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0)
2023(12443)
2022(10984)
2021(10402)
2020(8682)
2019(20252)
2018(20052)
2017(38406)
2016(21217)
2015(24123)
2014(24281)
2013(23637)
2012(21629)
2011(19265)
2010(19378)
2009(17720)
2008(17313)
2007(15204)
2006(13109)
2005(11331)
作者
(62118)
(51351)
(51233)
(48833)
(32882)
(24806)
(23250)
(20419)
(19599)
(18463)
(17772)
(17202)
(16274)
(16266)
(15803)
(15756)
(15598)
(15420)
(14631)
(14627)
(12913)
(12660)
(12554)
(11705)
(11537)
(11519)
(11371)
(11325)
(10401)
(10217)
学科
(83064)
经济(82974)
管理(61997)
(57330)
(49162)
企业(49162)
方法(42454)
数学(36911)
数学方法(36176)
(20987)
中国(20808)
(19811)
(18968)
业经(18335)
理论(16291)
地方(15843)
(14631)
贸易(14619)
(14196)
农业(13887)
(13635)
(13627)
(13290)
财务(13208)
财务管理(13182)
技术(12985)
企业财务(12437)
环境(12344)
(11936)
教育(11609)
机构
大学(301025)
学院(299427)
管理(120909)
(110827)
经济(108190)
理学(105527)
理学院(104364)
管理学(102069)
管理学院(101567)
研究(95861)
中国(70081)
(64709)
科学(63425)
(49707)
(48965)
(48435)
业大(47519)
研究所(44426)
中心(43794)
(42796)
北京(40806)
财经(40480)
(39925)
师范(39528)
农业(38467)
(36709)
(35454)
(35213)
技术(33760)
经济学(31886)
基金
项目(209609)
科学(163428)
基金(150528)
研究(150203)
(131846)
国家(130777)
科学基金(112371)
社会(91563)
社会科(86724)
社会科学(86698)
(82963)
基金项目(79821)
自然(75799)
自然科(74087)
自然科学(74073)
自然科学基金(72687)
教育(70303)
(69577)
资助(63654)
编号(61904)
成果(49685)
重点(46699)
(45071)
(43334)
(43037)
课题(42611)
科研(40298)
创新(40048)
大学(38935)
教育部(38391)
期刊
(117752)
经济(117752)
研究(83860)
中国(55033)
学报(50936)
科学(45703)
管理(44334)
(44146)
大学(38253)
教育(37109)
(37015)
学学(35889)
农业(31032)
技术(28302)
(21162)
金融(21162)
业经(19679)
财经(18846)
经济研究(18579)
图书(17341)
(16314)
(15958)
科技(15310)
技术经济(14942)
理论(14837)
问题(14782)
(14545)
统计(14379)
实践(13834)
(13834)
共检索到425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伟  葛晓光  李天来  鲍桐  王丹  李洪博  
采用信号物质含量变化和生理指标测定以及电子显微透射观察等方法进行番茄秧苗运贮试验,结果表明:运贮期间番茄秧苗信号物质含量以及某些生理因素指标发生明显而定向的变化,番茄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叶绿体数量和体积均发生改变。这些变化表明番茄秧苗运贮期间的质量下降的实质是由于“断光”“断水”而引起的不同于“衰老”的整株型“胁迫性生理衰变”。这种衰变具有“急剧性”“胁迫性”和“可恢复性”的特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伟  鲍桐  葛晓光  李天来  刘延吉  
采用电子显微透射观察以及生理指标测定等方法进行番茄秧苗运贮试验,结果表明:运贮期间番茄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叶绿体数量和体积均发生改变,各项生理指标发生明显而定向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番茄秧苗运贮期间的质量下降实质是由于“断光”“断水”而引起的不同于“衰老”的整株型“胁迫性生理衰变”,这种“衰变”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的急剧改变而引起的变化,与生理性衰老比较,只要环境条件恢复正常,植株“衰变”症状的恢复性较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慧  孙治强  张惠梅  
番茄秧苗置于12℃、8℃和5℃无光条件下进行贮藏,贮藏5,10,5d后测定秧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以确定秧苗适宜贮藏温度和贮期。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下降,差异显著;秧苗的鲜重、干重、G值和定植后成活率有不同程度下降;秧苗在8℃和12℃下可贮15d,5℃下可贮5d,秧苗适宜贮藏温度范围:8~12℃;贮藏15d后8℃下秧苗品质优于其他温度,可作为该番茄秧苗的最佳贮藏温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天来  仇家奇  罗新兰  颜阿丹  李东  姚振坤  吕薇薇  
应用分配指数的计算原理,初步构建了基于分配指数的日光温室番茄不同器官之间干物质分配指数动态的模拟模型。通过SPSS软件拟合得到地上部分(PISH)、根(PIR)、茎(PIS)、叶(PIL)、果(PIF)的模拟模型公式分别为:PISH=K1/[1+K2×EXP(-K3GDD2)],其中K1=0.99,K2=-0.175,K3=-0.0000001414;PIR=1-PISH;PIS=a1/[1+b1EXP(c1+d1GDD+f1GDD2)],其中a1=0.17,b1=-0.029,c1=0.078,d1=0.006397,f1=0.00000404;PIL=1-a2/[1+b2×EXP(c2+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倪纪恒  罗卫红  李永秀  戴剑锋  金亮  徐国彬  陈永山  韩利  邰翔  陈春宏  卜崇兴  
以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的发育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以作物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利用不同地点、播期、品种试验,建立了温室番茄发育模拟模型,并用南京和上海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各个发育阶段(发芽、苗期、开花、结果和采收)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日数。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1、1.87、2.69、3d,明显高于以有效积温为尺度的模拟模型预测精度(RMSE分别为0、7.91、8.86、13.58、12.59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娟  高登国  刘星  刘艳  朱英  叶林  
【目的】为明确生物降解穴盘育苗的生产适应性以及喷硒对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方法】本试验以番茄‘丰收128’为试材,采用普通塑料穴盘(-J)和生物降解穴盘(+J) 2种穴盘类型育苗,在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15 d)后进行叶面喷施浓度分别为0 mg/L(N)和2 mg/L (P)的亚硒酸钠溶液,并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2种穴盘类型及不同喷硒浓度对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生物降解穴盘及喷硒对番茄幼苗生长初期株高、茎粗、叶面积、下胚轴长、根长、鲜重、干重、壮苗指数和日均干物质增长量(G值)无显著交互作用。播种26 d时对番茄幼苗株高的交互影响极显著(P<0.01),对幼苗根冠比交互影响显著(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龙  须晖  方旋  马健  李天来  王蕊  
植株群体叶面湿润时间(LWD)与病害发生密切相关,为预防叶面湿度过高引起日光温室番茄病害的发生,建立合理准确地日光温室番茄群体纵向尺度叶面湿度分布的预测模型十分必要。通过测定温室外光照强度、温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及番茄植株不同高度的叶面湿润时间,分析温室环境因素对番茄群体纵向尺度叶面湿润时间的影响规律,并利用BP神经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番茄植株叶面湿润时间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叶面湿润时间与光照强度、温度呈现负相关关系,与湿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植株不同高度的叶面湿润时间具有一定差异性,表现为植株群体上部叶片湿润时间变化最为明显,中部叶片变化次之,下部叶片变化最慢。距地面150,90和30cm高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毅博  李建明  尚晓梅  张大龙  潘铜华  杜清洁  
【目的】建立土壤水肥影响下的番茄株高、单株展开叶数及单叶面积随辐热积的变化模型,为番茄施肥和灌溉提供依据。【方法】以灌水上限和施肥量为因素,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基于辐热积的番茄株高及单叶面积的logistic模型和单株展开叶数的指数函数模型,并根据建立的单株展开叶数模型和单叶面积模型,模拟番茄叶面积指数。【结果】所建模型对不同水肥处理下的番茄株高、单株展开叶数、单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预测效果较好,其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基于1∶1直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2 7,0.947 1,0.854 8和0.926 3,相对误差(RE)分别为9.41%,7.50%,17.80%和18.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丰雪  战丽媛  白子卉  李波  解影  刘强  
为探究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温室番茄地温的影响,实现不同土壤深度地温数值模拟,在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50%的情况下,秸秆量设置为1.5×10~4,3.0×10~4和4.5×10~4kg·hm~(-2),利用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对番茄生长过程中距垄台表面深度为15,30和45cm处地温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连续使用移动平均法对数据进行季节调整,改进趋势估计,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地温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深埋秸秆量在不同土壤深度处的地温实测值与模拟值最小误差均为0℃,深埋秸秆量为1.5×10~4kg·hm~(-2),深度为15,30和45cm处地温实测值与模拟值最大误差分别为0.52,0.19和0.10℃;深埋秸秆量为3.0×10~4kg·hm~(-2),深度为15,30和45cm处地温实测值与模拟值最大误差分别为0.65,0.21和0.12℃;深埋秸秆量为4.5×10~4kg·hm~(-2),深度为15,30和45cm处地温实测值与模拟值最大误差分别为0.43,0.20和0.09℃。不同深埋秸秆量、不同土壤深度的地温数值模拟效果均较好。温室番茄生育期内,距垄台表面越深,地温数值模拟效果越好,模型的适用性越强。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秸秆深还温室番茄地温数值模拟方法可以为温室地温调控、温室环境自动控制提供较为精准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倪纪恒  罗卫红  李永秀  戴剑锋  金亮  徐国彬  陈永山  陈春宏  卜崇兴  徐刚  
根据光温对作物叶面积的影响,提出了辐热积(product of the rma leffectiveness and PAR,TEP)的概念。根据试验资料构建了利用辐热积模拟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叶面积动态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已有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模拟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动态模型。利用不同品种、基质和地点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比叶面积法和有效积温法相比,辐热积法显著提高了温室番茄叶面积的预测精度,提高了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的模拟精度。辐热积法对番茄叶面积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统计回归标准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乔雪  王一鸣  Jean Francois Barczi  贺超兴  
为研究不同光截获对番茄植株形态结构的影响,基于结构-功能互反馈建模原理建立了番茄结构-功能模型。采用基于番茄拓扑结构的多目标估算方法,利用实验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多目标校准和验证。对局部遮阴和无遮阴栽培条件下番茄植株的生长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并对不同生长阶段番茄植株的形态结构、器官周期累积生物量以及器官三维形态输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遮阴栽培条件下,番茄植株茎杆节间短粗,叶片和果实较大,而局部遮阴栽培条件下番茄植株茎杆细长,叶片稀薄,果实较小。不同光截获下模型的输出结果与观测数据拟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玉凤  邹志荣  蒋国振  
【目的】研究跨度对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及番茄生长的影响。【方法】对陕西杨凌地区越冬种植番茄的8,10和12m3种跨度西北型日光温室的气温、光照、热流等参数进行监测,以日光温室夜间传热模型为基础,通过夜间气温的变化来分析跨度对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的影响,同时监测了不同跨度日光温室中番茄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10m跨度日光温室1月份平均气温分别较8和12m跨度日光温室高1.9和2.6℃;种植番茄的平均株高分别高0.4和2.2cm,平均茎粗分别高0.3和0.5mm;夜间气温的模拟值与预测值吻合度均较高,其中8m跨度日光温室夜间气温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40%,10和12m跨度日光温室分别为2.4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志刚  台连丽  李福凯  董春娟  尚庆茂  
为明确番茄穴盘育苗基质适宜养分添加量,以番茄品种中杂105为试材,3∶1∶1(V/V/V)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为育苗基质,研究了基质养分添加量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及成苗质量的影响,测定了种子出苗率、基质速效养分含量变化趋势及幼苗形态指标等。随基质养分添加量的升高,番茄幼苗根区基质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番茄种子出苗率、幼苗壮苗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的来说,基质养分添加量为600N-120P-600K时,培育的番茄穴盘苗质量较优,表现为出苗率升高、壮苗指数增加,分别比其他处理提高了18.54%~22.60%,2.07%~147.7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治强  赵永英  倪相娟  
研究了花生壳发酵添加尿素、复合肥、鸡粪的组合基质对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添加物发酵基质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能够培育出高质量的番茄幼苗,可以替代草炭用作工厂化育苗基质。适宜的基质发酵配方为:处理A1(25kg花生壳添加尿素85g),B3(25kg花生壳添加复合肥359g),C3(25kg花生壳添加鸡粪2393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深根  周朴华  Ep Heuvelink  刘志敏  
【目的】优化干物质在营养生长库与生殖生长库之间的分配,提高温室番茄栽培的效益。【方法】通过TOMSIM模拟与温室试验研究同步叶片修剪对温室番茄品种Capita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TOMSIM模拟试验与温室试验结果相当吻合。与对照相比,模拟试验与温室试验中叶修剪处理的平均LAI分别从2.9显著降至1.9与2.4,单位面积植株总干重分别显著降低12.2%与10.5%,果实累计干物质分配率分别从57.1%与56.6%显著提高到61.5%与60.7%,使得单位面积果实干重分别只降低5.9%与4.2%;在叶修剪&高密度处理中,平均LAI分别增至2.9与3.6,单位面积植株总干重增加4.0%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