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1)
2023(9242)
2022(7800)
2021(7213)
2020(5913)
2019(13349)
2018(13071)
2017(25841)
2016(14122)
2015(15810)
2014(16017)
2013(15487)
2012(14630)
2011(13293)
2010(13878)
2009(13297)
2008(13420)
2007(12160)
2006(11156)
2005(10488)
作者
(39039)
(32494)
(32192)
(31057)
(21202)
(15451)
(14813)
(12309)
(12275)
(11905)
(11021)
(10852)
(10680)
(10547)
(10483)
(10128)
(9710)
(9526)
(9434)
(9394)
(8475)
(7789)
(7775)
(7586)
(7339)
(7326)
(7309)
(7308)
(6550)
(6382)
学科
(53932)
经济(53833)
管理(47162)
(42197)
(36445)
企业(36445)
方法(19780)
(19321)
(17850)
中国(15822)
数学(15654)
(15604)
数学方法(15388)
业经(13670)
(12889)
银行(12880)
(12707)
金融(12705)
(12525)
贸易(12520)
(12375)
(12251)
(11637)
(11577)
理论(11068)
(10998)
(10815)
财务(10787)
财务管理(10761)
企业财务(10195)
机构
大学(206175)
学院(204418)
(90077)
经济(88087)
管理(77535)
研究(71273)
理学(65203)
理学院(64525)
管理学(63685)
管理学院(63261)
中国(56756)
(48669)
(43048)
科学(37407)
财经(36327)
(34914)
(32823)
(32698)
中心(32399)
研究所(30687)
经济学(28335)
北京(27685)
(27376)
财经大学(26846)
(26811)
师范(26600)
(25872)
(25609)
经济学院(25240)
业大(23885)
基金
项目(123956)
科学(98976)
研究(97591)
基金(90424)
(76441)
国家(75761)
科学基金(65433)
社会(63052)
社会科(59779)
社会科学(59771)
(46426)
基金项目(45641)
教育(45640)
编号(40347)
(39586)
自然(38904)
自然科(37981)
自然科学(37970)
资助(37571)
自然科学基金(37311)
成果(36101)
(29920)
(29352)
课题(28915)
重点(28013)
(26895)
(26658)
国家社会(26171)
教育部(26060)
(25958)
期刊
(107518)
经济(107518)
研究(70710)
中国(43663)
(38829)
管理(31362)
(27128)
金融(27128)
教育(26619)
(25912)
学报(24919)
科学(24504)
大学(20526)
学学(18983)
财经(18742)
经济研究(17025)
农业(16932)
技术(16651)
(16127)
业经(15889)
问题(13937)
(13898)
国际(13672)
世界(10630)
理论(10220)
现代(9781)
(9272)
论坛(9272)
(9186)
技术经济(9017)
共检索到330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余元堂   梁斯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价格型调控框架成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建立高效的利率传导机制是其中的关键。从利率传导渠道中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三个维度出发,对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并将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效率与发达经济体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向短期国债收益率的传导效率与发达经济体差异较小,对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的传导效率与发达经济体的差异较大;第二,我国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的传导效率较低,贷款利率变化对货币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完善价格型调控框架、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我国还需加快建设高质量金融市场、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积极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设,发挥其定价基准作用;提高债券市场活跃度,优化投资者结构;推动信贷市场利率报价机制改革,推动信贷工具创新,增强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打通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之间存在的藩篱,强化各市场间的利率关联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肃  李婷婷  
本文从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并没有发挥其应有效用的情况入手,指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是灵敏有效的。继而分析了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存在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诸种障碍。最后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徐慧伦  耿亚莹  谭小芬  
利率走廊是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机制,将对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认为,我国的利率走廊机制尚不成熟,并针对如何完善此机制,理顺利率走廊提出建议。2015年11月20日,为探索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人民银行将SLF隔夜利率由4.5%下调至2.75%,并从2015年第四季度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起,开始强调探索利率走廊机制,增强
[期刊] 改革  [作者] 楚尔鸣  曹策  李逸飞  
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资金流向与转型升级错配、流动性总量盈余与结构性资金短缺的双重矛盾,其深层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存在梗阻。为达到总量中性下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目标,实现资金导流与精准滴灌,央行创设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但相关理论研究还欠系统。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理论框架包括政策目标、操作工具、操作规则、政策协调四个方面,通过信号与预期、信贷与定向支持、利率与成本收益、风险缓释与承担机制进行传导。在分析传导梗阻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从金融监管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到各政府部门、从地方政府到营商环境四条传导渠道疏通路径,并提出了当前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操作策略,以不断提高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海  尚航飞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上的各类要素陆续完善。一是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独立;二是金融机构中介体系加速构建,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达到4588家,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三是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为利率传导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基础;四是适时调整货币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资金数量或者利率信号等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将金融资源配置到企业、居民等实体经济部门,进而实现产出、物价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它连接着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实体企业、居民家庭以及政府部门等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各个市场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直观地看,货币传导机制是否顺畅有效,体现的是金融资源的流量和配置,影响的是货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宣宇  
当前,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货币政策操作环境更为复杂,为确保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逆周期调节效能。加快推动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运用,进一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核心机制,国务院部署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纯川  黄恒学  徐淑华  
在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然存在传导渠道效率评判标准缺失、传导机制受阻后货币政策效率偏低、金融市场欠发达对传导渠道疏通能力较低等问题。应采取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和利率传导渠道、强化货币政策工具定价和结构性调节功能、发展资本市场以拓展融资渠道、强化金融监管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措施,努力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明交  
农业产业链涉及农业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研发、品牌、体验、消费等全环节,受季节、环境影响尤为突出,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等方面格外重要。文章梳理了产业链“链长制”的形成背景和理论逻辑,认为在我国产业迈向创新突破的新阶段,“链长制”是适应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链“链长制”能够促进市场主体与政府形成合力,从制度上保障市场主体之间的合理互动关系;阐述了农业产业链“链长制”的运行机制,并提出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完善“链长制”工作机制、注重产业链前导规划引领、数字赋能农业产业链发展、强化农业产业链延伸、做好产业链跟踪服务工作等政策建议,以助力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全、安全可控制、创新能力强、绿色底色足、带农惠农好的农业全产业链,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基础,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严华   左学金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转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体现在人口数量上,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人口负增长;另一方面体现在人口结构上,超低的人口总和生育率加剧了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人口加速老龄化叠加退休潮,直接冲击我国基本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养老金自动调整机制是应对这类冲击的最佳措施之一。本文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借鉴德国公共养老金自动调整机制的“可持续因子”、日本的“宏观经济指数”和芬兰的“工资物价因子”的经验,提出了建立我国基本养老金自动调整机制的政策选择,包括建立基本养老金自动调整机制的基本原则、确定初始基础养老金的政策选择(完善现行基础养老金待遇计发公式、引入养老金积分制以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基本养老金自动调整公式以确定基本养老金增长率的政策选择(引入宏观经济指数、引入可持续因子),以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德忠  秦丽  
本文以1990—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我国利率与投资、利率与消费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不适当的考评机制促成地方政府"增长冲动",导致地方政府成为影响投资的内生型因素,利率传导机制出现区域异化现象。利率传导异化的现实后果是,地方政府偏好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对从紧的货币政策进行抵制。矫正利率传导机制异化的关键措施在于改变现行地方政府政绩考评机制,有效约束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熊鹏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否畅通。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将货币供给转化为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近几年来我国“稳健”货币政策形成的货币供给增量在银行信贷传导渠道与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中发生了“吸附”与“沉淀”,导致货币政策传导阻滞和实施效果远不尽如人意。要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必须抑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货币“吸附”与“沉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郎付山   王景琳  
网络治理作为一种现代治理模式有利于解决组织中的复杂问题,是高校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和深化治理体系改革的理性选择。高校网络治理受内外环境影响,具有自身的复杂属性,也面临治理结构失衡、弹性不足、信息不畅、效果不佳等现实困境。本文在分析高校网络治理机制逻辑框架的基础上,从政府、社会、高校等层面提出明确政府职责、强化社会参与、畅通信息渠道、理顺内部关系、完善制度建设等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恒大研究院课题组  
2018年以来货币政策整体宽松,但企业融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未显著下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成为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一季度例会再提"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9年4月17日的国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