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5)
- 2023(9856)
- 2022(8916)
- 2021(8336)
- 2020(7038)
- 2019(16394)
- 2018(16439)
- 2017(31876)
- 2016(17501)
- 2015(19804)
- 2014(19719)
- 2013(19585)
- 2012(17758)
- 2011(15894)
- 2010(15649)
- 2009(14091)
- 2008(13532)
- 2007(11585)
- 2006(9954)
- 2005(8442)
- 学科
- 济(68084)
- 经济(68011)
- 管理(48586)
- 业(46274)
- 企(38679)
- 企业(38679)
- 方法(35593)
- 数学(31049)
- 数学方法(30593)
- 农(17616)
- 学(16413)
- 中国(15779)
- 财(15402)
- 业经(14708)
- 地方(13453)
- 理论(12098)
- 农业(11909)
- 贸(11418)
- 贸易(11413)
- 和(11315)
- 易(11051)
- 环境(11029)
- 技术(10995)
- 务(10275)
- 财务(10213)
- 财务管理(10194)
- 制(10070)
- 教育(9862)
- 企业财务(9653)
- 划(9652)
- 机构
- 大学(248079)
- 学院(245654)
- 管理(101490)
- 济(91840)
- 经济(89717)
- 理学(89387)
- 理学院(88394)
- 管理学(86641)
- 管理学院(86221)
- 研究(79419)
- 中国(56325)
- 科学(53085)
- 京(52935)
- 农(42356)
- 业大(41277)
- 所(40023)
- 财(39254)
- 研究所(37116)
- 中心(35760)
- 江(33946)
- 农业(33543)
- 北京(33099)
- 财经(32742)
- 范(32588)
- 师范(32266)
- 经(29798)
- 院(28932)
- 州(27844)
- 技术(26737)
- 师范大学(26218)
- 基金
- 项目(177963)
- 科学(139246)
- 基金(128770)
- 研究(127095)
- 家(112988)
- 国家(112074)
- 科学基金(96262)
- 社会(77869)
- 社会科(73806)
- 社会科学(73783)
- 省(70161)
- 基金项目(69375)
- 自然(65169)
- 自然科(63638)
- 自然科学(63625)
- 自然科学基金(62465)
- 划(59243)
- 教育(58427)
- 资助(53697)
- 编号(51929)
- 成果(41312)
- 重点(39402)
- 部(38513)
- 发(37024)
- 创(36763)
- 课题(35319)
- 科研(34518)
- 创新(34206)
- 计划(33129)
- 大学(32811)
共检索到337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仲齐 薛俊 金凤媚 郏艳红
以番茄红素含量不同的58个基因型为材料,对CR400型色差计的快速测定值与番茄红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果实为样品测定的L1,a1,b1值在基因型间呈随机分布,番茄红素含量与以果浆为样品测定的L2和b2值呈负相关,与a2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以去除自由水后的果酱为样品测定的L3,a3,b3值更加稳定, 它们与番茄红素含量的相关性更加密切。自由水含量对色差计的读数值影响较大,在自由水含量适中(71.11%- 76.20%)的基因型中,番茄红素含量与(a3/b3+a3/L3)的相关系数高达0.808,此时用线性回归方程能够比较准确地根据色差计的读数值估测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关键词:
番茄 番茄红素 测定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定清 谢永红 王棚 周娅 代晓航 孙力军
通过对比实验,以三氯甲烷、石油醚作检测番茄红素的提取剂,与提取剂甲苯作比较,结果差异性不显著,因此以较低毒性的三氯甲烷、石油醚代替目前国标法中强致癌试剂甲苯完全可行。
关键词:
番茄红素 检测 改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彬 邓小敏
番茄红素作为一种高价值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清除人体自由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目前番茄红素主要来源于天然番茄提取,产能不足导致其市场应用受限。而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为番茄红素的工业生产带来了曙光。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和生产方法,重点分析了当前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番茄红素的代谢工程改造策略、发酵和提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番茄红素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对未来生物技术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方向及存在问题提出展望,旨在为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晓岩 孟宪军 梁婧婧
为提高从新鲜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的效率和产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皂化和超声处理时间等条件。结果表明:对番茄红素提取率产生影响作用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是超声波处理时间、提取温度、皂化液浓度和提取时间。考虑提取的经济性,建议选取0.6mol.L-1 NaOH、180W超声波处理8min、料液比为1∶3(g∶mL),提取液为1∶2(V∶V)的丙酮/石油醚混合液,于55℃恒温搅拌1h为最佳工艺条件,番茄红素提取率可达92.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学武 夏延斌 王克勤
为有效开发番茄红素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天然番茄红素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 :Fe3 + 和Cu2 + 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NaOH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 ;氧化剂、还原剂和防腐剂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影响非常小 ,抗氧化剂能延缓番茄红素的损失 ;番茄红素对光十分敏感 ,尤其是日光下直射 1d即可完全损失 ,对紫外光和白炽灯光也较敏感 ;低于 6 .0kGy的辐射剂量对番茄红素影响不大
关键词:
番茄红素 天然色素 稳定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倩 周宝利 于洋 付亚文
为探索外源激素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改进从番茄果实中正己烷、乙醇以及丁烯羟基甲苯BHT的丙酮混合试剂提取番茄红素的方法,确定了番茄红素最佳提取条件,并利用该条件检测分析了外源ABA(脱落酸)、BR(油菜素内酯)和ETH(乙烯)处理番茄果实后番茄红素的含量。结果表明:200mg·L-1的外源ABA、0.001mg·L-1的外源BR和3000mg·L-1的外源ETH对促进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增加的效果较好,番茄红素含量分别达到115.11μg·g-1FW,106.16μg·g-1FW和125.21μg.g-1FW。外源ABA、BR和ETH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增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曲瑞芳 梁燕
以5个番茄自交系为材料,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配合力及其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估算。试验表明:番茄红素的一般配合力为-0.608~0.734,特殊配合力为-0.302~1.208;番茄红素的广义遗传力为57.35%,狭义遗传力为46.36%,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所以在育种中采用系谱选择以提高和固定高番茄红素性状是有效的,有性杂交育种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关键词:
番茄 番茄红素含量 遗传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大祥 熊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大志 邓子牛 熊兴耀 谢丙炎
从RNA的完整性、纯度和产量等方面比较了TRIzol,RNAplant,TRIpure等3种RNA提取试剂对番茄不同组织部位总R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RNAplant能从成熟组织中获得较高质量和产量的总RNA,用该方法提取的番茄老化组织总RNA经RT-PCR能成功进行内参检测.
关键词:
番茄 总RNA RT-PC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亭亭 胡田田 陈思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土壤含水率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为番茄节水优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农城种业906"番茄为供试材料,采用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建立番茄红素含量与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供试条件下,当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红素含量随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和果实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与果实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关系,而苗期土壤含水率对其影响不大。交互效应表现为,苗期土壤含水率与果实生长初期、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以及果实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与果实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
关键词:
番茄 番茄红素 土壤含水率 亏水阶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加新 梁燕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b)基因反义表达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为番茄品质育种提供新方法。【方法】以番茄品种"TTI1117A"和"灵光3号"为材料,构建了分别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GUS标记基因和反义LYC-b5′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GV3101介导,将基因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采用GUS、PCR以及RT-PCR、Northern杂交进行检测,并测定了转基因植株果实中的番茄红素含量。【结果】由GUS、PCR检测结果可知,筛选出1株"TTI1117A"和4株"灵光3号"转基因植株;RT-PCR、Nor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RNA水平上已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珍霞 胡海涛 杨莉 王长春 郭卫东 杨玲
【目的】牛奶子果实中富含番茄红素,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是番茄红素生物合成上游的重要酶。特异性超表达牛奶子Eut PDS基因(Gen Bank登录号:GQ254067),以期提高番茄果实中的番茄红素含量。【方法】通过RT-PCR方法从牛奶子果实中分离EutPDS基因cDNA及基因组全长,Southern杂交分析基因的拷贝数,专用软件分析此基因及蛋白结构。采用番茄2A11启动子构建果实特异性超表达载体,转化根瘤农杆菌GV3101后,借助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至‘中蔬四号’番茄。半定量RT-PCR检测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晓燕 马越 宋曙辉 徐峰
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一直存在着溶剂残留严重与萃取成本过高的问题。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去除番茄红素中的有机溶剂残留,以及番茄红素对果蝇寿命的影响、对老龄小鼠心肌脂褐素和血清SOD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去除溶剂残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20.67MPa,提取温度35℃,二氧化碳流量0.5L/min,提取时间为2h。试验还证实番茄红素可以显著延长果蝇寿命,同时可以降低老龄小鼠心肌脂褐素的含量,提高其血清SOD的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治 马诗经 何文江 郭高辉 王珊珊 杜志云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糊精分别加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测定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包封率,分析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体外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BPH–1细胞与体内佛波酯(TPA)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探讨番茄红素微胶囊的抗炎活性及其抗炎机制。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阿拉伯胶质量比为2∶1的复合壁材制备得到的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包封率为85.43%,在45℃条件下,番茄红素微胶囊中番茄红素保留率超过50%;在0.5~10.0μg/mL范围内,番茄红素微胶囊对LPS诱导分泌NO的抑制率为8.83%~72.33%,其IC50为3.76μg/mL;10.0μg/mL番茄红素微胶囊对BPH–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达52.17%,其IC50为8.33μg/mL;番茄红素微胶囊对TPA诱导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38.45%,显著抑制TNF–α、IL–6、MDA、ROS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抗炎作用优于番茄红素油树脂。可见,番茄红素微胶囊比番茄红素油树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及抗炎活性,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IL–6、MDA、ROS过度表达有关。
关键词:
番茄红素 微胶囊 抗炎活性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