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3)
- 2023(4779)
- 2022(4415)
- 2021(4014)
- 2020(3750)
- 2019(8889)
- 2018(8921)
- 2017(17389)
- 2016(9953)
- 2015(11614)
- 2014(11922)
- 2013(12071)
- 2012(11571)
- 2011(10514)
- 2010(10670)
- 2009(10097)
- 2008(10342)
- 2007(9673)
- 2006(8126)
- 2005(7327)
- 学科
- 济(42686)
- 经济(42650)
- 业(25453)
- 管理(25043)
- 方法(22536)
- 数学(20306)
- 数学方法(20140)
- 企(19338)
- 企业(19338)
- 农(12516)
- 财(10733)
- 中国(10210)
- 学(10079)
- 贸(8868)
- 贸易(8868)
- 地方(8671)
- 易(8590)
- 农业(8120)
- 业经(7705)
- 制(7550)
- 和(6805)
- 务(6571)
- 财务(6557)
- 财务管理(6535)
- 银(6235)
- 银行(6205)
- 企业财务(6131)
- 行(5874)
- 融(5847)
- 金融(5845)
- 机构
- 大学(151327)
- 学院(150327)
- 济(60249)
- 经济(58838)
- 管理(54980)
- 研究(52557)
- 理学(47130)
- 理学院(46548)
- 管理学(45645)
- 管理学院(45366)
- 中国(38954)
- 科学(34810)
- 农(32768)
- 京(32489)
- 所(28923)
- 财(26845)
- 研究所(26534)
- 农业(26360)
- 业大(26194)
- 中心(24602)
- 江(23479)
- 财经(21531)
- 北京(20579)
- 范(20009)
- 师范(19771)
- 经(19395)
- 经济学(18653)
- 州(18553)
- 院(18195)
- 经济学院(17088)
- 基金
- 项目(98154)
- 科学(74693)
- 研究(69248)
- 基金(68872)
- 家(61031)
- 国家(60505)
- 科学基金(49664)
- 社会(41358)
- 省(39437)
- 社会科(39039)
- 社会科学(39022)
- 基金项目(36741)
- 划(33528)
- 自然(32939)
- 教育(32310)
- 自然科(32090)
- 自然科学(32076)
- 自然科学基金(31506)
- 编号(29115)
- 资助(29111)
- 成果(24222)
- 重点(22608)
- 部(21970)
- 发(21665)
- 课题(20196)
- 创(19779)
- 计划(19530)
- 科研(19454)
- 创新(18548)
- 大学(18159)
共检索到217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晶 刘婧仪 梁燕
【目的】探索番茄萼片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为番茄新品种选育过程中萼片形态性状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萼片包被(TI1101-1,P_1)和萼片上卷番茄(J53,P_2)材料为亲本,构建4个世代P_1、P_2、F_1和F_2遗传群体,用游标卡尺对4个世代番茄萼片形态及其形态性状(萼片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上翘度、卷曲度)进行测量和统计,从而对番茄萼片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中亲优势、遗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番茄F_1代正反交萼片形态一致,均为基平,说明萼片形态的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在F_2代分离群体中,萼片形态包被、基平、上翘、上卷的分离比为1∶34.4∶9∶1.6,即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属于数量性状。萼片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上翘度、卷曲度的中亲优势率分别为3.55%,-6.77%,-9.90%,0.51%,-32.42%,-62.02%。同时,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法对6个萼片形态性状测量值的分析得出:萼片长符合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MX2-EAED-AD),萼片厚度、面积、卷曲度符合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MX2-ADI-AD),萼片宽度、上翘度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MX2-ADI-ADI)。萼片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上翘度、卷曲度的主基因遗传率为42.59%~77.15%,多基因遗传率为0%~39.89%。【结论】该组合6个番茄萼片形态性状均受2对主基因控制,且主基因遗传率大于多基因遗传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关键词:
番茄萼片 番茄育种 萼片形态 遗传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静 王苓 江卫 叶仕伦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番茄资源材料的亲缘关系及它们的遗传多样性,挖掘与番茄品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选用37对SSR多态性引物对30份番茄资源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Tassel3.0GLM方法进行标记位点与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SSR结果显示,37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02个等位变异位点,各种质遗传相似系数为0.610.97。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品种性状显著相关的位点有9个。供试材料之间有一定的遗传差异,但遗传背景较狭窄。【结论】利用SSR标记分析了30份番茄资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30份
关键词:
番茄 遗传多样性 SSR 关联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俊 夏时云 张要武 金凤媚 刘仲齐
以美国和欧洲种植的11份番茄地方品种、国内部分地区1950-1980年种植过的21份常规品种和12份自育自交系为材料,对它们的主要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个被测性状在基因型间都有极显著的差异,但多数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低。和欧美品种相比,国内品种的果型偏大、果肉偏软、果酱含量和可溶物含量偏少、番茄红素偏低。对品质特性的遗传多样性和品质改良的潜力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番茄 品质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辉 王五宏 徐娜 鲁博 张婷 陈红波
【目的】通过对串番茄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探索叶片角度的遗传规律,为选育株型紧凑的串番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筛选出的串番茄自交系进行多代杂交回交,应用主基因+多基因6个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分析叶片夹角、株幅、披垂值的遗传模型。【结果】串番茄的叶片夹角、株幅的遗传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2)控制,叶片夹角的主基因加性效应为6.51,多基因加性效应为15.01,势能比值为0.914,显性度为0,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及F2群体中分别为45.61%、37.29%及47.71%;株幅的主基因加性效应为3.08,多基因的加性效应为3.58,显性效应为-1.59,势能比为...
关键词:
串番茄 株型 遗传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倩男 王晓敏 芮文婧 胡学义 胡新华 付金军 高艳明 李建设 张亚红
【目的】为了对收集到的117份番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及分类,采用多元统计法,结合表型性状测定与实用性抗病性分子标记检测,对已收集到的117份番茄种质资源的综合性状进行评价。【结果】供试材料各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范围在7.2152.27;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质量性状中果顶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198;数量性状中,叶片长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63;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且大部分都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对遗传差异达极显著的15个数量性状及变
关键词:
番茄 遗传多样性 抗病标记 聚类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颖 李海涛 吕书文 杨国栋
以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var.cerasiforme Alef.)圆形自交系W403(P1)和梨形自交系W403(P2)为亲本,构建P1、F1(P1×P2)、P2、B1(F1×P1)、B2(F1×P2)和F2共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经典遗传学方法对该6个家系世代群体果长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W403果长受一对隐性等位主基因控制,W403×W405遗传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B1、B2和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0.20%、54.73%和48.78%,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19.94%和26.67%,...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果长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曲瑞芳 梁燕
以5个番茄自交系为材料,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配合力及其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估算。试验表明:番茄红素的一般配合力为-0.608~0.734,特殊配合力为-0.302~1.208;番茄红素的广义遗传力为57.35%,狭义遗传力为46.36%,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所以在育种中采用系谱选择以提高和固定高番茄红素性状是有效的,有性杂交育种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关键词:
番茄 番茄红素含量 遗传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杨 陈火英 魏毓棠
以每序花数性状差异显著的栽培番茄与野生醋栗番茄杂交产生的F2为作图群体,应用SSR标记构建了番茄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共包含120个标记,总长度为879.1 cM,标记平均间距7.33 cM。利用区间作图法在第2和第5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与每序花数有关的QTLs,其贡献值分别为5.22%和8.3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永政 巩振辉 梁燕
以5个樱桃番茄自交系为材料,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第一种设计方法,对其7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等性状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β-胡萝卜素由非加性基因控制;番茄红素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最高,分别为84.23%和67.76%;Q03是选配高品质组合的理想亲本,Q01×Q03是品质较好的组合。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品质性状 配合力 遗传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凤媚 薛俊 郏艳红 刘仲齐
通过测定番茄品质特性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对番茄品种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品质特性聚类分析和分子标记聚类分析最后都形成了四大类群,而且都把果实硬度大、软化速度慢、果型长圆、含水量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加工番茄聚合在了一起,说明一些分子标记可能和控制番茄加工品质特性的基因有比较紧密的连锁关系。分子标记更能灵敏地区分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不同类群间品质性状的差异明显大于群内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说明聚类分析是鉴别品种资源遗传差异程度、筛选核心资源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番茄 品质特性 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要武 薛俊 金凤媚 刘仲齐
以80份番茄地方品种和自育自交系为材料,对它们的果实硬度和果实软化速度的遗传表现,以及与其他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硬度和软化速度在基因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成熟期的果实硬度和软化速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也有一些硬度很低的品种,软化速度反而很慢,耐贮性非常好;软化速度和果重、果型指数、含糖量、果实含水量等无显著的线性相关,说明耐贮性同这些重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能够对它们进行同步改良。F1果实的软化速度表现为部分显性,耐贮性一般倾向于不耐贮的亲本;只有双亲的果实软化速度都比较慢时,杂种后代的果实才表现出良好的耐贮性。
关键词:
番茄 硬度 耐贮性 遗传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光辉 杨琦凤 尹贤贵 汝雪娟 张赟 史抒
比较了重庆晚疫病田间自然发病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的差异,进行了晚疫病抗性材料CLN2037B对晚疫菌生理小种T1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及后代分离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①田间自然发病鉴定与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一致,在重庆春季露地进行晚疫病田间自然发病鉴定是可行的;②番茄抗晚疫病材料CLN2037B对生理小种T1的抗性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遗传力较高,抗性遗传中不存在细胞质基因效应,抗性表现为单基因不完全显性。
关键词:
番茄晚疫病 抗病性鉴定 配合力 抗性遗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秀杰 孙中峰 武春成 颜士厚 王丽秋 魏毓棠
用4个对光照反应不同的番茄品系,按双列杂交法,配制6个杂交组合,通过弱光结实率、正常光结实率分析番茄的结实性状。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系的弱光结实率、正常光结实率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极显著,对光照反应差异大的组合特殊配合力低。因此,弱光下番茄品种选育以光照反应差异大的组合为好,存在杂种优势。对弱光反应小的品系一般配合力较高,对弱光敏感反应的品系一般配合力较低。遗传参数估计表明,番茄结实性遗传存在加性和显性效应,以加性遗传为主。弱光结实率、正常光结实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55.41%和40.00%,狭义遗传力分别为53.98%和38.68%,环境与遗传因子间存在互作效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凌侠 李景富 唐克轩 许向阳 开国银
对番茄属 9个种的 43份材料进行了 RAPD分析 ,用 2 6条随机引物 (1 0碱基 )共检测到 1 99个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1 46个 ,占总扩增位点的 73 .3 6% ,依此进行聚类分析将番茄属分为 4个类群 .遗传丰度、遗传离散度、基因杂合度和 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 ,遗传多样性均有野生类群大于普通番茄类群的趋势 ,说明野生类群中存在着更为丰富的可用于番茄遗传改良遗传变异类型
关键词:
番茄属 RAPD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亚菊 吴丽艳 黎志彬 鲍锐 钟利
为了解大果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关系,对收集到的49份大果番茄资源的果形、果色、单果重等13个相关性状进行评价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9份材料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13个性状在不同材料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变异系数在6.61%~65.69%,其中,胎座胶状物质颜色的变异系数最大,果横径的变异系数最小。49份材料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3大类群,其中第I类群的8、15、23号材料和第II类群的36、40、43号材料综合性状优良,可进一步应用于大果番茄的育种和生产中。本研究理清了大果番茄遗传多样性,为加快种质资源的利用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果番茄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