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3.58.245.201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4)
2023(5013)
2022(4511)
2021(4073)
2020(3737)
2019(8930)
2018(8964)
2017(17343)
2016(9815)
2015(11460)
2014(11718)
2013(11892)
2012(11346)
2011(10303)
2010(10421)
2009(9814)
2008(10016)
2007(9281)
2006(7814)
2005(6936)
作者
(31178)
(26493)
(26310)
(25154)
(16579)
(12745)
(12252)
(10417)
(9719)
(9307)
(8820)
(8692)
(8649)
(8412)
(8304)
(8300)
(8295)
(7726)
(7688)
(7540)
(6835)
(6482)
(6459)
(6115)
(5916)
(5914)
(5913)
(5843)
(5437)
(5393)
学科
(42816)
经济(42773)
(25214)
管理(25129)
方法(22711)
数学(20378)
数学方法(20210)
(19474)
企业(19474)
(12005)
(11051)
(10751)
中国(9886)
地方(8378)
(8377)
贸易(8375)
(8117)
农业(7843)
业经(7534)
(7322)
(7126)
(6866)
财务(6853)
财务管理(6830)
企业财务(6427)
(6119)
银行(6091)
环境(6057)
(5819)
金融(5814)
机构
大学(150009)
学院(148438)
(60092)
经济(58799)
管理(53894)
研究(51299)
理学(46413)
理学院(45838)
管理学(44937)
管理学院(44670)
中国(38328)
科学(34331)
(32155)
(31757)
(27962)
(27128)
业大(25972)
农业(25830)
研究所(25615)
中心(24098)
(23073)
财经(21763)
北京(19819)
(19607)
(19465)
师范(19204)
经济学(19030)
(17894)
(17620)
经济学院(17384)
基金
项目(97312)
科学(74686)
基金(69513)
研究(67719)
(61506)
国家(61009)
科学基金(50517)
社会(40957)
(38799)
社会科(38665)
社会科学(38647)
基金项目(37221)
自然(33813)
(33091)
自然科(32955)
自然科学(32943)
自然科学基金(32339)
教育(31481)
资助(28799)
编号(27812)
成果(23152)
重点(22378)
(21602)
(21235)
(19700)
科研(19545)
计划(19532)
课题(19148)
创新(18528)
大学(18136)
期刊
(63915)
经济(63915)
研究(39945)
(28969)
学报(28865)
中国(27097)
科学(24037)
(22297)
大学(20508)
学学(19472)
农业(19124)
管理(16777)
教育(13427)
技术(12338)
(12297)
金融(12297)
财经(10816)
(10627)
经济研究(10331)
业经(10270)
(9242)
问题(9137)
(8622)
技术经济(7947)
统计(7691)
理论(7492)
(7319)
业大(7127)
商业(7061)
图书(6910)
共检索到21410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辉  王涛涛  张俊红  欧阳波  李汉霞  
为进一步明确该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表达特性,通过RT-PCR从番茄中克隆了低温响应NAC转录因子SlNAC80,该基因开放阅读框1 023 bp,编码340个氨基酸。Sl NAC80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8.19 k Da,等电点为5.27,N-端具有典型的NAC保守结构域,包含A、B、C、D、E 5个亚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分析表明,Sl NAC80在番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以在绿果和衰老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在红熟果中的表达量最低。对启动子区序列进行预测分析发现,Sl NAC80启动子区含有许多响应激素(ABA、GA、SA及ETH)和逆境(低温、脱水及盐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如ERE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娜   詹文文   刘兴雨   石磊鑫   李若楠   谢镕   却志群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中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研究证实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揭示番茄WRKY基因的功能,基于前期转录组数据,以番茄高抗青枯病Hm 2-2(R)与高感青枯病BY 1-2(S)2个自交系株系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1个番茄WRKY转录因子SlWRKY75基因(Solyc05g015850.3)。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等技术方法对其基因及编码蛋白的结构、表达模式与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653 bp,其最大开放阅读框为519 bp,编码172个氨基酸,其蛋白相对分子量为19.878 51 ku,理论等电点为9.32,属于亲水性非分泌蛋白,且不存在跨膜结构,同时,该蛋白具有1个高度保守的WRKY结构域和一个CX_4CX_(23)HXH锌指基序,且同属于第Ⅱ类家族。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SlWRKY75与潘那利番茄SpWRKY75亲缘关系最近,并与其他茄科聚为1组,而与橡胶树HbWRKY75、陆地棉GhWRKY75等的亲缘关系较远,在系统发育树上处于不同的分支。qRT-PCR结果表明,SlWRKY75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可被青枯菌、水杨酸和茉莉酸所诱导。利用VIGS技术得出,沉默SlWRKY75降低了植株对青枯病的抗性,表明SlWRKY75正调控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得出,SlWRKY75基因在番茄调控青枯病抗性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廷章  秦娟  陈再刚  黄小云  
为了研究番茄SlYAB2A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番茄生长发育中的分子机理,以番茄的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从番茄中克隆到SlYAB2A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由19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1.35k DA,等电点是8.79,平均亲水系数是-0.487。SlYAB2A蛋白质的6~165位氨基酸残基形成PfAm:YABBY结构域,在20~47位有1个c2c2锌指结构域,在122~181位有1个螺旋-环-螺旋结构域。二级结构分析表明SlYAB2A蛋白分子中,α-螺旋占19.79%、β-折叠占14.06%、其余66.15%为不规则卷曲。蛋白多序列比对表明SlYAB2A与马铃薯、林烟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潘琪  刘旭旭  彭浩然  蒲运丹  张永至  叶思涵  吴根土  青玲  孙现超  
【目的】克隆获得番茄 SYTA (Solanum lycopersicum SYTA,S.l SYTA),分析其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特征和预测蛋白的结构特征,明确S.l SYTA亚细胞定位和组织表达,并分析其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标记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侵染下的表达变化及其对TMV移动的影响,为明确S.l SYTA在植物病毒侵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番茄基因组含有的SYTA同源基因序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国东  李金晶  白智伟  关瑞攀  杨野  曲媛  崔秀明  刘迪秋  
为了揭示三七抗病防卫反应的调控机制,对三七的一个NAC转录因子的全长cDNA进行了克隆和表达特性分析。以一年生三七幼苗为材料,根据编码NAC转录因子的三七转录组Unigene设计引物,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克隆得到一个新的NAC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PnNAC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815 bp,含有24 bp的5'非翻译区和215 bp的3'非翻译区,以及576 bp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91个氨基酸,具有保守的NAC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茉莉酸甲酯预处理三七根部大幅提高了PnNAC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连蔚然  王晋芳  李殿波  石锦  徐凤凤  曹芸运  赵冰  郭仰东  
为探索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在各种非生物逆境条件下Nac转录因子的表达,以"中甘11号"为材料,克隆获得甘蓝Nac转录因子BoNac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全长为1 002Bp,编码333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Nac类蛋白的结构特征。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seNU5亚族,并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BNNac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显示,BoNac2蛋白分布于细胞核中。qrT-pcr分析表明,BoNac2基因受peG和Nacl诱导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卫平  崔娜  于志海  白丽萍  李天来  
根据GeneBank中已登记的番茄果糖激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普通栽培型番茄辽园多丽的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果糖激酶基因cDNA序列的部分片段并克隆到pBS-T载体中。测序结果表明,LeFRK1-LeFRK3分别与番茄植物中已知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构建了一个番茄、马铃薯、烟草及拟南芥植物中FRK基因的系统进化树。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番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进行检测,FRK1-FRK3在番茄果实发育的过程中均有表达,但在花后25~35 d时表达量较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萌萌  孙亮  王灿磊  赵胜利  刘姝彤  许小茜  王艳萍  纪凯  李平  冷平  
为了解ABA对果实发育和成熟的调控作用,对与ABA合成相关的LeNCED2基因进行了克隆与分析。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番茄品种‘嘉宝’(Solanum lycopersicum cv.Jiabao)果实中克隆得到了一个LeNCED1基因的同源片段,定名为LeNCED2(基因库注册号:EU912387)。该基因3′端序列为1635bp,与LeNCED1基因的DNA序列同源性为72.7%,与马铃薯中的StNCED2基因(AY662343)碱基序列同源性高达95%。碱基序列推导的蛋白序列与LeNCED1基因的同源性为80%。RT-PCR分析显示LeNCED2基因在番茄植株的根、茎、叶、花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明科  俞金健  黄晓龙  刘琼瑶  黄华宏  林二培  童再康  
【目的】克隆与杉木次生壁形成相关的Cl NAC1基因,在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基础上开展该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连锁不平衡(LD)分析,以期为深入解析该基因功能和开展LD作图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基于杉木根、茎、叶等混合样本转录组测序获得的相关数据,分离杉木Cl NAC1的c DNA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和进化树构建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PCR)检测Cl NAC1的表达模式。通过MEGA 6.0和Dna SP 5.0分析Cl NAC1在40个杉木无性系的SNP变异,以及LD衰减程度。【结果】分离到Cl NAC1基因c DNA序列1 286 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092 bp,编码蛋白质在N端含有1个由1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NAC结构域。相应基因组序列长2 546 bp,有3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且第1个内含子位于5’非翻译区(UTR)。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l NAC1蛋白位于B分支,与拟南芥的NST1/2/3、毛果杨的Ptr WND2A/B等聚在一起,属于次生生长相关的NAC转录因子类别。Cl NAC1在雄球花中的表达量最大,在当年生成熟叶中最小;该基因在当年生半木质化茎中的表达量是未木质化茎的2.8倍,且在去年生茎木质部中的表达量比皮层大3倍左右。利用来自6个地理种源的40个无性系发现Cl NAC1内存在104个常见SNP位点,平均发生频率为1/24 bp,多样性水平达到0.012 53。编码区域有32个SNP位点,其中25个属于同义突变,7个属于错义突变。SNP多样性指数πtot、πsil、πs、πn在6个群体间的差异不显著,且不同群体的非同义突变多样性πn皆小于同义突变多样性πs。LD分析显示,当r2>0.1时,在6个群体中LD衰退序列长度在1 025~2 460 bp间变化,在基因内部LD水平已衰退至不显著。【结论】杉木Cl NAC1基因可能参与次生壁的发育。Cl NAC1在不同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SNP变异,且在进化中主要受纯化选择作用。不同杉木群体中Cl NAC1基因SNP位点间的LD皆在较短序列长度内迅速消失,表明基于候选基因的LD作图策略在杉木关联作图研究中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荣超  梁剑锋  胡守荣  梁小铭  章月琴  
为深入研究褪黑素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根据番茄基因组数据库的SlSNAT基因序列信息设计引物,以耐盐番茄材LA1401(PI365967)叶片RNA反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利用高保真酶克隆了番茄的褪黑素合成酶基因SlSNAT,基因CDS(coding sequence)序列全长为768 bp,共编码255个氨基酸。利用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了该基因的超表达载体。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SlSNAT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在花、果实、根、种子和萼片中的表达量。在不同非生物逆境处理下的表达结果显示,在干旱处理条件下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甘露醇的渗透胁迫逆境,在这2种胁迫条件下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在过氧化氢、氯化钠、低温和褪黑素诱导下的表达量。另外,在盐胁迫条件下,SlSNAT基因在根部的表达量受到明显抑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鹏  田哲娟  赵雪芳  康忱  吴志明  李亚栋  黄冀楠  
钙调蛋白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Ca~(2+)受体蛋白,在钙信号途径及抗逆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番茄CaM蛋白在低温胁迫下的作用机制,以番茄品种Heinz1706、LA3969、冀粉2号、冀粉3号和农博粉霸15为材料,克隆得到了番茄钙调蛋白基因SlCaM3、SlCaM4和SlCaM5,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利用qRT-PCR技术分析SlCaM3、SlCaM4和SlCaM5在不同番茄品种中15,5℃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并结合RNA-seq数据分析组织特异性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lCaM3、SlCaM4和SlCaM5的CDS序列均为450 bp,三者相似度为93.63%;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属酸性稳定亲水蛋白,具有典型的CaM蛋白保守结构域。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3个基因的启动子区除含有必需的核心元件外,还含有多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并呈现互补模式分布。不同程度低温胁迫表达模式分析表明,15℃胁迫下,SlCaM3、SlCaM4和SlCaM5基因在5种番茄材料中的表达模式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SlCaM5基因的表达量升高更为显著;5℃胁迫下,SlCaM3、SlCaM4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而SlCaM5基因在处理后期表达量显著升高;表明SlCaM5在低温下维持着CaM蛋白的翻译水平。SlCaM3、SlCaM4和SlCaM5基因在Heinz1706不同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情况显示,SlCaM3和SlCaM4在分生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而SlCaM5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丽艳  
为解析番茄乙烯受体基因SlETR6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以番茄为材料,克隆了番茄SlETR6基因,利用MEGA 5. 0软件对SlETR6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SlETR6基因在番茄根、叶、花、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表达情况及对其在高盐、高温(40℃)、低温(4℃)、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lETR6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2 265 bp,编码754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85. 05 ku,等电点为7. 28,与马铃薯St ETR-like蛋白的同源性最高;启动子分析显示,SlETR6基因含有热胁迫、干旱胁迫、低氧胁迫、光响应、乙烯、水杨酸及赤霉素应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SlETR6在番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花和转色期果实中有显著高表达。高盐胁迫6 h后,SlETR6基因呈现上调表达,12 h后达到峰值,而后回复正常表达水平;高温胁迫后,SlETR6基因表达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干旱胁迫早期SlETR6基因应答强烈,在胁迫处理1 h后表达量达到峰值。因此,推测SlETR6基因可能在番茄适应高盐、高温、干旱等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参与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逆境调控。为番茄抗逆研究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资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磊  迟胜起  张剑峰  
为制备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抗血清,以番茄病叶为试验材料,提取总rNa,根据To cv cP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克隆目的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To cvcP,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中表达cP蛋白。结果表明:To cv cP基因(GEN BaNk登录号:kT809400)全长774 BP,编码257个氨基酸,与GEN BaNk中其他地区分离物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2%~99.6%,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3%~100.0%。核苷酸序列保守位点占全部位点的91.3%,氨基酸序列保守位点占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恒久  姚立萍  王爽  王彦涛  郭萧  李天红  
为研究FaGaMYB基因在草莓成花诱导和花发育中的作用,以‘卡姆罗莎’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caMarosa’)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和rT-Pcr技术分离了一个赤霉素信号途径中的MYB转录因子基因FaGaMYB。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689BP,编码562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FaGaMYB蛋白含有高度保守的r2r3Dna结合域,以及GaMYB基因家族所特有的Box1,Box2和Box3保守区域。亚细胞定位研究发现FaGaMYB蛋白定位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FaGaMYB基因具有组成型表达特性,但在雄蕊、花芽、茎尖生长点和果实等生殖生长组织与器官的表达丰度较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林  姚晓华  苏乐平  姚有华  魏婵  吴昆仑  
为探究HvnANT1基因在青稞粒色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模式,以紫粒青稞‘涅如姆扎’和白粒青稞‘昆仑10号’为试材,利用简化基因组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对青稞紫粒进行基因定位,克隆到HvnANT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7H染色体的84.30—86.00cM获得1个MYB类转录因子,命名为HvnANT1。2)该基因长1 033bp,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762bp,编码253个氨基酸。HvnANT1蛋白分子量为27.14kU,是亲水性的不稳定碱性蛋白且不存在跨膜结构,无信号肽。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由无规卷曲、α-螺旋、延伸链和β-转角组成,具有2个SANT结构域(分别位于第13—第63个;第66—第114个氨基酸)。3)同源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青稞HvnANT1蛋白与大麦、乌拉尔图小麦、高梁、玉米、二型花、小米、水稻、土瓶草、车轴草和杨梅10种植物的ANT1蛋白序列相似性分别为100.00%、88.85%、54.64%、60.95%、60.82%、58.46%、57.61%、37.76%、36.05%和36.33%;这些序列都具有2个高度保守的2个SANT结构域;与大麦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与乌拉尔图小麦,与水稻最远。4)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在细胞核内。5)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与籽粒颜色形成的乳熟早期和乳熟晚期相比,软面团期的HvnANT1基因在‘涅如姆扎’中表达量极显著上调,而在‘昆仑10号’中各时期的表达量较低且差异不显著;且软面团期的‘涅如姆扎’籽粒HvnANT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昆仑10号’(P<0.01)。花青素合成相关的结构基因HvnCHI、HvnANS和HvnDFR与该基因表达量模式相似。综上,青稞HvnANT1蛋白结构中的SANT结构域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该基因定位在细胞核内,符合转录因子特性;HvnANT1基因表达模式与结构基因HvnCHI、HvnANS和HvnDFR相似,在籽粒颜色形成的软面团期表达量极显著升高。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