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54)
- 2023(3316)
- 2022(2814)
- 2021(2738)
- 2020(2179)
- 2019(4984)
- 2018(4858)
- 2017(9827)
- 2016(5477)
- 2015(5989)
- 2014(6001)
- 2013(5779)
- 2012(5464)
- 2011(5052)
- 2010(5301)
- 2009(4954)
- 2008(4838)
- 2007(4490)
- 2006(4231)
- 2005(3817)
- 学科
- 济(18097)
- 经济(18074)
- 业(17046)
- 管理(16633)
- 企(12321)
- 企业(12321)
- 农(8927)
- 策(6985)
- 中国(6973)
- 财(6516)
- 农业(5944)
- 方法(5778)
- 及其(5123)
- 数学(5088)
- 政策(5034)
- 数学方法(4950)
- 制(4901)
- 贸(4760)
- 贸易(4758)
- 易(4665)
- 方针(4420)
- 述(4364)
- 阐(4364)
- 阐述(4364)
- 地方(4316)
- 税(4251)
- 业经(4235)
- 方针政策(4166)
- 税收(4153)
- 收(4124)
- 机构
- 学院(75367)
- 大学(72797)
- 济(33005)
- 经济(32213)
- 管理(29472)
- 研究(26514)
- 理学(24768)
- 理学院(24532)
- 管理学(24152)
- 管理学院(23994)
- 中国(20991)
- 财(17260)
- 京(14907)
- 科学(14376)
- 所(12979)
- 江(12813)
- 财经(12534)
- 中心(12403)
- 农(11444)
- 研究所(11436)
- 经(11309)
- 范(10306)
- 师范(10253)
- 州(9848)
- 院(9663)
- 北京(9595)
- 经济学(9534)
- 业大(9194)
- 财经大学(8974)
- 农业(8728)
- 基金
- 项目(45379)
- 研究(36455)
- 科学(36313)
- 基金(32361)
- 家(27033)
- 国家(26751)
- 科学基金(23193)
- 社会(22775)
- 社会科(21527)
- 社会科学(21523)
- 省(17745)
- 教育(17024)
- 基金项目(16127)
- 编号(15987)
- 划(15052)
- 成果(14152)
- 自然(14140)
- 资助(13909)
- 自然科(13803)
- 自然科学(13797)
- 自然科学基金(13553)
- 课题(11494)
- 策(10745)
- 部(10511)
- 发(10296)
- 重点(10042)
- 性(10002)
- 年(9579)
- 项目编号(9362)
- 创(9262)
共检索到122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辛仁周
疏解“民工潮”的政策取向辛仁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是改革开放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对活跃城乡经济和增加农民收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每逢春节后出现的百万民工大流动,其数量之大和时间之集中被形象地称之为“民工潮”,不仅超过了城市社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周燕
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已成为首都调控人口的基本思路。以制造业为例,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产业转移特点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路径较为清晰,北京多数衰退产业都可以在天津和河北找到选择区位。北京制造业的转移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且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产业转移的就业负面效应微小。产出和工资水平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短期来看,产业转移对京津冀各自的就业存在负面效应;但从长远看,增加了天津和河北劳动力需求,促进了就业。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减少区域差距、促进津冀经济发展、放缓北京经济增长速度或提高工资水平以实现北京人口调控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 人口 疏解 就业 北京市 京津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欣荣
“民工潮”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的一种历史进步现象。从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看,“民工潮”是广大农民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对现行经济格局中二元结构差异拉大、城乡和工农比较利益悬殊的不合理状况的反映。总体而言,“民工潮”体现了通过市场规律合理配置包括劳力资源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原则,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完善,这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菁 皇黎
亦喜亦忧“民工潮何菁,皇黎“民工潮”,打工农民矣。翻开80年代初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专家们是这样注释“民工”一词的:在政府的动员或号召下,参加修筑公路、堤坝或帮助军队运输等工作的人。然而,今天芸芸打工仔,打工妹们,无论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尤其是每年春节过后,大批农民工滚滚而来,全国铁路干线列车严重超员,大中城市车站旅客暴满,形成了难以遏制的“民工潮”。“民工潮”产生于80年代后期,进入90年代后规模急剧扩大,势头有增无减。目前,全国常年流动着的农民工约有5000~6000万人,其中四川、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6省就有2400万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正芳
民工潮根源在于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利益比较 ;它的出现与发展不仅对农村与农业经济具有正面影响 ,而且对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应制定合理的政策 ,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流动 ,因势利导 ,创造条件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城乡各方共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可云 董静媚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根治北京"大城市病"的必由之路。北京与首尔、京津冀地区与首尔都市区之间的发展有很多相似性,同时也存在差异。北京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土情况,合理借鉴韩国在首尔疏解战略中采取的政策手段。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要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密切联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各种规划要在统一领导下进行,使其具备可操作性;提升河北的发展水平,以更好地配合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以业控人,合理定位,发挥市场和制度的作用;加强新城自足性建设,丰富完善多核心空间结构;做好前瞻性规划,建设具有特色和先进运营理念的通州行政副中心;构建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络,改善北...
关键词:
北京 功能疏解 京津冀 行政副中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潇仪 吴晓
本文基于"贫困疏解"的视角,通过分析低收入群体的居住密度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经济因子,从租房和售房政策两大领域综合评述了美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并从中得出对我国未来发展有价值的启示,以有效减少贫困集聚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建平
本文通过对“民工潮”的成因、趋势和积极意义与消极作用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民工潮”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国家工业化,社会城市化。要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必须革除形成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障碍,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快城市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并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关键词:
民工潮,城市化,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山
80年代中期开始的我国农民的分化流动,突变为近年的“民工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明显的社会问题。因此,研究、疏导和化解“民工潮”,就成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民工潮”与“正常的农民分化流动”这两者虽然都是一种移位的现象,但后者是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民在地域、职业、身份等方面出现的渐变现象,规模适度,比较有序,带来的社会问题较小;前者则是超越生产力状况、超越现实需要出现的盲目无序、规模过大的骤变现象,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较多的社会问题。列宁早就指出:“农民的分化过程同时也是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137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自铎
“民工潮”的理论透视孙自铎(合肥230053,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民工潮"是继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又一次对国民经济形成巨大冲击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近年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民工潮"的现状、特点等作了直观描述,提出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巨文武
"民工潮"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跨世纪的潮流,造成中国"民工潮"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缺乏,政府政策向城市倾斜,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文章对此进行了探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金希娜 黄夏岚
韩国世宗市的成立和对中央行政机构等的搬迁以试图均衡区域发展,解决首尔都市圈的过度集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行政机构和人员的迁移以及希望持续带动劳动力的流入需要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以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为主的短期财税政策对于支持机构、产业搬迁成本费用分担十分重要,但长期来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才是支持机构人员、转移劳动力实现安居乐业的关键。北京作为首都也面临着类似的大城市病,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首都功能疏散以及城市副中心建设也正在加紧实施中。从财税政策视角分析,我们发现新城市建设和机构人员搬迁需要重视成本效益分析;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是影响长期人口布局的关键;城市集聚经济与区域均衡发展的权衡也需进一步反思。
关键词:
首都功能疏散 财税政策 集聚经济 韩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金希娜 黄夏岚
韩国世宗市的成立和对中央行政机构等的搬迁以试图均衡区域发展,解决首尔都市圈的过度集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行政机构和人员的迁移以及希望持续带动劳动力的流入需要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以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为主的短期财税政策对于支持机构、产业搬迁成本费用分担十分重要,但长期来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才是支持机构人员、转移劳动力实现安居乐业的关键。北京作为首都也面临着类似的大城市病,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首都功能疏散以及城市副中心建设也正在加紧实施中。从财税政策视角分析,我们发现新城市建设和机构人员搬迁需要重
关键词:
首都功能疏散 财税政策 集聚经济 韩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建忠 詹圣泽
本文通过探索大城市病的主要表现特征与危害,证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史为鉴,从而避免北京等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的区域资源错配路径和方法依赖,避免"摊大饼"覆辙,对科学布局产业链、规范实施产业政策、严格资源环境保护利用、控制无序扩张等有积极意义。突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路径对策,强调中央顶层设计和实施好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重要性,科学确立疏解的战略重点,统筹调控好北京城区发展,科学实施产业升级、转移和退出机制,确保通州行政副中心外迁取得显著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