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5)
- 2023(4720)
- 2022(4320)
- 2021(3954)
- 2020(3699)
- 2019(8659)
- 2018(8592)
- 2017(16765)
- 2016(9664)
- 2015(11151)
- 2014(11475)
- 2013(11688)
- 2012(11151)
- 2011(10189)
- 2010(10399)
- 2009(9831)
- 2008(9971)
- 2007(9293)
- 2006(7761)
- 2005(6952)
- 学科
- 济(41598)
- 经济(41562)
- 业(24192)
- 管理(24167)
- 方法(22260)
- 数学(20094)
- 数学方法(19943)
- 企(18611)
- 企业(18611)
- 农(11749)
- 财(10374)
- 学(10101)
- 中国(9540)
- 贸(8338)
- 贸易(8338)
- 地方(8298)
- 易(8083)
- 农业(7638)
- 业经(7320)
- 制(7147)
- 和(6470)
- 务(6347)
- 财务(6334)
- 财务管理(6312)
- 企业财务(5918)
- 银(5899)
- 银行(5866)
- 融(5643)
- 金融(5638)
- 环境(5595)
- 机构
- 大学(148112)
- 学院(146887)
- 济(58086)
- 经济(56743)
- 管理(52783)
- 研究(51611)
- 理学(45528)
- 理学院(44947)
- 管理学(44041)
- 管理学院(43778)
- 中国(37319)
- 科学(35189)
- 农(34626)
- 京(31723)
- 所(28678)
- 农业(27902)
- 业大(27421)
- 研究所(26401)
- 财(25879)
- 中心(23956)
- 江(22797)
- 财经(20815)
- 北京(19706)
- 范(18934)
- 经(18757)
- 师范(18654)
- 农业大学(18370)
- 经济学(18138)
- 州(17763)
- 院(17459)
- 基金
- 项目(97107)
- 科学(73675)
- 基金(68630)
- 研究(66239)
- 家(61442)
- 国家(60946)
- 科学基金(49926)
- 社会(39732)
- 省(39316)
- 社会科(37518)
- 社会科学(37501)
- 基金项目(36688)
- 自然(33773)
- 划(33295)
- 自然科(32933)
- 自然科学(32914)
- 自然科学基金(32330)
- 教育(30811)
- 资助(28748)
- 编号(27260)
- 重点(22530)
- 成果(22519)
- 部(21423)
- 发(21204)
- 计划(20116)
- 创(19731)
- 科研(19556)
- 课题(18987)
- 创新(18560)
- 科技(18446)
共检索到209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婵婧 孙广正 王阳 马青
【目的】白粉病(powdery mildew)是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番茄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为抗病基因挖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ARP2/3(actin-related protein 2 and 3)复合体是肌动蛋白微丝骨架动力学的主要调控因子,能够参与包括响应外界胁迫等多种细胞学过程。本研究通过对番茄ARPC5(actin-related protein C5)进行克隆和抗病功能验证,为番茄基因组信息完善、抗病机制解析和分子育种等方面打下基础。【方法】从番茄LA1777(Solanum habrochaites)cDNA中PCR扩增ShARPC5,使用DNAMAN 6.0进行多序列比对;MEGA 6.0构建系统发育树;应用在线工具ProtComp v. 9.0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比较接种白粉菌(Oidium neolycopersici,On-Lz)后高感品种Moneymaker(MM)和高抗品种LA1777中番茄ARPC5的表达特征,分析白粉菌侵染与ARPC5表达的相关性。应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进一步验证该基因在番茄中的抗病功能,观察沉默株和野生型株系接种后表型变化,利用台盼蓝和DAB染色法检测植株产生过敏性坏死和H2O2的能力,并检测ShARPC5沉默后一些与植物抗病相关标记基因的表达变化。采用农杆菌浸花法遗传转化拟南芥过表达ShARPC5植株,观察转基因和野生型株系接种后表型变化,并统计单病斑分生孢子数。【结果】从番茄品种LA1777中克隆到ShARPC5,编码132个氨基酸残基,包含一个保守的P16-Arc结构域。与番茄MM-白粉菌亲和互作相比,非亲和互作的番茄品种LA1777在接种白粉菌后,ShARPC5显著上调表达,尤其在接种后18 h。在番茄上沉默ShARPC5能够增加植株对白粉菌On-Lz的敏感性,防卫反应基因PR1b1显著下调表达。组织学观察显示与对照植株相比,ShARPC5沉默植株接种后诱导产生过敏性坏死和活性氧减少。在烟草上瞬时过表达ShARPC5能够诱导产生坏死斑。相反,在拟南芥上过表达ShARPC5能够增加植物的抗病性。【结论】ShARPC5是番茄响应白粉菌侵染的重要基因,可减轻番茄白粉病的发病程度,在番茄抗白粉病机理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作为番茄抗白粉病分子育种的一个候选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华芳
将4个番茄品种分期育苗、定植,用诱导接种法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同时接种白粉病菌,以此对番茄不同品种的幼苗期、开花期、结果期进行抗性研究;接种12 d后开始对不同品种及位于不同生育期的植株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作出病害流行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不同,且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的抗性也不同。其中,‘露佳’在幼苗期及开花期的感病程度最重,而结果期的抗性却最强;96-8则在幼苗期的抗性最高,在结果期的抗性却最低。
关键词:
番茄 不同生育期 白粉病 病害流行曲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鸿敏 王浩 殷向静 闫琴 王跃进 王西平
【目的】从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中克隆VpMYBR1基因,并进行基因表达与功能分析,为揭示抗白粉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VpMYBR1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利用半定量和定量RT-PCR技术进行不同器官和不同处理后的表达分析;通过花序浸染法转化拟南芥,对转基因及未转化对照植株抗白粉病鉴定、台盼蓝染色和抗病标记基因表达分析研究基因功能。【结果】VpMYBR1基因cDNA序列全长539 bp,有228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75个氨基酸,包含1个Sant/myb结构域,GenBank登录号为HQ284197;VpMYBR1基因在‘白河-3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鹏泽 王晓敏 孔维康 王林 白圣懿 李小红 郭猛 程国新
对宁夏银川市收集的番茄白粉病病叶上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分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银川市番茄白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单生,呈卵圆形或腰鼓状;其顶端位置萌发出芽管,芽管末端生有乳突状附着胞,附着胞亦着生于菌丝上;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支;未发现闭囊壳。对病原菌的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进行比对,其与新番茄粉孢菌(Oidiumneolycopersici)的一致性达99%以上。形态学鉴定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银川市番茄白粉病的病原菌为新番茄粉孢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鹏泽 王晓敏 孔维康 王林 白圣懿 李小红 郭猛 程国新
对宁夏银川市收集的番茄白粉病病叶上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分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银川市番茄白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单生,呈卵圆形或腰鼓状;其顶端位置萌发出芽管,芽管末端生有乳突状附着胞,附着胞亦着生于菌丝上;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支;未发现闭囊壳。对病原菌的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进行比对,其与新番茄粉孢菌(Oidiumneolycopersici)的一致性达99%以上。形态学鉴定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银川市番茄白粉病的病原菌为新番茄粉孢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俊杰 李磊 王波 秦玉红 崔健 王瑛 王佩圣 江志训 孙吉禄 王珍青 岳欢 张守才
【目的】通过对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明确抗性基因的候选区段,为进一步克隆基因及解析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选用高抗白粉病资源(自交系‘74’)和感白粉病资源(自交系‘80’)配制杂交组合,构建F_1、F_2群体,利用单囊壳白粉菌鉴定亲本及群体白粉病抗性并进行遗传分析;采用BSA-seq的方法对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在此基础上在候选区段开发分子标记,进一步精细定位白粉病抗性基因。【结果】分离群体单株表型鉴定结果表明,自交系74的抗性是由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的。BSA-seq技术初步将抗性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15—25 Mb位置,命名为PM 74。最终,利用分子标记将抗性基因定位于SSR15321和SSR07531之间,遗传距离为3.06 c M,物理距离为238 444 bp,可解释41.95%的表型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候选区段内包含有17个候选基因,其中Cucsa.275630为TIR-NBS-LRR类基因。【结论】本研究将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精细定位到约238 kb的候选区段内,区段内包含有一个TIR-NBS-LRR基因,该基因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候选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莹莹 王长有 吉万全 王秋英 刘雪利
为明确小簇麦新种质N95175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效应和基因位点,采用常规分析法结合SSR技术进行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研究。抗性基因常规分析结果表明,N95175分别与高感白粉病普通小麦品种陕160和陕优225两个杂交组合的F1均现高抗,F2抗感植株比例分别为115∶43和111∶48,经χ2检验,符合3∶1的显性单基因孟德尔遗传分离比例,即该抗白粉病基因为显性单基因遗传。利用208对小麦微卫星引物对N95175×陕优225的F2抗感分离群体分析结果表明,Xgwm570和Xwmc553均与抗白粉病基因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13.38和12.03 cM。Xg-wm570和Xwmc553两者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向丽 宫国义 郭绍贵 许勇 卢向阳 彭振兴 张海英
以西瓜抗白粉病种质PI482246和感白粉病品种中信1号为亲本,建立了F2、BC1.1和BC1.2分离群体。从白粉病菌收集物中分离鉴定得到Px生理小种2 France,采用孢子悬浮喷雾法对各世代进行白粉病抗性苗期接种鉴定,并进行抗性遗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I482246对Px生理小种2 France的抗性由一对不完全隐性单基因控制。
关键词:
西瓜 白粉病 生理小种鉴定 抗性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兆丰 刘伟成 厚凌宇 谢华 罗晨 柴敏
【目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一种影响全世界番茄生产的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经济和持久的防控手段。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抗病品种繁多,但存在对Tylvc不同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研究甚少、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为了解带有不同抗性基因的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培育的番茄品种抗病性进行检测,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抗病基因和抗病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携带有Ty3a/Ty3a的番茄材料秋光285(Ty3a纯合)、棚137×246(Ty3a杂合),携带Ty1+Ty3a纯合的秋光12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向齐君 盛宝钦 段霞瑜 周益林
采用携带有不同毒性基因的白粉菌菌株进行苗期接种,通过与已知抗病基因材料抗谱的相似性比较分析,对30多个小麦抗白粉病材料的有效抗病基因进行了测定,其中1份抗源材料具Pm2+6;7份具Pm4a;10份具Pm4b;2份具Pm5;4份与小白冬麦的抗性相同,小白冬麦含有一特定的抗病基因;另外有8份材料的抗谱异于所供试的所有已知基因系,从中可能鉴定出新的抗病类型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抗病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霞 林春花 康迅 金洋 刘晓 何其光 刘文波 缪卫国 郑服丛
【目的】Pbs2是MAPK信号途径HOG-MAPK通路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植物病原菌渗透压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橡胶树白粉病菌(Oidium heveae)是专性寄生菌,论文借助橡胶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研究橡胶树白粉病菌OhPbs2的功能。【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分别以橡胶树白粉病菌基因组DNA和c DNA为模板,PCR扩增OhPbs2;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的结构域,对该基因和其他真菌的7个同源蛋白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利用MEGA6中最大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设 唐晓伟 孟淑春 宋曙辉 陈贵林 孙振英 李梅
在空调温室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对从国内外搜集的 35 7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了白粉病抗性鉴定 ,鉴定出 6 9份抗源 ,其中国外抗源品种有 5 2份 ;国内种业市场或育种单位搜集的当前推广的品种只有 10份抗白粉病 ;在所鉴定的 133份中国薄皮甜瓜和菜瓜地方品种资源中有 6份甜瓜和 1份菜瓜抗白粉病 ,表明中国甜瓜地方品种资源中蕴涵着潜在的改良甜瓜白粉病抗性的基因。抗源自交后代抗病株明显多于感病株 ,初步认为抗源基因的遗传可能表现为显性。
关键词:
甜瓜 白粉病 抗源鉴定 遗传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秋英 吉万全 王长有 薛秀庄 王亚娟
抗性种质"N9134"含有野生二粒小麦(资源编号:AS846)的抗白粉病基因。为了研究其白粉病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用感病品种阿勃、中国春、陕160、陕优225与该种质正反交,结果F1白粉病感染0~1级,F2白粉病抗感比例为3∶1;以小麦缺体系与其杂交,F1白粉病感染0~1级,F2白粉病抗感比例除"5B"偏离3∶1外,其余均为3∶1。表明N9134的白粉病抗性由1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位于"5B"染色体上。
关键词:
N9134 白粉病 遗传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立军 曾凡松 龚双军 史文琦 张学江 汪华 向礼波 喻大昭
【目的】对中国68个主推小麦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分析和基因推导,为白粉病流行预警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春季在西南、西北、长江中下游、华北、黄淮和新疆麦区等12个省(自治区)采集1 094个单孢子堆白粉病菌株,并用每个菌株分别接种68个品种离体叶段进行抗感性测定;应用NTSYSpc2.10e软件对表型抗感性数据进行UPGAMA(unweighted pair group arithmetic mean analysis)聚类分析;用实验室长期收集保存的31个毒谱不同的菌株作为鉴别菌株对30个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材料和68个主推品种的离体叶段进行接种,比较68个品种和单基因材料对31个鉴别菌...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主推品种 抗性频率 抗性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朴春根 唐文华 曾士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