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7)
- 2023(11858)
- 2022(10529)
- 2021(10100)
- 2020(8475)
- 2019(19477)
- 2018(19492)
- 2017(37051)
- 2016(20458)
- 2015(23194)
- 2014(23130)
- 2013(22777)
- 2012(21208)
- 2011(19123)
- 2010(19219)
- 2009(17659)
- 2008(17520)
- 2007(15266)
- 2006(13497)
- 2005(11847)
- 学科
- 济(78500)
- 经济(78402)
- 管理(57936)
- 业(52878)
- 企(44555)
- 企业(44555)
- 方法(36540)
- 数学(30780)
- 数学方法(30308)
- 农(20714)
- 学(20620)
- 中国(20296)
- 财(18879)
- 业经(17238)
- 制(15606)
- 理论(15603)
- 地方(15350)
- 贸(13869)
- 贸易(13862)
- 农业(13641)
- 和(13512)
- 易(13420)
- 教育(12857)
- 务(12201)
- 环境(12174)
- 财务(12134)
- 财务管理(12108)
- 技术(11850)
- 银(11522)
- 企业财务(11477)
- 机构
- 大学(295735)
- 学院(291317)
- 管理(114189)
- 济(107541)
- 经济(104762)
- 研究(99181)
- 理学(98922)
- 理学院(97658)
- 管理学(95635)
- 管理学院(95111)
- 中国(71984)
- 科学(64723)
- 京(64537)
- 所(50909)
- 财(49230)
- 农(47788)
- 研究所(46660)
- 业大(44960)
- 中心(44539)
- 江(42759)
- 范(41791)
- 师范(41400)
- 北京(41117)
- 财经(39766)
- 农业(37529)
- 经(36059)
- 院(35955)
- 州(34861)
- 师范大学(33687)
- 技术(31326)
- 基金
- 项目(200525)
- 科学(156279)
- 研究(145819)
- 基金(144017)
- 家(126067)
- 国家(124995)
- 科学基金(106376)
- 社会(88692)
- 社会科(83669)
- 社会科学(83643)
- 省(77888)
- 基金项目(76985)
- 自然(70827)
- 自然科(69173)
- 自然科学(69152)
- 自然科学基金(67879)
- 教育(67425)
- 划(66350)
- 编号(60311)
- 资助(59619)
- 成果(49986)
- 重点(44766)
- 部(43709)
- 发(41881)
- 课题(41776)
- 创(40768)
- 科研(38336)
- 创新(37960)
- 大学(37576)
- 项目编号(37278)
- 期刊
- 济(122043)
- 经济(122043)
- 研究(85565)
- 中国(56636)
- 学报(50259)
- 科学(45684)
- 农(43503)
- 管理(41371)
- 教育(37835)
- 大学(37600)
- 财(36013)
- 学学(35001)
- 农业(30676)
- 技术(24535)
- 融(22225)
- 金融(22225)
- 业经(19004)
- 财经(18844)
- 经济研究(18262)
- 图书(18074)
- 经(15933)
- 业(15268)
- 问题(15059)
- 理论(14987)
- 版(14714)
- 科技(14531)
- 实践(13903)
- 践(13903)
- 技术经济(13463)
- 资源(13158)
共检索到424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佩玲 程杨 Mark W.ROSENBERG
20世纪90年代起,从西方医学地理学中发展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健康地理学。在这一新学科框架下,地理学研究的重心逐步从关注疾病与诊疗服务向关注广泛意义上的健康与福祉拓展,一大批关于地方与疗愈过程的研究在过去的30年间迅速兴起并在地理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力。而这些关于疗愈的研究拥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点,即W. M. Gesler在1992年提出的“疗愈景观”这一概念,并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步发展出一套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框架,成为当之无愧的健康地理学的重要理论贡献。疗愈景观相关研究在中国的地理学研究中鲜少提及。论文从本体论(即疗愈景观中的景观指什么)与认识论(即如何理解景观的疗愈性)两个方面对1990年代以来疗愈景观的理论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疗愈景观概念借鉴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后期受到地理学关系转向的影响,逐步发展成为健康地理学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关系视角下的疗愈景观研究受到非表征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移动转向等理论的深刻影响,逐步发展出了疗愈组合、赋能场所、疗愈移动、疗愈任务景观等分支理论。最后,文章总结了当前疗愈景观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新时期疗愈景观框架下的中国健康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汤茂林
文章从文化景观、景观概念、景观解释、景观与文化、景观政治学等方面阐述了欧美景观地理学的新进展。目前,欧美文化地理学正在重新整合,文化景观研究是其核心。针对景观的不同用法(艺术上的,社会科学上的),提出了4种专业化的景观解释模型。景观政治学是新文化地理学的关键建设领域,甚至有人把它当作景观解释的中心。地理学者对文学的兴趣日益增加,并将不同的文学形式看作是研究景观意义的途径。
关键词:
景观 文化景观 景观政治 欧美地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淑华 薛巾
文章将疗愈景观的概念引入以城市更新为背景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结合浙江“未来社区”概念,归纳整理健康场景和疗愈景观空间相关定义,构建社区疗愈景观空间模型,分析其与健康场景的关联性。研究选取杭州三个老旧社区作为调研样本,基于健康环境的需求出发,运用PSPL调研法并结合问卷调查与现场勘测的方式获得案例社区公共空间的疗愈性数值和仪器测量数据,完成社区公共空间的疗愈性评价;同时结合文献分析和问卷考察筛选指标、设计权重,拟合优化社区疗愈景观空间模型,获取疗愈性公共空间各项指标及影响因子的权重。通过构建社区疗愈景观空间模型并进行论证,以期为社区公共空间更新向疗愈健康模式发展提出创新设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丰 杨建华 刘雷震 武建军
从地理学视角理解干旱传播时空维概念内涵,沿着"概念界定—特征量化—过程描述"这条主线全面揭示干旱传播特征、模式与机制及其研究现状,对于深刻理解干旱发展始终全过程中干旱演变过程与驱动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首先从地理学时空完备性进行干旱传播概念界定;分析干旱传播的时空两维特征并归纳其研究思路与方法;探究干旱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归纳出基于"特征—过程—机制"的干旱传播研究框架与展望。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并综述表明,干旱传播具有时空维概念与特征,其主要受下垫面因素(水系特征)、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行为)控制。目前,干旱传播主要集中于干旱传播时间维度上的滞后性特征及传播概率研究,在探索其空间维度特征、演绎干旱传播过程并揭示其驱动机制方面尚有不足。揭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至社会经济干旱形成与演变的过程机制和规律是干旱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制定高效的御旱抗旱措施的首要前提,从地理学视角揭示干旱传播概念内涵并探究其特征与过程机制应是干旱研究的题中要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陶琴梯 杨宏飞
运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SCL -90症状自评量表 ,研究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状况没有显著的城乡、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差异 ,但存在性别、年级差异 ;自我概念各因子中除自我批评外都与SCL -90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高中生 心理健康 自我概念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明,李睿
健康需要及需求的测量对于卫生计划的制定,确定卫生工作的重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导致卫生领域中的计划体制也随之发生变革,计划工作由以资源为导向转为以健康为导向,即制定计划要以人群的健康需要及需求为依据,改变了过去只从资源的拥有出发来制定资源配置计划的状态,因而,健康需要及需求的测量就变得更为重要。但目前在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不清楚健康需要和需求的概念,从而导致评价健康需要与需求的指标混用,往往会产生似是而非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澄清。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仇梦嫄 张捷 杨加猛
地理环境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地方对健康的影响作用是社会文化转向下新健康地理学关注的焦点。在旅游与健康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论文基于康复景观的理论框架,突破当前视觉思维主导下的研究局限,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案例地,综合利用扎根理论法、多重对应法等,对游客网络评论进行分析,围绕人地互动的中心议题,全面探索旅游地多维康复景观的构成要素,揭示其健康效应的作用路径与内在机制。结果显示,旅游地康复景观具有多维感官的表现形式,紫金山多维康复景观资源体系具体包括视觉类、听觉类、嗅觉类、触觉类4个维度,且各维度的康复景观要素并不完全遵循视觉中心主义的等级秩序,具有各自独特的属性特征和健康意义。同时,紫金山多维康复景观要素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其内涵意义可以聚类为“自然”“宁静”“协调”三大主题,为旅游地健康效应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营造多重健康体验,并充分体现了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的人地关系。论文所提出的“多维康复景观”概念,阐释了地方要素与人类多维感官的健康实践在空间各个层面的互动,为理解地方与健康的复杂关系提供了良好的理论视角。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旅游地理学和健康地理学的交叉,丰富地理学景观研究的理论内涵和方法体系,推动具有多维康复景观的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永锐 张捷
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深,灾害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在这一背景下,恢复力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范式。恢复力研究的范式也由早期的生态恢复力逐渐转向社区恢复力的研究。现有的社区恢复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探索、影响因素识别、基于客观指标和基于行动者感知的社区恢复力测度等方面。迄今尚未形成公认的可接受的社区恢复力理论框架;对普通乡村社区研究较多,对特定资源依赖型社区恢复力研究较少;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社区恢复力的影响研究较多,对其他灾害和危机对社区恢复力的影响研究较少;社区恢复力测度方法的适用性和科学性仍待加强;社区恢复力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地理学视角研究社区恢复力的主要议题,包括社区恢复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区域差异、动态演变过程、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基于人地关系的社区恢复力感知量表以及具有尺度效应的社区恢复力测度指数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春雨 方觉曙 朱永恒
产业结构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统计1981年以来发表在《地理学报》等14种主要地理刊物上关于产业结构的学术论文,分析表明,中国产业结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产业布局研究为主的阶段、研究领域扩展阶段、产业部门结构研究为主的阶段和目前的多样化研究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产业结构的主要研究领域,即产业结构(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特点、演化、优化研究,产业结构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产业组织、产业关联、产业政策的研究等;继而分析了产业结构研究的区域尺度和产业类型特征。最后指出,理论提炼不足、方法简单与资料来源单一、研究内容的层次和广度不够是目前产业结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地理学 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 产业组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孔翠翠 刘静 朱青 姬旭泽 韦新宇 宋文杰 周咏茹
随着社会资本在促进民主、发展经济、健康身体、解决贫困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知,社会资本吸引了众多学科的关注,地理学者也意识到社会资本对地理现象的解释作用,并结合具体问题开展了一些实证性研究,但由于在地理学中引入社会资本的研究历史较短,国内迄今尚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研究架构的探讨。本文在研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基于空间尺度、地域性差异的社会资本研究,以及社会资本在经济地理、城市社会地理、健康地理等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从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思路与框架、测量指标、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社会资本在地理学领域研究的深入展开,丰富社会资本的理论与实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 杨德刚
以国内地理学视角物流活动研究为基础,梳理了中国物流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进展。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内物流地理学的研究背景,对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综述,进一步理清了地理学研究与物流学研究的边缘学术衔接点,映射了20年来中国学术背景下的物流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规律,列举出了各研究板块的代表性文献,对国内物流地理学研究的深化开辟了新的理论途径。研究表明,中国学术界物流地理研究宏观属性相对明显,地理学视角研究极大地丰富了物流活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体系,已形成了物流运输地理研究、区域物流地理研究、港口场站物流地理研究、物流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和物流地理综合性方法论研究等主要研究板块。最后,依托国内物流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态势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探讨了未来中国物流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趋向。
关键词:
物流 地理学 研究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许昕 赵媛 张新林 曾通刚 夏四友 谢倩倩 孙琪
在中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老龄问题逐渐成为新常态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知识图谱分析和传统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了2003-2017年国内老年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关键词共现归纳出中国老年地理学研究的特点为:(1)人口老龄化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和养老设施空间配置成为近年来老年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但大区域小尺度、更深层次驱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如何将老年居民的社会交往、情感归属、社会资源与社区多维度结合,是未来社区建设与养老重点关注的方向;居家养老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尚未形成理论突破并推动政策实践,亟待学者对其进行本土化的理论构建。(2)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研究成为新兴研究领域和主导方向,如何由宏观层面关注老年人健康与环境关系到微观层面关注老年个体情感体验、地方依赖,空间化健康与环境关系,选择和量化人文因素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难点。(3)对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有待实现定量和质性研究的互补融合,探索强调个体认知、行为偏好的行为主义地理学与强调时空整体性与制约的时间地理学的有机结合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菠阳 刘卫东 李铭
工业地理学研究有助于理解产业区位的形成机制,对指导工业布局实践、促进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工业地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近年来实证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目前工业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工业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理论研究方面经历了由传统的产业区位论,到新经济地理理论,到近年来的"文化、制度转向"的发展历程。实证研究方面对工业空间组织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从传统的自然因素、运费因素等向网络、嵌入、学习、创新、劳动力市场等新因素转变。但与国际研究相比,我国理论研究仍较为欠缺。从发展趋势来看,文化、制度等因素对我国工业空间区位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诗 阴劼
认知地图作为人对人地关系复杂系统进行抽象化和秩序化的内在表征,是个体空间行为决策、空间认知与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论文通过CiteSpace文献学分析方法并结合经典文献回顾,从多学科视角系统梳理认知地图1948—2020年共70余年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研究认为,认知地图在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认知空间与城市意象、空间扭曲与空间偏好、空间知识与决策行为等方面丰富了地理学内涵。近期与地理学有关的认知地图跨学科研究出现3大转向:大数据时代重新定义认知空间与城市意象的数字转向,以特定群体或事件的空间偏好为切入点的情感转向,以第一人称视角解译空间知识与决策行为的神经转向。最后指出认知地图空间分析的地理学在跨学科融合发展中的角色与应用前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申晓艳 丁疆辉
城乡统筹是中国当前针对城乡问题提出的美好愿景,其实现过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地理学因其区域研究方面独特优势成为城乡统筹研究的重要学科。总结了国外城乡关系的发展过程、经典理论、研究特点和新趋向,国内城乡统筹研究现状、发展目标及主要研究特点;评析了国内外地理学有关城乡统筹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向,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城乡关系 理论研究 地理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