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6)
- 2023(9421)
- 2022(8581)
- 2021(8169)
- 2020(6972)
- 2019(15956)
- 2018(15956)
- 2017(30455)
- 2016(16913)
- 2015(18990)
- 2014(18981)
- 2013(18854)
- 2012(17192)
- 2011(15309)
- 2010(15213)
- 2009(13658)
- 2008(12988)
- 2007(11085)
- 2006(9494)
- 2005(8019)
- 学科
- 济(60347)
- 经济(60277)
- 管理(46905)
- 业(44267)
- 企(37841)
- 企业(37841)
- 方法(30478)
- 数学(26289)
- 数学方法(25996)
- 学(16392)
- 农(15627)
- 财(15453)
- 中国(14975)
- 业经(13567)
- 地方(12400)
- 制(11540)
- 理论(11093)
- 和(10625)
- 务(10468)
- 农业(10432)
- 财务(10410)
- 贸(10408)
- 贸易(10402)
- 财务管理(10391)
- 技术(10283)
- 易(10084)
- 环境(9997)
- 企业财务(9866)
- 教育(9398)
- 划(8882)
- 机构
- 大学(236793)
- 学院(234271)
- 管理(93703)
- 济(83541)
- 理学(82189)
- 经济(81375)
- 理学院(81202)
- 管理学(79656)
- 管理学院(79266)
- 研究(78650)
- 中国(55059)
- 科学(54177)
- 京(50866)
- 农(44987)
- 业大(41284)
- 所(40944)
- 研究所(37939)
- 财(36905)
- 农业(35724)
- 中心(35155)
- 江(33285)
- 北京(31746)
- 范(30496)
- 财经(30415)
- 师范(30114)
- 院(28739)
- 经(27753)
- 州(27240)
- 技术(27048)
- 省(24693)
- 基金
- 项目(171170)
- 科学(132228)
- 基金(122679)
- 研究(119940)
- 家(108830)
- 国家(107940)
- 科学基金(91519)
- 社会(71739)
- 省(68509)
- 社会科(67763)
- 社会科学(67743)
- 基金项目(66470)
- 自然(63275)
- 自然科(61770)
- 自然科学(61749)
- 自然科学基金(60608)
- 划(57980)
- 教育(55019)
- 资助(50594)
- 编号(48782)
- 成果(39120)
- 重点(38371)
- 部(36465)
- 创(35832)
- 发(35806)
- 课题(33811)
- 科研(33643)
- 计划(33631)
- 创新(33392)
- 大学(31541)
共检索到325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丽 赵建宇 孟祥坤 范玲超
为筛选具有良好生防效果和生产应用价值的番茄内生菌菌株,从番茄植株内部分离得到一株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具有较高拮抗效果的内生细菌JZ3。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比较、16S r DNA序列和gyr B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JZ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室内生测结果表明,浓度为5×107cfu/m L的JZ3液体悬浮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预防效果可达82.04%,治疗效果约为30.54%。检测JZ3对高温高盐耐受性,结果 JZ3在高盐环境中的存活率可达70%,105℃高温高盐条件下处理15 min存活率仍可达56%左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善东 雷平 郭照辉 黄军 程伟 付祖姣 单世平
从番茄植株分离得到内生细菌18株,其中2株对番茄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菌株QGJ–6的拮抗圈直径最大,为20.2 mm,盆栽试验中对番茄青枯病的生防效果达82.4%。逐步诱导拮抗内生细菌QGJ–6对硫酸链霉素产生抗性,通过灌根接种的方法,验证了菌株QGJ–6能在番茄的根、茎、叶中定殖。基于菌株QGJ–6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亮 胡俊 高润蕾 苏高升
为了筛选出对番茄溃疡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从健康番茄茎样本中分离得到186株内生细菌。用抑菌圈法测定,其中9株内生细菌对番茄溃疡病菌有拮抗作用。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 S rDNA序列分析,对拮抗作用较强的7个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BM-31、BT-10、BT-9、BT-7、BT-3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spp.),QB-22和QB-8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p.)。
关键词:
番茄 内生细菌 溃疡病菌 拮抗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钮旭光 韩梅 宋立超 肖亦农
对盐生植物翅碱蓬的根、茎、叶组织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内生细菌79株,经形态学和理化特征鉴定并结合16S rDNA片段测序分析,表明这些内生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和泛菌属(Pantoea)。通过考察所分离到细菌对异缘植物小麦盐分胁迫下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筛选出2株能够显著提高小麦耐盐性的内生芽孢细菌SE48和SE4。150mM NaCl胁迫条件下,SE48和SE4处理小麦的干重分别增加43.6%和36.8%;甚至在...
关键词:
盐生植物 翅碱蓬 内生细菌 盐胁迫,促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晓静 杨春泉 邱思鑫 胡方平
从4种茄科植株中分离得到28株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从番茄中分离的Fq7菌株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半径为8 mm;室内盆栽条件下,处理7 d后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效果达62.71%.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Fq7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Fq7菌株在番茄体内的定殖结果表明:采用涂抹叶片和浇灌土壤的方法接种于番茄,均可在番茄根、茎、叶中分离回收到细菌菌株,表明Fq7菌株可以在植株体内繁殖和传导,具有沿维管束转运的能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登科 吕正阳 李望豪 周瑞鹏 赖泽成 张春源 樊改丽 王荣波 林占熺 鲁国东 叶文雨
通过研磨组织、稀释分离等方法,从巨菌草的健康叶片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溶磷和分泌吲哚乙酸能力的内生细菌,命名为FJU3,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也研究了其对盆栽玉米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菌株FJU3具有一定的溶磷能力,其分泌吲哚乙酸的质量浓度达到了14.2 mg·L~(-1),且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菌株FJU3在产铁载体、接触酶、解硅酸盐等生理生化特性试验中均为阳性反应;玉米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促生效果比较显著的是地上部鲜质量和株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76%和41%.
关键词:
巨菌草 内生细菌 生理生化特性 促生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敏 涂璇 黄丽丽 王美英 阿里玛斯 康振生
采用皿内对峙试验从175株植物内生放线菌株中筛选具有生防效果的拮抗菌株,然后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对筛选出的生防菌的生防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皿内对峙试验共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放线菌株26株;菌株BAR1-5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到49.7%,接种番茄叶霉菌前和接种后喷施BAR1-5发酵上清液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62.6%和50.6%;BAR1-5菌株发酵液原液和5倍液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42.5%和33.1%。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AR1-5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1株很有生防潜力的内生放线菌株。
关键词:
番茄叶霉菌 内生放线菌 生物防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东霞 张要武
研究了番茄根际促生菌——假单胞菌在黄瓜根部的定殖能力以及对黄瓜灰霉病和枯萎病的生防作用。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在浸种和灌根两种情况下均能够定殖在黄瓜根部。拮抗测定表明,一些株系对黄瓜灰霉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89.1%和65.6%。离体及盆栽试验表明,CBT1、CBT3、CBT6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1.1%~62.4%和44.0%~67.7%;CBT1、CBT6、CBT7对黄瓜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5.3%~59.3%和47.7%~55.4%。
关键词:
假单胞菌 生防作用 根际促生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敬辉 陈宏州 肖婷 缪康
为筛选新的生防资源菌种,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杜鹃内生细菌DJ-6的抑菌谱。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辅助分类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对其活菌制剂(BCA)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DJ-6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BCA对草莓炭疽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都极显著高于对照化学药剂(多菌灵),根据菌株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 DNA基因和gyr B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关键词:
杜鹃内生细菌 生防活性 菌种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妍 陈思宇 肖健 宋静静 杨尚东
【目的】解析果实形状不同番茄品种植株茎部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探究内生细菌与果实形状间的相关性,为构建新型番茄育种评价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4种果实形状(椭圆形、扁平形、长形和圆球形)番茄的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进行相关代谢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从4种果实形状番茄的植株茎部内生细菌中共鉴定到31门84纲206目347科655属1045种1660个分类操作单元(OTU),其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间和丰富度指数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分类水平,4种果实形状番茄的植株茎部优势内生细菌门类均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但门分类水平丰度占比存在差异;在属分类水平,青枯菌属(Ralstonia)、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短颈细菌属(Brevibacterium)、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是4种果实形状不同番茄的植株茎部共有优势内生细菌属。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表明,4种果实形状番茄植株茎部内生细菌基因的一级功能层共有6类生物代谢通路,其中代谢(Metabolism)为4种果实形状番茄茎部内生细菌的主要功能,而内生细菌的二级功能层预测基因种类相近,但基因拷贝数存在差异。【结论】4种果实形状番茄的植株茎部均富集了共有优势内生细菌属,但各共有优势内生细菌属丰度占比各异;同时还富集了特有优势内生细菌属。其中,特有优势内生细菌属及其代谢功能参与调控或影响番茄果实形状的形成。番茄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特征有望作为指示番茄果实形状的生物学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菊 韦坤逢 李灿灿 王丽 徐刚 黄剑
【目的】为蓝藻水华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麦中分离到1株内生细菌ZB1为研究对象,通过混菌法、平板溶藻法及液体溶藻法,考察了该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活性。【结果】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菌株ZB1为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菌株ZB1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强烈的溶藻作用,且溶藻活性随菌液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菌株ZB1的发酵原菌液、无菌上清液和高温处理液对铜绿微囊藻均具有溶藻作用,但菌体重悬液无溶藻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鹏翔 邱思鑫 陈航 赵秀丹 胡方平
番茄、茄子、烟草和辣椒健康植株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结果表明,植物的不同种、品种及植物的不同部位,内生细菌数量有所不同.不同作物每克鲜重平均内生细菌数量为1180-11160 cfu;各作物植株不同部位均以果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最少,根和茎中的内生菌数量较多.拮抗测定表明,各植物体内均存在对番茄青枯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对番茄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占总数的16.21%,而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占总数的28.53%.从拮抗菌株中筛选出3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对黄瓜枯萎病有20.83%-79.17%的防病效果,此3菌株对水稻白叶枯...
关键词:
内生细菌 拮抗细菌 分离 筛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青 李永杰 汪健康 查兴平 黄建明 何张江 康冀川
为探究内生真菌砖红镰刀菌在番茄生长及抗病过程中的作用,使用1×107CFU/mL砖红镰刀菌芽生孢子悬液浸根处理发芽的番茄,结果显示:处理50 d后番茄株高较对照组增加了1.15倍;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16倍和1.47倍;根系生物量较对照增加1.38倍;砖红镰刀菌处理组对番茄枯萎病的病情指数(45.16%)较对照组(74.15%)下降;浸根处理20 d时植物生长素合成关键基因SlYUC5、水杨酸合成关键基因SlICS1表达水平与未处理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处理30及40 d后,SlYUC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相比表达显著上升,SlICS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茉莉酸合成途径关键基因SlLOXD在20 d时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调38.73%(P
关键词:
内生真菌 砖红镰刀菌 番茄 促生 抗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齐 刘慧平 张姝 韩巨才 刘慧芹
【目的】确定番茄内生放线菌Fq24的最佳发酵液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通过测定Fq24菌株发酵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作用,研究了Fq24菌株在不同发酵培养基、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起始pH、培养温度、碳源、氮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其代谢物活性,以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结果】Fq24发酵液培养基的最适配方为:葡萄糖20 g,黄豆饼粉20 g,玉米面30 g,淀粉10 g,牛肉膏1 g,KNO32 g,NaCl 2 g,MgSO40.3 g,CaCO36g,KH2PO40.2 g,H2O 1 000 mL;筛选出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7 d,接种量10%,500 mL容量瓶中装液量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