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92)
- 2023(3047)
- 2022(2590)
- 2021(2543)
- 2020(2192)
- 2019(5059)
- 2018(5228)
- 2017(9481)
- 2016(5811)
- 2015(6377)
- 2014(6097)
- 2013(6066)
- 2012(5962)
- 2011(5378)
- 2010(5615)
- 2009(4996)
- 2008(5080)
- 2007(4580)
- 2006(4030)
- 2005(3580)
- 学科
- 济(17036)
- 经济(17004)
- 学(9231)
- 管理(8907)
- 业(8769)
- 方法(7362)
- 企(6275)
- 企业(6275)
- 数学(6261)
- 数学方法(6145)
- 农(5498)
- 中国(4702)
- 贸(4139)
- 贸易(4138)
- 易(4057)
- 农业(3548)
- 和(3470)
- 融(3415)
- 金融(3410)
- 业经(3360)
- 理论(3249)
- 财(3087)
- 银(3030)
- 制(2999)
- 银行(2982)
- 行(2909)
- 劳(2871)
- 劳动(2867)
- 物(2857)
- 动(2768)
- 机构
- 大学(83578)
- 学院(81485)
- 研究(35175)
- 科学(27590)
- 农(26868)
- 济(26285)
- 经济(25695)
- 中国(24522)
- 管理(22419)
- 农业(21955)
- 所(21334)
- 研究所(20102)
- 理学(19362)
- 理学院(18965)
- 京(18787)
- 业大(18735)
- 管理学(18266)
- 管理学院(18154)
- 中心(14744)
- 农业大学(13989)
- 室(13602)
- 江(13137)
- 实验(12704)
- 科学院(12576)
- 省(12418)
- 实验室(12311)
- 范(12257)
- 业(12207)
- 财(12143)
- 院(12002)
- 基金
- 项目(58022)
- 科学(43460)
- 基金(41810)
- 家(40256)
- 国家(39972)
- 研究(34666)
- 科学基金(31187)
- 自然(23360)
- 省(22980)
- 自然科(22820)
- 自然科学(22805)
- 自然科学基金(22385)
- 基金项目(21961)
- 划(20871)
- 社会(19508)
- 社会科(18235)
- 社会科学(18229)
- 资助(17206)
- 教育(16189)
- 计划(14506)
- 重点(14039)
- 科技(13584)
- 编号(12546)
- 发(12217)
- 部(12012)
- 科研(11950)
- 创(11862)
- 专项(11525)
- 成果(11497)
- 农(11419)
共检索到120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涛 梅伟利 李天来 关晓溪 仇佳琦 冯超阳
为研究番茄ARF2基因表达模式及其调控番茄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利用PCR技术扩增了SlARF2转录起始点上游2462bp的片段,利用农杆菌转化获得SlARF2∶∶GUS融合基因的番茄转基因植株。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片段含有MeJA、ETH、GA和SA等激素相应的顺式作用元件。GUS染色结果表明,ARF2在生长点、幼叶基部、主茎的表皮毛中表达强烈。暗示SlARF2可能参与调控这些器官的发育过程。
关键词:
SlARF2 启动子 GUS 番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志邈 杨悦俭 杨飞 叶青静 王荣青 阮美颖 周国治 姚祝平
目的克隆获得番茄根特异表达启动子,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制番茄新种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Clontech公司的基因组步移(genome walking)技术,扩增番茄根特异表达基因LeGRP2的上游调控序列,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以GUS为报告基因研究该调控序列的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以番茄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过2次基因组步移,获得了LeGRP2基因上游1959bp的调控序列(GenBank登录号:EU262719),分析发现含有9个与根特异表达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ROOTMOTIFTAPOX1。转基因拟南芥的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表明,GUS基因主要在拟南芥的根部特异表达。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蒲艳 刘超 李继洋 阿尔祖古丽·塔什 胡燕 刘晓东
【目的】从番茄中克隆高效转录的SlU6启动子,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并在番茄中建立CRISPR/Cas9系统,为番茄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中蔬四号’番茄品种中克隆4种SlU6启动子,利用Transfer PCR方法分别对4个启动子进行两种不同长度的截短,分别构建8个截短的SlU6启动子驱动GUS的植物融合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瞬时转化法分别转染番茄叶片,通过GUS染色筛选出在番茄叶片中转录活性较高的SlU6-2启动子。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以S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向向 王矢乔 关宇涵 张志宏 李贺
草莓果实成熟的早晚,直接影响果农的收益。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草莓ARF4基因能够调控草莓开花时间。启动子是基因转录的开关,其转录活性影响着基因表达的强弱。克隆ARF4基因启动子并分析其转录活性,对进一步明确ARF4基因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草莓基因组信息设计特异引物,克隆草莓ARF4基因启动子。使用Plant CARE在线软件,预测其序列上的顺式作用元件。将ARF4启动子进行分段缺失克隆,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果实注射法及GUS组织染色,确定GUS基因表达的强弱。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获得转proARF4::GUS基因草莓植株,利用GUS组织染色法分析启动子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对转基因草莓植株进行非生物胁迫处理,通过qRT-PCR方法确定影响ARF4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在ARF4基因启动子序列上,除了存在基本的核心元件外,还包含一些光响应、胁迫响应、厌氧诱导及激素响应等作用元件。GUS组织染色结果显示,随着启动子序列长度逐渐变短,GUS基因表达变弱。在转proARF4::GUS基因草莓植株叶柄、嫩叶及新茎中GUS表达水平较高,且在嫩叶中表达量最高。在非生物胁迫处理下,IAA和GA可使GUS基因表达显著提高。这些结果提供了影响ARF4基因表达的相关因素,为调控草莓开花时间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草莓 ARF4 启动子 转录活性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建令 董宏平 包志龙 董汉松 王金生
从烟草中克隆了受病原物诱导的植物启动子 (pathogen inducibleplantpromoters,PPPs)PPP1、PPP2、PPP3,其长度分别为 130 8,1170 ,2 2 0bp ,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均含有受细菌诱导的反应元件 (Bac)。资料检索表明 ,PPP3可能是从植物分离的、受细菌诱导的最短的启动子。构建了包括每个PPP启动子和报道基因uidA (编码 β 葡萄糖醛酸酶 ,GUS)的转化单元 ,用它们以及包括来自椰菜花叶病毒 35S启动子和uidA单元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转化烟草 ,获得了分别含PPP和 35S启动子的 4类转基因烟草品系 ;分子检测表明 ,转化单元...
关键词:
病原物诱导性启动子 反应元件 转基因烟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蒲艳 刘晓东 阿尔祖古丽·塔什 魏倩 刘超
从中蔬四号番茄品种中克隆能在番茄叶片中高效转录的SlU3启动子,为今后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采用2轮PCR的方法,第1轮PCR从中蔬四号番茄品种中克隆了3种SlU3启动子,再采用Transfer PCR方法分别对3个启动子进行截短,共得到6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并分别构建6个截短的SlU3启动子驱动GUS融合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分别转染番茄叶片。运用DNAMAN软件对已克隆的SlU3和拟南芥AtU3启动子序列具有转录功能的必要元件进行序列分析;经过2轮PCR,首先从中蔬四号番茄品种中克隆了3种SlU3-1P、SlU3-3P、SlU3-4P启动子,其长度分别是1 156,1 114,1 147 bp,再采用Transfer PCR方法分别对3个启动子进行截短,共得到6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其长度依次是489,318,450,248,457,248 bp,并分别构建6个截短SlU3启动子驱动GUS融合植物表达载体,启动子序列比对分析发现,番茄U3启动子与拟南芥U3启动子一样,也含有比较保守的2个元件,USE和TATA框,2个元件之间的位置比较固定。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分别转染番茄叶片,结果显示,成功侵染后的番茄叶片均被染成蓝色,表明已克隆的6种不同截短番茄SlU3启动子均具有转录活性。成功克隆了6种在番茄叶片中高效转录的SlU3启动子,为构建番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提供更多高效的内源启动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红岩 杜雄明 张春义 范云六 姜凌
【目的】从棉花无短绒突变体GZnn中分离棉纤维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并对其转录激活功能和表达模式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通过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the cDNA ends)和染色体步行(genome walking)技术,获得GhMS3的cDNA序列及基因组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DNA序列及推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酵母单杂交系统验证GhMS3蛋白的转录激活功能,运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在转基因烟草中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GhMS3的基因组DNA以及上游1174bp的启动子序列。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GhMS3是R2R3 MYB转录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 王利凯 包亮 龙湍 陈春丽 须健
为研究水稻中PLT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利用同源序列分析,在水稻基因数据库中检索到2个与拟南芥PLT基因高度同源的基因序列,命名为OsPLT7和OsPLT11。根据进一步预测的PLT启动子序列设计引物,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PLT7、PLT11的启动子片段,克隆至含有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上并转化水稻。通过GUS染色观察T1代转基因阳性植株,发现OsPLT7和OsPLT11在水稻根部干细胞小生境和中柱部位表达,表达模式类似于其同源基因在拟南芥中的表达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永权 刘淼 上官黎阳 王晓红 胡涛 唐柳 张明生
[目的]克隆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中马钱苷酸甲基转移酶(loganic acid methyltransferase,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对UrLAMT基因的组织表达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进行分析,并对UrLAMT及其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UrLAMT转录调控奠定基础。[方法]基于钩藤的转录组数据设计引物,采用PCR从钩藤cDNA中克隆UrLAMT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UrLAMT在钩藤不同组织(根、茎、叶、花、果实、钩)中的表达,以及对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遮光/复光胁迫的响应;利用FPNI-PCR技术克隆UrLAMT上游启动子序列,并验证其活性,结合酵母单杂交试验,分析相应转录因子与UrLAMT启动子的调控关系。[结果]克隆得到钩藤UrLAMT序列,其长度为1 137 bp,共编码378个氨基酸。UrLAMT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2.64 ku,理论等电点为5.76,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含跨膜结构,定位在细胞质中;UrLAMT基因在钩藤叶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根;UrLAMT均能响应MeJA和光;其与短小蛇根草和长春花的进化关系较近。UrLAMT启动子序列长度为1 141 bp,除核心响应元件外还含有多个光响应元件,UrLAMT启动子在酵母中与光调控转录因子HY5存在相互作用。[结论]获得了Ur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其在钩藤叶中表达量最高,可能受光诱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碧霞 张改生 夏勉 马守才
为将高效特异的启动子用于转基因水稻研究,利用PCR技术从水稻‘中花11’基因组DNA中克隆了rbcS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片段(2 746 bp)与已报道的该基因序列相应区域的同源性达99.2%。将rbcS启动子与GUS报告基因融合构建了由rbcS启动子引导GU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经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到水稻中。对转基因水稻植株中GU S活性的定性与定量测定结果表明,rbcS启动子可驱动GUS报告基因在转基因水稻植株叶片中的特异性表达,其表达水平高于C aMV 35S组成型启动子,而在转基因水稻植株根和种子等器官中不表达或表达活性极弱,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三红 金伟波 郭蔼光 杨淑慎
以小偃6号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到1kb左右的核酸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测序鉴定及序列分析后得知,该片段为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HMW-GS1Dx2)上游启动子及信号肽编码区,共1050bp。将其与β-葡糖苷酸酶(GUS)基因编码序列融合,用基因枪法将构建的嵌合基因转入小麦未成熟种子及叶片,检测其瞬时表达活性。组织化学检测表明,由该启动子驱动的GUS融合基因能在种子中表达,而在叶片中却未见表达,从而证实此HMW-GS1Dx2启动子具有在小麦胚乳中高效表达的活性,为小麦胚乳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淑锋 王利祥 张大鹏 华子春
为了研究鸡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确定了鸡胚成纤维细胞FAK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并发现FAK基因mRNA的5′非翻译区(5′UTR)存在4种剪切形式。分析这4种剪切形式的5′端序列,发现它们都不影响蛋白的编码,但可能影响mRNA的翻译效率。另外,将启动子序列935 bp片段克隆构建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Basic中,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测定启动子的转录活性。通过启动子序列系列缩短的克隆,将核心启动子区定位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662至+7的669 bp片段内,该启动子的典型特征是:没有TATA盒,而富含"GC"碱基。以上结果为F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龙熙 张廷焕 郭宗义 柴捷
旨在克隆和分析猪STAB2基因启动子及其转录活性。利用基因克隆、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克隆得到了STAB2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997 bp的候选启动子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构建了不同长度的5’端缺失的重组载体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了其荧光素酶活性,进而确定了STAB2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及关键调控区域,并对关键调控区域内的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TAB2基因的候选启动子区域内包含4个核心启动子和1个Cp G岛;-309--39 bp为STAB2基因的关键调控区域,-1 045--309 bp可能存在一个正向调控元件,而-1 506--1 045 bp可能存在一个负向调控元件; STAB2基因的关键调控区域内包含72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部分转录因子在这一区域具有多个结合位点,如Arnt∶∶Ahr、ZNF354C、Klf4和KLF5,并且,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之间也存在重合区。为进一步研究猪STAB2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以及其在调控猪抗病和肌肉品质中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猪 STAB2 启动子 克隆 转录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龙熙 袁晓 陈力 吴平先 张亮 潘红梅 郭宗义 柴捷
旨在初步分析猪CRYBB2的启动子活性以及转录调控元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PCR扩增、基因克隆、细胞转染、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等方法,获得了CRYBB2启动子区域的序列特征,构建了不同片段长度的CRYBB2启动子区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分析了其荧光素酶活性,进而确定了CRYBB2的核心启动子区域以及关键的调控区域,最后还预测了关键调控区域的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结果表明,CRYBB2候选启动子区可能包含4个核心启动子以及1个CpG岛,-52~-3 bp可能为CRYBB2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505~-19 bp为CRYBB2基因启动子的关键调控区域,且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2 060~-505 bp不存在任何对CRYBB2基因启动子活性有影响的调控元件;CRYBB2启动子的关键调控区域包含多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如TBP、NFIA、FOXP1、NKX2-8、KLF4、Tcf3、Crx、SNAI3、Rfx1和CREB1等。为进一步研究猪CRYBB2的表达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玉霞 李唯 王旺田 栗孟飞 陈鑫
采用高盐低pH值法、分步离心法、SDS法、CTAB法、改良CTAB法提取毛粉802番茄幼苗基因组DNA,其中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效果最好,以此DNA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的片段,将目的片段回收,克隆进pMD18-T Simple Vector载体,经PCR及酶切检测具有与目标片段长度相符的插入片段,构建的重组pMD18-E8载体经测序结果分析显示,番茄果实特异性E8启动子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与GenBank上发表的E81.1启动子同源性为99.1%,说明成功获得了果实特异性E8启动子基因,为实现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桃果实中特异性表达做准备。
关键词:
番茄 果实特异性E8启动子 基因克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