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3)
2023(3656)
2022(2960)
2021(3015)
2020(2685)
2019(5804)
2018(5525)
2017(10744)
2016(6179)
2015(6972)
2014(6851)
2013(7065)
2012(6667)
2011(5651)
2010(5963)
2009(6033)
2008(6624)
2007(5921)
2006(5379)
2005(5125)
作者
(16424)
(13698)
(13624)
(13228)
(8787)
(6495)
(6183)
(5121)
(5106)
(5087)
(4878)
(4770)
(4713)
(4620)
(4430)
(4129)
(4058)
(3962)
(3803)
(3755)
(3686)
(3350)
(3287)
(3270)
(3219)
(3145)
(3026)
(2871)
(2770)
(2767)
学科
(25472)
管理(23084)
(22637)
经济(22615)
(21677)
税收(20240)
(20072)
(17313)
(16205)
企业(16205)
财政(14349)
(11732)
(10521)
财务(10514)
财务管理(10475)
企业财务(9919)
(9721)
方法(8007)
中国(7419)
(6933)
数学(6138)
数学方法(6044)
理论(5882)
(5098)
(4821)
(4703)
(4681)
教育(4643)
制度(4603)
(4603)
机构
大学(89297)
学院(86268)
(33776)
(33720)
经济(33011)
研究(28557)
管理(26623)
中国(22907)
理学(21348)
理学院(21080)
财经(20979)
管理学(20757)
管理学院(20573)
(18716)
(18650)
科学(17042)
(15350)
(15032)
财经大学(14973)
研究所(12762)
财政(12472)
北京(12357)
(12262)
(12141)
师范(12072)
经济学(11995)
(11681)
中心(11527)
(11412)
(11361)
基金
项目(43592)
研究(34451)
科学(32848)
基金(30975)
(25942)
国家(25707)
社会(21746)
科学基金(21324)
社会科(20516)
社会科学(20508)
(15739)
教育(15692)
基金项目(15325)
成果(15100)
编号(14492)
资助(13363)
(13122)
自然(11698)
自然科(11398)
自然科学(11394)
(11386)
自然科学基金(11162)
项目编号(10146)
(9892)
课题(9880)
(9723)
重点(9707)
(9701)
阶段(9686)
国家社会(9274)
期刊
(42780)
经济(42780)
研究(40209)
(33235)
中国(17842)
(16499)
学报(15475)
(15372)
税务(13652)
财经(12136)
大学(11460)
教育(10966)
学学(10488)
(10289)
科学(10095)
管理(9302)
(8230)
财政(8230)
经济研究(8065)
会计(7952)
财会(7787)
(7637)
(7235)
金融(7235)
图书(5587)
问题(5539)
技术(5125)
(5055)
(5023)
通讯(4897)
共检索到153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俊英  
现代财税制度根本特征之一在于法治化,即将政府财政运行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基于跨学科视角探寻财税法治化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分析其根本的价值取向,本文认为正义原则是财税法治的哲学渊源,财政法定主义是财税法治的法学理论基础。当代中国财税法治的现实价值表现为对于民主与法治、纳税人权利保护、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毅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应该是对世界制度文明和国际社会潮流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基本人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最深层的基本内涵,也是财税法治和财税民主最深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不仅确认了财税法治和财税民主的基本内涵,而且向财税法治和财税民主注入了新内涵,作为基本人权的发展权就是这一新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剑文  
一、国民收入分配改革与财税法制创新国民收入分配不公平是当前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近年来党中央及国务院非常重视的一个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从总体上讲,收入分配可以分为第一次分配及第二次分配。第一次分配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永尧  
一、财政理论的哲学思考 人类生态学的发展表明,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生态经济的时代,需要从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这需要理论创新,也又一次对财政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代中国财政理论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其“范式危机”上。我非常同意这种观点。“范式危机”是指传统的财政学表现出“苏联范式”的特征。“苏联范式”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建立在对马克思《资本论》
[期刊] 求索  [作者] 罗国强  
“公正”的出现与使用,是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公平正义被推崇备至并被习惯性地相提并论的产物。公平与正义具有紧密联系,正义是公平的目的和基础,公平是正义的体现和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但无论从内涵与外延两个维度来看,都是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独立法哲学范畴。从内涵倾向和表述侧重来看,公正虽必然涉及正义,但主要指的还是公平。公正在内涵本质维度上,体现出对公平正义的兼容互通,以公平为主要内容但隐含着正义的背景和宗旨;公正在外延形式维度上必然体现出公平正义之间的冲突,此时应以公平的外延形式为准,采用消极的手段来调和利益与价值。公正法哲学维度的辨明,将促进新时代中国法哲学的进步并为世界法哲学的发展作出贡献;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有力支撑,为其国内展开提供切实保障,并为其国际辐射提供有效助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仿  
如何界定作为海难救助客体之船舶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限定主义范式和非限定主义范式。限定主义范式体现的是唯理主义的法哲学观,而非限定主义范式体现的是实用主义的法哲学观。实用主义和唯理主义两种思维各有其真理性,也各有其片面性。仅就作为海难救助客体船舶的概念形成这一界面看,采用实用主义的界定法哲学范式与海难救助的实际更加契合。因而,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关于海难救助客体之船舶的规定,采用实用主义的思维范式更具有合理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帅  
现代财税法制度可以通过扩大政治参与主体范围、管理财权进而管理政府事权、纠正政府不理性收支、调节贫富差距等手段,使民众影响政府决策,实现对权威化治理的支持性参与功能。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原因,我国财税法的这一功能体现的并不明显。权威政府应当转变理念,通过保护纳税人权利、建立预算公益诉讼制度、优化财税法具体制度等方式,保障我国财税法对权威化治理的支持性参与功能的实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俞光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财税法治建设。现阶段要以新《预算法》实施为契机,加快财税法治建设步伐。重点包括加快现代预算法制建设,强化预算法定约束;加快现代审计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现代税收法制建设,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海蓉  
诉讼作为一种程序性规则,内含着法治的品格。回溯诉讼发展史,在王权、神权、物权与人权社会下,诉讼契合着时代进步,展现着追求法治现实脉向。作为一种解决纠纷和利益衡平的特有法律机制,诉讼可以也应当将秩序、平等、效益与正义作为自身的价值诉求,以满足法治时代的需要。在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应以自然演进主义和理性建构主义诉讼法律文化为基础,构筑后发混合型的诉讼法律文化机制与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学习异化"源自心理主义的学习本质观和功利主义的学习价值观。走出学习异化意味着超越对学习的"客观规律"的寻找,走向"学习哲学",追求学习意义。学习的技术化、工具化与学习的心理化一脉相承,追求意义的学习观意味着走出"技术崇拜"。我国悠久的学习文化传统是构建今日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观的宝贵资源。20世纪以来的学习哲学围绕"学会思维"和"学会生存"而展开,分别以杜威和海德格尔为代表。实现探究学习观与生存学习观的互补与整合是今日学习哲学的重大课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教育哲学不是教育学和哲学"加"出来的,而是交融出来的,"酿"出来的,是它自己"长"出来的。教育哲学诞生在19世纪上半叶,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对"教育是什么"进而对"人是什么"的回答。在教育领域里工作着的人,思考和研习教育哲学,决定了其教育自觉的状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教师的哲学是教师个体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个体性、反思性和实践性品格的哲学,是教师以一定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为基础,在个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反思教育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感悟教育真相而形成的属于个人的教育智慧、信念与信仰。教师的哲学是教师的为师之道,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哲学。教师的哲学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了解。教师哲学的生成隐含在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哲学史的发展之中、哲学智慧的形成之中,"由理入道"、"由技进道"、"顿悟成道"是形成教师的哲学的基本路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雷  
生育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国家通过财税手段激励和保障生育政策的落实,也面临正当性、公平性与合理性的考量。我国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如何利用好本土资源以发挥财税法的激励功能,在财政领域需要完善补贴程序、标准、形式和支出责任的制度供给,改变现行补贴政策中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在税收领域需要构建以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改革为核心的费用扣除制度,规范和清理现行的减免设计。同时,借鉴美国特朗普政府关于生育激励的税改计划和欧美国家的家庭财税激励制度,以进行更好的技术取舍和价值判断,从单一激励和生育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雷  
生育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国家通过财税手段激励和保障生育政策的落实,也面临正当性、公平性与合理性的考量。我国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如何利用好本土资源以发挥财税法的激励功能,在财政领域需要完善补贴程序、标准、形式和支出责任的制度供给,改变现行补贴政策中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在税收领域需要构建以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改革为核心的费用扣除制度,规范和清理现行的减免设计。同时,借鉴美国特朗普政府关于生育激励的税改计划和欧美国家的家庭财税激励制度,以进行更好的技术取舍和价值判断,从单一激励和生育激励最终走向多元激励和养育激励,实现财税激励的功能互补和平等保护。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怡  陈卫林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客观现实是我国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直接产物,究其制度上的根源,在于初始权利配置的不公平性导致的后续分配倾斜的制度安排。承载调节收入差距功能的税收制度,只有立足于税赋实质均衡以反哺初始权利配置的不公平性,通过税法价值理念衡平、税权衡平以及税负衡平来重新调整、架设税法体系,方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