的预防价值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经验证据。而且,当公司受疫情冲击程度越大时,二者之间正相关关系越强。进一步发现,企业现金持有的预防价值在企业现金流压力大以及外部融资环境较差时更加凸显。本研究丰富了已有关于现金持有预防价值的相关文献,并对政府与企业应采取何种举措以应对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思佳   贾明   张喆  
以新冠疫情为外生事件冲击,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实证研究公司的利他型企业社会责任能否对组织韧性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利他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越高,危机后股价恢复到冲击日水平的速度越快,表现出更强的组织韧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所处地区的利他社会氛围和高管超额薪酬弱化了利他型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韧性的正面影响。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球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企业的生存状态与发展造成了全面冲击,本文探讨企业数字化能力在疫情冲击下的弹性效应。本文依托企业弹性理论,构建了企业数字化弹性框架,选取了三组相对应的数字化弹性衡量指标,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疫情期间数字化弹性表现。结果表明,疫情冲击下,相对数字化受限企业,数字化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雇佣员工增长率等下降幅度更低、止降转正更快。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数字化助力企业适应疫情和完成自我恢复的时间长度为两个季度,增进企业可持续成长为一个季度。此外,弹性效应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以及东部区域企业的数字化弹性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加大数字化投入和扶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全面均衡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雨昕  刘春燕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我国经济社会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均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消费领域受疫情影响严重。收入骤减、成本压力、资金链短缺等问题使大部分餐饮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文章以海底捞为例,首先分析了疫情冲击下企业面临的困境与机遇,然后从筹资战略、投资战略、运营战略、股利战略四方面具体分析龙头餐饮企业海底捞在疫情冲击下实施的扩张型财务战略,接着对其逆势扩张的现金持有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分析疫情下海底捞逆势扩张的业绩表现。文章发现疫情下海底捞现金流仍然比较充足,抗风险能力较强,但疫情后采取的逆势扩张战略对其营收驱动非常有限,反而导致其盈利能力断崖式下跌,海底捞的品牌竞争力受到质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海燕  吴宝  沈心妍  吴俊华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事件背景,选取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对疫情爆发前后一定时间窗口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组织冗余水平的提高,能显著减轻供应商/客户集中度与企业价值的负向影响关系;制度环境发展越成熟,供应商/客户集中度与企业价值的负向关系越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对国际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给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必须科学分析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与挑战,准确把握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着力点,坚持统筹规划和精准施策,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强化财税政策引领,通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打通经济社会运行"微循环",充分释放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强大动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