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5)
2023(7727)
2022(6471)
2021(6022)
2020(5089)
2019(11020)
2018(10629)
2017(20028)
2016(10202)
2015(12029)
2014(11802)
2013(12125)
2012(11839)
2011(11224)
2010(11366)
2009(10713)
2008(10245)
2007(8828)
2006(8235)
2005(7794)
作者
(30530)
(25423)
(25415)
(24419)
(16609)
(12067)
(11492)
(9848)
(9721)
(9114)
(8833)
(8391)
(8232)
(8212)
(8046)
(7855)
(7532)
(7379)
(7345)
(6681)
(6652)
(6108)
(6034)
(5948)
(5831)
(5728)
(5405)
(5128)
(5076)
(4979)
学科
(72121)
经济(72065)
管理(24720)
方法(23625)
数学(21030)
数学方法(20949)
(20850)
中国(19282)
地方(17087)
(15335)
企业(15335)
(14419)
贸易(14409)
(14033)
地方经济(12448)
(11851)
业经(11496)
(11469)
(11267)
金融(11265)
(10063)
(9877)
(9542)
银行(9539)
(9378)
环境(9202)
关系(9007)
(8485)
(8465)
(7910)
机构
大学(164996)
学院(160566)
(90464)
经济(89229)
研究(67950)
管理(56839)
中国(53573)
理学(47723)
理学院(47130)
管理学(46714)
管理学院(46382)
(37691)
(35632)
(34235)
科学(34235)
经济学(31165)
研究所(30675)
财经(30017)
中心(28618)
经济学院(27860)
(27546)
北京(23860)
(23678)
财经大学(22369)
(22105)
(20966)
科学院(20872)
(20581)
师范(20458)
社会(19290)
基金
项目(98072)
科学(78582)
基金(75181)
研究(73750)
(65227)
国家(64795)
科学基金(54674)
社会(52186)
社会科(49833)
社会科学(49824)
基金项目(37936)
(32642)
教育(32306)
资助(31878)
自然(31094)
自然科(30395)
自然科学(30388)
自然科学基金(29896)
(28816)
编号(26367)
(24156)
国家社会(24014)
中国(23804)
(23152)
成果(22806)
重点(22522)
教育部(21364)
(20131)
人文(20041)
经济(19966)
期刊
(105636)
经济(105636)
研究(59554)
中国(34191)
(26499)
管理(23616)
科学(21031)
学报(20524)
经济研究(19412)
(19065)
(18708)
金融(18708)
财经(16573)
大学(16341)
国际(16333)
(15922)
学学(15261)
(14644)
问题(14320)
世界(14098)
农业(13435)
技术(13207)
教育(12338)
业经(11669)
技术经济(9900)
统计(8957)
(8393)
经济问题(8379)
经济管理(7632)
(7385)
共检索到267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芙蓉  
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首先请您谈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以及陆续复工复产,中国经济的走势会怎样。陈文玲:到2月22日,疫情虽然还未到真正的拐点,但是我觉得也到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了。按照最新数字,全国累计确诊76395人,治愈了20762人,治愈率大大提高了。现在疑似降低到了5365个人。这个数字是在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前提下,意味着现在的救治主要还是存量,特别是重症中能有一大部分人可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解运亮  
新冠肺炎疫情发酵之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弱平稳之中: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进出口贸易出现改善;逆周期调节持续发力,信贷与社会融资高增,市场期待基建"开门红";制造业库存处于低位……这一切都因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陡然暂停。毫无疑问,疫情短期内对经济冲击较大。首先,人群聚集性行业受到了直接冲击,主要包括零售、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其次,各地企业延迟复工使短期内生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之意  刘世锦  
新冠肺炎作为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乃至全球的覆盖面之大、经济活动影响之剧烈,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尤其是对处于转型升级、提质降耗的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影响不容忽视。短期冲击与政策应对短期来看,当国中国经济的宏观运行处于典型的"突发冲击—政策应对"框架之中。由于严厉的隔离措施,疫情不仅对中国内需构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随着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外部需求也出现了较大的下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迅速推出了一揽子计划。为了
关键词: 储蓄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雪芳  
记者:当前,世界经济低迷,欧债危机阴霾未散。中国外贸形势严峻,经济增速趋缓,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国内宏观调控也存在着较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存在诸多的"两难"选择。您如何看待当前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郑新立:从2011年我国经济的运行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忠秀  
2014年10月2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5期"经济每月谈",发布关于中美投资和贸易协定(BITT)谈判研究成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认为,中美BITT符合中美双方利益关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提出的达成中美自贸区(FTA)路线图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应继续发挥中美"二轨"的积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单永珍  
在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正式规定了企业“一长三师”(厂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领导体制,从而明确肯定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里的管理组织模式。这是从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作出的选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组织模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栋才  
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缺位现象分析张栋才目前,在一些大、中型建筑企业中,存在着总经济师缺位或虚设的现象。有的企业正、副总经济师均未设;有的企业只设副总经济师,总经济师缺位;有的企业设了总经济师,但不做总经济师的工作,被派去抓施工生产等其它工作;有的企业由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业龙  
建立主体明确双线委托的土地产权体制访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原总经济师戚名琛本刊记者王业龙戚名琛先生开宗明义,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即我国城市土地的产权主体实际还不明确,地方政府事实上行使了城市国有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权力。地方政府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支东生  
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央企业应当借鉴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坚持底线思维,充分估计疫情蔓延造成的影响,制定困难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预案,把握经营发展主动权。新冠肺炎疫情将世界经济瞬间推入"休克"状态,这是新世纪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姜兆华  
自2019年12月份以来,一场始于湖北武汉、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搅乱了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在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和中美贸易争端叠加影响下,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给中国经济蒙上不确定性阴影,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新冠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究竟何去何从?本文试就此做初步研究和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新冠肺炎疫情明显对我国经济整体产生阶段性的冲击和影响,年内将表现为前低后高的反转态势。2020年的经济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二季度后的经济表现。为在战胜疫情的同时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必要的,并应以突出结构优化为要领,调抑升高的消费物价水平。减税降负应继续强调和实施,适当提升年度赤字率,以及采取配套改革措施降低企业税外负担。地方政府应积极考虑有效投融资,利用好PPP等机制创新,激发企业与市场潜力,提升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疫情对专项债、房地产走势以及其他具体行业的影响,都需要具体分析认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表现为:有效市场加上有为、有限政府的合理结合,一定是要以"守正出奇"地提供有效供给的机制创新,来解决超常规发展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追赶—赶超"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在全球贸易摩擦不断、疫情控制尚存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可能会出现衰退且将持续,全球化进程或将因此而暂告一个段落。就中国而言,全年GDP增速目标将会降至5.5%左右,二三季度将会经历一个恢复的过程,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得益于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进一步提升,2015年的情形将难以重现。预计2020年财政政策会大力放松,财政赤字率或将突破3.5%,而货币政策方面则已经步入降息周期,利率下降的空间仍较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育华  
新冠疫情对经济影响机制的分析相较2003年初的非典疫情,本次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发的肺炎疫情,具有扩散速度快、病毒传染性强、传染方式多样、通过未发病群体隐形传播、防控难度大的特点。从疫情覆盖区域来看,相比较非典疫情集中于个别省市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区。因此,可以基本判断本次疫情对全国范围经济活动造成的秩序破坏和生产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施学光  
由于伊拉克战争和战后重建将面临着诸多挑战,国际局势动荡和国际恐怖主义蔓延,从而导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最近“非典”疫情的爆发对中国经济和亚洲经济正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003年中国的GDP可能比预测略有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将有所增加,失业率将有所上升。但从长期看,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计量模型(CQMM)课题组  
新冠疫情从需求和供给两侧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冲击,这些冲击既有消费端的直接损失,也有因复工复产延迟而引致的产能利用不足而产生的间接损失,更有因疫情蔓延所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部分环节受阻以及外部需求萎缩造成的逆向冲击。即便如此,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它一方面消耗着真实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又创造着GDP;加上中国经济所固有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疫情的冲击难以逆转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当然,疫情向全球的扩散和蔓延,的确给2020年和2021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格局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疫情也加速了处于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中国经济的结构分化趋势。最后,基于CQMM的预测表明,在乐观、中性和悲观的三种情景设定中,疫情冲击下的中国GDP实际增速可能落在4.0%~5.3%的区间之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