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2)
- 2023(8490)
- 2022(7718)
- 2021(7356)
- 2020(6156)
- 2019(14414)
- 2018(14490)
- 2017(28217)
- 2016(15429)
- 2015(17455)
- 2014(17403)
- 2013(17313)
- 2012(15630)
- 2011(14020)
- 2010(13676)
- 2009(12349)
- 2008(11711)
- 2007(9916)
- 2006(8507)
- 2005(7133)
- 学科
- 济(58519)
- 经济(58454)
- 管理(43543)
- 业(41031)
- 企(34809)
- 企业(34809)
- 方法(29537)
- 数学(25549)
- 数学方法(25265)
- 农(14897)
- 中国(14163)
- 财(13839)
- 学(13538)
- 业经(12948)
- 地方(12396)
- 理论(10456)
- 和(10241)
- 贸(10116)
- 贸易(10112)
- 农业(10005)
- 易(9753)
- 技术(9640)
- 环境(9598)
- 务(9205)
- 财务(9148)
- 财务管理(9134)
- 制(9057)
- 教育(8662)
- 企业财务(8652)
- 划(8402)
- 机构
- 大学(215194)
- 学院(212958)
- 管理(89433)
- 济(79296)
- 理学(78601)
- 理学院(77746)
- 经济(77453)
- 管理学(76425)
- 管理学院(76051)
- 研究(68594)
- 中国(48350)
- 京(45789)
- 科学(45063)
- 财(34369)
- 业大(34213)
- 农(34171)
- 所(34067)
- 研究所(31505)
- 中心(30706)
- 北京(28841)
- 江(28735)
- 财经(28532)
- 范(28283)
- 师范(28027)
- 农业(26881)
- 经(26011)
- 院(25088)
- 州(24219)
- 技术(22807)
- 师范大学(22799)
- 基金
- 项目(154635)
- 科学(120534)
- 研究(112463)
- 基金(111345)
- 家(96894)
- 国家(96091)
- 科学基金(82593)
- 社会(68378)
- 社会科(64691)
- 社会科学(64672)
- 省(60773)
- 基金项目(60503)
- 自然(55400)
- 自然科(54076)
- 自然科学(54066)
- 自然科学基金(53071)
- 划(51159)
- 教育(51131)
- 编号(46607)
- 资助(45756)
- 成果(37184)
- 重点(33926)
- 部(33475)
- 发(32255)
- 创(32215)
- 课题(31291)
- 创新(29941)
- 科研(29766)
- 项目编号(29070)
- 大学(28750)
共检索到292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明池 郝静 唐晓伟
本文对番茄果实芳香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番茄果实主要芳香物质的种类,不同芳香物质对番茄果实风味的具体贡献入手,阐述了不同品种间、不同成熟时期、不同栽培条件下番茄果实芳香物质的变化情况和芳香物质分子遗传标记进展;对番茄果实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形成途径、关键酶及影响番茄果实芳香物质变化的外界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番茄果实芳香物质的分离、鉴定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番茄 芳香物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左进华 陈安均 孙爱东 罗云波 朱本忠
番茄果实成熟衰老是一个有序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因子高度协调的遗传调控过程,影响番茄果实成熟衰老的因子很多,包括各种植物激素﹑相关酶类以及各种外源物质等。本文论述了与番茄果实成熟衰老相关的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乙烯﹑脱落酸﹑水杨酸﹑茉莉酸﹑多胺)﹑相关酶类(脂氧合酶﹑保护酶类﹑软化酶类),以及外源物质(1-甲基环丙烯﹑一氧化氮﹑钙)对番茄果实成熟衰老的影响,并探讨了各种相关因子对其成熟衰老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
番茄果实 成熟衰老 相关因子 影响机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丽宁 陈书霞 王聪颖 陈巧 万旭花 申晓青 程智慧 孟焕文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芳香物质主要组成成分及含量的差异,为黄瓜的品质育种及其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11个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为材料,采取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黄瓜果实的香气物质组成进行分析,并根据其香气值确定黄瓜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结果】从11个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中共检测到78种芳香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烃类及酯类,其中醛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占芳香物质总量的56.30%~83.95%及7.78%~21.33%,表明醛类和醇类是黄瓜果实芳香物质的主体香气成分;烃类芳香物质1,4-辛二烯在黄瓜中属首次检出。【结论】根据检出芳香物质的香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兴旺 肖继坪 王婷婷 郭华春
【目的】检测蒸煮马铃薯中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果】从46个马铃薯品种蒸煮块茎中检出43种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其中醛类14种、酯类5种、醇类5种、烷烃类5种、呋喃类2种、酮类3种、苯环类7种及其它化合物2种。【结论】醛类物质是蒸马铃薯的主要香味成分,而苯甲醛、3-甲硫基丙醛、癸醛、壬醛、正己醛、2-正戊基呋喃等化合物是蒸马铃薯的主要芳香物质,不同马铃薯品种间,芳香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关键词:
马铃薯 芳香 固相 3-甲硫基丙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圆圆 刘文敬 张斌斌 蔡志翔 宋宏峰 俞明亮 马瑞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成熟桃果实的内酯芳香物质构成,并评价其对于桃果实芳香的重要性。【方法】以涵盖不同果肉质地、果肉颜色、果实成熟期等的多品种桃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体系检测样品的芳香物质,通过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明确内酯芳香物质的构成,并结合芳香物质的气味活性值分析评价其重要性。【结果】内酯芳香物质存在于本研究全部桃品种的成熟果实中,样品中共检测到10种内酯芳香物质,包括γ-己内酯、γ-辛内酯、γ-庚内酯、γ-癸内酯、5-羟基-2, 4-癸二烯酸-δ-内酯、δ-癸内酯、γ-十一内酯、δ-辛内酯、茉莉内酯、顺式-4-羟基-6-十二烯酸内酯。各内酯物质具有特定的气味属性,主要散发果香(桃/椰子)、甜香、奶油香、焦糖香、花香和草本味等气味。不同品种的桃果实共有的内酯物质是γ-己内酯,较为普遍存在的内酯物质包括γ-癸内酯和δ-癸内酯,部分品种存在特有的内酯物质,如‘深州蜜桃’果实中的顺式-4-羟基-6-十二烯酸内酯。果实成熟期时,溶质‘白花水蜜’‘深州蜜桃’‘橙香’‘奉化玉露(晚)’‘肥城红里大桃’等品种中检测到较多种类的内酯芳香物质,硬质‘霞脆’‘秦王’‘华玉’等品种果实具有较少种类的内酯芳香物质。气味活性值分析表明,由于极低的气味阈值和较高的物质含量,γ-癸内酯存在于大部分品种中,且对于这些品种桃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使溶质‘深州蜜桃’‘橙香’‘奉化玉露(晚)’‘白花水蜜’等品种果实均具有较为强烈的典型的桃香气味,溶质‘阿初桃’和硬质‘华玉’品种的典型桃果芳香较淡,而未检测到该内酯的硬质‘秦王’‘霞脆’品种果实则没有典型的桃果芳香。此外,γ-辛内酯使部分品种(本研究中为‘橙香’和‘深州蜜桃’)桃果实呈现更为强烈的椰果味和非常甜的气味。【结论】内酯是桃果实挥发性芳香物质的一个重要类别,桃果实内酯物质构成丰富,成熟果实至少包含10种内酯芳香物质。内酯物质类别和含量的差异是不同品种尤其是不同果肉质地的桃果实芳香特征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不同果肉颜色或成熟期品种的内酯芳香无显著差异。γ-己内酯是品种之间共有的内酯物质,γ-癸内酯和δ-癸内酯是品种之间较为普遍存在的内酯,顺式-4-羟基-6-十二烯酸内酯等是部分品种特有的内酯物质。γ-癸内酯和γ-辛内酯等内酯对于品种的典型桃香气以及独特芳香气味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彩霞 徐新娟 卢颖林 周毅 沈其荣
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是植物吸收的两种主要氮素形态。由于植物对NO3-和NH4+吸收和同化的机制不同,导致叶片及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差异很大。本文阐述了不同形态氮素对植物叶片内有机酸合成的影响,指出供NO3-植物叶片中苹果酸、α-酮戊二酸及柠檬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供NH4+植物。番茄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是两种含量最多的有机酸,也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了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种类、含量及相关有机酸代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不同形态氮素对番茄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以及氮代谢和有机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提出氮素形态可能对果实中有机酸含量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农业生...
关键词:
NO3- NH4+ 有机酸 番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彬 邓小敏
番茄红素作为一种高价值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清除人体自由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目前番茄红素主要来源于天然番茄提取,产能不足导致其市场应用受限。而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为番茄红素的工业生产带来了曙光。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和生产方法,重点分析了当前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番茄红素的代谢工程改造策略、发酵和提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番茄红素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对未来生物技术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方向及存在问题提出展望,旨在为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青静 杨悦俭 王荣青 李志邈 阮美颖 周国治 姚祝平
番茄黄化曲叶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是世界许多地区番茄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该病害在田间由烟粉虱传播,由于不同地区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变异较大,这使番茄抗番茄黄化曲叶病育种进展很慢。本文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检测与防治、番茄抗源材料的筛选与抗性鉴定、抗番茄黄化曲叶病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育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晓荣 陶承光 吕书文 杨国栋
对番茄花药培养中基因型、小孢子发育、培养基种类、碳源、激素种类和配比、添加物、预处理和培养条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进展做了综述。
关键词:
番茄 花药 研究进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朱婷倩 张运来 刘苏杭
随着农业现代化理念的不断推广,中国设施农业栽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已居世界前列。番茄作为设施农业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及时、高效、细致地对番茄花授粉是促使优质番茄生长的关键。目前设施番茄主要通过人工进行授粉作业,劳动力占比大、投入成本高。随着机器学习、机器视觉、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授粉机器人将成为代替人力劳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为全面、深入地了解设施番茄精准授粉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对国内外授粉机器人的发展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对设施番茄花朵的目标识别、检测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概况了番茄授粉末端执行器的种类及结构,总结了目前采摘末端执行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对液态喷雾式授粉末端执行器的发展及实用性做了分析讨论。最后对现今设施番茄授粉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发展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做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景玲 朱秀红 王谦 袁远 苗蕾 赵勇 吴明作
为了摸清番茄果实与空气间传热的对流换热系数,在人工气候室控温、控光环境下,测定了番茄果实不同风速时的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温差,根据热平衡原理计算番茄果实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用Porter和Mitchell模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并计算了模式的回归系数。用称重法测定1 d中番茄果实水分损失量,分析了番茄水分损失产生的潜热交换量。结果表明,采样后24 h内番茄果实水分蒸发产生的潜热交换量平均为2.3 W/m2;番茄果实的对流换热系数随风速增加而线性增加。Porter的模式回归系数修正后,可用Porter公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这为以后的对流传热分析提供了较为确切的热物性参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齐红岩 李天来 张洁 王磊 陈元宏
在设施内设置4个灌水处理,分别间隔2(CK)、4(处理1)、6(处理2)和8d(处理3)浇1次水,均以浇水后土壤水分张力计回零为准。结果表明,番茄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随生长发育的进行而逐渐提高,蔗糖含量下降;各时期处理3番茄果肉中糖分含量最高,其次为处理2,其余2处理果实糖分含量最低。蔗糖合成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逐渐升高,水分亏缺提高了这2种酶的活性,但降低了成熟期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亏缺灌溉提高了番茄叶片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同时提高了果实中的可溶性糖、有机酸的含量及糖酸比,增加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但严重亏缺灌溉可明显影响植株上部果实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志鹏 应铁进 王阳光
将绿熟樱桃番茄 (Lycopersicumesculentumvar.cerasiforme)果实采后冷激处理 ,然后贮藏在 (2 0± 1)℃条件下 ,以未经冷激处理的果实为对照 ,研究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 ,冷激处理后 ,ACC氧化酶 (ACO)和ACC合成酶 (ACS)的活性上升延缓 ,呼吸和乙烯跃变延迟 ,而叶绿素降解、番茄红素合成和果实的软化速率被抑制。
关键词:
ACO ACS 冷激 番茄 色素 硬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青春 程伟 杨庆华 荀一 王秀
为实现番茄自动化采收,针对温室光照条件多变、背景复杂及果实簇生遮挡的特征,构建了基于线结构光视觉的番茄果实识别定位视觉系统,并提出了一种针对簇生重叠果实的区域分割方法。在(2R-G-B)色差模型下利用动态阈值分割,提取成熟果实区域;计算亮度渐变梯度向量,采用灰度重心法提取结构光条纹中心线;基于线结构光立体测量原理,在光条纹扫描视场过程中实时获取成熟果实表面三维信息,并映射形成果实表面与相机光心距离深度图像,实现簇生重叠果实区域的立体分割;基于果实表面激光条纹点空间坐标拟合果实外接球体,获取果实形态和空间坐标信息;试验结果表明,视觉系统单次识别测量耗时2.8s,果实直径测量误差小于6mm,果实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