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6)
- 2023(8119)
- 2022(6948)
- 2021(6220)
- 2020(5430)
- 2019(12649)
- 2018(12588)
- 2017(24650)
- 2016(14025)
- 2015(15788)
- 2014(16256)
- 2013(16513)
- 2012(15717)
- 2011(14376)
- 2010(14224)
- 2009(12701)
- 2008(12941)
- 2007(11934)
- 2006(10010)
- 2005(8945)
- 学科
- 济(61741)
- 经济(61686)
- 管理(40469)
- 业(35485)
- 方法(29999)
- 企(28088)
- 企业(28088)
- 数学(26851)
- 数学方法(26598)
- 学(16639)
- 财(15224)
- 农(14775)
- 中国(13281)
- 环境(12797)
- 贸(10896)
- 贸易(10896)
- 易(10581)
- 业经(10293)
- 制(10192)
- 地方(10088)
- 务(9871)
- 财务(9848)
- 财务管理(9822)
- 和(9768)
- 农业(9713)
- 企业财务(9348)
- 银(8886)
- 银行(8828)
- 融(8541)
- 金融(8539)
- 机构
- 大学(209185)
- 学院(207390)
- 济(82063)
- 经济(80270)
- 管理(75287)
- 研究(73914)
- 理学(64834)
- 理学院(64052)
- 管理学(62727)
- 管理学院(62357)
- 中国(53927)
- 科学(50201)
- 农(46128)
- 京(44408)
- 所(40261)
- 业大(38136)
- 财(37611)
- 研究所(37144)
- 农业(36940)
- 中心(33973)
- 江(31594)
- 财经(30460)
- 经(27679)
- 北京(27655)
- 院(26473)
- 经济学(25953)
- 范(25950)
- 师范(25547)
- 州(24771)
- 农业大学(24247)
- 基金
- 项目(142063)
- 科学(108842)
- 基金(102388)
- 研究(95368)
- 家(92789)
- 国家(92108)
- 科学基金(76029)
- 社会(58500)
- 省(56340)
- 社会科(55454)
- 社会科学(55436)
- 基金项目(54528)
- 自然(52204)
- 自然科(50924)
- 自然科学(50905)
- 自然科学基金(50016)
- 划(48140)
- 教育(43778)
- 资助(43049)
- 编号(36603)
- 重点(33012)
- 部(31219)
- 发(30470)
- 成果(29695)
- 计划(29549)
- 科研(28677)
- 创(28659)
- 创新(27032)
- 科技(26668)
- 课题(26000)
共检索到294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 李天来 李悦
以多心室和少心室2个心室数目差异较大的番茄品系(L.esculentum var.cerasiforme Ale f和L.esculentum var.Giant Heir-loom)为亲本,进行正反交,研究亲本及F1代幼苗在花芽分化前期、花芽分化期、萼片花瓣形成期、心皮形成初期和子房心室完全形成期茎尖果糖、葡萄糖、蔗糖、淀粉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心室数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自番茄幼苗花芽分化前期至子房心室完全形成期,茎尖内果糖、葡萄糖、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而蔗糖含量逐渐降低。番茄幼苗萼片花瓣形成期和心皮形成初期茎尖碳水化合物含量均与心室数目显著正相关,萼片花瓣形成期的果糖对心室数目有负向直接影响,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 赵士文 包星星 武永军 杨振超
为探究光周期对黄瓜幼苗形态、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光强为250μmol/(m~2·s)的白光下,设置光周期为8 h/16 h、12 h/12 h、16 h/8 h和20 h/4 h共4个处理,比较各处理对黄瓜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处理后的黄瓜幼苗形态差异较大,其株高、茎粗、鲜重、干重与叶面积均发生显著性差异,12 h/12 h处理下株高、茎粗和总叶面积均显著优于其余处理;随着光周期的增加,叶片各组织厚度增加,Rubisco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8 h/16 h处理较16 h/8 h与20 h/4 h处理显著增加66.23%和82.86%;黄瓜幼苗总氮含量随着光周期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趋势;12 h/12 h处理下总碳含量显著高于8 h/16 h和20 h/4 h;12 h/12 h和16 h/8 h处理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综上,12 h/12 h处理为黄瓜幼苗生长的最适宜光照周期。该研究结果可为植物工厂化育苗及设施内补光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黄瓜 光周期 光合 碳水化合物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悦 李天来 王丹
【目的】研究番茄茎尖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探讨番茄花芽分化期相关内源激素的作用。【方法】应用番茄多心室自交系(MLK1)和少心室自交系(FL1)进行杂交,研究亲本及F1、RF1花芽分化初期、花芽分化期、萼片花瓣形成期、心皮形成初期、子房心室完全形成期5个时期茎尖内源激素GA3、IAA、AB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心室数目的关系。【结果】番茄亲本及F1、RF1在关键作用时期的GA3含量高低与各材料的子房心室数变化趋势相同,IAA、ABA含量高低与各材料的子房心室数变化趋势相反。相关分析表明,番茄子房心室数与萼片花瓣形成期GA3含量及GA3/IAA、GA3/ABA呈极显著正相关,而IAA、ABA含量呈极显...
关键词:
番茄 内源激素 心室数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洁 李天来
为研究高昼温对日光温室番茄果实发育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对番茄植株分别作30℃、35℃高昼温处理,以25℃为对照,研究果实发育、碳水化合物含量、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昼温促使番茄果实发育提前,成熟期提前,但空洞果增加;果实内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均升高,而淀粉含量则在提前达到最高点后开始低于对照,尤其是35℃处理,在花后20d时,其果糖、蔗糖含量分别较对照升高28.91%和20.56%。在高昼温处理15d时,果实中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活性(NI)降低,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升高,昼温越高,与对照间的差别越大。可见,昼间温度越高,对番茄果实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翠玲 李生秀
在沙培条件下分别供应铵态氮、硝态氮及1∶1的铵硝态氮营养液,研究了2种氮素形态对玉米苗期可溶性糖、还原态糖含量及N、P、K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供硝态氮时,玉米幼苗根、茎、叶积累的可溶性总糖和植株累积的还原态糖最多,结构多糖(纤维素)的含量也最高。硝态氮营养条件下,各器官积累的氮素增多,磷、钾累积量提高。这些生理特性的差异导致植株积累的碳水化合物最多,最终使玉米生物量最高。
关键词:
氮素形态 碳水化合物 养分 玉米幼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旭盛 郭玉海 杜友 陈晓丽 翟志席 骆翔 赵东平 朱艳霞
自然生长条件下,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C.A.Mey.) Bunge.)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随树龄增长的变化尚不清楚。本试验以秋季采集的1~4年树龄的梭梭为材料,测定了梭梭不同器官内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树龄增长,梭梭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累积量成倍提高,1~4年树龄梭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累积量依次分别为9.40、17.75、73.18和239.52 g/株。2)不同树龄梭梭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各器官间有所差异,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根内含量最高,光合枝次之,茎杆最低;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茎杆中最高,根次之,光合枝最低。试验结...
关键词:
梭梭 碳水化合物 树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付小斌 陈琦 刘苑秋 段天择 王力行 潘颜乐 康王朝 邓文平
【目的】全球气温上升和降水格局变化导致的频繁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植物干旱前后水分利用和适应的机制至关重要。【方法】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降水量梯度和2个降水间隔的双因素控制试验,研究杉木幼苗不同器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相关组分质量分数对降水量和降水间隔变化的响应。【结果】随着降水量减少,杉木幼苗的NSC质量分数在吸收根、运输根、枝条和叶中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枝干中则持续下降,杉木幼苗通过增加运输根、吸收根、叶和枝条的NSC质量分数,同时将吸收根的淀粉水解转化成可溶性糖,来调节细胞内的水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运输根和枝干中均呈持续减少的趋势,在吸收根、叶和枝条中先增加后减少;淀粉质量分数在所有器官中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降水量过少时,杉木幼苗会消耗体内的NSC,优先供给吸收根的生存需求,导致运输根、枝条和枝干的NSC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延长降水间隔,杉木幼苗叶和运输根的NSC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叶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运输根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结论】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当地多年旱季月平均降水量的50%以上,可提高杉木人工林在降水格局变化下的存活率,降水量较高的地区可以适当延长浇水间隔。图3表1参5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祁琳 郭龙梅 刘尤德 曹帮华 毛培利 李泽秀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的刺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动态变化,揭示其对NaCl胁迫的适应机制,为刺槐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刺槐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0、1.5‰、3‰、4.5‰)下苗木的相对生长速率、生物量分配和NSC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1)随着土壤NaCl浓度增加,刺槐苗木的地径和苗高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随着NaCl胁迫持续时间增加,叶生物量的增速逐渐降低,而根生物量增速变化不显著,导致叶生物量比显著降低,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显著增加。2)随着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粗根、细根、茎和叶中的NSC(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在土壤NaCl浓度3‰以下梯度间差异不显著,但达到4.5‰各个器官中的NSC含量均显著下降,粗根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细根、茎和叶。3)相关分析表明,地径和苗高相对生长速率与叶生物量比、粗根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根淀粉与细根可溶性糖和茎可溶性糖、茎淀粉与茎可溶性糖有着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NSC动态变化影响生物量分配进而影响器官的协调生长,是刺槐适应盐碱能力的重要体现。4)主成分分析表明,NaCl胁迫下评价刺槐适应能力可以简化为生长指标、粗根NSC指标和茎NSC指标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43.05%、15.99%、14.65%,累计贡献率为73.69%。【结论】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刺槐幼苗的生长。NSC对叶片投入的降低和根系投入的增加,是导致刺槐苗木生长缓慢的重要原因。粗根是淀粉最重要的贮藏器官,淀粉不直接参与生长过程,但却是可溶性糖的重要来源,而可溶性糖是影响NaCl胁迫下刺槐苗木生长的主要物质。刺槐苗木根系生物量的分配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调节是刺槐适应NaCl胁迫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刺槐 NaCl胁迫 生长 可溶性糖 淀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鲜云 程继鸿 杨瑞 雷慧 杨柳 王绍辉
【目的】探讨春化处理对萝卜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低温处理萌动‘北农1号’种子30 d,研究低温春化处理对萝卜叶片(源)及肉质根(库)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春化处理‘北农1号’叶片及肉质根蔗糖、葡萄糖、果糖、棉子糖及总糖含量比对照降低,淀粉含量增加。叶片转化酶活性从"拉十字"开始到"拉十字"后21 d("破肚"前期)高于对照,"拉十字"后28 d("破肚"结束)转化酶活性降低且低于对照,蔗糖合酶与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在整个观察期都低于对照;春化处理促进了肉质根中性转化酶及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升高,酸性转化酶与蔗糖合酶活性变化不明显。【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海 常莹 吴春胜 胡文河 谷岩
【目的】研究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与茎秆强度的相关性,以揭示玉米的抗倒伏机制,为玉米抗倒伏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抗倒伏性能不同的2个玉米品种先玉420(抗倒伏性差)和益丰29(抗倒伏性强)为试验材料,设定5,6,7,8,9,10,11万株/hm2共7个群体密度处理,分别在抽雄期(07-23)和灌浆初期(08-05),测定玉米基部向上第3、4、5节可溶性糖、淀粉、矿质元素(N、K、Si、Ca、Mg、Zn)和茎秆强度,同时分析茎秆强度与可溶性糖、淀粉和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2个玉米品种第3~5节可溶性糖、淀粉、矿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征 白登忠 张维诚 肖文发
[目的]冬季低温是决定高山林线树种能否生存的重要生态因素。休眠前后树木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其安全越冬的策略。但目前高山林线树种休眠前后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及机理尚不清楚。为了探讨林线树种越冬期间的生存策略,[方法]本文以祁连山林线青海云杉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2 900、3 000、3 100、3 200、3 300 m)成年树枝、叶休眠前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包括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淀粉以及糖/淀粉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休眠前青海云杉当年及1年生叶在高海拔处NSC含量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林线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休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珍 蔡庆生 孙菊华 崔照平
4/2℃ (昼 /夜 )诱导 10d ,高羊茅叶片、根颈中以蔗糖、果糖为主的可溶性糖类和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 ,淀粉含量缓慢降低 ,总可溶性糖与淀粉的比值明显增加 ,相应部位的抗冻性显著增强 ;根系中可溶性糖类含量和LT50 都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 ,可溶性糖类含量的增加是造成高羊茅抗冻性增强的重要因素 ,叶片、根颈和根系中可溶性糖类含量及积累动态的不同可能是构成其对冷锻炼响应不同的重要生理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 崔娜 范海延 苗青 曲波 李天来
选用野生型番茄克梅留斯基(Solanum chmielewskii)和普通栽培型番茄Micro-Tom(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验材料,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番茄花后不同生长阶段叶片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动态变化,明确其在开花后叶片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规律,为以Micro-Tom为试材的糖代谢研究及野生型番茄资源的利用服务。结果表明:在番茄开花后25d,叶片中果糖、葡萄糖含量Micro-Tom明显高于克梅留斯基,分别高出247%和290%;花后25,35d,45d Micro-Tom叶片中蔗糖含量高于克梅留斯基,分别高出111%、96%和169%;而克梅留斯基在花后15d,叶片中淀粉含...
关键词:
番茄 叶片 糖含量 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 赵士文 包星星 杨媛媛 武永军 杨振超
为探究不同绿光占比对黄瓜幼苗形态、光合性状及碳水化合物的影响,遴选适宜黄瓜幼苗生长的最优绿光占比,以‘新津优1号’黄瓜为材料,在固定红蓝光比为4∶1及总光强200μmol/(m~2·s)的基础上,设定绿光占比为10%(G10%)、20%(G20%)和30%(G30%),使其强度分别为60、40、20μmol/(m~2·s),研究不同绿光占比下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范围内提高光质中绿光占比的比例可提高黄瓜幼苗鲜重及干重,G30%处理较G20%和G10%处理的鲜重分别增加了29.65%和29.26%。提高绿光占比降低了气孔孔隙面积,但增加了叶片气孔密度,G30%与G20%处理较G10%处理的孔隙面积显著降低了13.17%和23.05%,但G30%与G20%处理的气孔密度较G10%增加了20.22%和14.66%。提高绿光占比增加了叶片组织栅海比(P/S),G30%处理P/S值显著高于G20%与G10%处理。提高绿光占比可促进植物光合潜力,在光强为1 000μmol/(m~2·s)的测定光源下,G30%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较G10%显著提高77.37%。该研究结果为植物工厂化育苗及设施内补光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康云艳 杨暹 郭世荣 张营营
【目的】探讨外源EBR(24-表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耐低氧能力较强的黄瓜品种‘绿霸春4号’和耐低氧能力较弱的品种‘中农8号’为材料,研究根际低氧胁迫下外源施用EBR对黄瓜幼苗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根系糖酵解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通气条件下正常栽培,EBR处理显著促进两黄瓜品种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总糖的积累,但对根系糖酵解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较小;低氧胁迫下,耐低氧能力不同的两品种幼苗根系淀粉、葡萄糖含量及酸性转化酶、ATP依赖的磷酸果糖激酶活性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品种差异;低氧条件下,EBR处理进一步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