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5)
2023(10435)
2022(9260)
2021(8769)
2020(7607)
2019(16516)
2018(16693)
2017(31485)
2016(17392)
2015(19707)
2014(19684)
2013(19659)
2012(17873)
2011(16078)
2010(15802)
2009(14371)
2008(13821)
2007(11921)
2006(10316)
2005(8799)
作者
(52958)
(43837)
(43733)
(41456)
(28107)
(21242)
(19821)
(17450)
(16583)
(15659)
(15166)
(14704)
(13936)
(13865)
(13506)
(13439)
(13437)
(13170)
(12598)
(12517)
(11157)
(10804)
(10736)
(9910)
(9905)
(9837)
(9733)
(9644)
(8952)
(8817)
学科
(66798)
经济(66729)
管理(53205)
(49825)
(42139)
企业(42139)
方法(32860)
数学(28275)
数学方法(27967)
(17347)
(17043)
技术(16572)
中国(16552)
业经(15039)
(14914)
地方(13352)
(12443)
理论(12220)
农业(12044)
环境(11806)
(11277)
贸易(11271)
(10951)
(10102)
(9897)
(9872)
财务(9831)
财务管理(9817)
教育(9462)
技术管理(9364)
机构
大学(250461)
学院(248524)
管理(101712)
(91671)
经济(89427)
理学(88945)
理学院(87950)
管理学(86417)
管理学院(85979)
研究(83144)
中国(58120)
科学(56344)
(54109)
(44361)
(42978)
业大(41926)
研究所(39848)
(38675)
中心(36981)
农业(35201)
(35001)
北京(33952)
(32920)
师范(32554)
财经(32087)
(30236)
技术(29281)
(29259)
(29021)
师范大学(26390)
基金
项目(180115)
科学(139838)
基金(129121)
研究(128485)
(114091)
国家(113173)
科学基金(96266)
社会(77799)
社会科(73699)
社会科学(73677)
(71550)
基金项目(69556)
自然(65090)
自然科(63449)
自然科学(63429)
自然科学基金(62272)
(60209)
教育(58285)
资助(52929)
编号(52650)
成果(41490)
重点(40201)
(38615)
(38245)
(38081)
课题(35837)
创新(35534)
科研(34707)
计划(34057)
大学(32589)
期刊
(96356)
经济(96356)
研究(67271)
中国(46242)
学报(45465)
科学(40474)
(39286)
管理(35988)
大学(32599)
学学(30599)
农业(28315)
教育(27955)
(27223)
技术(23724)
图书(16537)
业经(15887)
科技(15061)
(14883)
金融(14883)
(14682)
财经(14505)
经济研究(14391)
技术经济(13418)
资源(12816)
理论(12629)
问题(12338)
业大(12209)
(12207)
实践(11901)
情报(11901)
共检索到347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晓艳  李海涛  张子君  邹庆道  
为探索适宜番茄晚疫病人工接种的技术体系,对番茄晚疫病人工接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番茄晚疫病苗期人工接种的方法是孢子囊悬浮液喷雾法和涂抹法,6~8叶期是植株适宜的接种时期,适宜接种的保湿时间和孢子囊浓度分别为24h和5×104孢子囊.mL-1。采用孢子囊悬浮液喷雾法和离体叶片涂抹法对20份番茄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筛选出6份抗病试材,以CLN2037G、CLN2307H和CLN2037I抗性最好,表现为高抗;喷雾法和离体叶片涂抹法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光辉  杨琦凤  尹贤贵  汝雪娟  张赟  史抒  
比较了重庆晚疫病田间自然发病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的差异,进行了晚疫病抗性材料CLN2037B对晚疫菌生理小种T1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及后代分离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①田间自然发病鉴定与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一致,在重庆春季露地进行晚疫病田间自然发病鉴定是可行的;②番茄抗晚疫病材料CLN2037B对生理小种T1的抗性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遗传力较高,抗性遗传中不存在细胞质基因效应,抗性表现为单基因不完全显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晓艳  李海涛  张子君  邹庆道  
通过对4份亲本材料完全双列杂交后代进行方差分析、配合力分析,对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一般配合力较大,其二者比值为(GCA/SCA)18.7,说明番茄对晚疫病的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利用Haym an双列杂交法,对各亲本和杂交组合后代间的方差(Vr)、协方差(W r)进行回归分析,抗性符合"加性-显性"模型,遗传效应中存在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广义遗传力为96.8%,狭义遗传力85.6%,进一步说明了在番茄抗晚疫病的遗传中以加性效应为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媛媛  李海涛  张子君  邹庆道  吕书文  杨国栋  
将番茄抗晚疫病ph-3基因已有的RAPD特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根据该测序结果设计SCAR引物对抗病亲本、感病亲本、抗病池、感病池、F1个体进行扩增,均获得一条592bp的特异片段。感病基因型和杂合抗病基因型存在Xba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261bp、193bp和95bp以及592bp、261bp、193bp和95bp的特异性片段,纯合抗病基因型无此酶切位点,酶切结果仍为592bp的产物。这些片段能成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和F1个体,很有可能是与ph-3基因连锁的CAPS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春芝  刘磊  孙玉燕  周龙溪  杨宇红  谢丙炎  李君明  
【目的】利用来自番茄近缘野生种类番茄茄(Solanum lycopersicoides)LA2951的渐渗系群体,挖掘LA2951中潜在的抗晚疫病基因。【方法】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每片小叶背面接种10μL菌液(2×104孢子囊/mL),在温度19℃和相对湿度70%—100%的条件下,第6天测量叶片病斑面积(lesion size,LS)和发病率(diseaseincidence,DI)。【结果】LA2951对晚疫病的抗性受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控制。接种番茄晚疫病T1,2小种,鉴定出Rpiq1b、Rpiq2b、Rpiq4b、Rpiq8a和Rpiq11等5个QT...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梦蕊  刘淑梅  侯丽霞  王施慧  吕宏君  苏晓梅  
【目的】探索番茄颈腐根腐病(Fusarium crown and root rot,FCRR)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并对番茄种质资源及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分析,挖掘和丰富可利用的抗性资源,为培育抗颈腐根腐病番茄品种打下基础。【方法】以尖镰孢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radicis-lycopersici,Forl)和感病栽培番茄Heinz 1706为材料,研究接种菌液浓度、接种寄主苗龄、接种后管理温度和不同接种方法对番茄颈腐根腐病人工接种鉴定效果的影响。随后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结合文献中已报道的与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00份番茄种质材料进行颈腐根腐病抗性鉴定分析。【结果】在一定范围内,番茄颈腐根腐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随着接种菌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接种菌液浓度为107个孢子/mL时,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分别为100%和89.2,可以反映寄主真实的抗性水平;接种寄主苗龄为2—5叶期均能使植株发病,不同苗龄间病情指数无显著差异;接种后不同的管理温度对番茄颈腐根腐病的病情指数影响显著不同,其中较低的管理温度(20℃)有利于番茄颈腐根腐病的发生;使用浸根法和灌根法进行鉴定,番茄颈腐根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高且效果稳定,显著优于茎注射法。对100份番茄种质材料进行分析,接种鉴定结果显示有38份材料表现抗病,这些材料可用于番茄抗颈腐根腐病育种或生产。在已报道的与Frl连锁的分子标记中,SCARFrl的准确率最低,仅为51%,C2-25的准确率为59%,而PNU-D4的准确率为83%,该标记可用于番茄抗颈腐根腐病辅助选择。【结论】建立的苗期抗性鉴定技术能客观反映供试材料的实际抗性水平,可用于番茄抗颈腐根腐病材料的鉴定筛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绍松  宋令荣  王芳  杨家鸾  黄兴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晓梅  许向阳  李景富  陈秀玲  徐艳辉  
【目的】挖掘番茄晚疫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番茄抗晚疫病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利用含番茄晚疫病抗性基因ph-1,2,3的L3708(Lycopersicon.pimpinellifolium)为父本,感病的优良品系04968(L.esculentum)为母本培育的260个F2单株为图谱构建群体,通过AFLP、SSR2种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构建分子遗传图谱。根据苗期接种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T1,2的抗性反应,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结果】构建了包含12个连锁群的分子遗传图谱,其中包含3个SSR标记和149个AFLP标记。该图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莫云容  张培欣  邓明华  杨正安  朱海山  张宏  鲍继艳  胡文岩  汤晓倩  马仲飞  文玲  赵凯  
为提供番茄晚疫病抗病育种候选基因,本研究以高抗晚疫病的CLN2037E自交系和感病5#自交系为实验材料,在前期使用分子标记将CLN2037E中存在的抗晚疫病基因定位在第9号染色体的基础上,利用晚疫病病菌诱导CLN2037E的CDNA文库、番茄基因组CDS数据库、本地BLASt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发掘与第9号染色体上ESt最佳匹配的CDS以及对晚疫病病菌的响应模式。结果发掘出6条抗晚疫病的候选基因,其中SoLyC09g097960、SoLyC09g082810和SoLyC09g065760在5#自交系和CLN2037E自交系中均响应晚疫病病菌,SoLyC09g092030和SoLyC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川  王朝海  周平  马维  陈军  陆燚  吴显  王宗明  吴瑞  宋治豪  马杰  付毅  
【目的】利用马铃薯抗晚疫病种质资源筛选晚疫病抗病基因,为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20个具有持续强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品系和3个易感晚疫病品种的抗、感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O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Clustal Omega程序比对氨基酸序列、MEGA6构建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及SMART和HMMER程序分析蛋白结构域。【结果】对比3个易感晚疫病品种,20持续强抗病材料间具有共性上调或下调表达的基因,筛选到转录水平相差2倍的上调基因有6,034个、下调基因4,611个;GO分析表明,在表达上调的基因中,有508个基因的表达产物参与转录调控,1,084个基因的表达产物拥有ATP结合功能,1,179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位于细胞核内发挥功能。在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中,分别有313个及111个基因表达量相差10倍上调或下调,其中在表达水平极调的基因中,有3个cc-NBS-LRR类基因与已克隆的晚疫病抗性基因有相似的蛋白结构域,其中,PGSC0003DMP400034099基因由876个氨基酸组成,与Rpi-amr3i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其内部有9个LRR结构域,而Rpi-amr3i基因内部只有4个LRR结构域;PGSC0003DMP400045185基因由911个氨基酸组成,与Rpi-amr3i、R1-A、R8以及Rpi-blb2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其内部的LRR结构域比Rpi-amr3i、R1-A、R8和Rpi-blb2多,且包含MeaB和Hc1结构域;PGSC0003DMP400042154基因由888个氨基酸组成,与Rpi-vnt1基因的3个转录本亲缘关系较近,内部都含有1个ABC transporter结构域,3个LRR结构域,Rpi-vnt13个转录本内只有1个LRR结构域。【结论】在20个具有持续强抗晚疫病特性的马铃薯品种/品系中筛选到大量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极显著上调表达的cc-NBS-LRR类基因PGSC0003DMP400034099、PGSC0003DMP400045185和PGSC0003DMP400042154与已知晚疫病抗性功能基因的具有相同的保守性分子结构,可能参与马铃薯持续强抗晚疫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爱军  柴敏  于拴仓  姜立纲  
番茄晚疫病是危害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开展番茄晚疫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对番茄抗病品种选育和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意义重大。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晚疫病菌具有明显的生理小种分化现象,且致病性分化变异频繁。2001年,从北京地区采集并获得了一份番茄晚疫病新菌株,以番茄晚疫病菌的5个鉴别寄主品种为材料,采用苗期喷雾接种法对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致病性表现初步得出结论,该菌株属于晚疫病生理小种T1.3。同时,利用该菌株对7份番茄一代杂种和10份育种材料接种鉴定表明,7份一代杂种品种均高度感病;而10份番茄育种材料中,7份表现感病或高感病,3份耐病。另外,在2份耐病品系和3份感病材料中均存在一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倩男  王晓敏  芮文婧  胡学义  胡新华  付金军  高艳明  李建设  张亚红  
【目的】为了对收集到的117份番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及分类,采用多元统计法,结合表型性状测定与实用性抗病性分子标记检测,对已收集到的117份番茄种质资源的综合性状进行评价。【结果】供试材料各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范围在7.2152.27;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质量性状中果顶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198;数量性状中,叶片长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63;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且大部分都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对遗传差异达极显著的15个数量性状及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婷婷  赵凯  朱海山  
以番茄抗病品系(CLN2037E)为研究材料,应用SMART技术构建晚疫病诱导的番茄叶片cDNA表达文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功构建的cDNA文库的克隆数为2.3×109,重组率为96%,通过PCR检测,插入片段范围在0.1~2.0 kb之间。从文库中随机挑取110个克隆进行测序,最终得到107条差异表达ESTs序列。GenBank提交的序列号为GT742146-GT742150;GT865998-GT866099。利用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75条ESTs与其他物种同源性较高,视为已知基因,功能涉及能量代谢的占42.7%、细胞内生命活动与信号传导的占10.7%、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占9.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默涛  陈树欣  张少军  王莉  
通过两年两地的田间试验,残留分析,并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最高残留限量的规定,提出了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防治番茄早疫病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指标的建议,常用剂量1000倍液,喷施3~5次,最高使用剂量500倍液,喷施3~5次,每隔10d喷施1次,安全间隔期为3d.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大志  陈霄  邓子牛  杨宇红  熊兴耀  谢丙炎  
应用cDNA-AFLP技术研究番茄根部组织应答BABA(β-Aminobutyric Acid,β-氨基丁酸)诱导后基因转录谱,得到与植物获得性抗性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29条,克隆测序后获得10个上调基因片断.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预测,其同源基因都是植物体在抗病、抗逆反应中的表达序列标签.根据功能可将其分为5类:第1类是防御反应基因,为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69家族成员,具有蛋白水解酶功能;第2类是转运蛋白基因,负责细胞内外离子、水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第3类是信号传导蛋白,是Ca2+信号传导途径上重要的功能蛋白;第4类是分子伴侣蛋白BIF1,协助蛋白质的复性;第5类属功能未知基因.研究表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