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1)
2023(10655)
2022(9448)
2021(8941)
2020(7374)
2019(16917)
2018(16929)
2017(32794)
2016(17914)
2015(20064)
2014(20079)
2013(19790)
2012(18065)
2011(16270)
2010(16026)
2009(14549)
2008(13793)
2007(11820)
2006(10215)
2005(8774)
作者
(51712)
(42970)
(42683)
(40441)
(27041)
(20522)
(19312)
(17065)
(16250)
(15039)
(14835)
(14200)
(13401)
(13339)
(13253)
(12889)
(12864)
(12794)
(12085)
(12062)
(10693)
(10250)
(10221)
(9578)
(9534)
(9507)
(9408)
(9334)
(8539)
(8432)
学科
(72461)
经济(72390)
管理(52863)
(46471)
(38905)
企业(38905)
方法(33460)
数学(28947)
数学方法(28639)
地方(18953)
(18253)
(17246)
中国(16993)
环境(16373)
(16036)
业经(15398)
(12726)
农业(12388)
(12107)
(11753)
贸易(11749)
理论(11703)
技术(11397)
(11338)
地方经济(10771)
(10466)
(10442)
财务(10409)
财务管理(10394)
企业财务(9862)
机构
大学(251461)
学院(250631)
管理(102915)
(94768)
经济(92563)
理学(90096)
理学院(89085)
管理学(87578)
管理学院(87147)
研究(82248)
中国(59087)
科学(54306)
(53544)
(41105)
(40852)
业大(38738)
(38636)
研究所(38039)
中心(37008)
(34474)
(34430)
师范(34137)
财经(33751)
北京(33736)
(30707)
(30655)
农业(30324)
(29153)
师范大学(27749)
经济学(27226)
基金
项目(181840)
科学(142818)
研究(132447)
基金(131258)
(114560)
国家(113621)
科学基金(97642)
社会(82117)
社会科(77733)
社会科学(77711)
(71734)
基金项目(71144)
自然(64760)
自然科(63093)
自然科学(63077)
自然科学基金(61883)
(60320)
教育(59498)
编号(54483)
资助(53363)
成果(43004)
重点(40618)
(39201)
(39189)
(37389)
课题(36926)
科研(34881)
创新(34827)
项目编号(33338)
大学(33301)
期刊
(100204)
经济(100204)
研究(69589)
中国(42497)
学报(40568)
科学(37750)
管理(35244)
(34161)
大学(30036)
(28753)
学学(28262)
教育(27002)
农业(24493)
技术(20881)
业经(17114)
(16726)
金融(16726)
经济研究(15205)
财经(15173)
图书(15049)
资源(14061)
科技(13345)
问题(13140)
理论(12930)
(12727)
实践(12186)
(12186)
(12056)
技术经济(11739)
情报(11243)
共检索到347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长进  张义丰  董锁成  李岱  
疏勒河流域河水的化学组成虽不尽相同,但大部分河段阴离子中以HCO3-占优势,阳离子中以Ca2+为主。以每升水中的毫克浓度为单位,阴离子HCO3->Cl->SO42-,阳离子Ca2+>Mg2+>Na++K+;只有党河下游段敦煌所采水样则是HCO3->Cl->SO42-,Ca2+>Na++K+>Mg2+。按照水文地质学的常用方法,根据每升水中主要阴、阳离子的浓度,将河水分为3种类型押重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类熏但大部分河段属重碳酸盐类。根据取样测试,河水的总矿化度值256.12~413.74mg/l,河水总硬度变化在3.37~7.16me/l之间,其总碱度值2.62~4.25me/l。文章还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志良,张涛,张潜  
本文以甘肃疏勒河流域移民迁入区为例,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燃料供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房木材供应与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移民对迁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移民开发能否与资源环境匹配,能否协调发展等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章予舒  王立新  张红旗  李香云  
环境因子的变异性对区域土地荒漠化发展态势有决定性影响和作用。该文以疏勒河流域为例,应用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对该流域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异程度及对土地荒漠化发展态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气象因子和人为因子都具有较为显著的变异性,主要气象因子年降水量和风沙活动指标自80年代以来,均在波动中呈小幅减小趋势,而区域人口、耕地面积则一直在持续增长。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异,区域土地荒漠化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其中,人口、耕地面积与荒漠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气象因子中,年均风速、沙暴日数与荒漠化具正相关,降水量与荒漠化相关性较复杂。分析认为,在疏勒河流域,荒漠化发展态势与人为因子的关系较与气象因子的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章予舒,王立新,张红旗,李香云  
在西北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具有直接制约作用。本文以安西县为例,对疏勒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荒漠化土地变化驱动力以及与土地沙漠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自然因素是制约土地利用水平和结构的基本要素,而人为因素对现代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提高有直接关系,人口增长对耕地面积增加有间接促进作用。耕地面积减少则主要与人为不合理利用引起的土地荒漠化有关。在林地变化中,自然条件限制着该县森林发展,人为因素对林地变化的驱动作用大于自然因素的影响;草地面积减少主要是人为超载过牧和破坏的结果。此外,本文还根据数据分析并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导致当地土地荒漠化的最大驱动力进行判别。结果表明:引起该区荒漠化的最主要因素是超载过牧,其次是人口压力和农业开垦,区域气候变化对荒漠化的驱动作用要小于人为因素的驱动作用。分析指出,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管理,人为力量将成为优化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提出了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调整的原则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曼   韩丽   刘焕才   张艳芳   史书琦  
生态足迹是一种通过测量人类对区域自然资本利用程度评价该区域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疏勒河流域作为我国西北典型干旱区,分析其生态足迹的变化特征能够有效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论文基于生产视角,通过土地利用数据、生物产品产量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等,采用人均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0—2020年疏勒河流域人均足迹广度、人均足迹深度、人均三维生态足迹及自然资本存流量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流域人均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特征,利用GTWR模型分析各因子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2000—2020年,疏勒河流域人均足迹广度总体呈上—中—下游依次递减趋势;随着土地利用程度加深,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占用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流域人均足迹深度大于1;流域内各县人均三维生态足迹上升,生态压力增大,生态足迹重心总体自西向东北移动。在疏勒河流域,人均生态足迹主要受社会发展、民生福祉和工业发展三方面因素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曼   韩丽   刘焕才   张艳芳   史书琦  
生态足迹是一种通过测量人类对区域自然资本利用程度评价该区域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疏勒河流域作为我国西北典型干旱区,分析其生态足迹的变化特征能够有效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论文基于生产视角,通过土地利用数据、生物产品产量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等,采用人均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0—2020年疏勒河流域人均足迹广度、人均足迹深度、人均三维生态足迹及自然资本存流量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流域人均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特征,利用GTWR模型分析各因子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2000—2020年,疏勒河流域人均足迹广度总体呈上—中—下游依次递减趋势;随着土地利用程度加深,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占用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流域人均足迹深度大于1;流域内各县人均三维生态足迹上升,生态压力增大,生态足迹重心总体自西向东北移动。在疏勒河流域,人均生态足迹主要受社会发展、民生福祉和工业发展三方面因素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金凤  
瓜州县是甘肃的重点移民迁入区,通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以酒泉市为参照区域,计算出瓜州县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经济资源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发现瓜州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土地资源在一些年份也有超载情况。造成超载的原因主要是瓜州县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问题突出,生产力水平低,加之移民的迁入,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提高资源承载力的对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移民区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长进  董锁成  
文章在对柴达木盆地水文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对柴达木盆地主要河流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柴达木盆地河水的化学组成虽各具特色 ,但大部分河流阴离子中以HCO-3 占优势 ,阳离子中以Ca2 +为主。以每升水中的毫克浓度为单位 ,阴离子HCO-3 >Cl- >SO2 +4 ,阳离子Ca2 +>Na++K+>Mg2 +,只有部分河流如 :察汗乌苏河、夏日哈河和那棱格勒河在离子组成上是Cl- >HCO-3 >SO2 +4 ,Na++K+>Ca2 +Mg2 +。按照水文地质学的常用方法 ,根据每一升水中主要阴、阳离子的浓度 ,将河水分为 3种类型 ,即重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类。根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普幸  
通过在疏勒河中下游天然胡杨林区设置7个样方6.852 4 hm2,采用相邻格子法和动态数量值,分析胡杨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中下游及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差异显著。中游幼苗缺失,幼树不多,中树最多,占总数的72.15%,大树较多,老树甚少,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型,林分年轻、稠密、高大,每公顷胡杨总数是下游的13.45倍。下游幼苗缺失,幼树极少,中树较多,大树最多,大、老树占总数的62.54%,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型,林分偏老,稀疏、矮小。中下游均为衰退种群。胡杨种群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 I型,为下降种群;且存活率幼、中树高于大、老树,中游明显高于下游。种群数量动态计算表明,幼、...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加强水环境保护,促进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任务,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流域水环境保护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归属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责任,还涉及到省际间投入分配等问题,因此,合理划分其事权财权,建立健全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流域范围内水环境污染治理、投融资、管理监督等方面基础性、长效性的制度规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辽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流域主体所在的辽宁地区属于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辽河流域进行水环境保护的事权财政划分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从流域水环境保护财权事权划分的基本原则入手,按照政府与市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三个维度,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永泰  金帅  
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湖泊流域水环境问题已经使我们难以获取其自然和社会的双重红利。在系统分析了我国湖泊流域水环境保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湖泊流域水环境保护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次,从复杂性认知、系统性研究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了湖泊流域水环境保护研究面临的挑战;最后,从提升认知和分析能力、跨学科研究、"人"的行为以及水环境保护的管理理论创新研究等四个方面对我国湖泊流域水环境保护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军  吴程  李爽  王颖  龚毅  
[目的]对灞河流域水环境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为湖泊型城市河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水质类型主导性指标的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DHI MIKE21FM中的HD模块耦合Ecolab模块,选取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Chl-a)、氨氮(NH_3-N)和总磷(TP)共5项指标作为水环境模型的状态变量,参考WQ模板中各指标的生化反应方程并对其修改后,以灞河流域下游城区段内灞河和浐河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适用于研究区的水环境模型,利用该水环境模型分析了基准年、丰水年、平水年与枯水年条件下灞河口水质特征,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计算了灞河流域的时均综合水质类型,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评估了灞河流域时均综合水质类型的主导性指标。[结果]灞河口水质超标因子主要为NH_3-N和COD,丰水年与平水年超标时间较基准年有所增加。浐河和灞河交汇前,灞河时均综合水质类型为Ⅱ类,浐河时均综合水质类型为Ⅳ类。浐河和灞河交汇后,灞河时均综合水质类型下降至Ⅳ类。研究区水质类型主导性指标为COD和NH_3-N。[结论]灞河流域时均综合水质类型在不同水文条件下基本都处于Ⅳ类。所构建的水环境模型在湖泊型城市河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水质类型主导性指标分析中具有较好的精度和普适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晴  李丁  廖杰  韩杰  
通过1990、2000、2005和2010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获取了近20年来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一步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对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绿洲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趋势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绿洲土地利用类型仍以草地、水域和耕地为主,土地利用整体特征未发生显著改变,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差异较大;其中,研究期内耕地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草地出现较大的波状起伏,水域面积于2000年后持续减少;1990—2005年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引起绿洲缓慢萎缩,2005—2010年草地和耕地面积增大导致绿洲缓慢扩张;人口、政策方向、城市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等人文因子是绿洲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普幸  张克新  霍华丽  潘竟虎  
胡杨林对保护疏勒河中下游绿洲脆弱的生态平衡具有决定性作用。认识疏勒河中下游绿洲胡杨林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化特征与成因有利于胡杨林保护和更新复壮,促进研究区绿洲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河西走廊疏勒河中下游绿洲天然胡杨林下8个采样点720个土壤样品,应用地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胡杨林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随深度而增加,土壤全盐量变化与之相反,两者在80 cm土层之上变化剧烈,之下变化平缓;且明显存在着自中游向下游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小,土壤全盐量逐渐增大的空间差异。土壤水盐含量变异明显,但均属于中强度变异。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研究区土壤水盐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江苏  张雷  武红  姚凌  
猫跳河流域是我国河流梯级水电开发的典范。在一段时期内,该流域水电开发为当地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和清洁的淡水资源。但在电站运行30多年里,该流域水质不断恶化,致使提供清洁淡水的功能丧失。研究水电开发的流域水质演化机理能为今后水电开发提供科学指导。首先,本文收集了1980年-2005年红枫湖和百花湖的总磷、总氮数据,对猫跳河流域水质恶化的态势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猫跳河流域水质经历了Ⅱ类-Ⅲ类-Ⅳ类-Ⅴ类的演化态势。其次,本文用红枫湖和百花湖的总磷、总氮数据与其上游地区的人类社会活动进行拟合,以探讨水电开发的流域水质恶化机理。拟合结果表明:①流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频率加大(人口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